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4、各路勤王(一更)

不过数天时间,洛阳城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太后和陈留王同逝,少帝下令举国同哀,行国葬之礼,全国哀悼三天。/  /

同一时间,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舞阳君母子三人的尸体也由何氏族人运回南阳老家安葬,朝廷赐予了大量的财物安顿何氏,从此何氏一脉就退出了洛阳城。

至于发动了宫廷变乱的十常侍等宦官,则被爆尸街头,受万人唾骂,其中为首的几人,更是悬尸于洛阳城门之外,儆示天下作乱者。

不仅如此,十常侍及众从者,不少家被株连灭族,洛阳城外被杀的各族之人数以千计,哭声震天,不过少帝一时心软,放过了各族年未满十五岁之人,送回他们各自的老家抚养。

随后,少帝下令,让皇甫嵩将军与朱隽将军率领二关军马进入洛阳城外,任命皇甫嵩为大将军,以朱隽为车骑将军,将御林军和羽林军交由二人统领,以他们二位将军在大汉的威望,就连董卓也暗暗戒备。

此时,除去了其他三路军马之外,整个洛阳城内外集结了三万多军马,其中御林军、羽林军近万人,二位将军从潼关和函谷关带来了七八千军马,会稽太守唐瑁和中山太守甄带来了七千军马,鲍信从泰山召回来三千军马。

不仅如此,戏志才从弘农郡还拉来了四五千民兵,这是当初他到弘农郡去时刘辩吩咐他暗中训练的,在农闲之时集中青壮年进行训练。让他们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

虽然说这四五千人的战斗力没有多少,但是拉来凑凑人数还是不少的,同一时间,刘辩司隶部各郡暗中动员,谣传西凉大军将要进攻洛阳,他们残暴不仁,一路上掘人祖坟,屠掉整个整个的村庄,号召各郡县青年参军保卫洛阳。

几天时间,参军的青壮年达到了二万余人。加上丁原、王匡、桥帽的三路军队,整个洛阳城外就集中了约六万人,其规模让董卓及西凉军暗暗震惊。

不仅如此,距离司隶部最近的各州,也纷纷有地方官员带着军队朝着洛阳赶来,因为各处都在传言,董卓与西凉人将要造反攻打京城。

其中主要有汉氏宗亲刘表、刘焉、刘岱、刘恢等各率领军马到来,更有河间太守张合率领数千人马而来,汉中军侯高顺率领二千人马到来。更有名士顾雍、程昱等人来到洛阳拜见少帝。

对于前来投奔的张合、高顺、顾雍、程昱等人,刘辩全部都亲自接见。并且当即留下他们在朝廷任职,而张合与高顺带来的军马,也暂时整编到了羽林军后备大军之中,仍然由他们二人率领着本部人马。而顾雍、程昱二人皆是谋士,被刘辩安排进了朝廷中充当谏议大夫和谒者,都是能够接触到少帝本人的职位,令二人非常高兴。

刘辩发现,这些人虽然是远道而来,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忠诚度却是比较高的。基本上都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容易背叛自己的,所以他比较信任,给予了重任。

自然,这些人的到来,朝廷给予了热情地接待,但是却并没有对他们打出的旗号作出任何的说明。一切都是民间在传言,说是董卓的西凉军有造反之意。

“这是怎么回事,突然之间竟然有如此多的军马赶来洛阳,加起来已经不下于六万了。虽然我们的五万大军可以回来。数量也会超过洛阳的军马,但是他们占据着八关,又拥有洛阳城的险固,想要硬攻是不可能的了。”

渑池,西凉军大营。

董卓在营帐中走来走去,神态极其不耐,但是却又没有无计可施,只得向旁边的李儒报怨着,一张肥脸上面,横生的肥肉颤抖着,显示着他非常愤怒。

“岳丈大人,我们当初是接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召集而来了,名义上是为了诛杀为恶的十常侍。当时少帝就命令我们撤走大军,而为了不让少帝起疑,我们也撤走了一部分大军。而现在洛阳发生了变乱,大将军何进死了,十常侍也伏诛了,我们想不到的是少帝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朝廷局势,将我们阻拦在了八关之外。

他灭我们三千铁骑,就是在警告我们不得插手洛阳城的事情,而我们当时没有当机立断强行突破洛阳城,所以给了朝廷可喘息之机。

如今到处都在传言说我们要造反,所以引来了各方军马,导致洛阳城内外已经聚集了五六万军马,虽然说是散沙一盘,但是也不可小觑,我们在军事力量上面已经优势不明显了。

而朝廷并没有出来澄谣言,这表明了少帝和朝廷仍然在忌惮我们西凉大军,所以才任由民间传言,或许这传言根本就是从朝廷中传出来的,所以他们在等待着更多的勤王之师到来,或者说在等待着我们表明我们的意思。”

“看来,大将军何进虽然死了,朝廷之中毕竟还是有能人贤才的,不然的话是根本阻挡不了我们的,也不会将我们逼到了这个份上。”

“是呀,如今我们也就只有二条路了,要么立即起兵杀向洛阳城,要么退军,同时向朝廷上奏,表明我们并无冒犯洛阳之意,只是遵照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而来诛杀十常侍,现在十常侍已经伏诛,我们西凉军马自然就撤走了。”

“妈的,就这样走了老子实在是不甘心呀,可是要是现在起兵攻打洛阳城,有皇甫嵩、朱隽二人在洛阳,咱们的胜算恐怕并不大,而且还担心其他各郡县的军马从后面杀来断了我们的后路,更不知道西凉的那些大家贵族会不会趁机占了我们的老巢,这算来算去都没有把握呀。”

“不错,依小婿之见,我们可以将大军撤走,但是仍然留下一支小部队在渑池,同时岳丈大人亲自到洛阳城去见少帝,表明愿意为朝廷尽忠的意愿,这样一来我们没有了嫌疑反而来有功劳,也许少帝还会给岳丈大人一些封赏,到时候我们可以见机行事了。”

“如此也好,若是能够让本将军入朝为官,那么就可以更好地谋划了。那就留下一支五千人的精锐吧,这支部队由华雄领兵,就驻扎在渑池行了,其他的大军明天大张旗鼓地撤走,直接撤回西凉去,也不要向前面那样拖拉了,速度快一点朝廷更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二人一翻密谋,之后立即下令李催、郭汜、张济、樊稠四将收拾部队,等待明天撤回西凉去,交由董卓的女婿牛辅暂时统领,继续攻打黑山的黄巾军。

这天晚上,少帝刘辩就收到了系统提示,原来第四支线任务已经开启了:“第四支线任务:保住皇位,诛杀董卓,阻止西凉大军进入京畿之地,时间半年。”

“任务奖励:功勋增加五千点,信仰增加一千点,奖励奇物一件,指定功法三层,精品装备一万套,消耗性武器若干。”

“任务惩罚:武力降低二大级,扣除功勋一万点,扣除信仰二千点,洛阳城意外灾祸一次。”

“完成进度:0%”

这个支线任务与刘辩的猜想是差不多的,只是难度不小。如果仅仅是杀董卓的话,恐怕刘辩现在就有办法,但是要阻止西凉大军,恐怕会非常困难。

刘辩也想过不顾一切先杀了董卓,到时候西凉军群龙无首会不会乱成一团,但是系统绝对不会有这么轻松的任务的,最大的可能是董卓死后,他的女婿牛辅会带着十多万西凉大军直接杀向洛阳城来。

所以,刘辩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先稳住董卓,慢慢地削弱他的西凉军力,等待时机再行谋划,他不相信西凉军是铁板一块,只要找到了破绽,就能够给董卓致命一击。

而这个支线任务的奖励刘辩也是非常心动的,奇物一件就不说了,系统给出的奇物都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是可以用来保命的,当然他希望得到了。

指定功法三层就更是刘辩想得到的,他现在修练纯阳童子功已经快要中成了,就差最后三层功法了,只有修练到了大成,他才能够与四个如花似玉,一天比一天更漂亮的贵妃洞房,这可是刘辩期待了许久的事情了。

另外那一万套精品装备,更是刘辩想得快要疯了的,所谓的精品装备就是如今大内侍卫所用的,仅仅一千套就几乎花光了刘辩的所有功勋和信仰点了。

而现在系统竟然要送他一万套精品装备,那可是相当于百万功勋的呀,足够用来将御林军和羽林军装备起来了。

而装备上了这一万套精品装备之后,就凭御林军和羽林军的上万人,就能够以微小的代价完胜至少五万以上的西凉军,对抗至少十万左右的西凉军,所以刘辩眼热无比,不得不暂时忍耐以待时机。

 225、董卓入朝(二更)

第二天,西凉大军撤回西凉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城,顿时全城老百姓以及朝廷文武百官皆松了一口气,这下看来不用战争了,毕竟没有老百姓喜欢战争的。/ 

“启奏圣上,西凉刺史董卓带同数名随从进见。”

“既然西凉大军已经撤走了,那么就让他们进来吧,如今朝廷也是用人之际,董卓也是有功之臣,应当封赏才是。”

刘辩当然知道,如今的洛阳城内外虽然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但是却还是一盘散沙,真要是西凉军攻打过来,最后必定会两败俱伤,洛阳城也可能会付之一炬的,所以暂时稳住董卓是最好的。

“臣董卓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爱卿平身。”

“谢圣上。”

“此次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被杀,朝廷部分大臣也死于混乱之中,更是连何太后与皇弟刘协也死于乱军,损实巨大。而董大人是有功之臣,朕让你担任太尉一职,以后辅助大将军皇甫嵩、车骑将军朱隽,共同维护洛阳城以及京畿周围的安危,不知道爱卿意下如何?”

许久之前,朝廷曾经传令召集宗亲刘虞回来担任太尉一职,但是由于道路遥远,一路上黄巾余贼遍布,所以信使可能根本没有到达幽州,刘虞自然也不知道朝廷的任命,一直没有回来。

以前朝廷任命了樊陵代理太尉一职,只是樊陵也在十常侍之乱中丧身了。所以如今三公九卿之中太尉一职还是空缺,刘辩想了想就封了董卓为太尉,不给他一个机会的话,他又怎么能够在洛阳城掀起风波来,刘辩又怎么找得到机会逐渐削弱他的西凉大军呢。

“臣叩谢隆恩。”

不仅董卓没有想到,就是朝廷的其他大臣也没有想到,少帝曾经任命董卓担任了如此重要的一个职务,要知道太尉可是有着一定的军权的,如今董卓成了太尉,不仅可以开设私府。而且还可以掌控部分军队,这对朝廷对洛阳城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过,少帝刘辩同时也封赏了并州刺史丁原、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帽,三人分别担任了朝廷的虎贲将军、龙骧将军、镇国将军,明显地对董卓形成了牵制。

不久,为何太后和皇弟刘协分别举行了国葬,之后刘辩下令,在各地进京的军队中挑选精英二万人,组建朝廷征讨大军。其余军队则全部遣回原地由地方管理。

这样一来,无论是董卓留下来的西凉军、还是丁原、王匡、桥帽。以及刘氏宗亲带来的各以军队,全部都是被少帝削弱了。

董卓四人、高顺、张合、鲍信他们的本部人马仍然由他们自己率领,但是各自也只有二千人,刘氏宗亲中抽出来的三千人马,刘辩交给了张辽统领,而皇甫嵩和朱隽从潼关和函谷关带来的军马中抽出了三千人马,交由许褚统领。

至于弘农郡的那数千民兵,则全部让他们解散回了原籍,也许他们以后会成为后备军。但是现在却还得回去接受进一步的训练,而训练各地的民兵,这是刘辩进一步的计划。

至此,整个洛阳城内外共有军队三万人左右,其中洛阳城内只有大内侍卫一千人和御林军四千人,共计五千人马,负责皇宫和洛阳城的防守。

大内侍卫由卫尉典韦统领。直接向少帝刘辩负责,不由其他任何人指挥,包括大将军和太尉等朝廷重臣,皆没有命令大内侍卫的权力。

御林军四千人。如今是由甘宁和淳于琼二人统领的,也整编成了东西二军,各自负责洛阳城的一半区域,听从大将军皇甫嵩的命令。

而在洛阳城外,则有羽林军一万人,其中包括了原来的数千羽林军,分别由黄忠、赵云率领,军中有伍孚、周毖等人;还由现在张辽、许褚所率领的数千人马,其中有张璋、吴匡等将领。所有羽林军将士接受车骑将军朱隽的指挥,当然暗中却是跟御林军一样,都听从少帝的命令。

另外则是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的征讨大军,主要由太尉董卓负责指挥,另有虎贲将军、龙骧将军、镇国将军从旁协助,行军大事由四大将军共同决定。

只不过,他们各自能够指挥的也就是自己的本部军马,其中董卓有三千人,其他三位将军各有二千人,此外的六千人分别统领在镇东将军高顺、镇南将军张合、镇西将军鲍信三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