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理想和信念是一回事,到了现场又是一回事。从现场看见紧张的脸色,就可以知道他们内心的忐忑不安。但是这件事情,任是谁也没有办法,士兵只能是在战争中才能成长。
午时已过,北门外,远处的元兵终于走近了福州城,在纵横交错的沟壑面前停住了脚步。然后从后方斜着又徐徐行进,分别往东门和西门交叉包抄过来,不时的调整着大军的秩序。一直用了近两个时辰才将福州城三面全部包围了起来,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动作。
靠近闽江东门南侧,元军却始终保持了一个大约二里左右的距离。以避开来自于闽江宋军战船上的怒火。
这个过程中,福州城内的无论将领或者是士卒,都保持了一种鸦雀无声的境界。默默的看着元军的一举一动。一直到元军布阵完毕,已经到了黄昏的时候,太阳已经慢慢的落到身后的海面之上。
城墙各处的大宋官兵这才舒了一口气,紧张的一天终于过去了,看来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应付明天的元军攻击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元军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动作。大军纷纷向两侧闪开,中间露出一道道人组成的巷子来。在人潮汹涌的蠕动中,元军用绳子牵出一串串衣衫凌乱的人来,手里拿的是木制的工具。纷纷走到阵前,开始装土,修补被宋军挖出的那一个个大洞。
但是宋军却是不知道,借着落日的余晖,看见元军非但没有休息,而且又走出无数个人来,在那里坐着一些动作,但是毕竟相隔数里,看的不是太清楚。
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纷纷手放在额前,想看清楚元军到底再做什么?但是姜明和侯强他们却不用那么费劲,早就用望远镜将元军的每一个动作尽收眼底了。心里不由的有些沉甸甸的感觉。
看来张弘范是真的急了。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准备用民夫连夜赶工,填上连日来福州百姓不分昼夜而挖出的战壕。看着这个架势,对方简直就准备用人命将战壕及障碍填补上去,以方便以后的攻城战斗。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元军一向残暴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情,做事的不择手段,让人无法想象到能做到那个程度。再则,破坏永远都比建设容易,众人之力数十天之功,在这样的摧残下,能坚持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没有阻碍的情况下,肯定坚持不了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呢?就是攻城吗?但是城内的守军能连续三天受到这样的压力而无动于衷吗?要是交战还好一些,但是就这样看着元军一步一步的逼近,光这种精神上的压迫可能也会让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兵崩溃的。

第九十章 战争之外

如此远距离的防守,注定了这是一场不惨烈的进攻,至少开始显得极为沉闷无比。白天双方大军相互远距离的看着对方。而元军则每将战线推荐一些驻扎下来,就会显出暴虐的一面。拿着武器朝福州城狂吼着。
一边架起回回炮,尽管知道射程是远远的不够,但是近乎二百斤的巨石砸在地上所荡起的烟尘,也是颇为惊人的,元军的意思很明显,一是用于示威,而来趁势可以填平地上的壕沟,便于民夫的工作进度,争取将大军早些开往城下。
而在福州城内,小皇帝和杨太后已经陷入了紧张不安的情绪之中,杨太后有些后悔的想不应该随姜明前来福州,一直想要回到台湾,只是陆秀夫等人在一边劝解着,现在的形势很明显,要是一走,真的就不用回来了。
为了给杨太后吃一副定心丸。姜明决定趁着夜间,用蕃兵来一次偷袭。以此也可以稍微鼓舞一下士气。蕃兵当然是姜明从吃红军里挑选出来的精英,大约有两千余人。都是在山上如履平地的土著组成。经过一番的训练,在则用手雷袭击,应该可以取得效果。
其实当初深挖沟壑的时候,姜明就长了一个心眼。想起了地道战或者地雷战的场景来,所以在深挖战壕和沟壑的时候,就留了一个心眼,靠近外围的深沟或者是战壕,确实是为了增加元军的难度,有多深就挖多深,能挖多大就多大了。但是靠近城墙两里路之内的战壕,却是有规律可循,不但穿插纵横,相互可通,而且在里面还有一部分可以供藏兵所用的洞穴。里面还准备着手雷等物,就是想着给元军一个出奇不意的进攻。
第一天,元军就往前挺近了。近三里路,已经填到了距城墙两三里的地方了。当然,元军在这个速度之下,肯定不能全面的填充。只是以修路的形势做着这件事情。
就在当天的晚上,城楼之上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激昂的战鼓声,把元军下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将民夫引到后面,兵卒们纷纷做好了警戒的准备,但是很久时间过去了,城墙处一点动静也没有,一直在前方警戒的斥候发出了安全的信号,才骂骂咧咧的又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中,但是民夫却已经被关进了自己的大营中严加看管了起来。
一直到了后半夜,仍然没有什。么动静,连岗哨和斥候都已经是困的直打着盹。几个人闲着无事,又害怕查哨的长官看见,只能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渐渐的放松了警戒。
藏兵洞内,已经潜伏了近两天两夜的蕃兵慢慢的。溜了出来。两天中,无论是吃喝拉撒全部在洞里面,真的是把他们憋坏了。
但是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专业水准,这些蕃兵,当。初都是打猎的好手,在夜间,紧贴着地面几乎是爬行着。注意着身边的每一点变化。
在路上,只要是遇见有活着的东西,无一例外的。全部被杀掉,黑暗中,不管是元军的岗哨或者是斥候,又或者是被元军强迫而来的民夫,都毫无例外。一直突击到元军大寨的前列。
由于在四周没。有天敌,最大的敌人有龟缩在福州城内,所以元军的防备有些松懈,只是象征性的放出了一部分的岗哨,针对正前方而言。
但是整个大营的防备却是千疮百孔。很容易的就被蕃兵摸到了大寨之内,但是并没有动手,按照姜明亲自演练过的阵型,分别每两人占据一个帐篷门口,静静的守候着。
一声唿哨之后,站立在帐篷门前的两人,分别用火折子点燃所携带的手雷,直接投入到帐篷之内,不管里面的爆炸声或者是被击中所发出的惨叫,一直不停的将手雷抛掷干净。然后不约而同的向闽江边跑去。
元军大营里面早就乱成了一团,遭到袭击的是驻扎在前沿的宋军降卒还有新兵,没有意外的一阵慌乱,但是很快内层的精英都闻讯拿着武器赶了过来。
看见正在狂奔的蕃兵,马上就追了过去,叫嚣发怒的快要疯狂的那个模样。但是蕃兵怎么能让他追上呢?只是有的故意让其靠近,然后将还有剩余的手雷点燃往后丢着,然后按照既定的路线往前飞奔。
这条路,在演练的时候不知道跑了多少遍,虽然有的被元军填上了,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奔跑的速度,元军吃了亏之后,又不敢追的太紧,等醒悟过来呼喝弓箭手上来时,蕃兵已经逃到了闽江边,没有任何迟疑,纵身跳进还是冰冷的江水中,几个起伏,就不见了踪影。眼见着是往战船上凫了过去。
在后面指挥的张弘正还有几个千夫长一腔怒火没有办法发泄,但是看见士卒们已经即将追到了江边,正徒劳的往江中射着弓箭,心里大叫一声不好,连忙命令身边的亲兵吹响号角,示意退兵,但是本是黑灯瞎火的战船却是猛然之间亮起了无数盏的大灯。
紧接着,一声声的怒吼朝着人多的地方就闪了过去。所到之处,仿佛像是一瓢瓢开水浇到了雪地上一样。站立在那一片的元军士卒齐刷刷的倒在了地上翻滚。那里还能听见退兵的号角声呢?
过了好大一会,在飞雷炮的射程之外,惊慌失措的元军士卒仍然不敢靠近那个地带,仍由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人在哪里自顾哀嚎着,也不敢去救援。
看着这中情景,在远处冷然而站的张弘范眼睛里面都快滴出血来,恨恨的回头就走,边走边下令统计伤亡的情况。对于江边,则全力将受伤的士卒救回来。
没有办法,只有冒着被宋水军击中的危险,偷偷摸摸的将尸体或者是受伤的士卒搬了回来。至于实在靠近江边的部分,机灵一点的人去民夫营之内。吆喝一些老人或者女人前去搬取,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张弘范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里似有所悟。
第二天亮的时候,元军破天荒的没有一大早的就命令民夫开始进行填补作业,而是隆重其事的为昨日在偷袭中被杀伤杀死的士卒收敛了尸首。再加上救治伤员,竟然耽搁了半天的时间。
到了下午,仿佛是示威一般,将全部民夫押了上来,大约近五万人的老老少少。从三面开始继续进行修复地面的工程。到了夜间仍然没有停止。也没有说送一些饭给民夫们吃上一点,只使用刀枪和皮鞭逼着继续干活。
民夫们到了天黑仍然正在干活,依旧没有吃饭,在又冷又饿又累的情况下,慢慢的开始骚动起来。渐渐有的民夫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偷偷的丢弃掉自己手中的工具,顺着战壕悄悄的潜近福州城,在哪里哭喊央求着城内放下吊桥,让自己过去逃命。
慢慢的,护城河边,特别是吊桥的两侧,竟然聚集了不少民夫,没有人敢大声的呼救,只是朝着城墙的方向不住的磕头哀求,那一幕的情景,真的让不少在城墙上的岗哨心里十分不忍。纷纷要求自己的长官向大将军或者帝师请求放这些民夫进来,否则等元军发现,这些人必死无疑。
很快的,姜明和侯强二人就被惊动。暂时放下手里的事务走上城楼上观看。就着护城河反射出的那昏暗光线,看见河边的人头涌动,不断的好像看见有人在哪里磕头求救。
姜明心里一软,几乎就要下令将吊桥放下来,让这些已经是背井离乡的人进来暂时避开元军的追杀。却被侯强阻止了。示意他看看这些难民的后方,竟然好似还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修复活计。元军少了这么多的民夫,竟然好像没有发现一般,没有追赶过来的意思。
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姜明这样对自己说道。遂收回了滥做好人的念头,元军不会这么没有警觉的,特别是夜间施工,更是要防止民夫偷懒或者逃走。
怎么会在福州城下聚集了这么多人,还没有发现,任由事态的发展呢?万一放进来的人良莠不齐,中间参杂了元军的话,那么他们只需要用民夫拥堵着大门,然后将吊桥砍断绳索的话,后面的元军一拥而上,自己虽然早就有准备做一场攻防大战,但是死伤最重的,还是城下的这些百姓。
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他们进来,或者元军还要利用他们来做苦力,也不至于丢了性命,这样反而是好些的。
和城下耗了近一夜。没有主帅的命令,城门肯定不能打开,而吊桥也不能放下。很多在城楼之上的宋军,因为担心或者是同情城下的难民,竟然没有休息。一直在哪里想着各种办法看能不能帮到他们。
天亮了,随着第一道曙光的降临,福州城内的焦点都聚集在城下护城河边的难民队伍上。眼见着已经不能掩饰行藏,在难民中站出了上千人,拖去了外面罩着的破烂衣装。露出大元军服来。在他们的威慑下,其余的难民就像风中的小草一般,在哪里摆动个不停。

第九十一章 非常手段

看见天已经大亮,隐藏不住的情况下,混在民夫里面的元军都纷纷的出来,整齐的在护城河边列好阵势。前面阻挡着众多在地上跪着的难民,所以有恃无恐的把自己暴露在福州城下。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貌似领头的人,对着福州城大声喊道:“你们南人一向说自己大宋是礼仪之邦,心怀天下。但是这些人都算是你们大宋的子民吧?”
说罢,拔出自己的弯刀,指向在他正前方跪着的难民。继续喊道:“城里的人仔细看着,这些就是你们大宋的子民,但是他们的求救你们丝毫不顾。既然你们不给他们留一条活路,作为你们的敌人,我们为什么还要留下他们呢?奉大元帅命,若是其劝不开城门,皆杀之。”
说完,挥刀将就近的一个民夫的头颅砍了下来,没有一点的犹豫,城楼之上一片的哗然。
原来张弘范见宋军战船之所以射杀士卒,对于民夫却是手下留情,知道这些南人还是顾及到自己的名声。还有就是想在东南一带站稳脚跟,就必须得到民众的拥护,在没有自身强大之前,还是顾虑的太多了。
所以在那里想着,既然宋军。可以利用我们防御空虚的当口来偷袭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他们爱惜名声的这一条来打击他们呢?
决定之后,张弘范命令自己的亲。卫带领着近两千名精锐。穿上民夫的衣服,混进了难民中,然后鼓动一些难民逃往福州城。
但是却给亲卫下了一道命令,。若是难民不能骗开城门,那么就全部在城墙下杀掉,以震慑城内守军。
在两千精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