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张翔泰先行一步被迁移到东莞后。鸿儿也沉默了几天。但是后来随着天天和姜明一起救护伤兵和组织守城事宜。在一起也就随便起来了。但话还是不多。不是姜明问及基本上不说话。别人要是有话问她。鸿儿却是理也不理。特别是上船后发现郑虎臣地失踪之后。更是注意力全都放在姜明地身上。几乎是形影不离了。
元军地突袭炸城。虽然都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塔出这次这么急。水军一到就开始攻击。一天之内就攻下了广州。是何等地战力。众人不禁觉得有些后怕。如果不是开始就打算弃掉广州。广州城能坚持多久。是谁也没有把握地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是一起在荔枝湾上船。沿江南洲绕了一圈。入夜时。已经由粤江故道行至到了西樵山。这一段河道出名地难走。既然元军没有追上来。就没有了冒险夜行地必要了。不过船队还是没有靠岸。只是在江心停泊下来休息片刻。
为了避免引起远方元军地注意。刻意地没有点灯笼等明火。站在船头。望着黑压压地西樵山。听着江水流动地声音和远方传来地“哗哗”声参杂在一起。显得极为凌乱。像是现在众人地心情一样。
远处传来地“哗哗”地声音就是西樵山上最有名地就是“云瀑”了。“云瀑”。乃因水汽飞溅。常成云雾。飘出洞外而得名。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因山体为坚硬地粗面岩。
裂隙多,易于储水,故易成为流泉飞瀑,形成大自然美妙音乐。姜明早就听说过,却没有来过,但是这次来,却没有机会去欣赏。
但是纵然是在江心,也能听到从山上“哗哗”飞流拍水那苍凉的声音,一下下像拍在人的心里。
看着周围那一张张凝重的脸,有的人还带着一丝的迷茫,姜明想到,是该对大家说去向的身后了,想着就想张镇孙看去。谁知张镇也在看向自己,两个人眼光相遇。都是微微的颔首,张镇孙清咳了一声,起身道:“诸位,我们明晨由南海县沿西江、北江直到番禺莲花山,在那里参见了粤王殿下后。我们再合二为一,穿过粤江,经萝岗直入东莞,文天祥文大人在那里等着我们会合。我们会师以后再图大计。”
参与这次商议的虽然也算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所熟悉的庞远、冯磊等等主要骨干已经不在了,在剩余的人中,眼睛里面也大都呈死灰色,姜明在自己经历过的时代见过这种眼神,就是在电视上看到伊拉克被全面攻陷时,街上的伊拉克人那种逆来顺受样子,眼神就是这种颜色。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姜明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位古人说的,但是清晰的表达了现在的这个场景。
转身看了看,才想起郑虎臣已经失踪了,要是郑虎臣在这个地方的话,可能会鼓励大家一下,或者是骂两句,自己该怎么做?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求助一样的看向张镇孙,只见他还在那里自顾说着,安排一路上的形成,浑然没有注意众人的表情。
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大事,片刻,张镇孙就安排完了,环顾四周问大家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却只得到了几声稀稀落落的回答,张镇孙这才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连忙抬头注意看向众人,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但他本是文官,固然是文采出众,但是轮到激励人心,却是不知从何说起。环顾了四周一下,发现军中之人也是很少,只好把眼光也落在姜明的身上。
无奈,姜明只好来临时客串了一下,灵机一动想起了看过的一部叫《指环王》电影上的一个战前动员时说的话。就结合现在的情况不伦不类的说了出来。
“从你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同样占据我内心的恐惧。我知道蒙古人的凶残、和快如疾风的战斗吓住了你们,因为他也让我震撼。也许有一天我们会丧失勇气。我们遗弃亲人,忘记朋友。但绝不是今天!这一刻鞑子攻破我们的城池,杀害我们的同胞,但是我们大宋的结束绝不是在今天!从今天起我们要还要奋战!因为这片美好土地是我们的,这里有我们所拥有和珍惜的一切。所以我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住,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大宋的。”
一段话下来,姜明几乎累了一个半死,偷偷的看看周围,发现众人都是目瞪口呆的,才醒悟过来自己原来是用白话说出来的。心里也是颇为不安。
但是半天没有见人说话,仔细观察一下,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口中还喃喃自语,不禁哑然失笑,快郁闷死了。心道:“谁听这段话都热血绿色的,为什么我讲出来就变成了这样。”
自己也没有办法,只好摇头而去。鸿儿也跟着走了。
第二天刚放亮。船队既拔锚而走,一路不停,顺着西江、北江往东走,正午十分就到了莲花山。找到留下的暗记后见到粤王和陆秀夫不提。众人又会合一处,穿过粤江,直往东莞而去。

第二十章 广州大战之会师

次日正午就到了东莞之后,在石碣镇上岸。才知道文天祥等人已经到了惠州,众人皆是心下也是大喜。
张镇孙与文天祥虽然同属文状元,但是基本没有见面,只是闻名而已,心下更是急不可耐,只是跟随在粤王殿下身边,碍于礼仪,也不可能赶去相见,只能再此等候。
姜明其实也很想见文天祥,毕竟是后世中的偶像级任务,那首“过零丁洋”和“正气歌”七百余年来不知道流传于多少人的口中,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了千古名句,听了让人热血澎湃。
但是转念一想,现在是1278年,而其中“过零丁洋”是在崖山海战前文天祥被俘的时候被押往崖山。路过过零丁洋所著。而“正气歌”更是在元朝大都监狱里写的。恐怕现在文天祥连腹稿也还没有打的吧。想到这里,姜明不由的笑了起来,心里正在寻思要不要把这两首诗给剽窃过来,成为自己的大作。
没有等多久,大约是傍晚的时间。文天祥的先头人马已经到了石碣镇,没有做丝毫的歇息,就来到大营拜见粤王殿下。
见了文天祥,姜明立时从心里喝了一声彩。被文天祥的气质、威严给慑住了。怪不得《宋史》说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用尽褒华之词。看着自己原来只是在电视或者是庙里见过的人物,心里一阵的发虚。
文天祥进房间时,粤王赵昺正在逗着一直白色的大鸟,尾巴长长的。好像是雉鸡一类。玩的正是高兴。虽然没有用绳子拴住。白鸟也丝毫没有逃走之意。粤王赵昺跑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并且不时地发出撒娇般之鸣叫,或是依偎在粤王赵昺身旁。
粤王并不认识文天祥,八岁的他对于国事还没有太深的概念,只顾自己玩着,连文天祥跪下行礼。并向他自劾兵败江西之罪都没有注意,还是陆秀夫不忍的将他抱了过去,正对着文天祥,才不情愿的安生坐了下来。
文天祥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只是在那里跪着,粤王赵昺也不懂的让他起来,姜明这时奇怪了起来,看向陆秀夫。却见他是一脸的坦然,并没有提醒粤王的意思。才感觉到一丝的不安。
于是走上前去,自作主张的伸过手去,口中却道:“文大人,粤王殿下让你起来陈情。”用眼角瞟过陆秀夫。却也看不见他的不满,就顺势将文天祥拉了前来。
等文天祥起身,姜明才发现,在自己见过的文人中,文天祥的个子算是比较高的。按照现在的尺寸,大约一米九左右。而姜明自己本身还不到一米八,顿时显得矮了一截。
文天祥微微地对着姜明一笑。姜明立即感受到了一股强大地亲和力。一种对文天祥地信任从心里升起。心里也觉得暗自吃惊。怪不得一介书生。可以几次聚集数十万大军以一己之力对抗元朝那么多军队。
转眼回忆了一下刚才陆秀夫地态度。想到。是不是这个原因。张世杰、陈宜中和陆秀夫都有些排挤他呢?
很快。这些不着边际地想法被姜明抛去到九霄云外。当务之急。是想如何对抗广州之敌。国难当头。想来这些大忠臣们会以国事为重吧。
“文大人久仰了。听闻文大人以同都督置府南剑州。在福建招兵买马。再举义旗。以福建、江西为基地恢复发展。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督军劳顿。何过之有呢?还是不要谦虚了?”姜明在那里笑道。想去拍拍文天祥地肩膀。却又怕身矮出丑。只好作罢。
文天祥刚刚起身。听见姜明如此说。看着在他粤王面前地随意。诧异地上下打量一番。才发觉眼生地很。不由地皱起眉头。
看见文天祥皱起眉头。就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心里也不禁生出兴奋之意。忙拱手道:“在下姜明。久仰文大人风采。方才孟浪了一些。还望文大人原谅一二。”
“你就是姜明。”文天祥情不自禁的低呼了一声,才发现自己的失礼,忙改口道:“原来是国师,文某也是久仰的很啊!”
两个人互相寒暄一番,正在这时,后面传来陆秀夫低沉的咳嗽声,知道两个人在这里冷落了粤王殿下和陆秀夫,连忙同时转身道歉。
粤王赵昺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和白雉一起玩感到稍稍的不开心,但是身为皇室的他,年龄虽幼倒是也懂的礼数,只是不耐的挥挥手,道:“摆了,本王有些困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陆秀夫还是那种面无表情的样子,向粤王赵昺告了个退,和姜明、文天祥一起走了出来,迎头遇见闻讯赶回来的张镇孙,四人见面又是一阵寒暄、行礼。当下张镇孙邀请三人去他居处长谈。倒是无人拒绝。
于是两个文状元并排走在前,陆秀夫和姜明举肩在后。一起往张镇孙的住处行去。
一路之上,两位状元边走边谈着现在的形式,倒也不敢冷落姜明和陆秀夫。文天祥在路上就基本上把这次前来的情况,给三个人讲了个明白。
原来文天祥接到陆秀夫遣林元龙带去的话,深感同受,觉得自己在江西开始也是一帆风顺的,有勤王军旧部和各地义民纷纷起来和督府军遥相呼应,自己就想着带主力开展收复江西的战役。旗号一出,众皆相应。
先有崇仁县何时招集一支义军攻克了崇仁县;吉州龙泉县令孙桌组织起事收复龙泉县;彭震龙收复永新县城;攸县人吴希爽等在湘赣边境起义,攻克袁州萍乡县。在这个有利形势下,文天祥又亲自率主力越过梅州。一举攻克了赣州会昌县,接着又取得雩都大捷,并乘胜攻克兴国县,移督府于兴国。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带兵归附文天祥指挥。临川、洪州、袁州,瑞州义兵也来请求受督府节制,一时间声势浩大。大有将鞑子赶出江西之势。
之后,文天祥还作了一番布置:派遣督府参谋张汴率领主力部队直逼赣州城;邹枫率赣县义兵攻永丰、吉水;黎贵达率吉州所属各县义兵收复泰和。这时赣州所属各县已全部克复,元军被困守在赣州孤城之中,吉州所属八县恢复了四个县。督府军大有席卷赣南之势。
就在这大好形势下,吸引了元军的注意,元军主帅张弘范意识到了文天祥这面抗元大旗的威胁。
于是张弘范派李恒率精锐部队围攻文天祥部。大军压境,文天祥难挡强敌,败走空坑,妻欧阳氏及次子佛生、女儿柳娘、环娘皆在乱军中失散,张汴、刘洙等将领殉国。督府军几乎全军覆没。文天祥因赵时赏掩护得以脱身,这才暴露出指挥不协调,人员单一,没有外援等等多种缺陷。

第二十一章 广州大战之凝聚力

孤立在外持续奋战的文天祥,又遭到黄去疾和吴浚的背叛,要是不是有忠义之士告知,可能就已经束手被擒了。所以得悉陆秀夫传来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因为他心里明白,事到如今再也无法继续地孤军战斗下去了。
这样一边讲着一边走着,一边讲着,一会就到了张镇孙的房门前。
大家都静静的站着,等候随从进屋内把灯点上,稍稍的打扫一下,请他们进去后。几个人仍然没有说话,都分别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还是姜明从情绪里面解脱出来,因为在他经历的历史中,这些事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必然。他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挽回的,只能承受。于是清咳了一声。笑着道:“大家说说好消息吧,坏消息已经太多了。”把众人从各自的思想里面拉了出来。
“制置使大人,还请你把现在广州的情况给文大人还有陆大人讲一下,好吗?”姜明试探的对张镇孙说道。
张镇孙没有推辞,端起随从刚刚沏好的茶,喝了一口道:“陆大人、张大人,看到我们再这里,你们应该知道,广州城已经沦陷了,塔出进入了广州城,据方才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塔出并没有屠城。”说着,看了看姜明。继续说道。
“国师的好算计,塔出就算是想屠城,也无城可屠,因为之前我们已经将全广州近四十万百姓尽数迁出,大部分隐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