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大半人高的奏折,李威很是伤神。
做一个昏皇帝容易,可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的。
正准备批阅,怎么办呢,这是皇帝必须要做的事务。
外面传报,说香黛公主求见。
这个欧洲公主又来做什么?但他心中有一个直觉,这个公主会有很大用,于是让她进来。
东宫的几个女子好奇地看。不是相貌,唐朝两京外国人多,也有一些欧洲人种,黄发碧眼,当然,还是很少的,但是有不少非洲人,后来唐朝出土了许多黑人的唐三彩,也正是因为现在唐朝许多人家用非洲人为奴的结果。
是好奇欧洲国家的公主,这个身份的。
李威也不吭声,问道:“公主殿下,这么晚前来何事?”
“我恭喜太子做了皇帝。”也不知道他这个皇帝与真正皇帝的区别,认为做了皇帝,也象原来的皇帝那样,是这个强大国度第一人了。
“谢过。”
“还有,我问一声,为什么贵国容忍那么多异端?”
“什么异端?”
“那个景教。”
景教也是基督教的一支,又叫东方亚述教会。但与西方的基督教有很大的不同,不承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不用偶像,只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教派的死后涤罪说,只崇拜祖先,反对化体说,吃素,教务人员不吃肉。教务总管不是上层任用,而是选举产生。
这个教派是贞观九年,波斯大德阿罗本带着经书前来长安,又进献了许多奇技珍玩,进贡给了李世民,于是获李世民准,在长安兴建寺庙传播的。但中间名字多有变动,初称波斯寺,后来又出现罗马景教寺,大秦寺,因为李世民与李治皆表示支持,传播很快。但究竟大秦、罗马有何区别,没有几个唐朝人清楚了。
可因为理论不同,百姓很难接受,于是教义也在渐渐融合了一些佛道的理论进去,到这时候,长安与洛阳的景教,已经与波斯的景教开始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因此,李威看到过景教寺,根本就没有想到它也是基督教。
罗马认为这种基督教是异端,甚至几百年后,马丁路德明确将它定性为异端。
这一大群欧洲人与西亚人来到洛阳很久,同样一开始没有发觉,直到很久后,才知道这个景教就是罗马教廷所反对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
香黛解释了大半天,李威才弄明白。
也没有汗颜,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是有些不悦,说道:“我朝博大包容,给予宗教传播自由,不仅是景教,还有佛教、道教、祆教、摩尼教。甚至极少数大食人带过来的伊斯兰教。只要它是劝人向善的,我们皆会支持。但如果想你们一家为大,自己有本事,让你们神灵显灵,使百姓相信去。不要指望我们会帮助,也不更允许你们相互攻击,影响社会稳定。”
“那么陛下,如果我不惜主会惩罚我,嫁给你,你会不会支持?”


第487章 怅客里光阴虚掷(下)
李威被她说乐了。
只是好笑,并不是耻笑。到了他这个层面,绝不会说什么婚姻自由的浑话,在这时代,在他这个地位,婚姻也代表相互利益的组合。唐朝有的家长很开放,让子女在一定限度上挑选自己中意的伴侣。比如将几个少年郎喊到府中,让自己女儿在屏风后面观察。但绝不会容许你私自里,带一个妻子,或者一个丈夫回家的。
可替她做了解释。
低声对裴雨荷她们说道:“这个公主信仰的是西方一种宗教,只允许一夫一妻制。”
“天哪,这怎么可能?”徐俪捂着嘴惊讶地说道。
即使现在的唐朝,因为战争,力役,以及逃避税务出家等因素,总体来说,女子比男子多,若是一夫一妻制,会有多少女子打光棍?这将是一场灾难。
但若是继续平稳发展下去,唐朝的一夫多妻制,同样是对贫困人家是一场灾难,更多的男子不得不打光棍。比如在青海军中,就有许多穷人家的子弟,到了二十多岁时,还没有成亲。李威对欧洲的历史了解得不多,可听胡应说过许多事情,并不是一夫一妻,代表着多么美好。相反,生活作风很糜烂,连私生子都泛滥成灾。
淡淡地对香黛说道:“香黛公主,你的婚姻条件很高嘛,又要人替你父亲推翻内相丕平,又要人替你们宣传天主教,你将这个世界上所有有权势的人,找一找,看看谁有这个条件,能替你实现?”
“陛下可以做到。”
裴雨荷几个女子皆是发笑。
“公主殿下,你还是回去吧,不说你这两个条件,我一条办不到,就是没有条件,我也不会娶你。”
虽然这个公主是一个欧洲美人,他也不排除异国情缘,可将这个金发美人带到皇宫,会引起多大的风暴。自己这不是纯想找麻烦上身?
将失望的香黛打发走,开始批阅奏折。
主要是三部分,一部分没有异议的,在下面日前面写上某某日,再发到门下省,表示同意了。门下省再备档,副本呈到尚书,防止皇帝赖账的,这也不是后人所想的那样,即便是这个封建王朝最鼎盛的年代,统治者本身也有一套完善的自我监督机制。只是实施的结果不大好说。
第二部分就是有异议的,或者有什么想法的,要工整地写上去,等于是驳回,或者再审。
第三部分,是一些上书,有争议,或者不认同的,但出发点是好的,褒善扬恶,留中不发。
批了几十本,喝了一口茶轻松一下。
上官婉儿坐在边上,问道:“殿下,那个天主教是怎么回事?”
“婉儿,别问,那个天主教与伊斯兰教是一群疯子。”李威指的这两种宗教为了发展,对异教徒的迫害。相对而言,景教教义倒是很柔和,不过在唐朝除了一些上层人士,带着猎奇心外,在下层百姓当中,仍然很不受欢迎。
其实后世有一个大人物就信仰景教,郭子仪。这个倒不是李威能想到的。
李威忽然问了一句:“婉儿,你看这个公主长得美不美丽?”
“虽然怪怪的,也生得好看。陛下你……”
“不准胡思乱想,”李威严厉地说道。这是问一声,看一看现在唐朝人对外国人的审美观,婉儿这个回答让他多少有些感慨,若放在宋明,指不准会认为香黛是一个妖怪。
然后继续看奏折。
婉儿说道:“陛下,你做了皇帝,倒失去了许多乐趣。”
“有得必有失,难道你不希望我做皇帝?”
“不是。”
更夫敲响了二更的绑子声。
“陛下,休息吧。”婉儿期待地说,今天轮到她陪李威过夜。
不过还在东宫,一旦真正入主皇宫,几个嫔妃皆有自己的宫殿,再想象这样团聚在一起,不大可能了。
“知道甜味了?”
“陛下……”婉儿胀红了脸,娇羞地喊了一声。
“睡吧。”合上奏折,让太监送到门下省。不是所有官员,皆是上午当值,到了下午下值的,夜里三省还有少数官员继续当值,防止突然事件。另外除了朝参外,还有一群重要的官员,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他们称为常参官,每天都得入宫参见皇帝。当然,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皇帝本身,也不可能每天与会见官员议事。
那么真如上官婉儿所说,做皇帝失去了许多乐趣。
然后吹灭了蜡烛……
上官婉儿象一只小猫一样伏在李威怀中,已经睡着了。毕竟岁数还小,但李威心中罪恶感已经很轻,他没有改变唐朝多少,可是唐朝却改变了他。至少他不会产生推行什么民主制的想法,将帝王变成一个傀儡。
搂着上官婉儿娇小的身躯,脑海里在不停地想着心事,第一步已经将皇帝大义抓在手中,可是还没有真正将皇帝所有权利抓在手中,母亲若有什么想法,还能翻盘。
还有唐朝的未来,虽然现在想有些遥远,可是也要想一想,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唐朝达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不提宋朝,也许有钱,可那个弱宋肯定不是李威所期盼的,不提明朝,明朝政治有多黑暗,自己多少也知道的。
唐朝很强大,可这个强大的背后,却有许多弊端,从这时候,已经开始在加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少,最主要就是经济的狭隘,迫使所有人眼睛盯在土地上,于是大户吞并。五姓七家就象七座珠穆朗玛峰那样,领着所有大户在跑。
自己又如何去做?
渐渐夜深,雨停了下来,瓦檐上还有雨水滴下来,滴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不知过了多久,李威才进入梦乡。
……
一缕阳光欣欣然地照射进来,李威猛然惊醒。
推了推上官婉儿,道:“你要去上阳宫了。”
上官婉儿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地说道:“殿下,再让我睡一下吧。”
昨天还是不错的,批阅奏折,她还没有这本事,李威也不让她去批阅奏折。母后的事例摆在哪里,一批,后宫干政自父亲手中,再到自己手中,将会成为一个恶循环。
但可以将自己批好的奏折归归挡,磨磨墨,或者与碧儿她们一起,替自己倒倒茶。
也等于说是做了一个高级的小秘书。
“你不怕母后?”
一提武则天,上官婉儿一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央请道:“陛下,你求一求太后,我不想去上阳宫。”
武则天怒打上官婉儿的事,李威已经知道。事情过去,他也没有太生气,这也是母亲的本性。上官婉儿是他的妻妾,身份还是很低的。但看着上官婉儿可怜巴巴的神情,心中也担心。
好罢,不好,以后说不定母亲又拿上官婉儿出气,说道:“我去试一试,可你要跟我来。”
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已经不早了,没有吃早饭,立即去了上阳宫。
见到武则天,将来意一说。
武则天不悦道:“弘儿,你是何意?婉儿留在你身边,又能做什么?”
“母后,儿臣才处理政务,许多地方十分生疏,因此速度缓慢。东宫中其他人又不懂,婉儿可以替儿臣将奏折归一归档,也省却了儿臣的时间。”得解释清楚,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主要职责,是写诏书。李威也有权利写制书,但毕竟暂时以武则天为主。
上官婉儿回到李威身边,可以替李威将奏折归档,也可以替李威写一些制书的,但策重点只能说是归档。否则又会刺激母亲。
武则天还是不高兴,道:“本宫留婉儿在身边,不是她有才气,还小,做不了多少事。只是想有一个人陪本宫说说话。”
上官婉儿苦着脸,望着李威。
怎么办呢?太后还不放人了。
可陪着太后,每天胆战心惊,她十分不愿意。
李威挠了挠头,未来不能猜测的,就是记得历史,历史走向也早改得面目皆非。从内心深处,李威还是不想与母亲交恶,不仅是孝心,也是为后人带一个头,起一个示范作用。
忽然对李首成说道:“李内侍,你陪我到外面走一走。”
李首成不解。
武则天挥了挥手,说道:“李首成,你去吧。”
带着李首成来到殿外,李威说道:“婉儿留在我身边,可以做很多事。最少我没有母后的天份,有她,能为我节约大量的时间。”
“但陛下,你也看到了,太后在上阳宫也孤单寂寞,奴婢,有时也搭一搭话,可奴婢还是奴婢。又没有良媛的才情,经史诗赋,什么都能与天后说一说。陛下,这也是孝道。有良媛在太后身边,为你与太后能架一道桥梁。”
李首成反过来劝李威。
“李内侍,太后寂寞,我以后可以常来看一看。主要太后缺少走动,因此,我想出一样东西,让太后以后不会太急,又不会招惹舆论。”
“什么东西?”
李威冲不远处站的一个宫娥喊了一声,让她拿来纸笔。画了羽毛球与乒乓球,接着又写了规则。现在的工艺很落后,将两个球制造出来,质量不会好,但能造出来,也能勉强去击打。就象击鞠所用的球,李威踢过,虽然弹性不及后来的足球,可弹性也可。
写完了,说道:“这两个球都很小,不但是父皇母后,可以游乐,宫中的内侍与宫娥们,在无聊时,也可以玩一玩,还能强身健体。”
李首成立即将图纸吩咐人拿到将作匠,让工匠去制作。
然后对李威说道:“陛下,恕奴婢斗胆说一句。”
“说吧。”
“陛下,这一次你所作所为,让两位圣上很失望,太上皇身体不大好……你为什么急在一时?”
我能不急吗?再不动手,整个朝堂将被母亲掌控,到时候母亲会不会将权利心甘情愿地归还给我?但与这个太监说不通,道:“李内侍,物无完物,人无完人。雍王的青年与少年时,是何等的品德,你是知道的。因为一些人的误导,后来又演变成什么样子?再说,我即位,只想做一些实事,并不是争权。依然在向父皇母后学习……”
李首成皱了皱眉头,不相信。
知道说服不了他,也不指望这个死忠于母亲的太监理解,又道:“但我不是二弟,所做的一切,只希望这个家不再因为为了权利,而有悲剧发生,李内侍,你相不相信,请拭目以待。”
李首成还是不说话。
“李内侍,带我在上阳宫转一转吧,上阳宫我还不大熟悉。”
“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