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游侠传(修订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对池早可说有深刻了解,别看他昨个嘴上说得漂亮坚决,如何如何为了事业不惜把性命当工本,但到今天早晨独自去见曹操,不心惊胆战怪。他漏我的底,原因无他,就是想我也留下来,万一有事,可以随时保护他逃之夭夭。
但这却打乱了我的计划。
我5年前曾因公来过三国好几次,对三国并不陌生。这次我之所以愿意跟他重游三国,主要就是前几次都没有完成一个重要的考察任务:找到一个起源于三国的神秘武术世家——仿鸟迹陈家。
据我的朋友、《汉代武术史》的作者陈贫告诉我,陈家在东汉光武帝时,是一个专门从事饲养飞禽走兽的家族,在漫长岁月中,家族渐渐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其中的智之士不甘寂寞,寻求利用自身技艺向外展的机会。机缘巧合,由于四海承平,国富思娱,陈家家族中的一位技艺过人的少年得以被延聘入京,担任了洛阳禁军鹰扬大将军,负责指导军中信鸽鹰犬的饲养。其实主要任务却是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们训练斗鸡斗鸭(很明显,所谓鹰扬大将军,肯定不过只是个虚衔,不过陈贫既然如此说,我就姑且一听)。天脚下,奇人异士如藏龙卧虎。这陈家少年为人不但聪明,而且谦虚好学,各行高手都愿意和他结交。因此2年间,学得一身好本事。后来他见朝廷**,权贵互相倾轧,深恐卷入其中,于和帝初年借故返回老家,开始在家族中挑选资质出色的侄,因材施教,传以绝技。其中一位少年得到武道真传。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陈贫一脸神往之色,他盘膝而坐,伸嘴在旁边自动吸管上吮吸一口仿古健体清茶,不屑地看我一眼,悠然道:“这少年就是我的直系曾祖。他长大后,移居鄂豫一带,结合数代祖先积累的各种鸟类资料,进行了大胆创,创造出了这套仿鸟迹神拳。可惜,后人不肖,竟然失传……”
下面的话我都听他说过上1遍了,无非是数落他祖宗的不是。所以我肚里忍着笑,脸上恭恭敬敬地问道:“陈兄可否仔细回忆一下,令祖创立仿鸟奇拳,到底是在什么时代?”
陈贫自然不知我那时已经说服《拳宗》董事会,获得编辑部授权,可以前往陈贫祖宗所在的那个时代进行现场采访。有机可趁的话,学得拳法而归那是锦上添花(当然,董事会在秘密讨论此事时,曾与我有个心照不宣的君协定:如果被时空局安检科现,一切后果由我自行承担)。他一听,我言下居然有不信之意。呵,这是对我家祖宗的不敬!大脑当即怒冲冲接通了自己的资料库,和电脑资料员合伙研究了几乎半个小时,终于得意洋洋地给了我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在三国时期。之所以加上“比较”二字,是因为就算按照少的推算,从公元22年曹丕代汉称帝开始,到28年吴灭于晋,也有长达6年时间。
我搜寻的范围不得不努力扩大,前后进出时空局达7次之多,自189年董卓乱汉直到28年司马炎一统全国,花了整整6个月时间,行遍全国各地的山川河流,城市郊野,明察暗访了无数俊隐士、名家高手。但除交纳了不菲的旅游费而令时空局十分满意并因此获得一枚“模范旅游者”的镀金奖章外,一无所得。后编辑部实在承受不住这巨额的旅差费用,终于勒令停止了这次考察。
忽然之间,我清楚了池早的“恶毒计划”。他早想到曹操这儿打工偷艺,但一个人不敢来,曹操岂是好相与的?正好他打听到我的处境(是谁告诉他的,回去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知道以我的个性,宁可辞职,也一定会再度前往三国时代。他假痴不颠,故意不提,让我以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引诱我自己跟了来,充任他的同伙兼保镖。由此可见,这家伙野心之大,所谋之广,远非正常人能够想象。我在棋盘上意外败给曹操,只是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借口而已。纵然我赢了,助他拿到了《八门金锁阵》的阵图,他也不会就此罢手,随我去寻找那神秘的陈家。
这一瞬间,我必须立刻作出决定:是南行,还是留下?
如果我决意不理会池早,现在还有后一个机会:完全装做不懂武艺。希望能使曹操觉得不必要为了留住我而自食其言。我知道,虽然我在棋盘上竭力摹仿古人好勇斗狠、不顾大局的棋艺风格,且输给了曹操一局。但往往不知不觉会露出现代意识的马脚,令这时代的棋艺高手眼界大开,深受启。曹操身为三国时期一流棋手兼弃旧图的大改革家,自然会明白我的价值。可我也知道,曹操现在尚未统一北方,势力还比较小,还不愿轻易失信于天下。而且他很懂得“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内涵,对他所爱慕喜欢的人,愿意采用以自身强大无比的个人魅力吸引对方,使对方甘心情愿跟随他的策略。实在不行,也就算了。从几个月以后,他大度放走关羽,就能窥见他的广阔胸怀。
在曹操心目中,我决不能和关云长相提并论。
虽然我自我感觉良好,一点都不觉得比他差。
所以,我要走,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我能走么?
不管怎么样,池早是我的朋友啊!
这时,那青年议郎取过那枝他指定的长戟,掂一掂,递向我手上,道:“能者无所不能。阿飞先生可试试这枝戟。”
他语气十分诚挚自信。我看看他无神的眼睛,又看看他手中那杆戟,犹豫半晌,心里叹口气,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戟一到手,心中一动,不由“咦”地轻叫出声。低头仔细观看,但见那长戟自枪头至枪尾,遍体金色,枪颈部的两枝平行小尺架以及架上的月牙弯刃,却全部以亮银镀就表面。金光银彩,在太阳照耀下交相辉映,射出灼人的锐利杀气。
那青年微笑道:“阿飞先生见多识广,当知这是何人使用过的兵器?”
我暗暗苦笑,一接过这枝长戟,我已不能再作离开打算。心想:“同为‘守拙一族’中的佼佼人物,为何我总不能像池早那般潇洒,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呢?难怪小竹她们要偏向他了。”道:“我在徐州曾见过这枝戟和它的主人。”
那青年笑道:“然则此戟有名否?”
我道:“有名。枪金刀银,是名‘金银戟’。”
那青年道:“此戟有何特异之处?”
我随口道:“身轻如木,坚硬赛钢;纵枪能透三重盾甲,横刃则断百炼刀矛;枪杆蕴含强烈磁性,可偏阻敌方暗箭飞刀。昔日温侯战阵之中百战不败,毫无损,得此金银戟之助良多。”
那青年现出讶色,道:“阿飞先生真是内行。我保管这条戟一年多,也只知此物枪锋甚利,不料竟有如此好处。”
我心想:“你不知道的多呢!这枝戟根本不是你们这时代的人能铸造得出来的。”
我精研三国史料时,曾翻阅过三国兵器的记载。吕布武勇冠绝天下,其所用兵器金银戟自然在三国兵器史中占有一席之地。部分冷兵史家经过多方考证,反复推究,对这条“金银戟”的各种妙处一一落实之后,得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惊诧莫名的结论:三国时代根本不可能铸出这等质量的武器!因为兵器中含有铬、钨、钒、钽、钼、铌等十余种稀有金属,而且其与金、银、铜、铁等物之间的含量比例十分讲究。其精确度之高,大非寻常。恐怕只有二十一二世纪的冶炼水平可以制造出这种软硬适宜、磁力强大的合金武器。几位思路开阔的青年学者进而推断,吕布有可能不是真正的三国时代中人,而是后世人经过时空隧道进入三国的,这个人随身带去了这条金银戟。此论点刚在公共网络上一推出,立刻引一些保守的历史权威人士的愤怒攻击。这些人的想法也很符合科学逻辑:我们25世纪的人类社会,物质文明高度达,但完全掌握时空转换技术的时间,也不过区区15年。怎么可能在遥远的三四百年前就有人进入时空隧道?两派人士开始在网上进行激烈辩论,这场辩论后来演变成一场真理与谬论的生死大战。后结果是青年派势单力孤,理屈词穷,后大败而逃,全体被逐出“守拙一族”,逃回“神游世界”逍遥活去了。
对这场辩论的胜负,我并不关心,当时只顾从双方的论据中吸收精华,充实自己。但此刻我一拿到这支戟,忽然有一种感觉:虽然那批青年学者是失败者,可他们的设想却很可能是对的。什么理由说不清,但一握住这杆长戟,我就觉到,似乎有一股喷薄欲出的力量从戟身上传递到我的手心,直透入我的大脑,令我不由自主地奋扬感动。
我静静思索片刻,忽然微微一笑,道:“我略知戟法,今日既然有此奇遇,不妨献丑一二,以博各位大人一笑。”
那青年脸现喜色,手一挥,道:“魏司马,你乃矛戟专家,请你和阿飞先生试几招。”
他身后一名持戟卫士走了出来,戟交左手,并拳为礼,傲然道:“请。”
这时惊讶之极的李、宋二人随着那青年都退出数丈之外,稍远处的虎豹骑战士不敢擅离位置,但不约而同,脖都歪了过来。
我轻轻一抖金银戟,戟身震颤数次。我这一则是适应戟的各种特性,二来借机观测对手。默察之下,觉这位魏司马沉着冷静之极,丝毫不为所动。心中暗想:“真是人死名休。当年吕布威震八方之时,武人一听说金银戟这3个字,脑袋就疼。现在吕布回姥姥家了,这条戟就不再受人尊敬,令人畏惧了。”想到此处,心中生出一念,豪情忽生,敌意大盛,右手握住戟尾,右臂高高举起,直刺青天,道:“请将军通名。”这几个字平平无奇,但我说话间,内劲陡然迸,浑身上下立时迫出凶戾森冷的强大气势,直扑向对方。
魏司马刹那间脸色变得铁青,右手一捋,推上尺许,反手抓住自己的戟杆,戟头顺势一沉,斜斜指住我头脸区域,左脚同时微微退后半步,以借大地之力。招数精妙,应付得宜。但手忙脚乱之下,弥漫在他身体四周的汹汹气势已自然消失。
我右拳微松,气运左胸,嘴角露出冷冷笑意。知道这一瞬间他必然生出“兵凶战危”的气馁念头,以至觉得非仗兵器上的那股天然杀气相助,方可与我抗衡。而同时我也现,这人惯用左手。
低低惊呼声骤然在我身后响起,只听一个洪亮的声音叫道:“那厮寻死么?还不退下!”话音未落,一股劲风脑后吹动。我心中一惊:“好的度!”
出手之前,我就感到远处似有高手偷窥,而且不止一个。但推算距离,至少在1丈之外,3招之内,绝对无法赶到援助。因此我顿生炫耀好胜之心,大胆使出绝技,准拟当着曹家一众高手大将,数招之间,便要打得这姓魏的从此死心塌地,心服口服,再不敢生出蔑视金银戟的念头。
我已经猜出,此人定是当年盗去金银戟,叛卖吕布的二将中的魏续。所以能不为金银戟本身的威力所慑。
吕布纵然该死,也不该由他出手。
这种人,没资格蔑视金银戟!
没想到,曹营中有如此行走如风驰电掣的人,我一招甫出,此人已至身后。
而此人眼力之高,也是令人吃惊。转瞬之间,他就看出我的拳法之辣,丝毫不弱于我的兵器功夫。
无可奈何,我右拳只好重又握紧,卸去左臂早已充盈的真气,表示放弃原来欲以拳法偷袭的想法。
身后“哇”地一声粗嚎,噗一声闷响,白光一闪,一口宽背大刀从我身后伸了出来,直飞出去,向对面那青年议郎插去。这口刀去势不是很急,但劲道十足,潜力无比。李齐宋亮眼见事急,一起抢步拔刀,护在那青年之前,一人力剁,一人横格。
我啊一声,心想:“这一刀力量之大,李齐宋亮哪能截住?”内气瞬间游荡冲激,右臂如电,笔直而落,手中长戟径向大刀搭去。便在此时,身后一股巨力撞击肩背部,将我身撞得向下一沉,站桩不住,直跌了出去。
“当啷”一声轻触,金银戟的金枪头和银弯刃已吸住刀背。借此一吸之力,我手腕轻翻,刃尖勾住了刀的铁吞口,但心头却一凉。因为脚下失去了依托,等我稳住身形,运劲卸下刀上向前的力量的时候,大刀必定已经洞穿了李齐和宋亮的胸膛。
任何人死伤,都不是我的本意。尤其是李宋二人,已可算是我的朋友。
我恨得牙根痒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我太知道这大刀主人的神力了。
除了许禇,再找不到武功如此了得,却又如此鲁莽的大力士了。
身后嗷地又一声嚎叫,脚下忽然一跘。我又惊又喜,念头立变:“好聪明的小伙,居然会使‘泥鳅钻泥洞’救急。”两脚毫不客气地踩在他送至脚下的两条肥肥小腿上,根基一稳,气息立时三转,内力自小腹而胸口、臂膀、前臂,后全达到手腕,强行一挑。戟刀分开时,刀柄也被挑得高高翘起,笔直地树立在空中。这一下大出众人意外,李齐、宋亮运尽全力的一刀顿时双双落空,二人一前仆,一仰倒。那青年议郎忽地伸出左手来,轻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