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士,召之入朝侍驾。封姜明为龙阳真人。归山潜修。
见诏之七日之内,卫王之手下武装要解散听候尚书左丞相、诸路兵马大总管张弘范节制和安排。若是逾期则以谋反论处。
诏书上加盖的有宋室的传国玉玺。同样是印制了很多份,散发了出去。声势较之福州行朝的登基诏书,要大了很多。的确达到了让很多人无可适从的目的。
当然,这份诏书福州的行朝当然不会承认,有陆秀夫和张镇孙等人称之为伪诏,言明是忽必烈狼子野心。找个假的皇上来愚弄天下。干脆由泉州方向再派出信使发布《驳伪诏书》以正视听。
当月二十五日。姜明带船队约三百余艘战船突袭平阳、瑞安、温州和乐清诸地。所带跑船挡者披靡。沿海城市莫不是望风而逃。
但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元军避战,但是粮食带不走,姜明采取以战养战的态势,往北而来。台州沿海皆见其踪影。看样子是直往杭州而去。
果然,在庆元府象山、翁洲、大谢山、小谢山和定海等地,相继发现赤红军战船的踪迹,一时间,元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商船纷纷靠岸不敢入海,即便是入海,也不敢在插上大元旗帜。
杭州城内一片混乱,有人欢喜有人忧。正值忽必烈复宋之际,对于杭州未加注意,在范文虎随董文炳南下,崔斌被阿合马因罪入狱致死。杭州的实际主事人变成了吕文焕。
而吕文焕早就得到吕师夔的信息,本来在犹豫的他,显得更加举棋不定来。此时元军在杭州仍然聚集有战船近五百艘左右,水军装备齐全,很多北方女真或者蒙古将领纷纷要求请战。吕文焕准之。
双方在杭州湾进行决战,初始,战争就呈现出一面倒的态势。元军战船未及近身边遭到飞雷炮的击毁。毕竟作为卫护杭州的水军素质要稍高一些,有一部分的战船靠近了赤红军的船队,但是随即遭到了手雷的抛掷杀伤,满船尽是伤者,被俘者无数,但是宋军悉数救治,然后遣送到台湾鸡笼山军工基地劳作。
正当吕文焕要随着侄儿一起降宋的时候,姜明却带船队离开,留下人送给其一封吕师夔写给叔叔的信。让他善待临安百姓,等候匡扶大宋中兴。
而后,姜明带船仍是一路北上。在上海、嘉定州驻跸,炮打嘉定府。然后就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像是在等待着元水军从北方迎来决战一般。
但是此时的忽必烈却是有苦难言,本来就不充足的国库却为了复宋的排场有花费了不少,只能再次加印会钞来弥补亏空。但是犹如饮鸩止渴。对于国家的危害越来越大,再加上西北战事紧急,粮草大部分运往这些地方,造成了京城物价飞涨。甚至去买米都要拿着厚厚的一沓会钞进行交易。
所幸的是伯颜战事进行比较顺利。而且利用离间计,在加上屡次失败使昔里吉集团内部诸王之间互相猜忌和怨恨,最终爆发内讧。
见昔里吉实力削弱,拖拖木儿便同叛王集团中的撒里蛮结为同盟,共同反对昔里吉,他们相约事成之后帝位归于撒里蛮。此事被昔里吉的部将侦知,报信给昔里吉。昔里吉征集宗王诸将的军队迫近拖拖木儿和撒里蛮等,但未能使他们屈服。

第九十三章 祥兴二年(中)

昔里吉不得已宣布退位,于是诸王们如约奉撒里蛮为帝,遣使布告于术赤兀鲁思和海都处,拥立撒里蛮的行为虽然得到阿里不哥幼子明里帖木儿的支持,但阿里不哥之长子药木忽儿和一些叛王却是极力反对。拖拖木儿企图以武力迫使药木忽儿服从,反被药木忽儿击败擒获。药木忽儿与昔里吉议决,杀死拖拖木儿。
拖拖木儿被杀后,撒里蛮自知实力弱于昔里吉,自愿去帝号,被昔里吉剥夺兵权,夺去属民。撒里蛮的部下纷纷往投元军伯颜处。
元军一时气势大盛,又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辎重,暂时不用大都的忽必烈再烦心了。但是海都的去向却让人难以琢磨。
阿术为了进一步防止海都和昔里吉等叛军勾结,索性率兵赶到亦集乃城附近驻扎,主要防范塔什八里正在狩猎的海都大军。
但是突地一闪,海都一部竟然消失,数日后,在玉门关一带出现,并且仰仗骑兵的优势,顺着沙州路、肃州路、甘州路和永昌路不停的东进。所过之处,不降则杀之。在永昌路血洗金山,三日之内攻下凉州城。在兰州停下了脚步,却有不知道他要去陕西行省还是宣政院辖地的青海等处。
相较于骑兵而言,阿术只能。在后面紧追不舍,已近五旬的阿术很快的就被拖垮了身子,但是一直强行压制住消息,害怕动摇了军心。
这种情况之下,岭北行省的暂时。稳定,却换来了哈密力一带的动荡,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但是对于忽必烈而言,是喜忧参半,比起一直在岭北和甘肃行省作战的军队,无论是宣政院辖地或者是陕西行省,他们太平的日子已经过了很久了,论起战斗力来说,肯定不是海都的对手,只得庆幸的是,不用在想着往岭北行省等地运粮了。也可以暂时解决一下京城的困境。
但是陕西行省的危机正在加。大,却是必须要考虑的。
忽必烈在想着西北之事的时候,传来杭州被袭击,。水军全军覆没。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必须要派遣更多的水军与宋军决战,否则海事不靖,将永无宁日。
于是,遣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为。使节。前往日本交涉,斥责其侵犯大元的婿国高丽,并要求其赔偿道歉,并且上表称臣纳贡,日本若是照做,则可将其列为不征之国,永享太平。
二人由高丽上船去日本。在七月初四到达日本,。来到京都,却看见有一儒雅文人高而上座,模样似颇受礼遇。待到介绍时,才言道其是大宋信国公之弟,文壁一直在京都做客,不但当时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对其待为上宾。而且还告诉二人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在开封的那个赵显是假的,而真的德佑皇帝,也在日本做客。不日,将护送其下江南就位。
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二人当时面如死灰,情知不会放自己活着回去,只是破口大骂。北条时宗随即将其斩之,并将其带来随从双耳和鼻子割了下来,用石灰炮制后一起送将回去。
并回书,曰:“高丽乃是日本宿敌,而元却庇之。吾偏要护佑宋帝,杀高丽蠢贼。若是来犯,五年之前就是榜样。”文壁并嘲笑道:“连真假都分不清,还能做皇帝吗?早些回草原牧马为是,省的贻笑大方。”
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二人所带的随从掩耳鼻而回,口不能言,只是将回书呈献大都,生怕被盛怒波及,竟然不敢面见皇上。
忽必烈大怒,在大殿之上狂喊是耻辱。并将当初卫护瀛国公府的侍卫一一关进大牢,严刑拷问失职之罪,但是表面上却是不敢声张,更加不敢轻言废立。只好将错就错,就当他是真的。
但是一时之间,也不敢轻易的调水军南下迎战姜明的赤红军船队。只是严令高丽皇帝号令所有高丽臣民劳作,日夜赶工制造战船,只是在船厂周围多了许多的护卫战船和士卒。防止日本人的偷袭。
但是姜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了,郑虎臣的不知去向,正是被姜明派来了日本,用手雷吸引北条时宗的眼球,用金银物品来招募武士或者浪人。不断的骚扰高丽船厂和沿海诸地。被高丽人称之为倭寇。
凭借灵活的动作,和大范围的转战,让高丽一时疲于应付,高丽的皇帝王倎一直想自己的岳父求救。终于得到许可,只要高丽赶工战船,就可先平日本,在攻江南。高丽皇帝王倎这才鼓足干劲。昼夜不停的赶制战船。
并将本国留用的大约三百艘新造大船交付于元军使用,但是导致了国内百姓的不满,再加上日夜不停的劳作。却没有什么报酬,只是一日三餐的待遇,于是有了反抗,王倎感到了危机。
为了平复民心,王倎特地放出风去,言道,大元的皇太子真金有高丽的血统,到时间太子真金即位,蒙古人所占的那么大的地方就都是高丽人的土地了。从此高丽子民就不用再受到苦难。而现在的艰苦正是为了子孙所想。
为了高丽人控制整个蒙古帝国所做准备,又说出几个蒙古大将的名字,都说是有高丽人的血统,正是为了高丽崛起而正在做着努力。
这一番的鬼话本来是放在那里都不会有人相信的,但是偏是天天生活在半岛,一直没有出过山的高丽人相信了。并为之鼓舞庆贺了一番。以此表达了高丽人即将统治全世界的兴奋之情。
事情就这么的过去了,但是高丽进献给忽必烈的三百余艘战船虽然在高丽人的眼里很多,但是忽必烈还是知道太少只能作为守卫,而不能决战。只是将船上配置好水军后严加操练,驻守在宁海州和旅顺口两个地方,以随时卫护大都。
那么只能眼看着姜明在嘉定府示威,装作不在意的模样。只是想拖过这段时间,等农业丰收,天气再冷一些的时候,那就可以暂时松懈对西北的防守。再令伯颜回京议事。
已经近了八月,福州城仍然在大宋的手里,虽然有时间是阴雨连绵,但是凭借城墙高耸和城内充足的粮草,张弘范一直没有把福州拿下来,只能留下自己的弟弟张弘正在这里僵持,自己回开封述职和争取援兵了。
天气炎热起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被困在潮州一带的元水军。本来就是正在观望的范文虎和张僖二人,早就看出事情有些不对,他们所在的潮州虽然相对的比较安稳,但是惠州已经出现过一次叛乱,还是由李恒亲自率领大军镇压下去。
但是英德、清远两地已经相继宣布归宋。领头的正是凌震和王道夫二人。奏报上去后,下来,二人都被封侯,暂时册封为梅岭正副大都督。待到再有功业另行封赏。
心里就不可避免的有些焦急起来,特别是范文虎。每天都问张僖是否把自己的家眷隐匿起来没有,其实张僖就根本没有动作,只是一味的应付着。
由于南方的酷热,长年在北方的一些将领有些受不了,天天袒胸露背还是觉得骨头都快被烤化了。纷纷叫嚣着要回到北方,范文虎和张僖二人也乐得他们走,反正也带不走一兵一卒。有的领着本部的战船往东而去,试图闯过宋军之间的缝隙逃走,但是总是逃不拖赤红军沿路撒下的斥候,因为每队斥候都带有两个望远镜。至少可以事先发现敌踪,所以几乎每个逃走的元军战船无一例外的都遭受到了袭击。
能逃走的几乎是没有,最后要出发的元军将领发现了端倪,连忙还是回到了朝阳内海中不敢出来。几个自持有后台的万夫长,竟然将船托管于范文虎,自己径直走陆地上广州,准备从哪里回到北方去。
看到时机成熟,范文虎一天晚上大摆筵席,说是庆祝自己在潮州又收了一名小妾。算是庆贺吧,把元军千夫长以上的将领全部请了过来吃饭喝酒放松一下。但是却让张僖去暗地里布置一切,准备起事。
酒过三巡,范文虎举杯说道:“我等身为汉人,理当匡扶宋室,当初降之,是不齿于贾似道的为人,现在贾贼既然已经伏诛,我等仍要为大宋尽忠尽力。”
正喝酒的将领们还以为范文虎在说什么笑话,怎么可能一降再降这么反复无常呢?出尔反尔这件事,一般是为人所不齿的。
正要说笑,范文虎酒杯一掷,顿时上来了几百名亲兵,将他们围在了中央。前来吃酒的人那里带的有兵刃啊,就算几名亲兵,也早早的被人看了起来。当下几个蒙古的将领就被砍了脑袋。众人都不敢再出声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张僖站在范文虎的背后,一刀将其砍倒在地。面无表情的擦拭着兵器上的血迹,而后者瞪着一双死鱼般的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的看着张僖,搞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九十四章 祥兴二年(下)

看着张僖如此的动作,众将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要是说他反对范文虎倒戈相向,那么就应该在杀蒙古族的将领之前开始制止范文虎的行为,这样还可以交好蒙古将领。
但是现在既杀蒙古人,又杀想重新归宋的范文虎,他到底想做什么?但是眼见围着的兵卒一个个剑拔弩张朝着自己,肉已经在砧板上了,还能怎么着呢?
但是张僖似乎没有放过众人的意思,直接下令尽数诛杀,他知道自己无论资历或者是威信都不足于压制众人,所以在准备期间,一直联络一些不得志的军官或者是低阶将领,相互盟约起誓。趁着这个机会,干脆杀个一干二净。重新建立秩序最好了。
酒宴就这样散席,空气中飘着浓浓的血腥味。各营将领皆被自己的副手或者是手下代替,就算是没有人代替的,也会被其他营派兵强行接收,忙活了两天,潮阳终于在张僖等人的控制之下,于是一边发兵潮州。利用潮州之内还不明白事情始末的时候进行突袭。一举而下,一边请师爷捉刀写下陈情奏折,表示愿意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