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无论是张弘范还是范文虎等人,对其都有敬畏之心。当听到哈喇歹中伏后失踪,在广州的水军已经不足四百艘战船,不过合围之势已经形成。
于是就劝慰张弘范暂时不要进攻,并对外开始宣称,在新年正月不言战事,利用宋人对春节传统的重视,在初一之前将兵马只做调配,但绝不言进攻,董文炳害怕打草惊蛇。万一宋人再坐船跑了,自己这边千余艘船,还真的不一定能拦得住。
张弘范深以为然,马上就下令:“正月之间不言战事,言战事者,杀,无赦。”然后通告全军,大肆的宣扬。
董文炳又让他小心宋军的新式火器,并让几位心腹代替他叙述了一下火器的威力,并让张弘范修书上奏朝廷,建议元帝重视火器的制造,命声称,以后火器将会主导整个战场。嘱咐张弘范这次一定要除恶务尽,否则给宋军时间发展火器的话,大元的蒙古骑兵将很难再主导战场的局势。要求其剿灭崖山之后,立刻挥师东去,收复漳州、泉州等地,将那些地方的海上残余势力消灭干净,一来是为大元消除隐患,二来是为自己报仇。
可能知道自己不行了,董文炳拉着张弘范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一直到累了渐渐的睡去,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了。
第二天,听亲兵过来禀报,董老将军毙了,张弘范一阵的默然。没有立即前去,而是让其弟张弘正代替前去,设置灵堂,供军中悼念。
然后就回到案前,铺开纸张,开始写奏折呈报忽必烈。并建议由范文虎继续统帅水军。写完了奏报之后,想了一下,有摊开另外一张纸,上书《拟建立大元火器监》的奏折。这是董文炳死去之前的交代,他要完成其的遗愿。
写完之后,马上命亲兵,以八百里金牌快递送往大都,奏报大元皇帝忽必烈。得到批示后,再快马传回,路上换马不换人。一定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回来,因为,那是他心目中发起全面攻击的日子。
再命令,召集广州城和附近城市所有懂得火器的工匠,与董文炳部在金门遇袭见过宋军新式火器的人相互印证,力图得知宋军到底是用的是什么火器,以至于让董老将军耿耿于怀。

第五十二章 新年

这个春节可能是小皇帝赵昺和杨太后近年来过的最为惬意的一个新年,百官也有同样的感觉,再也不用担心元军的追杀,那种不得安寝的日子回想起来真的让人心酸。
在台湾,由于大家都属于外来之客的身份,没有了家庭琐事的烦扰,在姜明的提议下,有朝廷牵头,在珠海万民同乐。在偌大的广场之上,搭建起无数的小棚,再有宫中的御厨和军中的火头兵合作,在大年初一,百官同贺新年之后,皇上与太后降尊纡贵,在广场与民同乐,尽享短暂的平静。
部落土著献来的山珍海味,也让从内陆刚刚过来的君臣子民饱了一次口福,可怜的小皇帝赵昺,自从记事起,基本上双眼尽是茫茫无际的大海。有限的几次陆上生活,也都是随着姜明一起,一时间对他的好感大增,竟然离开杨太后的掌握,一直呆在姜明的身边,兴奋的纠缠着为其讲故事。
姜明泰然处之,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很耐心的为小皇帝夹菜,并从菜式中不断的为小皇帝找着各种典故,逗得其经常是咯咯直笑。
杨太后也是慈眉善目的看着这二人开心,现在有什么事情,比他们皇室又找到了一个保护伞来的开心呢?相对于姜明的谦和与不拘礼节。张世杰的印象在她的脑海里渐渐的淡去。在皇家人的眼里,张世杰现在成了一个权臣,而姜明却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这一点要是让张世杰知道。了,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毕竟他也算是为大宋辛苦了多年,只是官场的常规让他一直是循规蹈矩,兢兢业业的作着自己的本分,然后在照例被权力侵蚀的目空一切。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从来没有异心的。
但是姜明不一样,每一件事情处。理的都让皇家是那么的放心,就拿大年初一的与民同乐吧,就可以让杨太后身处于人海之中,感到一阵阵的信心增长。彷佛又回到了太平时期的临安一样,找到了作为皇家人的感觉。
相对而言,姜明到现在来说,已。经算是一个权臣了,在台湾,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竞争势力。张世杰远在崖山、文天祥失踪、陈宜中只是一个幕僚的身份,并没有官职在身,所有的军权都在其的掌握之中。
而他却不干涉朝政,任由陆秀夫、张镇孙、邓光荐和。马南宝等人操作诸般事宜,不像张世杰那么骄横,陆秀夫那么迂腐。
所以杨太后暂时对姜明十分的满意,看着小皇帝。和他那么的亲热,不但没有感觉到尊卑之别,反而有一种更加放心的感觉。
百官看到这种情景,都没有多说话,包括陆秀夫。和邓光荐这些老夫子似得人物,也处于默认的状态。虽然感到一些与礼制不符合,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流水席从正午。开始,一直到日落方始结束,然后就是燃放姜明从工兵营带回来的焰火,那是他特地让张鹤等人赶工做的。
由于珠海遍地竹林,十分易燃。所以将焰火运输到一个临海的小岛屿上进行燃放,而大家再沿岸进行观看。
一时间,天空的火树银花乍然开放,万民齐齐响起欢呼声,但是就在这欢呼声中,姜明却是辞别众人,和鸿儿漫步在远处的沙滩之上。
听着远方不时传来的欢呼,借着焰火一明一暗的闪烁亮光,姜明慢慢的看着鸿儿,好久没有说一句话。
算来自己来到宋朝已经近一年了,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自己迅速完成了从技术总监到国师的身份转变,从茫然无措中,找到了自己的前进方向,而这一切,都有眼前这个女子的身影。
可以说,无形中,鸿儿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偏偏自己又处于一个不能谈情说爱的年代。整天想的都是如何去杀掉更多的敌人和保留自己的生存希望。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鸿儿。只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在心里徘徊。
鸿儿被他盯着看了一会,有些不好意思的将脸转向了焰火燃放的地方,貌似十分专注的看着瞬间升天,并爆出一个个礼花图案的场景,虽然是背对着姜明,依旧能感觉到这个男子对她的注视,如同让他披上一件狐皮大氅,在毛绒绒中却感到一丝温暖。
突然觉得那道锋芒已经转移了方向,似乎已经看向了别处,在感到轻松的同时,鸿儿却有一些些失望,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感到有个人向自己靠近过来,张开了双臂,将自己拥在怀里,头也靠了过来,轻轻的贴在自己的脖颈处。
一时间,鸿儿有些心慌意乱起来。其实出于习武之身的他,在对方开始向自己靠近,到抱着自己的细腰,最后在贴近自己的身体,姜明的每一个动作,鸿儿都能感觉到,但是却好似无法反抗。身子都软了下来。
拼命的控制着自己想要挣扎的心思,鸿儿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和他已经定过婚了,我是他未过门的妻子,我喜欢他……
给了自己无数个理由,鸿儿那僵硬的身体才慢慢的柔和下来,但是姜明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默默的从后面拥抱着她,看着远处燃放的烟花。
“今天,就算是我的生日吧。”姜明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生日,他只知道按照阳历算,自己是四月十五号的生日,但是转换成农历,他就不知道自己是那月那日的了,从回到宋朝以后,也没有想到过这一茬,但是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在这个场景说出来了,可能是为自己刚才的一时冲动抱着鸿儿找寻一个借口吧。记得很多无聊的电视剧中都是这样的。
“生日?是什么?”鸿儿任由他抱着,也只能装作没有在意的模样,但是听到姜明这样说,还是有些奇怪的问道。
姜明这才想起来,生日这个词,应该现在还没有吧,想了一会,解释道:“就是生辰,也就是说我是在某年的这一天出声的。”
鸿儿这才明白,有些羡慕似的说道:“那真是很巧啊,在大年的第一天出生。”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接着说:“我是三月初四的生辰,再过三个月我就满十八岁了。”
还没有等自己说完,鸿儿的脸色已是一片枣红,随着一亮一黯的焰火变幻着,煞是好看,可惜姜明此时再她的背后,没有留意到。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姜明不知道,一旦女子和你论及了年龄,那么就是暗示你可以娶她了,但是此时姜明那里能想到这么多,只是轻轻的“哦”了一声。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话语,鸿儿不由的感到有些失望,但是再往深处说,虽然鸿儿一向以江湖儿女自称,但是也没有勇气再越过雷池半步。
不过还是小心翼翼的问道:“你还没有说过你今年多大了?”
问完之后,已经是不敢抬头,要是陈宜中这些老狐狸在一旁,就可以听出,鸿儿这是又一次的暗示。但是偏偏遇见的是姜明。
听到这个问题,鸿儿感到姜明的身体似乎也僵硬了一下,就连在耳边的呼吸也好像窒住了一般,有些奇怪。鸿儿将眼偷偷的飘向姜明,却看见他的双目中露出迷茫之色。
“是啊,我今年算是多大了呢?”在心里姜明不断的问着自己,自己算是七百多岁,还是算是负七百多岁,想到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好做出回答。
但是随即释然,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呢?松开环抱着鸿儿的双臂,走到她的对面,看着鸿儿,眼里的迷茫之色已经消失,不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笑意,抬起手来为鸿儿拨开被海风吹到额头的刘海,道:“说了你肯定也不相信,我今年才一岁。”
鸿儿当然不相信,不满意的皱起了鼻子,心里的失望,已经被方才姜明为其拨开头发的温柔驱散,当下也不再追问。只是害羞的垂下了纤细修长的脖颈,让姜明看到的只是那鬓角一片淡淡的鹅黄。
姜明没有再下一步的动作,因为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路奔跑而来的脚步声,还有就是大叫“国师”的声音,心里虽然无奈,还是将身子转了过去,看看究竟是谁来找他。
来的是一个宦官,一路小跑着过来,说是皇上想念国师了,在四处哭闹着寻找国师的踪影,太后请国师快些回去。
姜明有些无奈,但是小皇帝今年不过才八岁而已,按照古代的说法,应该还是虚岁,实际年龄应该只有七岁,喜欢和一个人玩,那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只得怏怏的和鸿儿一起,朝燃放焰火的地方走去,一路上,却是紧紧拉住鸿儿的小手,再也没有松开。
回到圣驾仪仗之处,老远就听见小皇帝哭闹着要寻找自己的声音,不由的好气又是好笑。
快步走到御案旁边,小皇帝赵昺看见姜明的来到,竟然欢呼一声,扑进了他的怀里,手里拿着一块糕点,讨好一般要姜明吃。
然后抱着小皇帝,乐呵呵的坐了下来,指点着焰火让他看,引得小家伙咯咯直笑,杨太后也没有说什么,看见皇上那么开心,她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不过,在一旁喝酒的陈宜中却发现,正在和张镇孙相谈甚欢的陆秀夫,脸上却露出不愉阴霾之色。

第五十三章 最好的防守

大宋祥兴二年正月初二,刚刚撤去广场上的一片狼藉,在大宋台湾府政院大厅内,新年的第一次朝会开始了。
和往日不同的是,在小皇帝的坚持下,姜明虽然也是站在下首,但是位置却靠近御驾,甚至还在陆秀夫和张镇孙等人的前面。只是在小皇帝的旁边站立着。
姜明虽然出身于七百年后,对于这些礼节并不是太在意,但是作为逾制,首先就遭受到以陆秀夫为首的百官反对,他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似乎和自己所看的电影电视剧里那些权臣所站立的位置差不多。似乎真的有些不妥。
但是只要离开,小皇帝立刻就脸色大变,哭闹不休,百官对此也一筹莫展,只能反对之后了事,总不能看着皇上在朝堂之上又哭又闹吧。那样的话,似乎与礼制更加不合。
不过现在的形式,从表面上怎么看,都是皇上临朝,主政的却是杨太后和姜明,这是他们心里最感到别扭的地方。
但是朝会还要进行,就不能。计较那么多,可能皇上年龄再大一些,就会好了。百官是这样想的。
随即就是朝议,新年的第一天朝。议,主题有三个,第一,崖山大将军那里孤立无援,该如何去救,第二,就是蒲寿庚该如何安排。第三,是追封文天祥的事情。
姜明虽然回到宋朝之后,参加。国几次朝会,但是还没有像这样正式的体会过,当陆秀夫宣布朝议内容时,他才真正的感到一种无聊,甚至有一种想拂袖而去的冲动。
除了第一个议题有点意义之外,另外两个议题简。直是无稽之谈,现在什么时候了,还要讨论那些无聊的问题吗?
文天祥只是失踪,在很多人的眼里已经是葬身大。海之中,但是现在就宣布死讯,不是对军心、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