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同袍战友,眼中的泪流了下来,在一阵阵号角催促中,砍断了与前方战船系着的铁索。用竹篙将第一层战船使劲的推远一些。
大部分第一层的将士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被推离了大方阵,还在努力的救火或者和跳上传来的元军厮杀,有一部分正在救火的士兵正要跑回方阵那器具的。看见了这种情况,眼里露出了阵阵的绝望,当看见手握利斧、眼含热泪的昔日同袍,随即就释然了。
转身,也不顾得救火,随手掂起些什么,义无反顾的向元军冲了过去,消失在水火交融的气雾里,一会儿就不见了。
“大人,制置使大人”一阵阵急促的喊叫将张镇孙从悲伤中惊醒。又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正在火中厮杀和拼命的将士,他们已经飘离了方阵,慢慢的远了。
转过头来。就看见庞远正在焦急地看着自己。
“什么事情?”张镇孙尽量地把语气放地平淡一些。
“制置使大人。你该回城了。咱们地都是小船。经不起元军地再一次冲撞了。”庞远知道张镇孙在想些什么。但是自己也不知该从何劝起。只好直接说了。
“再等等吧。能拖住鞑子水军多一天就是一天。可以为国师地计策实现多一分地把握。”
“不能再等了。为了抵抗元军地第一次冲击。我们已经损失了大约六百余艘战船。还大都是双车船和四车船。剩下地鱽鱼船等经不得一次冲击。大人你还是先回城去。剩下地事情交给我们地广州民团吧。下官将亲自率领他们。给元军一个教训地。”
看着张镇孙仍是沉吟不语。庞远急道:“制置使大人。要留些船为了我们地下一步计划。请制置使先行退回广州。属下负责拦截鞑子地水军。”
想到了计划,张镇孙点了点头,“好,你召集一下人手,本官要见见这些勇士!”
看到制置使大人做了决定,庞远忙遵命而去。片刻人都聚集在张镇孙座船的周围,一色的“赤马舟”。这些都是大都是自动集结起来协助宋军的渔民,平日里熟悉水性和着附近的地形水势。现在人人的眼里露着悲壮,看着主舰上的张镇孙。
张镇孙站在甲板上。在船上、士兵中巡视了一遍之后,很沉重而又艰难的说:“弟兄们,今天你们就要出征了。你们是要去跟对面刚刚烧我们的元军开战。此去是一场血战、恶战、死战。是有死无生的。心甘情愿为朝廷一死的人,为我们广州一死的人,就完全可以去,去完成这光荣的一战。否则,你们可以自愿退出,我不会勉强大家的。”
正满怀报国之心,等待战场上一显身手这些自动集结起来的渔民都嗷嗷大叫起来:“我们不怕死!我们要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制置使大人,下令吧!不打垮狗鞑子,决不生还!”
“士气可用,只是可惜了这些热血为国大宋子民。”遂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抱拳行礼。“一切拜托大家了。”
火整整烧了一天,到入夜的时间才慢慢的熄灭。当哈喇歹、梁雄飞领着刚刚逃离火海的船队有出现在附近时,海面上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偶尔传来的撞击声告诉大家水里飘着一些东西。但已经是视力不可及了。
小心的他们滑行到上横档附近时,忽闻一声唿哨,随着卷起的浪潮。庞远指挥着的小船队穿插进来了。这船队是由上百艘联并而成的战舰组成的。每舰由三只船联成一起,居中的船上满载货物,左右相连的两只空船,底舱用来埋伏水性极好的渔民,手执斧凿。时刻准备冲上前去凿沉敌船。甲板上站的是训练较好的技击之人,可以一当十。
是夜,珠江江面正笼罩着黑暗。就在一片昏暗中,一场残酷的厮杀在水中、船舷边展开了。刀与刀碰撞发出“铛铛”声,压过了哗哗的水流声。双方都杀红了眼,拼命挥刀,咬牙痛骂。
一方骂:“杀死你这狗鞑子!”
另一方也用汉语回骂,在这血肉的拼搏中,庞远这才恍然悟到:“蒙古人原本都是些旱鸭子,他们的水军都是在襄樊附近训练的,都是些汉人。这完全是汉人和汉人之间的拼杀。想到这里,庞远又是愤怒又是痛心,他挥刀大喊:“弟兄们,杀这些狗汉奸呀!”
“杀汉奸!”
“杀这些投靠狗鞑子的死汉奸!”
在愤怒而又狂野的叫骂声中,渔民和技击之士越战越勇,使不少元军成了水中之鬼。
正在这时,又有一队元军轻便船队驶来。是塔出派来接应哈喇歹、梁雄飞的。庞远一见敌众我寡,立时操起大斧,大声喊道!“弟兄们,下水掏狗鞑子的肠子去!”
于是,一队人舞着巨斧跳到水里去了。不一会,只见不少轻便船只突然像冒了气似地瘫软了,速度明显变慢了。只听船上惊呼:“船穿孔了,冒水了……”

第十六章 广州大战之弃城(上)

在哈喇歹火烧张镇孙船队方阵的同时,广州城也遭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塔出已经知道哈喇歹的水军已经到了入海口附近,于是命令大军猛烈攻城。
姜明和郑虎臣还有留守人等正拼命的组织抵抗,为了防止元军的火攻,城内的军民正在遵照郑虎臣的指令,将挨城边的房屋统统拆除,并把所有拆下的砖、石、砂砾、瓦片,以及所有坚硬之物,都搬上城楼,以作御敌之用。
明显的感到和前几天的攻击力度不一样。元军像是要疯了一样的往城墙边上冲。几乎是不计代价。但是城头上密集的砖瓦、砂石、滚木……兜头打将下来,直打得元兵鬼哭狼嚎,顿时死伤了不少。但是还是不住的往前冲。
郑虎臣首先发现不对劲,对姜明说:“国师,不对啊,前几天鞑子只是围困,纵有攻击也是佯攻,今天怎么像是吃错了药,难道鞑子的援军过来了?”
其实姜明什么经验也没有,此刻也没有了什么主意,脑海里像是过电影一般,回想着自己在现代社会里看的、听说的每一个战例。始终不得要领。无奈。沉吟了片刻,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我想他们的援军不至于来这么快,别忘了,我们来广州之前,曾经和陆都转运使商量好了,请文天祥文大人来广州共同抗元,其中文大人会找陈吊眼一部袭扰赣州、漳州,来转移鞑子的注意力,我想不会有那么快就来。”
郑虎臣听到这,觉得也有道理,但是对于元军的疯狂也是极为无可奈何,由于骑兵不利于攻城,只在城墙外游弋,抽空向城头上的宋军射箭,而攻城的主力变成了吕师夔的降元宋军,所以双方打得非常的苦涩。本同是华夏同胞,一个为了异族而战,一个为了抵抗异族而战,颇为尴尬。
姜明看到这一点心里有所感触,接着就看见从南门方向飞驰过来一匹马,正是负责南门防御的冯磊派来的。由于张镇孙率领船队陈兵珠江,只要不败回,南门应该受不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分兵较少,只是让熟悉民务的原广州通判冯磊带领临时征召过来的民壮负责警戒。
快马跑到姜明附近,骑士飞身下马报:“国师,冯大人命我前来禀报。珠江沿岸突然出现浓烟冲天,方向正是制置使大人陈兵之地,由于太远,情况不明,冯大人特命我询问国师,下一步该如何办?”
姜明和郑虎臣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想到:“元水军来了”。
“制置使大人可回来了?”姜明想到了关键。
“卑职过来时,还没有制置使大人的消息。”来者恭敬的回答。
“那你先回去。制置使大人回来了。请他立即过来相商。”郑虎臣看见姜明还在犹豫。只能先吩咐道。
来者称诺而去。
郑虎臣看着一脸焦急地模样。道:“看来鞑子地水军来地还是很快地。我们要随时做好弃城地准备了。”
姜明呆了一下。回过神来。说道:“还是先把元军今天这一阵攻击顶下来再说。麻烦郑大哥一下。通知南门开始放狼烟。能拖一阵是一阵。”
狼烟本来是士兵为了及时地传递敌人来犯地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粪。可以看地很远。就这样。一个烽火台接一个烽火台地点下去。敌人来犯地消息就传地非常快。据说狼烟上升到也空中不散。很直。所以用狼粪点燃。
但是现在所说地狼烟是当时火器中有一种毒药狼烟。“重约五斤”:用硝“三十两”、硫黄“十五两”、炭末“五两”。加入有毒药物草乌头、巴豆、狼毒各“五两”、砒霜“二两半”。捣研细碎。混拌均匀后。用沥青、桐油、小油各“二两半’。将其团和成球。中间贯一根”长一丈二尺”地麻绳(以便抛射)。球外包傅纸和麻皮。并涂沥青、蜂蜡、黄丹、炭末等混合熬成地膏以防潮。用时先以烧红地烙锥将之点燃。然后用抛敌人敌营阵。药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浓烟。据说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可以大大地减少敌人地攻击力。是守城必备之物。
看着郑虎臣领命而去,姜明顿时有一种对这种陌生战争的失控感,到底一切能不能按照他的计划实施呢?
在这个时代,通讯还是太落后了,失去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他所熟悉的生活节奏,在短时间内不会适应了,这个情况需要改改,姜明心里想到。
正在想的时间,城南处腾起了阵阵的浓烟,喊杀生逐渐被呛咳声替代。姜明也放心了一点,但是也不愿意在城头上看看,心里已经对那些血肉模糊的场景产生了畏惧感。
天近傍晚,终于没有了声息,只有城外远处传来的牛角号声预示了元军正在休整开饭,这边的火头兵们也敲着锅碗走上了城头。
这个时候,张镇孙回来了,一脸的沉闷。
这个平素极为注重礼节的文状元竟然没有和大家打招呼,直接走到了姜明面前道:“镇孙无能,和敌一接即溃,要不是庞团练带领民团断后,恐怕我们将全军覆没了。”
“人没有事情就好”姜明拍拍张镇孙的肩膀,他在听一次销售部门的培训时好像听老师讲过,在人情绪低落的时间拍对方的肩膀可以给予对方信任和安慰感。
谁知道手落在张镇孙的肩膀上,却引起了对方一阵紧张,连忙错步离姜明远了一些,令姜明举着手站在那里,显得颇为尴尬。
只得把手收回来,在头上挠了几下,又继续问道:“张制置使,不知道这次我方的损失如何?”
“折损过半”。听到姜明问及这个问题,张镇孙不由的又苦恼起来,唯唯诺诺的说:“不过要是运输我方人员应该是够的。”
“那就好”,姜明心里想到,不过不敢当面的说出来,身边这么多人,谁知道说出来会不会伤了将士们的士气。只能说道。
“制置使大人辛苦了,领兵打仗本就不是张大人所长,面对倍数与我的强敌。损失降到如此,也是一场功劳啊”。
张镇孙无言的拱拱手,更是面露惭愧之色。
看着他如此神情,姜明知道不能再谈这个话题了,于是又道:“制置使一路辛苦,不如早些回家歇息一下,见见令尊,也好让他老人家宽心,稍后我召集众人一起去制置使府上,大家共同商议退兵之计,如何?”

第十七章 广州大战之弃城(下)

是夜,姜明郑虎臣等布置好防务警戒后,一起来到了制置使府上。
大堂之上站立的人已经不多了,其实在之前塔出合围广州之前一天,王道夫和凌震已经将军中近战之士带走的差不多了,城内主要留的是愿意加入军队防务的民壮和弓箭手的配置,也就是靠着这些人,广州城硬是坚持了将近二十天,现在基本上市强弩之末了,先不说是人员上的损伤,就是连靠近城墙的房屋,基本上也被拆卸一空,把能利用上的砖、石、砂砾、瓦片,以及所有坚硬之物,都搬上城楼,以作礌石、檑木的用途来打击爬城墙的元军。
不过留下的近二万人基本上都是强壮之人,其他老弱妇孺,基本上都在初期都被逐渐的分散迁移出去,有的隐匿于白云、火炉二山。有些家底的甚至逃往琼州、琉球。还有去追随朝廷了。若大的广州城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数十万人,现在除了一些胡商和大户之外,平民几乎已经被疏散一空。只留下栋栋空房和一片的荒凉,而那些胡商自恃和元廷中人有些来往,想到不会受到影响,倒也平静得很,姜明他们也没有理会太多,只要他们出钱出粮,别的也不过问。就是禁止他们出门而已。
商讨在亥时举行。首座上还是张镇孙,姜明在旁边坐着,郑虎臣站在姜明的身后。大家一脸的严肃。
姜明扫视了一下周围,除了几个平日协助自己守城的几位将领,也就是冯磊有些眼熟,而矮矮的庞远不见了。现在还是没有回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心里叹息了一声。回头看看张镇孙,也是一脸的惨然。
首先,张镇孙打破了僵局,问冯磊道:“现在广州城内,还有多少人随我们走。”
冯磊起身道:“据卑职所知。先前留下五千人马。其中弓弩手四千余。刀手和长枪手各五百余。在守城二十余日来。已损失泰半。另有自愿协助守城地民壮三万五千余人。
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