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如此,不得而知,也不好当面询问。
主要是李敬玄,或者裴行俭,或者刘仁轨,这三人性格都是激烈之人,说激烈好听一些,不好听的就是肚量还稍小了一些。相对而言,戴至德与张文瓘是一个长者,在他们身上就不会发生此种事情。
来到李府,李敬玄也出去看花灯,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于是带着一群妻妾,抱着儿子,在街上看着花灯。甚至挑了一些灯谜猜了猜。转了一圈又回到李府,李敬玄回来了。看着李威问道:“殿下,这么晚找臣有何贵干?”
“将相和,国家兴。”
李敬玄立即明白,说道:“殿下,坊言与臣毫无关系。刘相公对臣一直很无礼,但臣自爱羽毛,断然不会作出这种下作的事。”
李威相信,虽然李敬玄很让人费解,不过确实很重名声。又说道:“李相公,你与刘相公一文一武,是我大唐栋梁之材。无有坊言,孤很希望你们握手言好。看到你们争执,孤常不自安。”
“殿下,此中个节你不知,臣自知以大局为重,然而刘相公数次三番,折侮于我,叫臣奈何?”这句半真不假了,心中也在想,就是我放过这个老匹夫,这个老匹夫能放过我吗?太子是想当然了。
但太子刻意问起,思索了一下,说道:“是有些不对,殿下,后天当职时,臣派相关人等查一查。”
“不用了,”李威摇了摇头。当初放出狄蕙狄好风声是时间过去的不长,就那样,动了多大风波才查出隐约的线索。这件事过去很久,怎么查也查不出来。不查还好,一查风波更大。
叹了一口气,蚊子不叮无缝的鸡蛋,若不是将相失和,就不会有这风声放出。然后告辞,回了东宫,却在想,这个风声不象是自发出现的,究竟是谁放出来的,又有何用意?忽然就想到了裴行俭教导自己兵法,说了什么雄主。这个雄主始终没有当真,也一直怀疑裴行俭的真正用意。想到这里,眼睛亮了亮。
第二天,到了裴行俭府上。
教了一会儿兵法,李威说道:“裴侍郎,我听到坊间谣传。”
“是何谣传?”
“说刘相公不及孤。”
裴行俭笑了笑,太子终于领悟,虽然迟,也不错的,能领悟此节的大臣到现在不会超过三人。说道:“殿下,莫要多疑,臣也在怀疑,但仅凭谣传不能代表什么。也许只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毕竟殿下去西南一役,让我朝扬眉吐气。”
“自发的对刘相公也不利。”
“未必,刘相公不会束手就擒,殿下请拭目以待,”但长叹了一声,无论刘仁轨怎么面对,对国家皆没有好处。不过就是换了自己,怎么办?主要是朝廷上下轻敌,皇上对军事又不懂。
又说道:“殿下,此事坐观。未必是人刻意谋划的,因为臣实在想不出谋划的最终所指。”既然精心谋划此事,总得对自己有好处,皇后不会,太子对皇后有几份亲情,然而雍王对皇后只是深恶痛绝。其他的人要么没有这胆量,要么没有这智慧。不是散散谣传,就能达到目标的,想达到目标,还要有许多后进的手腕,对青海战局了如指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难道真是百姓无心之言?”
“不知,但殿下不能乱,本来无人察觉。如果殿下一乱,反而提醒了某些人,那就不美了。”
“裴侍郎,为了预防万一,你才教我兵法。”
“也是,也不是,殿下若是做了人主,对兵事了解一二,对社稷也有利。就是真的,此事若是处理好,对殿下同样有帮助,说不定能替殿下一举定……乾……”
坤字倒底没有说出来。做人主可以的,若是来个兵变什么的,就不是一个臣子应当建议的。


第310章 万事空中雪
二月到来,春暖景明。
东宫里有几株桃树,枝头上已经开起了姹紫嫣红娇嫩的花朵。站在一株桃树下面,李潞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喊着:“耶耶,耶耶。”
李令月捏着他的小脸,说道:“大哥,他会喊你了。”
李潞用乌黑的小眼睛看着这个小姑姑,也不怕,呵呵地笑,李令月说道:“大哥,让我抱抱。”
从李威手中将李潞接过来,又说道:“大哥,二哥闹得不象话。”
开春后,李威没有去丹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父亲病时好时坏,脑袋瓜子也越来越不作主。真要……想到自己有可能在不利的环境中,同现在有可能是活跃在舞台上绝对挤进前三位的战神论战……
所以学得十分认真。
但二王之争随着父亲判决下达后,安静了一阵子,又开始喧闹起来。领兵作战,这一班文臣与宗室子弟估计没有一个人是论钦陵的对手,可玩政治阴谋一个个不简单。立即找到破绽,在梁金柱与李明巨大的身份差距上做文章。
“他还小,又受了人蛊惑。”
“他早就是大人。”
“在我心中,你们永远都是小孩子,犯一点错误,合乎情理,过了几年后,他就明白过来。”
“大哥,你真好,”李令月又长大了一岁,懂的事多,就能感到李威对她的宠爱。感动地拉着李威的手。
忽然远处传来婉儿的喊声:“燕子回来了。”
顺着上官婉儿的喊声看去,十几只燕子在远处一株株鹅黄半均的碧柳间盘旋飞舞,象十几个黑色的精灵在跳着美妙的舞蹈,旋即冲出碧树,在众人头顶上飞掠而过,飞向各个宫阙的屋檐下。
李首成激动地说:“看一看,是不是去年的燕子。”
小太监答道:“离得远,看得不真切,奴婢辨认不出来。”
燕子回来,意味着给东宫又带来了生机,也意味着李威来到唐朝又一年。戒备心没有放下,又不知道具体的历史,但自己又平安了一年,大约历史走向在改变,悲剧未必能发生……
……
李治被吵得不耐烦,一怒之下,又下了一份诏书,以来恒为河南道大使,薛元超为河北道大使,尚书左丞崔知悌与国子司业郑祖玄为江南道大使,分道巡抚。这个大使就是各道黜陟大使,比狄仁杰那个使有了更多的实权。
又下诏让郝处俊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有司奏慈州刺史李上金有罪,解李上金官,澧州安置。澧州就是湖南的澧县,不亚于流放。这一下子朝堂立即鸦雀无声。
李威听到后也惊讶万分,悄悄询问了裴行俭:“裴侍郎,为何处执三哥?”
“殿下,再想。”
想了一会儿,李威终于会意。
“所以说那件事成真,未必全无益处。”
李威没有当真,也许有好处,但再多的好处,他也不想与论钦陵论战。
薛府,薛元超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做各道黜陟大使,未必是贬职。如果做得好,反而能为自己履历上添上一笔从政的功绩。但要怎么去看,若是正常的巡抚各道,对他仕途没有影响,可这次各个官员巡抚各道,颇让人回味。河北巡抚回来,还能不能继续担任中书门下三品?怕是很难。
“阿郎,我们走吧,外面的马车备好了。”
“走吧,”薛元超叹了一口气说道。
正准备动身,门房从外面跑进来,禀报道:“内宫里的内侍李首成要求拜见相公。”
薛元超迟疑了一下,说道:“让他进来,不,我亲自迎接。”
将李首成迎了进来,连忙让人沏上了茶,说道:“李内侍前来何事?”
“天后让咱家带一句话给薛相公,你忘本了。”
忘本?薛元超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然后冷汗涔涔,不是为自己疏忽,而是想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
“另外天后托咱家带一样礼物给你。”李着成说着,将桌子上包袱外面的黄绸缎解开,里面是一个描金仕女图盘螭龙朱漆盒。盒子有些大,这不是首饰盒,而是放文件或者其他用场的盒子,做工十分精致,盒身阴雕着各种仕女图,上面描着金彩,盒顶是椭圆形的,中间顶端飞盘着一条用黄金打制的螭龙。
李首成又说道:“天后说了,此盒共有三件,但薛相公只能选一件。”
薛元超又看了一眼盒子,这才注意盒子中间有两道细缝。做工精致,若不仔细看,都看不到这个缝隙。皇后的意思很简单,可自己终归是一个宰相,至少现在是一个宰相……
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动弹。
李首成冷哼一声道:“看到薛相公是需要这个了。”
说完将盒子一分,分成三段,将盒尾推给了薛元超,就要站起来离开。
“别,”薛元超将他的衣袖拉住,然后软弱地说:“我选的是盒头。”
李首成脸上才露出微笑,道:“恭喜薛相公做出明智的选择,安心赴任吧,回来后朝中宰相之位还是少不了薛相公的。”
“谢过天后,”将李首成送了出去,然后软绵绵倚在墙壁上。墙壁后面有一株梨树,今年天暖和,花开得早,风一吹,一片片梨花落下来,似是晶莹剔透的雪……落在地上,风又卷起干燥地面上的尘埃,只一刻功夫,高洁的梨花瓣便肮脏不可睹。
……
一行庞大的车队从遥远的地平上出现,刘仁轨与李谨行带着侍卫迎了过去。
自春天以来,论钦陵派军队数次寇边,物资与武器消耗很大。论钦陵没有讨得什么好处,攻了两次城,让火药炸昏了。但正如李威在东宫所说,吐蕃是骑兵,火药的杀伤力有限。
唯独的好处,论钦陵不敢攻打城池。
来到车队前,押运物资的将官将物资清单,还有李敬玄的一封信交给了刘仁轨,刘仁轨接过来一看,便大骂起来。
来青海很长时间,大规模的战役没有打,小规模的恶战打了不少。对这种战斗,刘仁轨还是欢迎的,来到鄯州后,发现将士战斗信心不足,军纪松懈,战斗经验少,不得不立即整编练军。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无论胜负,不伤大雅,却让士兵有了实战的经验。
火药与投石机的出现,更使自己如虎添翼。但只能用来守城,而且火药造价昂贵,不可能随着去使用。因此还是以冷兵器为主。还有,就是马少。河源军六百几十匹马,积石军一百匹马,莫门军两百匹马。要么就是契苾明掌管的赤水军,大多是骑兵,但赤水军设在凉州境内,自己没有直接管辖的权利,除非大战,平时不好调动。要么李谨行到了廓州后,带了一些靺鞨军,有几百匹战马。
河源三军将士达到了近两万人,人数不少,可大多是步军,没有办法应付论钦陵这种一打就跑的战术。刘仁轨本身也想雄心勃勃地练一批强大的骑军出来,但这些马匹连练军数量都不足。论钦陵不开战,勉强为之,开战后,不得不派出一支骑兵堵截。数次战斗下来,又消耗了一些马匹。于是上奏央请朝廷再拨一批战马过来。却被李敬玄驳回,说他只是防御,拨出大量战马,开支就会增加。而且四镇与吐谷浑的失守,朝廷战马严重缺乏。这也是事实,一匹马也许不贵,饲养一匹战马费用却是很高昂的。除非吐蕃人不入寇,散放在河湟的草地上。另外,骑兵装备也远远超过步军的装备费用。
可是战马数量是太少了!刘仁轨知道这是李敬玄给他在下绊子,又换了一个方法,朝廷三大蕃市,幽州、丰州,还有一个就设在鄯州。准确是设在鄯城与廓州之间的平原上,为了防止吐蕃人混进来,修了一道城郭,看守森严。事实蕃市设立以后,对唐朝与吐蕃皆帮助,论钦陵多次入侵,蕃市动都没有动一下。刘仁轨又想出一个办法,让朝廷运过来一批瓷器、茶叶与布匹,然后派人到蕃市里与吐谷浑人交换马匹,瘦弱的马匹运回中原当作耕马,好马留下来当作战马。
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得到大量战马,又可以省下一笔费用。李敬玄却在信中耻笑道,汝乃朝廷宰相,亦欲学商贾乎?
一句话就将刘仁轨嘴巴堵上。
不到此时,就不明白太子当初为了募集款项的艰难。
而且供给的火药数量也不足,箭矢与盔甲、兵器数量同样也欠缺。
李谨行从他手中将信拿过来,看了一眼后,也皱起了眉头。安慰道:“刘总管,末将听闻朝廷撤销了熊津都督府的编制,大约不久后就会对吐蕃大动兵。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吧。”
新罗难产,成了鸡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了大军支持,驻军在新罗与百济叛部联合攻击下,战斗规模皆不大,可是连战连败。两线作战不大可能,朝廷索性将熊津都督府取消,也就是将百济那一块飞地腾出来,让给新罗,军队撤回到浿水以北(大同江)。应当来说,这对于强大的唐王朝是耻辱的事,自汉时候,中国的疆域就在单单大岭与汉江一带,新罗等于倚靠不要脸与顽强,生生从唐朝手里剥夺了一大片领土。
这道圣旨也意味着唐朝决定从新罗战场上抽开身,全心对付吐蕃。
可是刘仁轨却更加担心。
论钦陵反常的举动,具体想法看不出来,但能看出论钦陵是逼唐朝与他决战,是有备而战。然而朝廷上下信心满满,并没有意识到吐蕃人的强大。手握重权的刘仁轨又在后方使绊子,这让他感到前景灰蒙蒙的。
自己毕竟老了,百战百胜的英名毁掉不算,有可能还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