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再查了。”
无论怎么查,必须询问二弟。
仅是泄露了皇家的一些隐私,问题不大紧,百姓连武则天的空穴来风都敢传,况且他这个太子。只能用一个蓄意不轨将案件定论,但牵扯到二弟,马上就要变成一场血淋淋的夺嫡案。
踩着碎碎的落叶,李治说道:“你能这样说,朕也是欣慰了。”
……
但是李威心中还有些困惑,二弟有了某些想法,只是遗憾,却不奇怪。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帝位都有些兴趣,只是上面有一个头脑还十分清楚的父亲,加上一个高深莫测的母亲,心中才戚戚。二弟怎能不想?而且他还低估了母亲。
可二弟居然将手伸到东宫?
立即找到狄仁杰,狄仁杰摇了摇头:“不是。二皇子也许有想法,但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可是……”
“臣给你看一些账薄,”狄仁杰说着拿出几本册子。
李威还有许多不足,可有许多也是这个世界所有人望尘莫及的,比如数学。将账本子翻了翻,不是很难看懂的账目,当然,对于现在许多人才刚刚学会算盘口决,大多数用筹来算账,想看清楚还需要一会的。大致翻了翻,立即看出问题所在。
甄四道所有产业从账目上来看,经营情况算是很好的,出账开支也并不大,最后查处时,甄家实际家产,与净收益却很不相符。李威放下了帐薄,说道:“也许他的开销比较大。”
下面的话没有说,也许喜欢赌博,也许喜欢狎妓。这两样开支都是一个无底洞,特别是赌博。
狄仁杰又摇了摇头,道:“殿下,不是,臣调查过,此人喜欢结交一些朋友倒是真的,其他方面都很低调,没有什么恶劣的行为,即使花费,也不算很大。”
“你是说他也是象陆马与梁金柱那样?”
“除此以外,别无解释。再给你看这个,”狄仁杰又递过一份卷宗。
李威打开一看,是狄仁杰询问几个官员的证词。当时抓捕权虎,不仅是几个人替他分散抵了罪行,还有许敬宗隐晦地关照过的,最后才释放回家。许敬宗这些年红极一时,几个官员知道,也不敢说出来。再说权贵养游侠做家奴或者结交,十分普遍。比如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与“京师大侠”史万宝共同响应李渊起事的。李世民本人更是结交豢养了无数英雄豪杰,罪犯或者亡命之徒,其中有些人成为唐朝后来重要的功臣。作为许敬宗,想收拢权虎,很正常的一个举动。但不是许敬宗倒了台,狄仁杰即使询问也问不出。
“许敬宗已死……”李威刚说了一半,突然醒悟,没有再说。
“殿下知道就行,权虎在殿下手中,只是一名游侠,但在某人手中,却有很大的用场。权虎只是一个武人,想得没有那么多。听到消息,只想到将消息散布出去,让殿下不高兴。却没有想到其他,所以某人壮士断腕……”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
狄仁杰看到他表情又说道:“殿下,莫急,此事有臣来处置,你安心准备去九成宫。”
……
没有出发,吐蕃又派了使者论吐浑弥请和,且与吐谷浑重新修好。春天在西南的大捷,又得到了许多情报,吐蕃毕竟国力不如唐朝,无论胜与负,对吐蕃都十分吃力,因此,李治比历史上的李治拒绝得还要硬气,连使者都不接见。
这与李威无关的。
呆在东宫,每天安静地看书,或者写写字,居然经常地练习,能勉强地弹一下古琴,或者练练骑术,射箭,倒不是为了上前线作战的,而是强身健体的。
忽然有太监禀报,说有吐蕃使者在延喜门外求见。
李威想都没有想,说道:“不见。”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涉,自己更不能参与进去。
太监支吾了一下,说道:“殿下,来人说是殿下曾经约过,她到长安城中,殿下派人带她一游。”
李威一个机灵,站了起来,道:“来者有没有说她是什么人?”
太监答道:“只说了这一句话,是仆役说的,人坐在车中没有下来。”
PS:说一下游侠,唐朝重武轻文的风气,导致游侠风气昌盛无比,有许多官员将领,本身就是游侠出身的。有的游侠胆子很大,敢冒充皇帝行骗,敢刺杀宰相节度使,作为统治者本身,对此深恶痛绝,打击过多次,可屡禁不止。从理论上,狄仁杰整合京城的这群大侠们,作为帝王本人,只会欢迎,不会排斥。到了宋朝后,游侠空间很小,一直到明清,因为道教普及,不是游侠,而是帮会。这是一段史书十分忽视的历史。


第239章 交换
李威已经确认来的是什么人了,转过头对刘群说道:“孤答应过一个人,她来到京城,孤会派人带她到处看看,你去陪她。”
“可那是蕃子。”
“是蕃子,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蕃子,孤不会害你。”
刘群迟疑地离开,碧儿已经怀疑起来,问道:“是什么人?”
“一个女人。”
“女人?”
“吐蕃赞普的王妃。”
碧儿纳闷地问:“吐蕃的王妃为什么也来出使?”
“我哪里知道,这些蕃子不知礼仪,象那些蛮僚一样,不能以中原的标准来看。”其实说到礼度,唐朝没有后世宋明酷严,李威也喜欢这样。吐蕃也没有那么落后,自文成公主入藏以后,吐蕃渐渐强大,各种制度日渐完备。也有一些礼仪,当然,与唐朝的礼仪肯定有所区别。
刘群已走了回来,说道:“禀报太子,那人在车中问奴婢是什么人,奴婢回答了名字,然后那人又问奴婢是不是内宫的那个刘群。然后她没有同意奴婢伴她,却交了一封信给奴婢,要奴婢立即转交给殿下。”
这个没禄氏想做什么?李威狐疑地将信打开,字不算好字,但写得十分工整绢秀,一看就知道出自女子之手。李威却让信上的字震住了,信上的字不多,也没有什么骈韵,当然,以卓萨·墀玛勒的水平,能将汉字写到这地步,并且没有写错就算不错了。
碧儿担心地问道:“殿下,你怎么啦?”
顺便朝信上瞅了一眼,信上的字写得绢秀,但不小,一眼就看到,写着钦陵之首,太子想否。若想与君一晤,否想我自离去。碧儿不由地捂起了嘴巴,钦陵无疑是论钦陵,或者叫噶尔钦陵,被视为唐朝头号的心腹大患,这个头,谁不想?
李威也想,于是说道:“让她进来。”
一会儿没禄氏进来,与上次布衣荆裙不同,这一次穿戴整齐,甚至华贵。身上是一条红色丝绸长裙,长裙上是富丽的对称联珠花纹,各条花纹间又有许多精美具有吐蕃特色的图案,偶尔点缀着一些金丝,高原上的人,不怕冷,衣料很薄,软软的紧紧贴在身体上。腰间垂着一条黑色绸带,悬挂着一些小玉佩之类的饰件。脚下是一双精美的镶边黑靴。头上与其他吐蕃人一样,将头发盘起一条条小辫子,但上面又插着一些金玉首饰。
不用伪装了,恢复原来的举止与气质。
总之,让李威眼睛一亮,说了一句:“哟,丑小鸭变成天鹅了。”
没禄氏也不生气,咯咯一乐,道:“那是你们汉家有眼不识,本王妃可是雪原上的一朵最美丽的花。”
这是吐蕃人的性情,碧儿心中却是一呕,心想,果然不知礼度,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来。
没禄氏又瞅了瞅,道:“这就是你的几位王妃?”
然后笑弯了腰。
虽然从小读了许多书,对唐朝的制度还不是很清楚的,李威的妻妾不能算是王妃,要么太子妃,要么良娣、良媛等等。李贤、李显或者其他诸位王爷的正牌妻子,才能算是王妃。
这也是李威一件恨事,不错了,总算有三位妻子,或者是妾,可除了碧儿外,另外两个不提也罢。但没有说,道:“你家赞普岂不同样比你大很多岁?”
“那是不同的,”没禄氏又指了指恼怒的韦月,再次大笑。
“小好,从小就在孤身边,长大后感情会很好,却不象你,赞普居然让你到孤的军队中。如果不是孤的军队纪律严明,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又让你再次出使我们唐朝……”李威摇头。
“是关在笼中的金丝鸟让人羡慕,还是高空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雄鹰让人向往?太子,不与你辨了,前去大军,是我的意思,赞普不知,只以为我去了洱海看一看。前来你们长安,却是你的相约,我怎么敢不赴约?”
李威皱了皱眉头,这一句,有些暧昧。不是别人,是吐蕃人,还是王妃,传出去会有很大的议论。他还不至于喜欢人妻,指了指桌上的信笺,直接问道:“这是何意?”
提到正事,没禄氏立即看着殿中的数人。
李威挥了挥手,让碧儿等人退下,连没禄氏带来的几名吐蕃仆役同时退下。没禄氏才说道:“今年让你害苦了我。”
“要么你让将孤害苦何如?”兵不厌诈,都是居心不良,只是现在没禄氏还嫩了些,一眼就让自己与裴行俭看穿。如果让她得逞,自己南征失败不提,整个南诏将会糜烂。
“那我会很开心。”
“还是谈正事吧,”李威不想与她调笑了。
“这次我来,还是我主动请求的,用你们汉家的话来说,叫主动请缨。与你们汉家交恶的,不是赞普,是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父子。”
“为什么你会出现在我大军当中,你们吐蕃的军队为何出现在姚州?”
“洱海不是你们汉家的天下,是各诏蛮的天下。”
“洱海不是我们唐朝天下,可是不是你们吐蕃的天下。即使不是,为何你们吐蕃军队出现在姚州?”
“姚州也不是,我们吐蕃也不是想攻占姚州,想占也占不下来,如果你们汉家不出兵,我们吐蕃也会退兵。”
“这倒也是,等你们吐蕃将姚州所有百姓财产,全部掳走了,剩下一片不毛之地,自然会退兵。”
“那是你们汉家人富裕,要么你到我们吐蕃去抢去。”
“不是抢,是治,总有一天,我们大唐军队进入你们逻些城,替你们吐蕃人治理。”
“你是想得美……”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禄氏气得眼睛睁大起来,可是李威却悠闲在喝着茶。生了一会儿气,遇到这个慢性子,没禄氏无辄了。自己毕竟前来是求人的,气呼呼地将李威茶杯抢过来,喝了一大口,道:“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朋友来了有酒肉,敌人来了有刀枪,此乃是孤的待客之道。王妃,喝别人的茶,这个举止不好。”
“我喜欢,”没禄氏将茶杯在桌子气愤地磕着,又道:“赞普不是你们汉家的敌人,你们汉家的敌人是噶尔父子。”
李威不想辨解,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没有你家赞普的命令,噶尔父子敢进犯西域与吐谷浑,你们吐蕃大军敢进入南诏?”
“太子,此言差矣。吐蕃不是你们汉家制度,王权高度集中。松赞干布之时,大臣琼保邦色准备在赤邦木城堡安置牙帐,等待松赞入宴之时,用毒酒鸠杀谋反。这是英明的赞布时发生的事。后来让东赞得知密报,邦色知道后自杀谢罪。然后噶尔东赞域松得势,松赞托孤,将赞普交与他。然而没有想到……现在吐蕃所有制度与政权,皆是他们父子掌控。与你们唐朝的种种与赞普无关。”后面还有话没有说,南诏一行,亲近赞普的一些大臣试图再次建功立业,大败唐军,最好能将李威活捉。这样,在声势上能将论氏父子压住,重新将大权拢于王室。然而结果输得很惨。
严格来说,唐朝在南诏大捷,杀敌无数,吐蕃只有一万多士兵。可对吐蕃打击不小,吐蕃号称四十万,有许多是来自各个部族的,其中有的部族对吐蕃政权十分不满意。连吐蕃一些有权势的大臣与家族,都有取代王室的想法。这个四十万随着疆域扩大,分守四处,不能象原来一样,闲时种地放牧,战时作战,对吐蕃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然,将吐谷浑党项西域能完全消化,更强大的吐蕃将会到来。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比如唐朝的政策相对要优柔的得,各统辖所部,时叛时降,不提吐蕃的高压政策了。因此,需要时战时和,恢复一些元气再打。
但这一次比历史上提前第二次求和,却不是这个原因。
这一万多士兵不但是吐蕃的精兵,大多数还是来自忠于王室的部族子弟。大败后进一步削弱了王室的力量,同时这次大败与论钦陵的大胜正好形成对比。使论氏家族威信更高。
连芒松芒赞这一次都感到压力了。而且论东赞又是松赞干布叔叔论果松的儿子,同样也是王室。因此,这一次回去后,对噶尔芒辗达乍布大发雷霆,连没禄氏都狠狠骂了一顿。不但如此,芒松芒赞至今无子,也是一个隐患。
因此,这一次求和是其次的,看能不能同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双方合力,寻找一个机会将论钦陵击杀。当然,这是以最小的代价击杀的,不可能为了论钦陵一个人,赔上十几万吐蕃军队。甚至可以向唐朝搭成一个协议,只要唐朝支持,比如议和,比如再次和亲,可以撤出吐蕃军队,允许吐谷浑一些独立的权利,将西域四镇重新交还给唐朝。
这些不能摆在台面上说,想来想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