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账房-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将军显然也明白军师的良苦用心,闻言后,重重点头。转身离去。
只是,在走到门口的时候,三位将军对视一眼,然后齐齐转过身来。深吸了一口气后,单膝跪地,对吕恒行礼:“末将甘愿追随在您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看到军师露出这般凝重的神色,他们显然也能猜出一——。
无非是朝中发生了变故。不然的话,根本用不着一个三品的带刀侍卫前来送信。而且,加上军师刚刚在看到书信的那眯起的眼睛,诸位将军很敏感的猜到了,此时的严重性。
他们此时,对吕恒行此大礼,说出这番话。也是清楚明白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见三位将军如此信任自己,吕恒心里也颇为感动。
笑了笑后,摆摆手道:“好了,都起来吧。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赶紧回去睡觉,大军马上就要展开大规模作战,你们到时候可给老子别掉链子!”
众将闻言后,哈哈大笑一声,勾肩搭背离去。
等到声音远去,房间里,只剩下了吕恒和阿贵。
“公子,我要不要也离去?”阿贵见公子看过来,笑了下,坦诚的问道。
“你留下!”吕恒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都这个时候了,还卖萌。
阿贵嘿嘿一笑,挠挠头,很憨厚。
随后,阿贵上前,将那油灯调亮了一些后。便站在了吕恒身侧。目不斜视。
吕恒缓缓坐下来,单手靠着桌子。缓缓的拆去了书信上的红羽。慢慢的打开信封。取出了其中的信纸。
打开来,借着昏暗的灯火,朝着书信上看了一眼后,吕恒面色顿时一凝,心里凉了下来。
拿着信封的手微微颤抖着,然后缓缓垂下。目光游离不定的望着如豆的火苗,嘴唇颤抖着,喃喃道:“果然是这样!”
那垂在手里的书信上,只有短短八个字:“陛下病重,速速回宫!”
皇帝病了,而且很重。
发病也很突然。就在雁门关大捷传回东京的三天后,在御花园里,与张文山等人看梅花的皇帝。突然间晕倒在地。
当时,整个御花园都乱成了一片。嫔妃们哭泣不已,宫女们状若疯癫的大喊大闹。
太监们则是哭哭啼啼,就像是世界末日来临一样。
而当时陪在皇帝身边的张文山,在看到陛下晕倒后,在护送陛下回宫,召集御医前来。然后。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了千牛卫中郎将。封锁消息。
随后又命令刑部侍郎洪全,严厉盘查宫中各处,严谨消息走漏。
本来,、张文山是想命令九门提督封锁东京,再命令南营回防。但考虑到如果这样做的话,容易走漏风声,便索性作罢。
后来,布置完这一切后,张文山第一时间写下了这道书信,以红羽急件的形式,马不停蹄,发往远在突厥的吕恒军团。(未完待续)
【第五百十五章 隐秘、清晨与日出】
皇帝病中这个消息,对正处于战争漩涡中的吕恒来说,不易于当头一棒。
河朔战役即将开启,战局紧急。自己已经为此忙的焦头烂额。好不容易今天下定决心,定下了战役策略。还没等松一口气,就来了这么一个消息。
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以张文山的魄力,如果不是事情紧急程度,烧到了眉毛,是绝对不会给自己发这封红羽急件的。
那么,在东京,还有什么能让张文山这帮子实权大臣,感到火急火燎的?
呵,吕恒想了想后,嘴角翘起,掠起了一抹冷笑。
眼前不禁浮现出了那位看似低调,却极有野心的蜀王殿下的影子。
蜀王是皇帝的最小的一个儿子,张文山平定了蜀地青城道作乱和后。皇帝便把四川成都府以西,临近吐蕃的地方,封赐给了这个小儿子。
皇帝如此做,自然有它的想法。让蜀王到那个地方去,一来,蜀地山高路远,蜀王到了那里后,很难在插手东京的事情。第二,由成都府的官兵监视,蜀王即便有什么想法,也没那个能力。第三,蜀王的封地夹在吐蕃和大周中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地带。
如此看来,虽然皇帝把蜀王安排到那个地方,虽然心思不单纯。但毕竟,蜀地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二者相冲,也算差不多了。
以前的时候,吕恒是没见过这位蜀王殿下的。
唯一的一面,也是在东京百官宴会上。
当时,蜀王彬彬有礼的端着酒水,过来跟吕恒碰了一下酒盅。随后,二人又随意闲聊了几句后,蜀王便离去了。
与当时风头正劲的吴王,还有野心暴露,霸气外露的晋王相比,当时的蜀王就像是一只丑小鸭一样,被百官忽视。
只是,在与皇帝聊天的时候。吕恒突然感觉到脖子后面凉飕飕的,这纯粹是心理原因。
转过头来,刚好对上了蜀王那炽热而又贪婪的目光。
仅仅是一瞥,却没有逃过吕恒的眼睛。
当时,吕恒还真是被蜀王这目光吓了一大跳。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可怕?
不是小人,也不是枭雄,而是一个疯子。失去了理智的疯子行事肆无忌惮,根本不考虑后果。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而蜀王,就是一个疯了的枭雄。
都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蜀王就是这种永远都不会狂吠的狗。一旦开口,必然是直接撕咬你的脖子,一招毙命。
当时,蜀王似乎看到了吕恒的目光,眼里的那抹炽热之色瞬间消失。依然是那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对吕恒举了举酒杯。然后很和善的笑一笑,转过了身去。
如果不是吕恒坚信自己没有老花眼的话,当时还真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后来,宴会结束后。吕恒原本想跟皇帝说一下的,或者只是稍稍提醒一句。
但还没来得及说,就发生了晋王叛变的事情。后来,吕恒点将出征,这件事也就被耽搁下来了。
没想到,那个被众人所忽视的蜀王,竟然真的成了气候。
而且,貌似这气候还不小啊!。
幽暗的灯火下,吕恒将手中的书信折叠好,眼睛眯起,心中冷笑。
虽然信上,只有那八个字,貌似没有提到蜀王。
但是这几个月来,吕恒一直保持着与张文山的书信往来。在信中,张文山已经不止一次的提过蜀王。
说是太子随自己远征后,年老的陛下深感孤独,便将蜀王留在了身边。
以这一年多来的考校,陛下也觉得蜀王能在那远山僻壤呆下去,心性已经是足够好。而且,一年以来,蜀王不断的给皇帝呈送一些当地的小玩意。虽然不贵,但正是这片看似深情,最容易打动皇帝那颗年老的心。
在皇帝开恩将蜀王留在身边后,这个隐忍了多年的王子,终于露出了他那不安分的一面。
从不相干的礼部做起,到随后逐渐开始接触大臣,这一件件的事情,被张文山看在眼里,无比的忧心。
好几次,他都向皇帝进言,劝说皇帝让蜀王返回封地。
但年老的皇帝,或许是太过孤独。在考虑了很久后,还是拒绝了张文山的请求。
或许是陛下想弥补这么多年来,对蜀王的忽视吧。
张文山在信里,忧心忡忡的对自己说。
后来,张文山在书信里的语气,越来越无奈,越来越无力。
询问了一下,吕恒这才知道,原来在这三个月里,蜀王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兵部,做起了朝廷大军的后勤补给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吕恒非要让年少的太子,留在太原担起后勤补给官员这一重任的原因。
太子毕竟是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经过这两天陛下的宣传,大周百姓已经认同了这个年少有为的皇孙。可以说,太子现在代表的就是大周民心。
如此一来,有太子坐镇太原,想必那蜀王也不敢违逆天下民心所向,而轻举妄动。
即便是蜀王铤而走险,但太子坐镇太原,依然能够凭借影响力,号召北方各省,组成讨逆军队。
在一个,吕恒为了防止不可预料事情的发生。在收复了太原以及山西南边各地后,便请求皇帝让南营大部越过黄河,进入山西。
只要进入山西,那支部队,便是太子的部下。如此一来,吕恒便帮助太子将整个大周的军事力量,彻底掌握在了手里。
如今,看着张文山那几个囚禁有力的大字,吕恒虽然心里有些担忧,但已经做足了准备的他,并不是太过忧虑。
当天夜里,吕恒写了一封信。让部下送往了东京。
东京是一定要回的,而且,必须尽早回去。
即便是不担心江山易主,但自私一点来说,吕恒还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
被压抑了那么长时间的蜀王,此时就是个心理变态。这个变态的人,想必对吕恒这些与皇帝关系密切的人,早已恨之入骨。
尤其是对吕恒和张文山这俩人。
如果他执掌了政权,那么,最先倒霉的,肯定是小武,也就是太子一系的人马。而自己和张文山,则是首当其冲。
那么,自己不在东京,
恐怕,自己的家人,就成了那个变态发泄怒火的地方。
不过,心里虽然担忧家人的安危。但是此时,河朔战役,仍然是重中之重。
吕恒只有在解决了河朔一战后,才能安心离开前线,返回东京。
河朔战役,不光关乎整个战局。甚至牵连到大周与突厥,两大帝国的存亡。
一旦河朔战败,四十万突厥铁骑将长驱直入中原大地。到时候,江山易色,流民失所。在所难免。
而如果河朔战役取得胜利,那么,突厥人最后的困兽之斗,将被彻底剿灭,剩下的,便知是抓捕这只元气已尽的野兽了。
到时候,即便没有了自己。
这几位历经了大战的将军们,也能完成这个抓捕任务。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故而,吕恒决定对河朔进行突袭。然后在利用天时地利,剿灭这南下增援的三十万突厥大军。
信发出以后,吕恒带着阿贵,叫上了王西让三位将军,径直到了作战帐篷。
走到沙盘前,再次推演了一番河朔战役后,吕恒又对王西让等将军交代了一下河朔作战的思路,然后布置下了明日的高强度行军任务,所有事情交代完毕,难掩倦容的吕恒,打了个哈欠。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作战室。
抬起头,看了一眼繁星闪烁,却似乎有淡淡薄雾笼罩的夜空。吕恒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暗暗道,愿上天保佑。
如此像是祈祷一般,在心里暗暗的说了一句后,吕恒这才收拾心情,回到了帐篷。
一觉醒来,已是黎明时分。
外面,战马嘶鸣,士兵们精力旺盛的说笑声,传入了帐篷里。
吕恒揉了揉因为熬夜,而显得通红的眼睛后。缓缓起床,穿戴好后,出了帐篷。
帐篷外,天色渐晓,东方的大地已经蒙蒙亮。天边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显得格外清冷。
早晨没有风,但寒气却丝毫不弱。冷的让人浑身发抖,牙齿都咯咯的想着。
王西让等将军,骑着马,飞快的在营地里奔跑着。嘴里哈着白气,招呼着传令兵赶紧让士兵集合。
对面不远处,一身道袍的欧阳莫愁不知何时起床,此时,正站在那凄凄黄草中。静静的看着东方,似乎在等待着东升的旭日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
“看日出?”吕恒走了过去,站在他身旁,顺着她的目光,朝着东方看着。目不斜视,笑着问了一句。
欧阳莫愁转过头来,瞥了他一眼,并未答话。
“看什么呀?”吕恒没话找话道。
“日出!”欧阳莫愁樱唇微动,淡淡吐出两个字。
“那我刚才问你,你怎么不说?”吕恒满头黑线,郁闷道。
欧阳莫愁白了他一眼,兴趣缺失,懒洋洋回了一句:“知道还问?”
片刻后,火红的旭日缓缓升起,金色的朝霞洒满大地。
整个荒凉的草原,都被这金色朝霞染红。增添了一抹生机。
“你知道吗,每一次看日出,都能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感觉!”欧阳莫愁脸上挂着明媚的笑容,美眸微微闭起,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就像是彻底与过去告别,重获新生的感觉!”
【第五百十六章 迫在眉睫的战争】
朝霞中,女子衣带飘飘,青丝曼舞。
那鹅黄色的道袍,在初升的旭日光芒中,格外的清丽脱俗、
真宛若一绝尘仙子一般。
看着欧阳莫愁微闭着双眸,静静的站在朝霞中,嘴角含着微笑,恬静如水的样子。
吕恒眼前突然有些恍惚,朦朦胧胧中他突然间意识到,心里隐藏很深的一些东西,非常珍贵的东西,随着女子那淡然的微笑,渐渐远去了。
大军整装完毕,立即朝着河朔方向开拔。
一路上密集的马蹄声急促响起,踩踏着大地轰鸣如雷。
大军经过所处,草叶纷飞,遮天蔽日。
士兵们一脸肃然,腰挎钢刀,手持长矛,沉默如水,只是急促的呼吸着,跟随着大队前进。
逐渐浓郁的煞气,让整个大军在不知不觉间,战意凛然,心冷如铁。
骑在马上的欧阳莫愁依然是那般仙子装扮,鹅黄的道袍随风招展。英姿飒爽的她,轻轻抖动着手里的缰绳,身下白马打着响鼻,矫健的迈着步伐,挞挞挞的前进着。
吕—恒久久的凝视着鲜衣怒马的她,本想着策马过去,聊聊天的。
但是,或许是故意躲着吕恒。每次吕恒准备试探着过去的时候,欧阳莫愁总是会轻轻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