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众人起身,胤祯便道:“衍潢,伱将方才的情况给他们通报一下。”
衍潢应了一声,便将情况简短的说了一遍,胤祯接着便道:“如今正在商议是否考虑对皇上进行针灸治疗,时间紧迫,大家各抒己见。”
康熙不论是否进行针灸治疗,怕都是凶多吉少,这事情猜对了没奖,猜错了怕是有大祸,在场众人都掂的清这事情的份量,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了片刻,见众人都不出声,胤祯便缓缓说道:“本宫对中风病症知之不详,但皇上昏迷不过一个时辰,领侍卫内大臣就连夜通知我们,可见病情之凶险猛烈,若不及时施救,继续拖延,情形可能更坏,我认为针灸治疗,至少还多出一份希望。”
一众皇子、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揣摩不透胤祯的真实想法,太医院院使孙之鼎说得很清楚,针灸治疗风险很大,治愈的希望却很小,不知道太子是真心想救康熙,还是想借这机会彻底致康熙于死地,这事谁也不敢掺合,反对也不妥,赞成也不妥,胤祯既然不点名问,他们也乐的不做声。
见没人吭声,胤祯干脆的道:“既是无人反对,那就这样定了。”说着,便站起身来。
八阿哥胤禩此时却开口道:“针灸治疗,风险太大,万一有不忍言之事,恐招致物议,有损皇太子声誉,恳请皇太子三思。”
听的这话,胤祯缓缓的坐了下来,心里却是颇为的欣喜,老八肯如此说,那是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可见老八是彻底的放下了争位的念头。
见胤祯是铁了心要针灸治疗,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做为十四党的大员的李光地都必须得支持,他现在才明白胤祯为何要将张鹏翮支开,见胤禩开了口,他便接着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皇上目前病情凶险,针灸治疗总比束手无策多出一分希望,老臣赞成皇太子提议。”
李光地说完之后,整个偏厅一片安静,众人都清楚,李光地这是在抛砖引玉,正在犹豫是否借这个机会投太子所好,富尔丹却已躬身说道:“奴才附议。太医院的那些个太医历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喜欢夸大风险,以便事后推卸,奴才不懂医理,太医既说有希望,便应全力一试。”
一听这话,马齐登时就动了心,八阿哥方才的话已是彻底的表明了支持太子的立场,他也没什么好顾忌的,正待开口,十阿哥胤誐却是抢先开了口道:“这话有理,那些太医生最喜虚言恫吓,应该命他们竭力一试。”
“好。”胤祯立即接着道:“即便拼着遭人非议,本宫也要命太医全力以赴,本宫不想因此而抱憾终生,事不宜迟,命令太医马上准备。”(未完待续)
【第549章 稳定人心】
西偏殿,自太医院院使孙之鼎回来说,皇太子让准备针灸的方案后,一众太医便都是愁眉苦脸的枯座不语,他们都不是滥竽充数之辈,康熙这情况,他们都清楚,是脑内出血,凶多吉少,若是侥幸能挺过去,还是有清醒的可能,但康熙能不能挺过去?之后能不能清醒,多长时间才能清醒?却是谁心里也没底。
有关康熙的针灸治疗方案,他们是早有准备,制定出来之后又经反复讨论,却是没人愿意或者是敢于实施,因为康熙现在本就是命悬一线,即便是针灸,也不敢保证康熙不是死,而且,即便是有效,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朝廷一众王公大臣却是历来只看疗效,康熙若是就此驾崩,他们按例也就是个即行革职,戴罪当差的处罚,毕竟还有日常侍侯护理康熙的周、罗两位太医做替罪羊。如果针灸之后,康熙当即驾崩或者是拖个一天半日的驾崩,那搭进去的可不就是几个太医那么简单。
这笔帐,太医院的一众官员、太医都会算,因此,在听到皇太子让准备针灸的方案之后,一众人都不由一脸的苦涩,太医看起来是荣耀无比,名利双收,实则个中甘苦,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给皇帝、妃嫔治病,可是非比寻常,真正是‘一药误投,生死所系’此并非虚言,乃是御医的真实写照,别说是用错药,便是份量有误。那也是祸不可测。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处处防着内府官员、太监设置障碍,不时得给这些人行贿孝敬,以免这些个小人从中作梗。银钱都是小事,太医毕竟名声在外,不愁没有进项。
他们最怕的是卷进权力斗争的旋涡,宫禁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变幻莫测,他们这些随时进出皇宫的太医。稍有不慎,便会卷入进去,惨遭杀身之祸。
康熙中风的背后隐隐约约有皇太子的影子,这事情。院使、院判和几个当事太医都是心知道肚明,皇太子如今又坚持用针灸治疗,其用心亦是不言自明。
真不知道,此劫过后,太医院能有几人逃得活命?院使孙之鼎暗叹了一声。才打起精神道:“诸位,针灸治疗应是在所难免,既然已无退路,只能拼力一博。再顾虑也是枉然。”说着,他取过针灸方案。提笔利落的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后递给张院判。道:“皇上病危,乃是朝野瞩目之大事,不要存侥幸心,都签字吧。”
张院判接过方案,却是大为犹豫,这哪是什么治疗方案,纯粹是生死薄,签名之后断无生理,就凭这十几个太医还能弄成法不责众的局面?就在他犹豫之时,皇太子胤祯却是带着一帮人走了进来。
众太医一见,连忙起身准备行礼,胤祯却摆了摆手道:“免礼,针灸方案可已制定出来?”
孙之鼎忙躬身回道:“回皇太子,针灸治疗方案早已备下,皆因成功治愈的机率太小,未敢提出,微臣恳请皇太子三思。”说着,他便躬身呈上方案,道:“请皇太子过目。”
胤祯却没接,径直在一张椅子上坐定,开口说道:“既是早备有方案,即说明针灸治疗还是有一定的机会,不必再犹豫,竭心施为便是。”
一听这话,孙之鼎也不敢再进言,忙躬身道:“微臣尊命。”
胤祯点了点头,语气温和的说道:“皇上病情凶险危急,伱们不要有顾虑,尽管放手施为,事急从权,本宫给伱们最大限度的权限,扎针、药方、用药等都不必请示,只管施展伱们的手段。
若是万一有不忍言之事,本宫绝不责罚,若能邀天之幸救醒皇上,便是擎天保驾之功,有功人员一律官升三级,赏银二千两,本宫还另划拨十万两给太医院以资奖励。”
这话一出,孙之鼎不由一呆,皇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是救康熙,还是杀康熙?不过,不管怎么说,有这句话,太医院的一众太医算是有了条活路,他忙率先跪下,叩首道:“皇太子隆恩,太医院上下,即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胤祯起身道:“皇上昏迷时间太长,要抓紧时间,本宫期待着伱们的好消息。”说着便快步走了出去。
一众皇子、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皆是满头雾水的跟了出去,皇太子这话,可真是让人难以琢磨,太医们把康熙治死了,不追究责任,救活了有重赏,到底哪个才是重点?
出了西偏殿,胤祯扫了一众兄弟一眼,才道:“皇阿玛病危,诸位兄弟就暂在小汤山行宫住下,为皇阿玛祈福吧。”
一众皇子心里都清楚,老十四这是要软禁他们,不过这理由却是光面堂皇,无法驳斥,胤禩、胤誐、胤禑三人已是带头躬身道:“臣等尊命。”老三、老五几个没法,也只的躬身领命。
待一众皇子退下,胤祯才带着一众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来到前宫正殿——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见胤祯一行进殿,值守太监急忙多加了几盏烛台,整个大殿立时明亮起来,胤祯落座之后,便招呼众人坐下,微微沉吟,他才道:“诸位皆是朝廷股肱之臣,骤逢大变,当以何事为先?”
胤祯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抓兵权,马齐先前就欲表现,却是被人抢了先,当下不再犹豫,立即便开口说道:“皇上一身之安危,系江山社稷之稳定,奴才窃以为,当前应封锁消息,以免京师地方动荡不安,继则,令京畿兵马严阵以待,以防居心叵测之人乘机做乱。”
听的这话,几个领侍卫内大臣心里都是一惊,康熙还未死呢,皇太子也还未登基,就开始要剥夺他们的兵权了?这可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光地却是不动声色的瞥了马齐一眼,这种情况下,胤祯若是不掌控兵权,极易予人以可乘之机,可康熙现在能否清醒过来,还是未定之数,事情可不能做的太绝,否则万一康熙清醒过来,则难以收场,而且只认康熙的那几个上书房大臣和几个领侍卫内大臣也未必会同意,若是引起争议,反倒可能搁置下来。
略一沉吟,他便开口道:“皇太子身负监国之责,当此大变,唯稳为上,一则加强皇上陛驻行宫之警卫,二则加强皇宫之戒备,三则严控京师之兵马,唯有掌控步军营和西山丰台大营,才能维护京师之稳定。”
胤祯一听这话,便知李光地这是在提醒他,先不要动侍卫处、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的几万人马,不由的暗暗点头,这些人马暂时不动也好,万一康熙没事,也好有回旋余地。
同是八爷党大员的萧永藻见马齐已抢先表态,也不甘落后,立即便道:“皇上病情危急,奴才恳请皇太子召集皇族宗亲、王公大臣前来,一则为皇上祈福,二则也防皇上召见。”
这法子是不错,将各旗的旗主和王公勋贵都一并软禁在小汤山行宫,可谓是彻底断了乱源,不过,如此一来,再夺兵权可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微微沉吟,胤祯才沉声道:“皇上病危,不容有乱,嵩祝,伱历任军中要职,熟悉营伍,西山丰台大营统辖十二营,其中不少是伱以前的部属,这几日伱暂住丰台大营,以防生变。”
嵩祝没想到胤祯竟然会派他去坐镇丰台大营,皇太子这是在向自己示好?他微微一怔,立即躬身道:“奴才尊命。”
李光地却是暗暗赞不已,皇太子这手段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此举对嵩祝可谓是恩宠有加,嵩祝是康熙一步步擢拔起来的,对康熙忠心耿耿,有他坐镇丰台大营,丰台大营绝对乱不了,康熙没清醒过来之前,这部分人马都可说是在皇太子的掌控之中,即便康熙清醒过来,对此也不会有意见。
更重要的是,皇太子通过这事释放出来的信号,他会重用原来康熙信任的大臣,这有利于稳定人心,稳定朝局。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衍潢、富尔丹伱们几个领侍卫内大臣职责差事不变,不得有丝毫懈怠。”
虽说职责差事不变,但经胤祯这个皇太子嘴里说出来,意义可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即便胤祯登基,他们也可能继续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衍潢、富尔丹几人急忙齐齐躬身道:“奴才尊命。”
稍一沉吟,胤祯接着道:“富宁安、萧永藻、富尔丹、伊德,伱四人连夜进京,会同胤禟、胤祥两人,通知京城贝勒以上爵位的宗室赶来小汤山行宫为皇上祈福,也防着皇上万一要召见他们。”
富宁安四人忙齐齐躬身道:“奴才等尊命。”
李光地原本还暗自奇怪,胤祯怎得闭口不提位置最为重要的步军营,一听这话,才明白原来不见露面的九阿哥和十三阿哥是去夺步军营的兵权去了,他不由放下心来,太子行事周密果断,手段老辣,根本无须多加操心。(未完待续)
【第550章 掌控局面】
嵩祝、富宁安二人都分派了差事,王炎颇有种受冷谈的味道,略一沉吟,他便躬身说道:“禀皇太子,皇上病危,被圈禁的大爷、二爷是否也能召来,以全孝道,另则,能否着京畿各寺院道观为皇上颂经祈福?”
胤祯看了王炎一眼,这老臣还真是念旧的主,胤乃、胤是两人如今已是不足为惧,召集过来,万一康熙有什么不测,也能见上临终一面,既能卖人情,也可显示自己的气度,这二人也不能总是关着不
微微沉吟,他才道:“此事虑的周全,本宫写份手谕,富宁安你们一并将他二人带来。”说着,他便提笔草写了份手令,用印后交给富宁安,而后说道:“至于京畿各寺院道观颂经祈福一事,明日视情况再定。”
待嵩祝、富宁安等五人躬身退出,胤祯看了众人一眼,才道:“皇上这情形,一时半会怕是不会清醒,明日事务繁多,几位老臣就不用陪本宫守着了,先去歇一歇。”
李光地忙躬身道:“皇太子体恤臣下,乃是臣等福分,不过,皇上病情未稳,臣等岂能合眼,请皇太子前去配殿守侯,臣等在此为皇上祈福。”
胤祯点了点头,也不多言,起身出了正殿,在门口看了一眼站的跟钉子似的兵丁一眼,又回头望了殿内一众老臣一眼,他停住脚步,招来一名太监吩咐道:“着行宫的御厨给诸位皇子、大臣还有一众太医做一份夜宵,这几日辛苦,一应宫女太监,本宫额外打赏,叫他们都精神点。”
“喳。”一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