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各以自己为正统,称对方为“伪朝”。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北对峙(六)

而此时的姜明等人却是没有理会那么多的事情,在有效武力的震慑之下,像是看着闹剧一样,偶尔用自己的优势平衡者双方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北条时宗借着幕府百年的积威,而龟山和后宇多以三神器之名号称为正统,一时间也是难以分出高低,只是随着北条时宗由于在北海道受凉而感染的疾病却是越来越严重。龟山等人后来者居上,倒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没有理会日本南北双方的势力孰优孰劣。只是派人监测着双方不让其握手言和就行了,姜明迅速的把精力投入到辽东附近。派水军接近奚关总管府,但是并不靠岸,只是沿途放了小船下去,早海阳、青州站等地派斥候渗透进去手机乃颜和忽必烈大战的情况。并努力联系郑虎臣。
很快的,一条条情报都呈送了过来,经过整理分析,可以得到很多不利于乃颜的消息。
乃颜联合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等,在漠北封地举兵反元。大军的活动,西面直达土拉河中游,东面则从大兴安岭东麓洮儿河地区及松嫩流域向水达达居地乃至辽河流域扩展。
这时候,忽必烈与西北诸王。海都、察八儿的战争正在金山一线处于胶着状态。为防止东、西道诸王夹攻岭北、连兵南下的危险,镇守漠北的北安王那木罕所部土土哈奉忽必烈之命从驻地东行,疾驰七昼夜,在土拉河挫败乃颜叛党西掩的兵锋,接着又沿克鲁伦河而下,破其后续部队万余骑。乃颜试图争取西道诸王接应,由东向西打通岭北,占领“国家根本之地”的战略计划,在叛乱之初即告失败。
大约与土土哈断然发兵东进同。时,忽必烈决定召回阿塔海所领的征日大军。至元二十年五月,阿塔海率领五部军及李庭所领诸卫汉军,由上都经应昌,沿大兴安岭西麓北上。另外分出一批蒙古军主力由洪茶丘率领,与阿塔海分道行进。
六月初,阿塔海抵达撒儿都鲁。之地(当即今呼伦湖东南的沙尔土冷呼都克)。元军在这里先后与叛将黄海、塔不台、金家奴等叛军“众号十万”遭遇。阿塔海所领元军在数量上居于劣势,命元军固营自守,不复出战,疑惑叛军。
至夜,乃蛮带、李庭持火突袭敌阵。叛军惊溃,阿塔海。转危为安。撒儿都鲁之战后,元军进至乃颜之地,留下部分军队镇守哈尔哈河,复选精骑万余,至失剌斡耳朵(即斡赤斤后老营)。在这里获乃颜丢弃的辎重千余。另外一批蒙古军主力的洪茶丘在击败叛玉哈丹后,也赶到这里与阿塔海会师。
这时候,乃颜已东撤到大兴安岭西侧哈尔哈河与。诺木尔金河交汇处以东三角地带的不里古都伯塔哈山地。该山位于联结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交通枢纽地带。元军现正在阿塔海、乃蛮带和洪茶丘的指挥下追踪乃颜,寻求与之决战。
乃颜试图争取西道诸王接应,由东向西打通岭。北,占领“国家根本之地”的战略计划宣告失败之后,又连遭挫败,内部就有些军心不稳,相互指责声日重。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等人扬言要带领本部人马往北方再退,不再与乃颜共进退,幸亏乃颜的父亲失儿不海平日里还有几分威严,连骂带劝,竟然是暂时止住了这一番波浪。但是败象已经露出,灭亡之时早晚的事情了。
海都那里也好。不了多少,开始形式还是不错。当时伯颜接到忽必烈的诏令,军队还没有出发,忽必烈就命令皇帝的孙子甘麻剌,也就是是铁穆耳的大哥。率领军队前去征讨,和宣慰使怯伯等人率领的军队,会合在一起,共同进攻海都大军,另外还命令土土哈统领军队前去接应。
怯伯其实是一个首鼠两端的人物,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他在表面上迎接甘麻剌率领的军队,共同向海都发起进攻,在暗地里却和海都相互勾结,准备反抗大军的围剿。
正当甘麻剌所率领的军队到达亦都山的时候,怯伯出其不意,反而带领海都大军,前来攻击甘麻剌军队,将他们紧紧地围困在核心,准备彻底消灭。
甘麻剌军队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形势非常危急,他们奋勇作战,左冲右突,还是无法突出重围,逃离险境,心中万分焦急,无可奈何。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们万分危急的时候,土土哈率领着一支大军前来救援,冲杀进敌军阵营,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甘麻剌率领的军队解救了出来,护卫他们在前面逃走,自己率领军队截断敌军后路,海都看见两支军队逃拖,一点也不想放过他们,仗着也是骑兵在那里穷追不舍,紧跟上来。
土土哈看见敌人追击上来,见机行事,从军队中挑选出精锐将士,根据山形水势设下埋伏,等待敌军的到来。等到追击的敌军快要靠近的时候,先把敌军拦截下来,和敌军展开拼杀,然后故意装出失败逃走的样子,把敌军引诱进山岭之中,一声号令,埋伏的军士一齐涌起,奋勇地冲杀出来。
土土哈率领的军队前后夹攻,海都的前军腹背受敌,狼狈不堪,几乎全军覆没,好在海都随后赶到,凭借着人多势众,分兵多路顽强抵抗。敌我双方在山岭中展开血战,混战了一场,奋勇冲杀,都无法取胜,最后只得夺路而逃,拖离险境。
伯颜从陕西四川行省回军接到军情报告,率领的本部军队到达北方以后,土土哈率领军队前来会合。海都听说伯颜率领大军已经回到亦集乃城附近,知道不是伯颜的对手,无法抵抗强敌,如果与其硬拼,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根本占不了上风,海都还算明智,知难而退,两军非但没有交战,而且做出示弱之态。命令察八儿自行撤出亦集乃城而去和林和自己相会,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也避免了许多无谓的牺牲。
但是海都还是用察八儿驻守和林,然后自己率领精骑四处游击,倒也使伯颜无从寻找他的主力在那里,而在四周未稳的情况之下,亦不敢强攻和林城,因为伯颜的兵力也是有限,只能专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要么强攻和林,要不四处寻找海都主力与其接战。而刘国杰的大军却是被死死的困在孔古烈仓一带,不敢攻也不能退,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中书省,骑兵在沙漠或者是草原上的威力也许就是迅疾如风。
但是一旦闯进了人烟稠密的中书省,那么带来的危害将是无可估算的,谁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损失,所以刘国杰干脆就不敢越过雷池半步,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自己要承受忽必烈的怒火。不过因此也彻底丧失了骑兵的机动性。
在和林附近,只有北安王那木罕所部土土哈和伯颜所部,兵力当然是不够的,不过凭着海都的十几万大军也只能四处打着游击,而不敢和元军硬拼。所以一直陷入了胶着状态。这一天天的拖下去,对于双方来说,无论是谁都不会太好受了。
说来说去,还是远道而来的海都占了一些便宜,因为他可以考抢掠为生存手段,伯颜可是不想,抢谁的都是自己大元的子民,不动手只是自己给养紧张一些,要是一动手,恐怕整个岭北都会和自己翻脸的。
大都失去了江南鱼米之地,中原虽有广阔肥沃的良田,却是随着壮丁的从军,失去了大量劳力而导致减产,就连忽必烈的皇宫之内都已经开始缩衣减食的筹集粮草往辽东、西北战场上运送,那就可以想象到再民间的百姓疾苦了。
不过海都也不是随心所欲,因为他毕竟是一国大汗,现在离开窝阔台汗国已经近两年没有回去了,开始虽然是抱着不回去的态度,但是到了现在仗打成这样,他也没有想到忽必烈竟然那么果断的从江南抽出神来,在他的预想中,江南那么富裕,忽必烈是怎么也不会放手的。可是忽必烈不但放手了,而且将征日的大军也调转回国。
由于忽必烈改畏吾儿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命昭勇大将军、万户綦公直为都元帅,进驻别失八里。又置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派都元帅忽必来、别速台等戍守,诸王阿只吉节制。忽必烈此举,断了海都于窝阔台汗国的联系。
现在他和留在汗国的长子察伯尔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上了,要不是他在汗国内安插的亲信,几乎就断绝了窝阔台汗国的消息。察伯尔的这个举动也不由的不使他感到不安,但是好不容易在岭北诸地算是站稳了脚跟,有怎么舍得放弃呢?
经过近两年的经营,现在岭北诸王对他是既敬又怕。不但使海都没有了给养上的后顾之忧,现在渐渐的诸王也都习惯了他的统治,慢慢的可以为他提供一部分兵源、战马来,让海都更加不舍得走了。
只得命令心腹带信回汗国告诫察伯尔一番。对其说这个汗位早晚是他的,让他好自为之。同时命令其联络蒲寿庚等在江南的棋子,尽量促使宋朝给予忽必烈再增加一些压力。同时看看能不能在运送一些宋朝的火器过来,增加自己的攻击力。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对峙(七)

现在姜明所算计到的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不过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姜明比较起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才能感觉到内心中充满的那一份喜悦。
不过就算是这样,高兴也还是为时过早,更加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蒙古人那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还给他们留一点点机会,那么他们过一段时间,就会从草原上站起来,如同饥饿的群狼一样,咆哮着扑向一切可以吃掉的东西。连骨头也不会给你留下。
现在的形势,只是让这群狼觉得有些麻烦而已,远远的不能使他们感觉到痛。不过事情发展的今时今日,姜明不由的对于忽必烈的坚忍还是由衷的感到心惊,一个近七十岁的老人,还有着那么顽强的斗志。
为了应付西北和辽东的危机,毫不犹豫的将已经到手的江南放弃,就如同当初为了争夺汗位,迅速的和贾似道议和北上同阿里不哥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战争。
终于使阿里不哥来见忽必烈,向其请罪。虽然忽必烈命宗王和将领审讯拥立阿里布哥的诸臣,孛鲁欢等被处死。忽必烈又分遣使者征询波斯旭烈兀、钦察别儿哥和察合台阿鲁忽的意见,决定赦免阿里布哥及阿速台。
但是阿里布哥的势力被全。部消灭,漠北与中原地区的统一大业得到恢复。忽必烈取消了和林作为都城的地位,忽必烈在进一步靠近中原地区的同时,导致蒙古帝国偏离了轴心,分离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
忽必烈这次想必是已经明白了,。有得到,那么就会有失去。可能现在正在衡量着又要失去什么了吧。姜明想到这里,不由的轻声笑了一下。弄的旁边的侍卫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太师这样的笑容。
在日本待了有半年的时间,看。到日本南朝的后宇多天皇和北朝的伏见天皇双方矛盾日益加深,在中兴二年十一月,将大权交给自己的长子北条贞时继承后。北条时宗终于不甘心的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按照常规,未去世的上任执政者要遁入佛门,在临终之前,北条时宗甚至还为自己挑选好了剃度的地方,但是还未来的及举行仪式,就恶疾突发而死。
北条贞时继任镰仓幕府第九代执权的时候,才十。四岁。由于年轻,所以内管领平赖纲的势力开始崛起。而北条贞时的外公安达泰盛却仗着是自己的外孙执政而大感不满,镰仓幕府顿时内部矛盾横生,暂时再也无力和龟山大觉寺一系抗衡了。
本来根基浅薄的龟山上皇和后宇多天皇,借助这。个机会趁机大肆招揽被排挤的外样御家人。势力一时大振起来。
原来,镰仓幕府虽然抓住了大权,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无力给有功的御家人以土地和金钱上的赏赐,使御家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丧失,幕府与武士间的主从关系也开始松懈。对幕府不满的下层武士和庄民联合起来组成“恶党”,反抗幕府的统治。有时,御家人还与非御家人联合,表现出了地域上集结的倾向。“恶党”的存在,给幕府以极大威胁。镰仓幕府就此曾多次发出过“恶党镇压令”。
在“恶党”问题日。趋严重的同时,幕府御家人,特别是中下层御家人的日益贫困,导致幕府与御家人关系紧张。这个时候,正值蒙古大军入侵日本,虽然间接的缓解了这一矛盾,但是受到蒙古凶残的镇压,使幕府的权威更加丧失。
在内外的双重威胁下,幕府感到只有强化专制制度才能巩固统治,解除危机。北条时赖任执权时,经常弃集体合议制于不顾,在私邸召开秘密会议。蒙古入侵后,最高决议机关“评定众”已形同虚设,形成以北条氏家督(得宗)为中心的专制体制,称为“得宗专制”。
北条氏一门占据了评定众、引付众等幕府要职和各地方的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