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霸天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没外人在场,倒是不用避讳。
“哎呀,都是侯爷了,我可承受不起了,快起来吧。”岳飞那双大小眼一咪笑嘻嘻的开玩笑道。
岳飞知道自己这个徒弟,虽说外表嬉笑怒骂,没个正行,心里却是明镜似的,而且极重义气,极重感情。
萧炎起来以后又朝着在做的一躬,“各位叔叔伯伯好。”又朝着梁红玉一躬:“大姐好。”接着两人又打趣了几句。
其他人到时欣然接受,只是微一点头,唯有康元之与萧炎没正式接触过,起来客气了一下。
萧炎找了个地方坐下看道,朱胜非,梁红玉,康元之,岳飞,独少了韩世忠。问道:“韩叔叔是不是去追苗刘二人了。”
“岳兄,真没想到,萧世兄是你的徒弟啊,老康真是羡慕死了。”
岳飞虽然打趣他,但心里还是对萧炎在众人面前对他的尊重非常满意,见康元之如是说,道:“康兄,你可别惯坏了他,这小子顺杆就会往上爬。”眼中却满是慈爱。
萧炎又和这几人闲谈了几句,见朱胜非问起自己主持的这次京查大计,萧炎收起了刚才的笑容,正色道:“即使师傅和各位叔伯不来萧炎也会去找你们商议的,这次的京查大计……”
萧炎刚要说,突然转向门口,喝道:“谁!”

第一百零八章:筹谋(一)

“侯爷,小的过来看看各位的茶凉了没有。”外边说道。
“噢!进来吧。”萧炎很随意的喊道。
“吱呦。”一声原来是服侍萧炎的那名内侍。
内侍轻手轻脚的进来,挨个茶碗看了一下,完全是一副尽心服侍的样子。
“回来。”看着内侍准备出门的背影,萧炎轻声的喊了句。
身子轻轻的一震,这下所有人都觉察了,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内侍慢慢地转过身来,躬身道:“侯爷还有何吩咐?”
萧炎笑着站起来走到内侍边上,“你……”话没说完右手一伸,不容那内侍反应一掌砍在了内侍的左边的脖子上。内侍是来不及哼哼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萧炎这一下,正是后世特警训练的必修科目,一招制敌,砍在了人的大动脉上,瞬间使人昏厥。这本是非常平常的一招,但看在花厅中的几个人眼里,那可是出手利索,绝不拖泥带水,让人淬不及防。
萧炎拍拍双手,看了一眼地上的内侍,过来坐下,这时几人才反应过来,“好!岳兄的好徒弟。”他们还以为萧炎的这一手是岳飞教的呢。
岳飞刚要出言解释,见萧炎朝着自己使了个眼色,改口道:“这怎么处理。”
“先放着吧,等会醒了再说。”萧炎一脸轻松,想了一会,来到门口,把门打开。
几人一愣,随即点头,脸上浮现出敬佩之色。
此处的花厅处在迎宾馆的的东北侧,后面是一个荷花池,左边几步之遥是围墙,右边虽说是一片花草,但萧炎处在花厅的中间,只要不是刻意的吆喝,厅外的人无论如何也是听不见的。唯有前边,萧炎这一下子打开门,从里边往外边看是一览无遗,而外边看里边,由于光线的原因,如果不是走近了,厅中的情况还真是看不清楚,更不用说是说话了。
萧炎的这一举动,几人都明白了,肯定是事关重大,于是几人一下子静下心来,准备听萧炎说。
“此次京查大计,虽名为监察百官的操守和朝廷的吏治,实际上是由萧炎出面为朝廷的国库增添一点收入。”萧炎一句话点明主题。
“这和国库收入有什么关系。”朱胜非不解的问,岳飞也是一脸迷茫。
“朱兄,岳兄。”萧炎没说话,康元之出言了:“千里为官只为财,要是这顶乌纱帽没了,那那里还有财发啊!”
“要想保住乌纱帽,那就要先破财,然后再发财啊!”梁红玉白了朱岳二人一眼,“你们这么多年的官怎么当得,这点道理都不懂。”
“那和买、官有什么两样,这可是亡国之道啊!”朱胜非有些不相信这是萧炎的注意,而且赵构竟然还同意了,“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拿钱买、官,确实是亡国之道,不过这要看这卖、官的人是谁。”梁红玉和康元之早就明白了萧炎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了,见朱岳二人还没明白,心里腹诽不已。
见几人好像暂时能接受了萧炎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杀鸡儆猴,抓住一两个政声不好的,民愤大的,或杀或抓,现在官吏中引起恐慌,然后再派人私下传播。最好是被处置的官员的家人或是下人出来说,他们家花了多少钱,多少钱,才平安无事。
我想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小子就财源滚滚了,当然还有一条,就是这些人必定不甘心,肯定会羊毛出在羊身上,去搜刮老百姓,为此皇上特被有谕,着我属下驻屯军五百军士入城负责京畿的治安,如发现又趁机骚扰百姓者可杀一儆百。
“这、这。”朱胜非乃是多年宰相,更是孔孟信徒,萧炎这一手他怎样也觉得不是很合适。但又提不出反驳意见来。
“贤侄。”朱胜非支支吾吾说道:“这一下贤侄的名声可就。”
“我的朱老哥。”康元之忍不住了,“我朝自立国以来,就重文轻武,要不是立国以来战事不断,恐怕现在武将的地位更低,萧兄弟年纪轻轻,手握重兵,肯定会引起皇上的忌讳,这次萧兄弟,蒙太后收为义子,爵封侯爷,不无拉拢之意,本想趁机让小兄弟留在临安做一个闲散王侯,但是没想到这次秦桧和金国的使臣无意之间帮了萧兄弟一个忙。”
似是话说得多,康元之喝了口茶继续道:“咱们的官家,也是聪明之人,知道这时要是把萧兄弟留在临安,难免会在建康引起混乱,给金人可乘之机,他可是对上次的金人南侵,陛下可是心有余悸啊!”
众人哈哈笑了一阵,萧炎看在眼里,大宋亡国不为无因,这些官员私下里对朝廷已经没了信心。
“这次在外驻军将领的调整,可以看出来。”康元之接着说:“萧兄弟,这次虽接管建康镇江两地,明面上是皇上对你的信任,但你看这此吕颐浩,他本是皇上的老师,勤王有功,怎麽样也要封侯拜相吧,但皇上虽升了他枢密院副使,但是还兼着江淮两浙制置使,江南转运使,负责沿江驻军军粮转运。韩世忠韩将军这次领军平江,正在萧兄弟的后面,而且萧兄弟的一半军粮都有韩将军负责供应,而韩将军的物资粮饷却又临安户部统一调拨。”
康元之似是憋了很多话,不吐不快,“岳将军,此次攻克襄阳六郡,本可乘势北上,但却被勒令只可在襄阳驻扎,而不能随意调动。这时为什麽?”
康元之自问自答,“功高震主,这次吕颐浩驻守江淮,岳将军的军粮恐怕也会卡在吕颐浩的手里。”说到这里瞅了一眼萧炎。
“萧将军是洞庭湖人士,我想这次将军的江淮路义军大总管改为江北义军招抚使,实则是把兄弟的根基给拔出了一半。”康元之说到这里看着萧炎。
康元之这几句犹如醍醐灌顶,萧炎一下子清醒过来,对事不迟疑,“师父,我在洞庭的水寨之中还有不少的粮食物资,师父要马上派人到水寨去全部拉走,不能便宜了吕颐浩。”
萧炎说完之后,几人相视一笑,都不以为意,觉得一座小小的水寨能有多少东西,也都没在意。
萧炎全当没看见,继续说道:“粮食约有二十几万石,军械甲胄装备个十万人不在话下,金银珠宝要有几百万两。”
“等等。”众人惊了。岳飞打断了萧炎,他知道萧炎有钱,但没想到有这麽多,一时不知如何说了。
“哎哎。兄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大姐我这而不要多了,一半就行。”梁红玉这时急道。
“不带这样的,这是我徒弟孝敬我的。”岳飞一听梁红玉插了一杠子,也急了。
看着两人斗嘴,朱胜非轻轻地问了一句萧炎,“贤侄,我问你一句,那建康你有……”
“十年。”萧炎看似答非所问,但这一句就够了,萧炎现今手下也是十几万人,十年的军饷。
见朱胜非和康元之看着自己,萧炎的一句话,把这两人都给惊着了,他们还不知道这还是萧炎有所保留呢。
“抢的。”萧炎看见两人那好奇的目光,脱口而出,理直气壮,随即又加了一句,“金人的。”

第一百零九章:筹谋(二)

萧炎笑着半真半假的把自己从洞庭湖奔袭建康的经过说了一遍,一席话下来所有人都呆住了,岳飞虽然多少也知道一点,但却没想这次萧炎说的这麽多,过了好久几个人才缓过劲来。
“感情,我们这里不但有一位少年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大财主啊。”朱胜非摇头晃脑的说道。
看几人的表情,萧炎暗自好笑,“我这还是有所保留呢,要不然你们的眼珠子还不得瞪出来。”
事不迟疑,萧炎也没犹豫但他现在身边没有别的人,只好叫岳琳出去一趟了,好在岳琳和王元贵也认识,到不用在多说什么。岳琳听萧炎说完后自行去了。
“这次京查大计,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是陛下的事了,暂时先不用说,还有就是这次金人议和的使者来到临安,看皇上的意思是铁了心要议和,不知各位叔叔伯伯有什么好的提议。”萧炎说道。
几人都一时没说话,看样子是在思考,萧炎也没打断他们,只是自己在一边端着茶杯喝茶。
“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和兵力,暂时议和,积蓄力量,以待将来北伐,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康元之见众人还在考虑,思索一会抬头缓缓说道。“就怕陛下想的是一劳永逸,而不愿北伐。”
说罢叹了口气,其实他自己心里知道,恐怕在座的人甚至是升斗小民也都知道皇上的心理,根本无心北伐,只想偏安一隅而已。
众人只是点头,但看来已是也没什麽好的主意,不由自主都齐刷刷的看着萧炎。
萧炎两手一摊,“我也是临时想到的。”刚说完见众人的目光立马变了,成了那种恍然大悟的眼神,摆明了就不相信萧炎这是临时起意。
“这是真的。”萧炎心理叫起了屈,但嘴上却没做解释,他知道这叫黄泥巴掉进了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干脆不做解释。“皇上是想议和,但他已和的目的是向过几天安稳日子,一旦没有安稳日子了,那他铁定是要和金国开战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萧炎一句话暂时解开了众人心头的难题,“金人这次来议和,无非两件事,一是钱粮二是人或是土地。”
萧炎顿了一下分析道:“钱粮这时主要的,关键是数量。以金人的德行来说,必定会狮子大开口,而人和土地,金国现在都有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估计不能再要了,人恐怕是重中之重。”
是啊!土地再多,闲着也是没用,还得要人来管理不是,众人明白了萧炎的意思,“这么说金人这次有可能会割让回一部分土地来。”康元之问道。
“那这次议和的可能性及基本上百分之百了。”朱胜非说这话的时候不但毫无喜色,反而更加忧虑。
宋金时下,两军对敌,宋军节节败退,而金人是步步紧逼,致使半壁江山都沦丧金人之手,百姓现在的生活那是苦不堪言,特别是在金人统治的江北,多少百姓都在盼着王师北进。如果这次议和金人主动让出江北的几块地方,那以朝廷的态度不论金人开多大的口,赵构也会答应的,反正百姓挨饿,又不用自己挨饿。
倒时朝廷的那一帮子求和派,在一加宣传,在百姓的眼里金人竟主动的退回了土地,那是多麽了不起的胜利啊。老百姓只知道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是看得见的,但是到时赔偿的钱粮那是隐形的,看不见的,私底下朝廷这个亏吃大了。
赔上真金白银,那会几个满目疮痍,赤地千里,荒无人烟的城市,孰轻孰重,这些人可是都明白的,但这时谁敢说不要,那一准会给百姓给骂死,一个汉奸的名号就够了。
几人心里还有不敢说出口的,金人要还回的地方,不外乎江淮附近的几个城市,都是易攻难守的地方。如果金人还回来,你是管不管,如果管,管不好老百姓骂,管好了,金人一翻脸,那立马就成了金人的粮仓。
这时几个人的心理基本上都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个字‘打’。
但怎么才能赵构心甘情愿,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打,这又是一个问题。
萧炎发现几个人的目光又转到自己这边来,这时萧炎倒没客气,一翻眼皮,两个大白眼丢了出去,心道:“你们也是朝廷的大将众臣,怎么遇事都朝着我来了。”
“一事不烦二主,萧兄弟。”康元之笑呵呵地说道:“毕竟你是处在宋金的前沿吗。”
“哎!”萧炎站起身来,缓缓走了两步,说道:“据建康传来的消息,完颜宗弼摔得五千人马前来偷袭建康城东,已被驻屯军死死地困在了上元门附近,他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另外进过这次可能是急了,在淮河沿线,调集了大约三十万军队,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不断地在沿江集结。”
又是一条猛料,但这次几人没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