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披头散发的士卒,已经失去了理智,在那里。哭喊着要跳入海中去救在水中漂浮着的人。在这个士卒的眼里已经看不到任何理智的存在,只有发疯似的癫狂,在他周围的人却是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只顾机械的重复着手里的工作,没有人理会他,任由他扑进了海中。就再也没有在露出海面。
制止了亲兵想。要去救援的动作,张世杰黯然的回到了自己的船舱之内,他知道纵然是将那名士卒救上来也没有什么用,他的癫狂只能感染更多人的失控。
在大寨之中,这种事情不知道同时发生了多少次,士卒们脸上的死气是越来越重,大寨之内除了偶尔发疯的士卒在那里惊恐的大喊之外,近八万人的大寨中竟然弥漫着地狱般的死寂。
张世杰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的时间,每天要面对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有部属们跪在外面请战,但是作为主帅的自己,只能暂时置之不理。
在心里不断的告诫着自己,不能出战,不能出战。对方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打压自己的士气和激怒大寨内的士卒们。
之所以元军会这样做,肯定是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心急的要结束这场僵持,他们想要拖身,否则不会采取这种人神共愤的做法来。
自从临安陷落之后,忽必烈了为了平复江南的抵抗风潮,已经连颁布了几道圣旨,命令各行省官员要采取怀柔的手段,不得再行屠戮之事,虽然是很多元朝将领在暗地里还是烧杀抢掠,但已经由明目张胆改为隐蔽的进行,在忽必烈的严令之下,已经许久没有太大的杀戮了,最惨烈的兴化之役,也过去了两年有余。
从那时间开始,已经许久没有听说元军屠城了,但是这次张弘范冒天下之大不讳,竟公然屠杀平民,还将尸体肆意的虐待,这摆明了有一些不正常,难道张弘范不怕被后人指着脊背骂吗?
难道张弘范不害怕舆论到来之际,他会被元帝作为替罪羔羊吗?以张弘范的才智,绝对不会想不到的,但是既然想到了,还这么做,就说明了如果不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对方越想尽早结束战争,自己越不能让对方如愿。而现在出战,就要先砍断锁链,那么在这个时间内,张弘范就会发现自己的意图。无论自己朝那里攻击,或者从哪里突围,都逃不拖四面包围的境地。
最有效的拖延方式就是按捺住心里的焦躁,在这里和张弘范对峙,相信自己大军在这里苦熬的同时,对面元军一样的不好受。
既然双方都在煎熬,那么就看谁沉不住气了。
就这样过了了两天,无论是张弘范或者是张世杰都没有动静,已经是二月初七了,就在这一天晚上,张世杰突然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两天以来,供给的饮水是越来越少了,连忙把负责军需的将官给传过来,问一下究竟,他清楚的记得,光是大寨之内的储备淡水,也够全军上下消耗十余天的功夫啊。
一问才知道,原来元军这次以尸体作为“人弹”进行了摧毁军心的攻击,虽然没有对于储备淡水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由于淡水大都是在船舱的木桶或者是各种器具里面。元军的“人弹”攻击虽然没有直接砸在上面,但是鲜血飞溅,污染了许多淡水。
虽然只是污染,但是融入了自己袍泽鲜血的淡水,却是再也没有人愿意喝,而且大寨之内,每日由于焚烧尸体所发出的阵阵烟雾,气味让人闻之为之呕吐,大部分的士卒已经连天没有喝过水或者吃过饭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世杰才大吃一惊,知道自己还是疏忽了,原来张弘范的目的除了动摇自己的军心和打击自己的士气之外,还间接的污染了自己的淡水储备和消弱了士卒们的体力。这一招可谓狠毒啊。也幸亏是在冬季,要是在盛夏的南方,恐怕张弘范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让自己全军覆灭了。
急忙叫起一队亲兵,想要连夜巡视一下大寨内的情况,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闯进来一个人,慌张的跪倒在船舱的甲板之上。
仔细看时,却是张达手下的一名亲随。还没有等问是什么事情,那个人就哭喊着,说是他们将军和从安南来的陈平仲大人,趁着夜色,前去偷袭元军了。
张世杰这才大吃一惊,没有想到,大军只是坚持了三天就已经开始渐渐的失去了控制。照这个样子下去,离溃败也不远了。
急忙命令团练使刘俊紧守水寨北侧,密切注意元军的动向,自己则领着一队亲兵,驾舟直往南侧而去。
沿途不断的听见有硬物撞击船身的响声,张世杰知道那是还未捞上来的大宋子民的尸体,虽然这几日一直在处理。但是三万具尸体,几乎占了水寨人数的一半,再则有些尸体一直在漂浮不定,所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清理干净。
很快的就赶到了水寨南侧,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在陈平仲的激将之下,张达才出去准备偷袭对面的元军,只是带领了陈平仲剩余的近二十艘战船和本部的近五十艘战船,大约有七千人左右,现在已经转过了崖门山坳,如果是仔细听的话,似乎还能传来声嘶力竭的喊杀声。但是想要拦截着让其回来,已经是不可能了。
张世杰有些后悔,张达本来就是一个莽撞的人,放他在这里独当一面,是由于其的忠心,还有就是张世杰手下已经没有太多可以用的将领了,苏刘义和陈宝跟着去卫护行朝,翟国秀和孙安甫叛变被杀,真正能用的上的,只有张达、陈平仲和团练使刘俊等人,早知道这样,就让张达跟着自己了。
在整个阵营里面,恐怕也只有自己能压制住盛怒之后的张达,虽然如此,张世杰却是没有离开,他的心里还是抱有一丝的希望,希望张达能够全身而退。自己在这里可以随时调度兵卒前往接应。
但就是在这天的晚上,在大寨的北侧,却是发生了一些变故,是张世杰更加没有预料到的。
原来在他走之后,趁着月色,元军射来一封劝降书,原本是写给张世杰的,但是由于张达的冒然出击使他不得不赶往水寨南侧。这封信毫无疑问的就落到了代替张世杰位置的团练使刘俊的手里。
鬼使神差的,刘俊居然没有想过自己该看或者不该看,就打开读了一遍。其实这次元军的“人弹”攻击,对于刘俊的冲击还是不小的,在这几天之中,他是唯一没有坚持要出水寨杀敌的一个将领。
张世杰以为是刘俊冷静,却是不知道,元军的凶残,已经给这个团练使的心中埋下了深深的阴影。
刘俊已经害怕了,他害怕有一天自己变成了“人弹”就这样摔的粉身碎骨,害怕自己就算是死也没有葬身之地,每天面对着如同炼狱般的水寨海域中那漂浮不定的尸体,他就算是做梦也会被惊醒,吓的满头是汗。
但是由于强制的掩饰,很多人没有发现他内心深处的羸弱而已,元军射入大寨之内的劝降书无非是老调重弹,只是加重了一些威胁的口气而已。诸如若是不降,将会有更多的平民遭到屠杀和作为人弹的下场,请张世杰为了黎民百姓,也为了天下苍生,放弃抵抗,书中还说道,作为一名军人,在朝廷已经举国投降的情况之下,能坚持到如今的这个地步,已经尽到了一个作为军人的职责,没有必要再为了那已经扶不起的小皇帝卖命了。
还有就是他们元朝的皇帝忽必烈是一代雄主,识英雄而重英雄。就算是张世杰尽力而降,想来皇上一定会不计前嫌而委以重任的等等。
这封信要是落入到张世杰的手里,除了能看出元军的着急之外,肯定也是随手撕去,浑然不放在心上。
但是落入到刘俊的手里,却是触动了那平日藏在心里深处的懦弱,对于连年的厮杀漂泊,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安逸和荣华富贵,他认为元军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将那封劝降书小心的收藏在怀里,然后坐着那里想着自己的心事。
这一切张世杰当然不知道,就算是把书信捡回来的那个士卒,也浑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像是这样的书信,大将军不知道接到了多少,就连自己外甥过来的劝降也是置之不理,更何况是这么一封信呢?很快的大家都把这件事情放在了脑后,只有刘俊还在偷偷的想着。
张世杰一直在水寨南门处等到天亮,正是绝望之间,突然借着清晨初照的曙光,看见大约有五、六艘战船正在歪歪扭扭的向自己这边水寨方向快速的飞驰过来,顿时觉得精神一振,马上命令做好战斗的准备,刀剑出鞘,弓箭上弦。
到了近处,果然为首站着的正是张达本人,后面的追兵却是不紧不慢的威逼着。好像没有逼近的意思。
仔细的观察着,没有什么异状,多的只是张达和手下士卒身上的伤痕。放其进来,张世杰随即命令亲兵将张达绑了上来,他都快被气疯了,据守卫说,走的时间连同陈平仲手下的战船,共计八十余艘战船,回来的居然连一成都没有,只有六艘。
这不是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又添加了一道不可弥补的伤口吗?想着张达的本部,大都是能征善战的精兵,张世杰的心里就不由的一阵作痛。
绑上来时,张达的身上还流着血,一道大约半尺长的伤口从肩膀一直划到胸口,皮肤已经干煸的翻了过去,露出白色的骨头。
但是张达却是好似没有感觉似的,一声不响的跪在那里等候发落,但是张世杰在这个时间那里肯再自损大将,看见他如此这般惨状,只是大骂了一阵,然后马上命令随军的郎中为其包扎伤口。
过了一会,张达回过神来,看见张世杰在绷着脸看着自己,才又哭着伏在甲板上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张达也上当了,陈平仲应该是被元军的残暴吓着了,这个一向养尊处优的陈朝皇室子弟那里见过这种情景,千万具尸体被抛掷进来,无一不像是砸在了他的胸口一样,压的他喘不过来气。
于是,就利用张世杰无法顾及,而自己又和莽撞的张达一起驻守水寨南门的时间,拼命的鼓动张达趁着夜色袭击元军,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张达看到一个属国的人都这样说,心里再则被怒火压制的实在难受,就马上点齐了本部人马,趁着夜色和陈平仲一起杀往范文虎的营地。
谁料到陈平仲一旦出了入海口,则马上下令船队冲开一条路,直往南海逃去,头也不回,话也没有说一句。
张达当然不能学他那样,要不然不是放弃崖山水寨而逃走吗?但是陈平仲跑的快,再加上打出的不是大宋旗号,所以想立即撤军的张达马上就成为了范文虎的攻击目标,苦战了一夜,还是有几位同乡率领大部分的战船为他争取到赶回水军大寨的时间,好让他回来报信,说是安南的陈平仲已经逃了。
后面的事情,张世杰都已经看到了。回来了六艘战船,不到千人,并且人人带伤,面露疲色。
张世杰没有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来拍拍他的肩膀,能说什么呢?作为一个安南的王子,能帮忙到现在,已经是不错了,但是千不该万不该牺牲大宋的官兵为其逃拖作为掩护,这样一来,除了张达牺牲的本部人马之外,又少了陈平仲的安南援军,大寨之内,只剩下七万人左右。力量的悬殊是越来越大了。
吩咐张达以后不要再莽撞了,自己死了倒是没有关系,不要连累到士卒随他一起平白无故的牺牲。以后,没有自己的命令,张达严禁再出寨接敌,做好自己的本分要紧。
张达似乎有些不服气,但是自己刚刚犯错,又为此死了那么多的直系手下,他那不甘心的话语又咽了回去。
张世杰又带人赶回水寨北侧,本是一夜没有合眼的他,看见沿途的满目凄凉,不少士兵由于几天没有喝水,面黄肌瘦的斜斜躺在船板上,两眼空洞的让人害怕。
回到了水寨北门的城楼之上,看见刘俊心神不属的在那里发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刘俊吓了一跳,忙支支吾吾的回答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张世杰这才放下心来,看到刘俊通红的双眼,知道他也一夜没有休息,便打发他回去本部船上了。
除了张达偷袭发生了一场激战外,双方像是没有事情发生一样,从辰时开始,元军又例行的用回回炮将飘于海面之上的尸体投掷回来,到午时起,又听到奏乐之声回去开饭,一切都是向往常一样的有规律。
无惊无险的又过了一天,夜色也已经来临。月亮升起来了,照在水寨之中,层次分明的波浪闪着点点磷光。水寨之内几乎没有人点亮灯火,因为白天已经看够了在海中漂浮的尸体,还有在水下撕咬着尸身的海鱼所翻起的浪花。这一切都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每个人只要是闭上眼睛,就好像可以看见自己的同胞在水中惨叫着呼救,伸出那绝望的五指仿佛要把自己的心都撕裂。
张世杰也是如此,他也没有点灯,因为他这个时候正在北门的城楼上站着,看着对面灯火通明的元军阵营,虽然相差了大约几里的海路,还是能清晰的听到从那里传来放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