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皇后用心不良啊,将太子扣在青海,明知道雍王悖逆,反而改变态度,又重新扶持,好发展自己势力。家必败,出妖怪,国必败,也要出妖怪,而且还是一个大妖怪,难怪这几年国家多灾多害。今天又轮到河南道了,隐隐河南道又有旱情发生。这个皇后就是一个大妖怪啊。
太监不敢再打。
这时候太监实权很小,就是李首成这样的大太监,都不敢在宰相面对拿捏。况且是两个小掌刑的太监?
“难道郝相公,要插手内宫事务?”
“天后,这件事岂是内宫事务?莫要忘了,上官婉儿还是执掌着诏命,也是国家的臣子!就算是后宫事务,上官婉儿是东宫的良媛,太子在青海浴血奋战,妻妾在后宫受辱,天后就是这样主持公道的?”
然后又看着旁边的太监,喝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请御医前来医治。”
让武则天这一顿狠打,又是害怕,上官婉儿已经奄奄一息。
太监刚要离开,武则天又喝道:“那一个敢走。”
只好为难地又停下来。
不打了,上官婉儿从昏劂中苏醒过来,看了看眼前的局势,虽然全部痛疼,可脑袋还是清醒的。这一下好了,连诸位宰相全部惊动起来,皇后再想瞒也瞒不住。
可点到为止,皇后今天生气,是气自己居然在她眼皮下耍了这个心眼,还有可能坏了皇后的计划。平时皇后不是这样的,以她的手腕,以及现在朝堂与内宫的力量,若是将皇后逼得无路可退,殿下就是回来,也未必如愿。
于是忍着痛说道:“各位相公,臣妾也有罪过,皇后打臣妾,是应当的。”
刘仁轨一听这个话就会意过来,郝处俊性格刚烈,刚才一番话让皇后下不了台阶,这二人较起真来,可较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主动认错,给一个台阶下的。
走过去,拉着郝处俊,暗中在他胳膊肘儿上掐了一下,然后说道:“天后,郝相公,能不能听臣进言一句。事情到此,纵然良媛就是有错,已经发生,看在太子的份上,宽恕她一次。然后再想一想,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字不提李贤。却在想,多好了孩子呀,不但有才气,而且懂事理。就是给李贤亵渎了,太子回来也得劝一劝,让他好好对待这个懂事的小姑娘。可是李贤亵渎了什么?如果半推半就地脱了几件衣服,也叫亵渎的话,这个亵渎离刘仁轨那个亵渎,相差太远了。
但事情传扬开去,李紧就是有十张嘴巴,说也说不清。
裴炎一直蒙在谷里,但听到上官婉儿的话,脑袋瓜子也好使,立即想了八九不离十。事情儿远不止几位太子的妃子所说的,那么简单。所以皇后才暴怒的。但李贤想亵渎上官婉儿,也肯定是事实。皇后吃了一个哑巴亏,就更加暴怒。
走过去,悄悄说道:“皇后,请三思,此事已经传扬,纵然打死上官良媛,于事无补。不如如刘相公所言,大家想想办法,将此事弥补。”
李首成也说道:“皇后,上官婉儿只是一名良媛,可也要考虑一下太子的感受,考虑一下青海几万将士的感受。”
那意思赶快收吧,不然太子借此事,率着大军一下从青海返回来,没有大义,三军没有锐气,可此事有了大义,军中诸多将领支持,准得出大事。眼看武则天怒气劝说下去,可张大安不乐意了,他走过来说道:“刘相公,裴相公,你们想做什么?”
没有人理睬他,此事一出,李贤必倒无疑,你这个宰相也不想保住了。
可张大安不愿就此甘休,继续说道:“张某很不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若是雍王殿下亵渎良媛,就必须以正纲纪,进行处罚。若中间另有隐情,为什么不审一个清楚?难道各位坐看雍王殿下遭受如此莫明其妙的冤枉?”
本来武则天怒火压制下去,一听再次腾了起来,说道:“来人,传懿旨,传刑部侍郎狄仁杰,御史大夫高智周,还有薛卿你,裴卿你,共同查处雍王叛国通敌案。”
这四个人手安排很妥当的,裴炎算是武则天的人,薛元超算是李治的人,高智周算是李贤的人,狄仁杰算是太子的人。两个宰相,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御史大夫,也符合朝廷审理大案要案的程序。
“天后,何来此言?”张大安大惊失色。
“何来此言,”武则天冷笑道。既然灭不了口,只好将视线转移到自己这个不孝的儿子身上,息去长子的怒气,不给长子找到起兵的理由。又道:“李首成,将论钦陵的那封信,还有李庆之两名属下,以及他们的口供全部带上来,哦,对了,他的真实名字叫段夫庆,论钦陵手下重要的幕僚。”
刘仁轨通过狄仁杰知道一些,可没有想到李庆之居然是论钦陵手下重要的幕僚。
其他几位大佬表情更好不起来,一个个目瞪口呆。
上官婉儿同样呆住。
至于一干太监与宫女,惊得连魂都飞了。
劲爆,今天太劲爆了!


第458章 空见说(上)
梁光业低声对两个太监说了几句。
这个老太监跟在武则天身后时久,很会察颜观色,既然皇后将雍王的事彻底翻出来,已经准备将矛头往雍王身上转移了。那么也不会准备将上官婉儿处死。可打了这么长时间,头上还有一个血窟窿呢。得立即医治。
两个太监将上官婉儿扶了下去,郝处俊一看有些急,要说话,刘仁轨又暗中掐了一下。
郝处俊立即醒悟,于是不言。
在等李首成将证据拿过来。
正在此时,外面太监禀报:“天皇驾到。”
皇上又来了,不但皇上来了,还来了许多重臣。
李治不悦地说道:“谁让你们闯入内宫的?”
事情见好就收,刘仁轨伏了下去,抢在郝处俊前面,说道:“启禀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等急切,所以才来到内宫,想询问清楚。”
不提武则天重笞上官婉儿的事。
李治很茫然,望着武则天。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唐家皇室对礼教一惯很松,所以名门世家看不起。比如李建成与李渊的几个妃子勾搭不清,再比如李世民不但收下杨广的妻子,还收下杨广的女儿,同时还收下了弟妹进入后宫。再比如自己,收下了皇后。小五好一点,可也收下了两个粉头进入东宫,只是兔子没有吃窝边草。
但这事,要你情我愿。没有那一个用强迫手段的,况且小五还在青海呢,小六怎么就发浑了。
武则天简短地答道:“这个逆子,看中了上官婉儿这个贱婢,大约纠缠之下,于是这个贱婢将计就计,诱此逆子入局,然后喊人,奔出后宫,将此事宣扬。”
说完瞟了一眼郝处俊,心里想到,别要以为我打得不对。凭这一条理由,我就是将上官婉儿打死,也是活该的。
郝处俊走上前一步,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啊,得要查。刘仁轨又拦了下来,伏下说道:“启禀天后,此事不能怪上官婉儿,要怪就怪臣。臣有罪。”
李治更茫然了,道:“刘卿,你何罪之有?”
“当初张相公提议让上官婉儿协助陛下与天后执掌诏命,臣就认为不妥。不是婉儿才气不足,是她的身份。仅是后宫的女臣,又会相安无事。可是上官婉儿还是东宫的良媛。东宫几位嫔妃在东宫很少出门,不会惹上风波,可是到了后宫,婉儿的岁数小,阅历不足。一旦有失,岂只是一个良媛。太子又远在青海,有可能动摇整个东宫。”
点醒李治与武则天的,我不说张大安用心不良,可事情本来就出自张大安嘴中的,他能安什么好心?说不定此事就与张大安的提议有关。将婉儿用心避去,重点还是李贤,婉儿有什么用心不去计较,武则天杀人灭口也不去计较。还是查李贤吧。
又说道:“因此臣遇到东宫的内侍,托他带了一个口信到了东宫,让良媛到了天后身边谨小慎微。天后不相信,可以将婉儿重新带上来,询问一下”
现在婉儿打成一个血人,你好不好意思再带上来?就此揭过吧。
又道:“具体的臣不知,大约婉儿听说此事,看到雍王纠缠不清,毕竟年幼,不知如何是好,又听了臣所说的谨小慎微,怕给太子殿下带来麻烦,于是隐忍下来没有说,给雍王造成误会,导致事态扩大。请陛下责罚。”
将上官婉儿的责任揽了下来。
只是说了一句谨小慎微,有什么好责罚的?
话音刚了,李首成带着几名侍卫,押着两个蕃子,走了过来,但在远处站了下来。
这个场面……又是皇上的,还有所有宰相,以及一半的重臣,不知该不该上前。武则天喝了一声:“押过来。”
李治更茫然,问:“皇后,这是……”
“陛下,有的事情臣妾也要公开于众了,”武则天说道。然后对李首成道:“将论钦陵的信与这两个蕃了供词读给众卿听一听。”
开始读论钦陵的信。
“皇后……”李治拉住了武则天的袖子,意思是说,不能读啊。
“陛下,你不知道,有的事……非是你想的那样,若不处罚,这个孽子越闹越大,国家永无宁日。”
信读完,所有大臣明白了,为什么皇上下罪己诏,当时太子生死不明,再有雍王陷害太子之事,国家将无宁日。可又不甘心受吐蕃这个大论威胁,皇上才下了的罪己诏,将责任揽下。
一起看着张大安,此事不用说,张大安也知道的。
张大安面如死灰,完了,完了,也不辨解。
又开始读第二份信,供词写得很清楚,段夫庆如何受命前来长安,又如何用了初九与九五之爻这个噱头,进入雍王府的。又如何从张大安嘴中,得到太子的青海计划蓝图的,并且还派人将这个消息送给了论钦陵。连段夫庆来长安的用意都供了出来。
李治更茫然,身体摇晃了几下,问道:“这个段夫庆呢?”
“正在这个孽子府上,化名叫李庆之。”
“皇后,为什么瞒朕?”
“他是臣妾的儿子,此事公开,必然重责,因此臣妾一直于心不忍,看能不能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可是今天他在臣妾的寝宫之旁,不但想要亵渎上官婉儿,还对上官婉儿说,我以后让你做皇后,用此来勾惑。孽子已经没有办法回头,臣妾,臣妾也是无奈。”
武则天说完,抽泣起来。
不这样怎么说呢?难道说,我留下这个孽子是用来做挡箭牌的?
李治只好问张大安:“张大安,你可知内情?”
张大安硬着头皮说道:“臣不知。”
武则天在旁边说道:“不管知不知,刚才臣妾已经诏了裴相公、薛相公、高御史、狄侍郎,共同审理此案。”
“准诏。”李治喝了一声,本来对这个六慢慢回过温。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低调做人,也时常进宫来探望,可没有想到,是假探望,真居心叵测。失望啊失望。不仅如此,一旦小五在青海得知此事,会有什么感想?
想到这里,身体又摇晃了几下。
明崇俨给了他许多小丸子,虽然明崇俨再三嘱咐过的,可还是过量服用。只是明崇俨这段时间,用药物小心调理,加上李治雄威重振,这才有一个健康的假像。实际上金表其外,败絮其中了。
受了这个打击,两耳嗡嗡地作响,站都站不住稳。
“陛下,陛下,”武则天喊了几声,急忙将李治扶住,然后冲群臣说道:“你们都将陛下逼成这种地步,还想怎样?这里是内宫,还是菜市场?还有,裴炎、薛元超、高智周、狄仁杰,你们没有听到皇上的诏旨吗?”
“喏!”诸臣全部退下去。
“皇后啊,朕,朕如何是好?”李治悲戚地说道。
“陛下,与你有什么关系,是臣妾低估了事态的发展,是臣妾的错啊。”
“天后,陛下,能不能听奴婢一言,”李首成说道。
“你说,”武则天道。
“事情没有陛下与天后想的严重。自古以来,夺嫡之时,皆是如此,也不是陛下这一朝。只是那个论钦陵好生奸诈,居然想到利用,才使事态扩大的。”
很机灵的一个太监,与你们没有关系,要怪怪吐蕃的那个大论。当真如此,鸡蛋没有缝隙,蚊子怎么叮进去?
“唯今之计,只有派人前往青海询问太子,吐蕃会不会在今年进攻青海。若不进攻,将太子召回,天下又会太平。”
“太子啊,”李治又不作声了。
诸位大臣走了出来,张大安拦住了裴炎、薛元超与狄仁杰,高智周没有拦,他还是心向李贤的。然后弯腰说道:“虽然雍王有错,可是论钦陵所言是真是假,未必可知。那个李庆之,只是雍王殿下一时失误,并不知他是吐蕃人。况且又是蕃子所供,是不是不吐蕃人未必可知。各位,还望公平处理。”
“李庆之是不是吐蕃人,这个很好查的,太子数番激战,前后俘获了大量的战俘,以莫贺手下居多,可也有许多是吐蕃的俘虏。这些俘虏遣散到了中原,做了中原的部曲,慢慢感化。将这些俘虏一一寻找出来,问清身份,凡是在论钦陵身边的将士,又是要职在身的,带到京城。想来他们必然认识李庆之。若无人认识,这两个蕃子之言,又可慎重考虑。”
“正是,”裴炎立即答道。
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