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 

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 

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 

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 

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 

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 

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 

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 

表达我的思想。”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 

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 

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 

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 

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圣雄”甘地 



     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 

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 

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 

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 


… Page 31…

地。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 

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 

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 

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 

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作律师。 

     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 

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回到印度时, 

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族独立运动领袖。 

     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 

这两种宗教教义繁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 

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做 “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内容:“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 

者“不合作”的态度。具体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 

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 

的公立学校;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公债, 

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了高潮。这 

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 

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强烈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 

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此时已是60岁出头的甘地身体力行, 

带领一群人,从印度北部阿默达巴德城修道院出发,步行向南,到海边煮盐。 

一路上,日晒风吹,蚊叮虫咬,甘地却毫不介意,沿路向群众宣传,发表演 

说。经过24天的徒步旅行,到达海边时他的队伍已有上千人。 

     甘地和他的信徒们在海边坚持了三个星期。每天清晨,他们先在海边 

祈祷,然后,打来海水、蒸煮、分馏、过滤、沉淀。劳动是艰苦的,对于由 

于多次进行绝食斗争而疾病缠身,此时已是60岁开外的甘地来说更不轻 

松。但他自始至终参加劳动,直到被捕入狱。 

     印度各报对甘地的“食盐进军”进行了广泛报道。沿海各地纷纷响应 

甘地的号召,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 

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殖民当局十分惊 

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 

     甘地被捕的消息传开,犹如在油锅里加进了水,顿时举国沸腾。数万 

名自愿者要求与甘地一同坐牢。当局逮捕了6万多人,更加激怒了人民。不 

久,各地爆发了武装起义,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印度的民族 

独立运动正脱离“非暴力”的轨道,走向暴力革命。 

     英国殖民当局吓坏了,他们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便改变了策 

略。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 

后,与甘地达成了协议: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 

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 《甘地—艾尔文协定》。 

      《甘地—艾尔文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没有 

获得独立。但协议已签,人心已涣散,其余坚持斗争的人都遭到了无情的镇 

压。从甘地的愿望来说,他不想看到暴力和流血事件发生,坚持以“非暴力” 

形式斗争,因而签订了这一协议。可这与他为之奋斗的印度独立的目标相去 


… Page 32…

甚远。因此,以后,他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为印度独立 

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 

印度民族独立的运动依然进行着。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 

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 

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 

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功夫不负苦心人。1947年6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 

国: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经过长期的斗争, 

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 

 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 

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获得了如此巨大荣誉的甘地,依然保持着他极端朴素的本色,依旧赤 

着上身,剃着光头 (这种装扮是效法古代的苦行僧),随身带着纺纱机,一 

有空闲就纺纱 (这是为了振兴印度的民族纺织业,主张自力更生而作出的表 

率)。 

     1948年1月30日,79岁的甘地在一次调解教派纷争的活动中 

被一个极端分子枪击,而离开人世。“圣雄”甘地多彩斑斓而业伟功丰的一 

生结束了,但他永远活在印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里。 



                                  土耳其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追随德国的土耳其成了战败国,领土被英、 

法、意和希腊等国瓜分。土耳其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不独立,毋宁死!”土 

耳其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抵抗运动。这时,一位将军毅 

然辞去了卖国的素丹政府授予的军职,以平民身份参加了抵抗运动,他叫穆 

斯塔法·基马尔。 

     他呼吁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来捍卫民族尊严,他说:“如果我们没有武器 

战斗,我们就要用牙齿和指甲来战斗。”很快,他就成为各民族主义组织的 

领导人。人们不叫他的本名穆斯塔法,而亲切地称他“基马尔”。在土耳其 

语中,基马尔是“正义”的意思。 

     1920年4月,基马尔党人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反对帝国主 

义的侵略和素丹政府的卖国行径。他们成立了临时政府,并着手组织正规军。 

     临时政府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持。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 

与他们签订了友好条约,并给予各种支援。1921年8月,希腊的10万 

大军在英国支持下,向安卡拉的基马尔临时政府发起了进攻。 

     刚刚建立起来的土耳其国民军,数量不及希腊军一半,装备更是落后 

简陋,无法相比。 

     但全体国民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善战,不畏牺牲,十多天里打退了 

敌军一百余次进攻,坚守阵地,毫不退却。许多的农村妇女赶着自己的牛车 

为国民军运送弹药。接近火线时,老牛听着隆隆的枪炮声,吓得止步不进; 


… Page 33…

遍地弹坑的道路,车辆也无法通行。只见妇女们果断地把一发发炮弹扛在肩 

上,冒着枪林弹雨,送到了阵地前沿。还有的妇女勇敢地端起枪和士兵们并 

肩战斗。 

     基马尔日夜在前沿阵地巡察,指挥战斗。一发炮弹呼啸而来,“轰”的 

一声爆炸,气浪扑来,战马受惊,基马尔从马上摔了下来,肋骨折断了。士 

兵们围上来,把他扶起。 

     “将军,您受伤了,应该回后方休息。”基马尔忍着疼痛摆了摆手,“别 

声张,没关系,这种时候我无权休息。”说着,他挣扎着爬上马背,用手支 

撑着腰,继续指挥作战。一个月过去,土耳其国民军顶住了希腊军的进攻, 

以少胜多,并开始反攻,把希腊军队赶下了爱琴海,还俘虏了希腊军总司令。 

接着国民军浩浩荡荡开进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皇帝素丹穆罕默德六世一看 

大势不妙,慌忙带着妻儿,从宫廷后门溜到了英国战舰上逃跑了。 

     欢庆胜利的晚会在伊斯坦布尔巨大的广场上举行。人们欢呼着、跳跃 

着,灯火映红了整个天空,直到深夜。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土耳其民族传统 

的摔跤比赛。基马尔酷爱摔跤运动。这天晚上他向军中的一位摔跤大王挑战, 

一定要同他比个高低。 

     比赛开始了,人们兴致勃勃地围拢过来,摔跤大王紧紧抱住了基马尔 

的两腿,一使劲,把他高高举了起来,眼看就要把他摔倒在地了,但这个士 

兵却轻轻把他放在地上。 

     “你怎么不摔倒我?因为我是指挥官吗?基马尔从地上站起身,笑着问 

道。 

     “您是土耳其民族的首脑,七个国家都没能把您打倒,我怎么打得倒您 

呢?”摔跤大王的回答,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人们对自己领袖的 

热爱和尊敬。 

     1922年10月,基马尔在安卡拉再次召开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黜 

公开投敌的素丹,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基马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安卡拉为共和国首都。 

     大国民议会一致决定,土耳其实行姓氏改革,授予基马尔姓阿塔图尔 

克。“阿塔”在土耳其语中就是“父亲”的意思,“阿塔图尔克”就是“土耳 

其国父”、“土耳其之父”。 

     基马尔宣誓就任总统的那天,一位记者问他:“你已经拯救了祖国的命 

运,现在你准备干些什么呢?”基马尔回答道:“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 

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基马 

尔又积极投身到了进行改革、振兴土耳其的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之中。他利用 

一切场合宣传教育的意义。针对当时土耳其使用的,难读难写又不适合记录 

土耳其语言的阿拉伯文字造成文盲很多的情况,基马尔和学者、教师一起研 

究制定了文字改革方案,采用拉丁化新字母。他召开会议宣传新文字,号召 

每个土耳其人把学习新文字当作爱国的民族义务。基马尔还亲自教议员、部 

长们学习新字母。他甚至在巡视全国时,也随身带着黑板,在公园、在广场、 

在田间、在牧场,随时随地教人们识读新字母。人们亲切地称基马尔是“首 

席教师”。土耳其共和国大国民议会还通过了妇女界请愿委员会提出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