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火药与弓箭掩护下,让士兵以及那些没有释放回去的可疑战俘,扛着沙包,填塞护城河。
城上大食人也反击了。
推出了许多投石机,这种投石机体积很小,是萨勒姆看到唐朝投石机后,让城中的工匠做的改进产品。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射程不足,操作麻烦。
李威又在塔楼上看到许多大食人抱来一个个小陶罐子,城头上还放着许多水桶,里面盛满了清水。一旦看到火药包冒着浓烟落在城头上,用水去扑。
只能谐叹一句,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么快大食人就想对了一些对策。不过这条方法落后了,经过吐蕃人的抵抗后,火药包做了改进,“防水性能好”。浇了水,依然有大多数火药包继续爆炸,一个个士兵被炸飞起来。大食人又做了调动,勒令一些波斯人,看到火药包落下,强行将它往城外扔。效果不理想,可减少了一些损失。
另一部分的大食士兵伏在跺墙后面,将那些个小罐子点燃,放在投石机上,向唐军投射过来。
李威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全神贯注的观看。罐子落下来,有的正巧落到攻城塔上,有的落在攻城塔下面,一堆堆火焰立即升腾起来。李威大吃一惊,以为大食人得到了希腊火技术。
盯了一下,又不太象,希腊火是喷射的,绝不是这种抛投使用。让人前去察看,原来罐子里装的是火油与硫磺的混合物。大食人装了引信,将罐子点燃,罐子投射出去,落在地上摔碎,这两种易燃物见了空气,迅速燃烧起来。
这个办法好啊,李威不由苦笑起来。
这时,中原江南正是梅雨时季,谋夫城外却是晴空蔚蓝,万里无云。时不时有火辣的风拂面而来。有的攻城塔修得比较早,让风与阳光将水份蒸发,变得很干躁。正巧,中的燃烧弹多,整个攻城塔迅速燃烧起来。为了比城墙还要高大,产生居高临下之势,每一个攻塔高度都达到了十几米。这是外城郭的,内城郭的城墙有的高达接四十米,对攻城塔高度更严格。
士兵看到大火熊熊地烧了上来,急切之下,不顾地面有多高了,就往下跳。有的不顾攻击敌人,只顾在灭火。李威看到如此情形,只好下令,让军队先撤回来。
站在塔楼上想了一会儿,大食人能用,他不能用。城头上厚土石砖,燃烧也就那么一小堆儿,避过就是。然而攻城塔却是木头制造的,一烧就烧着了。
也好破解,第二天继续开始攻城,在攻城塔上面放着许多沙子。下面也有士兵扛着沙袋,看到烧起来,用沙子覆盖。火扑灭了,继续攻击。
但大食人又想到了一个化解火药的办法,有一个士兵无意中看到火药包要爆炸,急切之下,慌乱地将火药包当作人头,用大刀将火药包生生砍开。黑火药不是黄火药,它的威力是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再加上里面一些暗器,以此来杀伤敌人。
所以需要火药包有密封性,但见了空气,不是爆炸,只是在燃烧了。道理与平时百姓放的鞭炮是一样的。
是无心一砍,看到这种变化后,又试了试。迅速将情况向萨勒姆禀报。萨勒姆又下令,让波斯人做炮灰,选派了一些力气大的百姓手持着大斧子,专门往落下的火药包上砍。再让士兵泼水。有的起作用,有的没有起作用,但减少了部分牺牲。
无论萨勒姆如何化解,唐军占着绝对的优势。士兵多,是城中的数倍,并且每天都有上千的百姓自远方投奔大军。其中还有许多女子,李威看到这些女子,先是发愣,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波斯原来是有过用女兵的事迹(作品相关,传一张古代波斯女兵图画)。
李威谢却了她们的好意,让她们回家。也许放在波斯能用,可传到国内,会引发许多争议。
人心所向上也占了优势,唐军渡过乌浒河后,纪律严明,李谨行与契苾明训练士兵时,首先训练的就是纪律。没有军纪的军队,是不能成为强大军队的。从来没有骚扰百姓,而且将战俘不计前嫌,释放回来,合家团聚,也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有的战俘前面一回家,后面主动跑来参加军队了。为了表示感谢与支持,每天前来拿出自家粮食、鸡鸭鹅犒劳唐朝的百姓络绎不绝。
士气也不同,唐朝连番大捷,士气高昂。城中的大食士兵虽不乏凶悍之徒,可在数次大败之下,士气也低落了。更不要说那些强行被征来的波斯百姓。武器也占着绝对优势,并且大食人与波斯人一样,西方三大强国,最会守城的是拜占庭人,波斯人次之,最弱的是大食人。萨勒姆是做了一些布置,可并没有将谋夫城墙高大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
最大的优势,是谋夫外城郭很长。
城池越大,能动用的兵力会越多,能储存的物资也更多,但不意味着越容易防守。有的大城池能用一天就攻克下来,有的小关卡却能守上一年半载。正是因为城市越大,城墙越长,反过来需要更多士兵防守。
若是大食人自己的城市,城中有几十万百姓,那么可以征用更多的士兵前来守城,有可能连普通百姓都能提着弓箭,走上城头协助。然而这些百姓,却恨不能唐朝军队立即将谋夫城攻克下来,如何去用?
到了第三天,损毁了二十几台攻城塔,却又多了一百多台攻城塔,缓缓推到谋夫城墙下面。经过一天半的填塞,护城河的许多河段,让沙包填平。为了让士兵迅速成长,又不是唐朝本土的军队,李威不吝啬战士的生命,看到有缓机可趁了,就将攻城塔直接推到城墙下面,向城头发起冲锋。
看到情况危急,萨勒姆拿出许多钱帛,鼓励动援士兵的士气。士气稍稍振作,打退了唐军一次次的进攻。
第三天又坚守下来。
到了第四天,城外又多了一百多台巨大的攻城塔,缓缓地靠近。
而城头上的大食士兵在唐朝密集的攻击下,每天都以数千数千的数字减少。看到情况不妙,萨勒姆只好放弃了外城。过了三更时分,让士兵将所有贵重的物资,与达官贵人,一起转移到内城。
李威听到斥候禀报,及时抓住战机,紧令所有士兵从床上爬起来,全军攻城。不但推出了所有攻城塔,原来打造的云梯,也一起推了出来,靠到城墙上。
萨勒姆连骂了好几声可恶,下令加快进入内城速度。但这时候,十几万唐军兵临城下,城头上还有部分守军,在守城墙的。看到总督这样做,分明是将他们当作炮灰丢弃了。见到唐军陆续地登上城头,许多士兵放下武器投降了。各将派人看押俘虏,又命令手下下城,来到城门口前,并且闯入城门下,打开城门,放唐军主力部队进城。
看到一队队唐军蜂拥而入,有的士兵骑着马,径直向内城门驰来,萨勒姆不顾后面还有许多贵族,立即将内城门关上。
李威也进了城。
先下令顺着内城墙构建设一道工事,防止大食人突围。又再次勒令入城士兵勿得有任何不好的行为发生。然后派数千士兵看守城门,许进不许出。
这是看护城中的财富。
破掉迦布罗城与巴里黑城,让唐军得到了价约一百万缗钱的财富。还是唐军留了一手,放过了当地的贵族,没有洗掠他们的财产。但这两城,大食人原来也是近乎羁縻形式治理的,当地的贵族不能称为大食的死党。
可是谋夫城不同,不可能得到象泰西封九十亿第纳尔的财富,就是有,唐朝也不能象大食人那样,将谋夫城洗衣掠一空,顶多只能得到一半。但谋夫城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财富也相当可观。
不仅有大食贵族搜刮的财富,还有许多波斯人的财富。这些波斯人全部投靠了大食,成为谋夫城新的权贵,经商,放高利贷,剥削,田产与地产,倚持大食人狐假虎威,对同胞作威作福,也积累了大量的财产。比如康大胡子杀死的那个波斯商人。大食官方敛刮过来的财产。这三个财富的来源,也构成了谋夫城重要的财富组成。
都是李威此次清查的对象。
这些人与这些财产主要在内城,外城也有一部分。但现在不能动,怕激起内城某些人的死志,先封锁起来,等到攻克了内城后,一下子清理。
接着又派了许多士兵主动维护秩序,到了天明时,外城的秩序变得井井有条。萨勒姆也不担心,集中到内城,防御的范围减少,提前准备了大量的物资与粮食,还有比外城郭高大三倍多的城墙,足以让他坚守数月之久。
看着城墙外巡逻的唐军,萨勒姆布置新的防御了。
下午时分,李威命令士兵发起第一波试探性的进攻。可这一波进攻,牺牲惨重。萨勒姆在很早之前,就看到谋夫城的不足,并且决定让内城成为坚守之地。
主要的守城器械全部搬到内城中。包括一些大型投石机,城头上不仅摆着那些土燃烧弹,还有许多巨大的石头。有的石头重在一百多斤,几下子就将攻城塔砸倒下去了。
这一倒,三四十米的高度,士兵坠落下来,十不存一。
李威看到伤亡惨重,只能撤军,另想他策。
城中的老百姓不知道,认为外城都攻破了,内城攻破岂不是旦夕之间的事?又听到泥涅师不日将来到谋夫城,甚至有可能唐朝皇帝替他举行圣火礼(波斯皇帝即位一燃圣火,二为封皇,三为加冕,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满城百姓载歌载舞。
萨勒姆看到波斯开心的样子,恶相生了。本来从内城到民居,隔开一段距离的,但隔着不远,就是连遍的民居。萨勒姆下令,用那个罐子燃烧弹向民居向投射。一会儿大火就烧了起来,火借着夏风之势,向外围迅速地蔓延。
这出忽了所有唐朝将领意料之外,李威下命令,别管攻城了,先救火吧。先将下风处的民居拆除掉一部分,做成一个真空地带,阻止火势往下风蔓延。又打来井水,一一扑灭火势。
直到四更时分,才将火势扑灭。
第二天萨勒姆起来,看着城墙外一片断垣残壁,哈哈大笑。唐朝人想要收买人心,这一回有的忙了。本来城中百姓密集,又涌进来十几万军队。再加上烧掉那么多房屋,看你们如何善后?
时间一长,矛盾必然激化。大食的援军一旦到达,里应外合,你们等着灭亡吧。只可惜手中兵力太少,士气低落,否则乘昨天晚上唐朝军队救火时,突然袭击,说不定就能来一个反败为胜。
这是他的意淫,就是兵力充足,被一次又一次的击败,打寒了心,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也不敢不顾内城安全不顾,来个主动袭击。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风光。


第595章 会杀人
城外面又搭建了一顶顶帐蓬。
萨勒姆如愿以偿,一把大火,烧得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只好先让他们出城,住进帐蓬,安扎下来,等到内城拿下,再替他们修建房屋,给一些粮食与生活用品,熬过眼前的危机。
有的百姓在战争中已失去亲人,以为唐军杀进城中,谋夫城光复指日可待,美好的前景压制住了伤痛。然而一把火,烧得他们一无所有,无论唐军怎么劝,只是哭着不肯走。
最后请了几个当地德高望众的长者,向他们做再三承诺,一一劝离开。
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反而能昭显敌人的残忍与唐朝的仁慈。但发生了这件事,总会让人感到很恼火。为了安抚民众,李威不惜自己走出城外,向这群波斯人做出一些承诺。这才慢慢地让百姓在士兵的带领下,走向各自的帐蓬。
王方翼跟在后面,说道:“陛下,你心软了。”
“王都护,呼珊难的不是进攻,是治理。仅是一些仁义手段,泥涅师的旗号还是不够的,以后还有宗教,民生,兵源……”李威忽然停下来,看着王方翼。
“臣以为陛下还可以再强硬一点。”王方翼含糊地说道。
“你过来,”李威带着王方翼来到不远处的一条小渠边,渠水在阳光下发出粼粼的波光,岸边还长着一些树木,不过粗大的树木全让唐兵砍走了,做了攻城器械。再远处就是一片片绿洲,与一片片金黄色的戈壁,黄绿相错,很象是某些波斯地毯的花纹。
找了一片干净的沙地坐了下来,看着东方,李威说道:“以前看史书,特别看到宋齐梁陈的历史,触目惊心。隋朝一统后,隋文帝死因很可疑。到了我朝,先有玄武门之变,后有隐太子之乱。”
提及这两起事变,王方翼不敢作声。
“王都护,你看到没有,军队到达谋夫城,疆域有可能到达尼萨城。但只要政权交接时,一场内乱,多少将士兵的牺牲与心血就会浪费了。疆域越大,内乱时越容易崩溃。我正当壮年,然而二十年后呢?国家会进入一个恶劣循环的怪圈。所以我想做一个表率,将这个怪圈刹住。”
“可是……”
“我知道,来到西域,就是知道不能善了。这几年,我自姚州到青海、西域与呼罗珊,身边多少英勇的士兵先后牺牲,有的士兵,我现在都能回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再软的心,看到这么多死亡后,也会变得坚硬。这几年唐朝发生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