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孙膑兵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巢败军,毫不怀疑,驱马就过。张辽、 许褚突然出现,大叫:“蒋奇别走!”蒋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张、 许二人带领曹军兵将把蒋奇的兵全杀了,又派人谎报: “蒋奇已杀散偷袭乌 巢的兵马。”袁绍信以为真,不再派兵接应乌巢,只增兵官渡。      张 、高览去攻打曹营,中了埋伏,大败而退,又被曹操从背后杀来, 只好夺路逃脱。淳于琼逃回袁绍大寨,败军说出是由于他醉酒而不能抵敌, 才造成了这次大败,袁绍大怒,当即把淳于琼斩了。谋士郭图怕张 ,高览 回来对证,证明他的主意错了,便抢先向袁绍进谗言,诬蔑张、高二人早有 降曹之心,这次偷袭,一定不会卖力。袁绍不分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去召二 人回寨问罪。郭图怕阴谋被拆穿,又抢先派人去对张、高二人说: “主公要 杀你们!”结果,高览杀了袁绍派去的人,和张 一起,带兵降了曹操。曹 操命人大开营门迎接,对二人大加勉励,封张 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 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自此死心塌地为曹操效力。      袁绍失去了许攸、张 、高览,乌巢粮草又全被烧光,军心惶惶。许攸 劝曹操速速出兵,张 、高览请求充当先锋,曹操同意。张 、高览当先去 劫袁绍营寨,两军混战到天亮,才各自收兵,袁绍折兵一大半。荀攸又献出 一计,散布谣言,说曹操要分兵攻打酸枣,邺郡、黎阳,断绝袁军的退路。 袁绍一听,十分吃惊害怕,马上分兵去救。曹操得知袁绍兵动,立即兵分八 路,一齐冲向袁绍军营。袁绍的军兵早已没有斗志,当即四散奔逃,溃不成 军。袁绍连销甲都来不及披上,仅穿着单衣就上马逃跑了,只有小儿子袁尚 在后跟随。张辽、徐晃、许褚、于禁四员大将,领兵紧追。袁绍急急忙忙渡 河,把地图、书信、车杖、金银、绸缎全都扔了,仅带着八百多人狼狈逃去。 这一仗,曹军杀死袁军八万多人,缴获无数,大获全胜。在缴获的书信中, 有一批是许都和前线曹军中一些人与袁绍暗中文结的书信,曹操的从人主张 点对姓名收杀,而曹操却说: “当时袁绍强大,连我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 人呢?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一律不再追究!”这一举措,大得人心。 
  

     官渡大战本是袁强曹弱,兵力是十比一,而结果却是袁绍全军覆没,曹 操大获全胜,确实堪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细细分析,在战略、 战术方面,可以给人以许许多多启发,其中,自然可以很好地领会孙膑在本 文所论述的战术原则。 
  

                                 '强 兵'      '原文'      威王问孙子曰: “……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 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      '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之教      □□行之教奚……'孙子曰': “……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 孙子曰:“富国。”威王曰:“富国……厚威王、宣王以胜诸侯,至于……”      '译文'      齐威王问孙膑: “……齐国的许多谋士对我讲强兵的策略,各有各的主 张。……有的人提出施行仁政,……有的人让我把粮食发放给百姓,有的人 主张保持安定,……”孙膑说: “……这些都不是强兵的最紧要的策略。” 威王问: “……”孙膑说:“富国!”威王说:“富国……积蓄起比我以前 更雄厚的国力,比宣王更雄厚的国力,借以战胜诸侯,'解析'      这篇文章以孙膑与齐威王问答的方式,论述强兵的战略。作者借威王之 口,提出了人们对强兵问题的各种主张,诸如施仁政以得民心、散发粮食以 得民心、保持安定,由于原文残缺,虽无从知道还有些什么主张,但从行文 关系,可以看出,所有当时的各种主张都提出来了,孙膑一一予以否定,最      121后提出 “富国”二字,明确而肯定地指出,唯有“富国”才能“强 兵”, “富国”是“强兵”的唯一正确途径。孙膑使用排他法对自己的主张 进行论证,把其他主张一一排除。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论证方法,可以给人以 深刻印象。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 《论持久战》一文中,就用同样的论 证方法,既批驳了亡国论,又批驳了速胜论,最后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的结论。      古今中外强兵的办法多种多样,但以不同的办法造就的军队,维持其强 大的时间和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      秦国是历史上强极一时的军事大国,秦始皇横扫六国,把全国归于一统, 其武力之强大,一时之间,无人能比,他的军队强大是建立在残暴和掠夺的 基础上的,在进攻赵国一役,竟然杀死40万降兵;在灭掉六国之后,他把金 银财宝、美女都抢回秦国;他怕反抗,把全国的铜、铁器全都收缴熔化;他 强征民工戍边和修造阿房宫,稍有延误就加以杀害……他的种种举措虽然求 得一时强大,但是,他死后不久,秦国也就灭亡了,他想把江山万世相传, 结果仅传到二世就完了。      西楚霸王项羽,带领 “八千子弟兵”,英勇作战,很快强大起来,后来 在巨鹿与秦国大将章邯决战,一举战胜秦军九路人马,声威大震。后来项羽 收降了秦国三员大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及他们带领的20多万大军。由于 楚军许多将士过去吃过秦军欺压的苦头,而且秦军投降的军兵衣甲、武器都 比楚军好,所以楚军上下都对秦军有仇恨、嫉忌和不信任感,担心带他们去 打关中,秦军可能叛变而使楚军吃亏。结果项羽杀心大起,趁秦兵熟睡之机, 指挥楚军收缴了秦兵的武器,随后又把20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了。项羽表面看 来消除了一个隐患,可是,从此以残暴出了名,秦军再遇楚军时都拼死抵抗, 使得楚军进军缓慢,结果刘邦的军队抢先进了长安,并最终击败了项羽,刘 邦登上了帝位。项羽坑杀秦军,本想扫除障碍,结果不但没有壮大自己,反 而自食恶果。 
  

     成吉思汗曾被称为一代天骄,蒙古铁骑确曾令各国军队望而生畏。但蒙 古贵族是把他们的强大建立在残暴镇压和疯狂掠夺的基础上的,他们所到之 处杀人无数,在征讨欧洲时,还曾以割下人耳作为报功的凭据,真是前所未 闻。他们强占大批农田,扬言要把世界变成蒙古的牧场。他们的疯狂掠夺和 压榨,造成各族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因而激起人民的强烈仇恨和反抗。尽 管他们在中国大地上连菜刀都作为非法 “武器”而加以收缴,但仍不能阻止 人民的反抗,强大的蒙古帝国终于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灭亡。历史证明, 以暴力和掠夺强兵不会维持多久。      唐朝的前后历史对比,亦可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强兵之路。唐太宗登基以 后,重用贤能,轻徭薄赋,让全国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并实行睦邻政 策,因此,在贞观年间,百姓富足,国力大增,也达到强兵的目的,偶有外 族犯边,都能很快平定,所以四夷归服,边境安宁。当时到长安入朝的各族 使者就达数千之多,四邻诚心归服,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这是 “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正确道路。然而在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期间,由 于内部争斗,统治者奢侈腐败,挥霍民财,因而国力急剧下降,这时四邻入 侵连续不断,唐廷不能正确处理,本可化解的,也要以武力对付,甚至有的 边防将领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制造事端,引发战争,连年战争又进一步加重 了百姓负担,使得国力更加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到武则天统治的后期,突 厥骑兵在中国华北大地四处侵扰,唐军竟无力抵挡。高宗、武则天这段历史 证明,民贫必然国穷,国穷必然兵弱,后来李隆基继位,重用姚崇和宋璟等 贤德良才,多方整治,关心百姓疾苦,吏治清明,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良机, 全国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唐朝第二个盛世。张说升任兵部尚书后,更奏请 裁减边防部队士兵三分之一,对国家的兵役制度实行大的改革,由府兵制改 为募兵制,实行兵农分开,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同时又增强了兵力。由十 镇节度使镇守边疆,执掌兵权,虽有四邻入侵,都能很快击退,唐朝的兵威, 再次远震塞外,重现四境安宁。后来唐玄宗晚节不保,沉迷酒色,重用奸人, 使得国家重新陷入深渊,出现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一蹶不振,晚唐时期连 年混战,民不聊生,唐朝就此灭亡。唐朝两盛两衰的历史经验值得人们深思。      正如本文所述,唯有 “富国”,才能“强兵”,只是“强兵”的办法不 同而已。 
  

下编 
  

                                   十 阵      '原文'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 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 以 也。圆阵者,所以 也。疏阵者,所以 也。数阵者,为不可掇。锥行 之阵者,所以决绝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 虑也。玄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 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 也。重□其□, 将以 也。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 故必疏矩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 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 , 或与之征,或要其衰。然则疏可以取锐矣。      数阵之法,毋疏矩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 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笲之而 无间, 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 ,本不厚则不可以 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前列若 ,后列若狸,三……阙 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三声既全,五采必具,辨吾号声, 知五旗。无前无后,无……      玄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                     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 槪龢}啐啐,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而不屈,终日不拙。此之谓玄襄之阵。      火战之法,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 人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 法,下而衍以 ,三军之士无所出泄。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 ,薪荛 既积,营窟未谨。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噪敦兵,以势 助之。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柤贰辑□绛皆具。进则必 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 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 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 津,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      '译文'      兵阵的阵式共有10种: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 钩形阵、玄襄阵、火阵和水阵。这些兵阵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方 阵用来截击敌军。圆阵用以集中兵力防守。疏阵用以制造声势。数阵的作用 是使放军不能分割消灭本方军队。锥形阵用来突破敌军阵地并切断其相互联 系。雁形阵用来进行弓弩战。钩形阵在情况发生变化而改变作战计划时使用。 玄襄阵用来迷惑敌军,使其难以实现既定意图。火阵用来攻拔敌军营寨。水 阵用来加强防守。 
  

     方阵布列的方法是:中心的兵力少,而四周的兵力则必须多而强,将领 的指挥位置靠后。中间布兵少是为了便于发号施令。四周兵力多而强,是为 了便于截击敌军。指挥位置靠后。是为了……      圆阵之法…… (原文缺)      疏阵的布列方法是在士兵铠甲不足而兵力又少时用来加强阵势的。要多 设旗帜显示威武,多置兵器显示兵多。因此,布阵时必须加大军兵的行距间 隔,在其间多设旗帜羽旄,要把锋利的兵器布置在外侧。要注意疏密适当, 既不致于受敌军的威逼,更不致于被敌军包围、做好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深思 熟虑,谨慎施行。战车不能急驶,步兵不要急行。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