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有条件的富家学子,或者是官宦子弟,都会选择把户籍迁入京城,在此取解。
一来容易中,二来高手云集,大家互有切磋,也是一种提高。
每奉大比的头一两年,都是学子进京的高潮,京中各家书院更是人满为患。
有自许才学过人的,当然挤破头的想进观澜书院。
对此,观澜还是往年的作派,可不是一概照收,而是取其中品学皆上者录之。
毕竟观澜名声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上两界都考的那么好,这次要是中举比例下来了,少不得被人嚼舌头。
。。。。。。
从四月到七月之间这三个月,来观澜求学的人多,能留下来的却很少,也就那么十多个。
这其中多是唐奕不认识的,但也有名气不小的,比如——安南五吕。
安南五吕当然只是雅称,是指泉州安南治下的五个同族仕子,个个才学过人,不输同年。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吕惠卿、吕吉甫。
唐奕听人说那个白白净净的就是吕惠卿,着实愣了半天。
倒不是这小子名气有多大震住了唐奕,开玩笑,观澜里多大的“腕儿”没有?还差他一个吕吉甫?
关键是,他一来,然后。。。。
唐奕掰着手指着一算,“好像下一科能中的。。。。。。牛逼一点的。。。。。。都让观澜给划拉来了。”
这特么是要包圆儿的节奏啊!
。。。。。。


第532章 千年科举第一榜
做为一个穿越者,做为一个对北宋历史极为了解的穿越者,虽然现在的大宋已经被唐奕搅和得“面目全非”,很难再回到原来的轨迹,唐奕的那些所谓先知先觉,也很难再派上用场。
可以说,大宋将走向何方,唐奕已经很难再预测了。
但是,有一点却是他改变不了的,那就是,那些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宋风流人物们,依旧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
嘉佑二年龙虎榜,也就是唐奕即将要参加的这场大比,被誉为“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科”。
看看这一科都考出来些什么人吧:
唐宋八大家里面蹦出来三个——苏轼、苏辙、曾巩。
张载、程頣(程颢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捞着),理学两大重要人物也出于这一榜。
章惇、吕惠卿、曾布——王安石变法最重要的三大人物。
而王韶更是一个为大宋扩土千里,打得西夏一点脾气都没有的一代儒将。
。。。。。。
唐奕为什么之前一直抗拒科举,这次却半推半就地想考了呢?
说白了,与这么多牛人同场竞技,这本身就是无上的荣耀。
就如同独孤求败仗剑天涯只求一败,遇到称得上对手的剑客会让他莫名地兴奋一般。
要么就不考。要考,就特么要与最强的对手一决高下!
。。。。。。
而现在,唯一算是“外人”的吕惠卿也进了观澜,那下一科,唐奕心说,把考场直接定在观澜算了。
下一科。。。。。。将是观澜书院的独角戏。
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科,也特么是观澜书院无敌大宋的一科啊!
。。。。。。
而当看到另一个名字的时候,唐奕比看到吕惠卿还不淡定了。
陈慥?
他怎么也来了?
对于这个名字,原本唐奕是应该没什么意外的,因为说起来不算是外人,陈慥是****亮的儿子。
****亮是景佑元年从观澜考出去的,与范纯仁、冯京同科高中。同年,朝廷赐雩县县令之职,任满三年政绩斐然,升宿州知府,因到任只有两年任期未满,是那一年观澜考出去的进士之中,唯一没有回京的。
此番****亮的几个儿子也已经成年,到了应考的年纪,所以给恩师范仲淹,还有好友苏洵来了信,把四个儿子,还有两个侄子,都送到了观澜。
所以,这个陈慥算是走后门儿进的观澜。
唐奕之所以对他另眼相看,不单因为他与****亮也是知交旧友。更是因为,****亮高中那年干了件自认为很牛叉的“好事”。。。。。。
都知道大宋朝流行榜下捉婿,这是千古佳话。
一朝得中,立地乘龙。
上到八旬老举子,下到十几岁的少进士,只要你中了,也别管你有没有家室,先抓回去再说。
当年,****亮金榜提名,像他这样儿正当壮年,长得又不赖的进士最是抢手,京中大户哪敢放过?于是,****亮很幸福地被人扛回了家。
而且,这家人来头还不小,河东柳家,大宋顶级将门之一。
可是,****亮有老婆,孩子都生了四个了。他又不肯忘义再娶,所以坚决不同意。
柳家见这后生不错,说什么也不肯罢手,一门心思要让他休了原配,娶自家女儿。
于是,两方就僵持住了,险些得唐奕出面才能把人要回来。
可****亮抖了个小聪明。柳家不放人,他就和柳家人商量:
“你们让我弃发妻再娶,这缺德事儿我****亮是肯定不干的。不过,你看这么着行不行?”
“我有个小儿子,模样俊朗、勤勉好学,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一定也能考上进士。要不,咱们两家做亲家如何?定下一个娃娃亲。”
柳家一琢磨,这事儿好像不吃亏。。。。。。
柳家死气白咧地要拉个进士女婿,无非也是想自抬一下身价。他柳家在军中再牛,出一百个将军,也不如一个进士来得的份量重,时代使然嘛!
现在,****亮要和他们结了亲家,也不错啊,即和文官拉上了关系,又没得罪这位新科进士。而且,万一****亮家那小子将来也中了,更省得他家再去榜下扛人了。
“行!!”
“正好老夫有一孙女,双闺:月娥。与你家小儿年纪相妨,正合适!”
柳家太爷最后拍板儿,这事儿就定了。
****亮回来和唐奕一阵臭显摆,你看看,没用你,我自己就搞定了吧?
可是,唐奕不淡定了,柳月娥。。。。。。
柳月娥!!
柳月娥啊。。。。。。
嫉妇河东狮啊。。。。。。
苏轼那倒霉孩子一句“河东狮吼”,让世人记住了怕老婆的“陈季常”,此后千年一直被人笑话。
原来,那个陈季常。。。。。。就是陈慥啊!
。。。。。。
“季常啊。。。。。。”唐奕看着眼前还是半大孩子的陈慥。“你爹给你定的那门亲,你知道吗?”
陈慥小脸儿通红,操着一口川音,像模像样儿地恭敬回道:“好叫唐叔伯知道,慥是知道的。”
“那你乐意吗?”
“父命如山,自是乐意。”
“不乐意跟唐叔叔说,我给你做主。”
“呃。。。。。。”陈慥一窘,心说,这小唐叔叔什么意思啊?
“慥是乐意的。。。。。。”
“唉!”唐奕悠然一叹,可怜的孩子。。。。。。
“对了,你和苏子瞻熟识?”
“自小玩伴,甚是交熟。”
唐奕急道:“离他远点,那货不是什么好东西!”
“。。。。。。”
陈慥无语,这话没法接啊。
回到学舍,见苏轼正坐在铺上看书。
“子瞻。。。。。。”
“啊?”苏轼抬头一看是陈慥。“有事儿?”
“你和小唐教谕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啊?”
苏功一脸发懵,“没有啊!好久没去惹那疯子了。”
“疯子?”陈慥不解。
只闻苏子瞻道:“季常初入观澜,诸多事务还不熟悉,奉劝季常一句。。。。。。”
“什么?”
“离那疯子远点,那货不是什么好东西!”
“。。。。。。”
好吧,和唐奕交代的一样。
他可不知道,唐奕不让他和苏轼走太近,是怕将来他那点家丑被这货传出去;而苏轼不让他和唐奕走的近,是因为这几年让唐奕折腾得不轻。
只当是这两人真有什么过节,不想让自己知道呢。
。。。。。。
反正不管怎么说,陈慥这就算在观澜住下了,每日勤免进学,晨昏皆同观澜老生一起出操锻炼。只一个月,就从白白净净的俏娃娃变成了黑不溜湫的野小子。。。。。。
——————
进到八月,观澜还在陆续地进学生,虽是没有几个是唐奕认识的牛人了,不过水平却都不差。
七月末旬的旬考,唐奕竟然连个乙等都没评上,可见竞争之激烈。
这让唐奕更加的不敢滞怠,日夜苦读,铆着劲儿要和这些牲口们一较高下。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之中,就连宋楷、庞玉几人也放下了玩心,努力备考。
因为,距离明年的秋闱解试,只剩下整整一年的时间了。
。。。。。。


第533章 乙等下
唐奕依旧窝在小楼里看书,有时连正课也不去上了。
他现在属于文以定体、学以成形的阶段,大课属于观澜的固定课业,讲的东西没法变通,而老师们的讲义对他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事实上,观澜老生们大多已经不怎么去上大课了,他们和唐奕一样,除了特定为了某个知识点去大课听一听,更多的是自行雕琢,经义上也转而进行些溜边扫漏的工作。
范仲淹、尹洙、孙复、苏洵等人也是把重心转移到单独指点,按需讲学上面。他们也都意识到这一科儒生的出类拔萃,可能以后再难遇上这么一大批天资绝伦的学生了,所以也是格外用心。
这一科,将是观澜的巅峰!
。。。。。。
这几个月,范仲淹等人时不时也会亲自到小楼来指点唐奕的课业。
而萧巧哥也明白,大比对她唐哥哥意义非凡,这段时间,她也很少去城里见二哥,挤出更多的时间陪着唐奕苦读。
就连一向拿唐奕说笑的“熊孩子”苏小妹,也懂事了很多,平时已很少来打扰唐奕。就算是来,也是很规矩的与萧巧哥一起帮着唐奕打磨学问。就算有的地方她比唐奕还懂,也不会像以往那般极尽挖苦,生怕唐奕情绪波动影响了读书的心情。
这一天。
一大早,苏小妹就跑到唐奕这里来了。见唐奕在案前看书,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默默地拿了本《邹氏传》,安静地坐下来看。
唐奕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继续埋头啃书。
看了一会儿,又起笔做了一篇《策论》才疲惫地伸了一个懒腰。
见苏小妹在对面贼溜溜地看着他,唐奕不禁一笑,“我这里又没什么好玩的了,你苦坐了一个时辰干什么?”
小妹大眼睛一转,使劲摇头,好像真什么事儿都没有的样子。
唐奕见她不肯说,也就不问了,继续低头再看书。
“唐哥哥累不累呀?”
“嗯?”
“都看了一个早上了,歇一会儿吧。”
唐奕下意识地看向窗外,外头阳光正灿。
“好吧。。。。。。”
苏小妹一声欢叫,拉起萧巧哥就走。
萧巧哥本想给唐奕泡上一碗茶汤,无奈小丫头劲还不小,硬被她拖得远远的,躲到了一个小声说话唐奕听不到的地方。
唐奕玩味地看着她们两个躲在厅角,小声嘀咕。虽然听不见,但苏小妹又是拱手,又是作揖,萧巧哥看向这边却是一个劲地摇头拒绝,哪还猜不出二人说的是什么。
“咳咳。。。。。。”唐奕清了清嗓子。
“一会儿我要去后山看看阎王营,巧哥却是一个多月没进城看过你二哥了吧?”
二人被唐奕吸引,一听他这么说,苏小妹眼睛登时就亮了,而唐奕巧哥却没答。
“好端端的去后山做甚?”
“杨二哥跟我说了好些天了,让我去帮他看看黑骑营的训练成果,一直没倒出工夫。”
“那。。。。。。”萧巧哥一阵犹豫。她当然知道,唐哥哥是故意这么说的,好让她进城看看二哥。
“那什么那?”唐奕又伸了一个懒腰。“正好都歇一天。”
说着看向苏小妹,“还不去换衣服?小滑头!”
苏小妹早就乐开了花,“晚上我把我二哥的手稿、笔记都烧了,绝不让他与唐哥哥抢状元!”
说完,一溜烟儿地跑没影儿了。
唐奕苦笑,这丫头要是男儿身,比他两个哥哥还跳。烧了苏轼的笔记就有用?
少了苏轼,还有曾巩;没了曾巩,还有章衡,哪个都不是善茬啊。。。。。。
。。。。。。
这时,楼梯响动,却是君欣卓从楼上下来了。
平时唐奕用功的时候,只要有唐奕巧哥在,君欣卓是不会在旁边的,她是武人出身,对文事是一窍不通,怕在楼下反倒添乱,耽误唐奕看书。
唐奕见她下来,“正好,你和她们一起。憋了这么久,也该出去散散心了。”
君欣卓不想去,唐奕身边总要留个人照顾。
可是,唐奕不允。“都去都去,今天谁也不用看着我。”
君欣卓扭不过他,只得同意。
不多时,苏小妹一身男装,宛若一个富家童子一般跑了进来。
之前,唐奕给萧巧哥弄了一个男装的假身份,苏小妹吵着也要。左右也不费什么事儿,唐奕就由着她,在开封府要了一个户籍。
萧巧哥也换了男装下楼,与苏小妹往一块一站,还真有点兄弟两儒生的感觉。
唐奕把她们三个推出去,“走吧走吧,天不黑别回来。”
——————
送走三人,唐奕没去什么后山,又坐回案前,埋头看起书来。
去阎王营只不过是借口,让她们出去散散心才是唐奕的用意。
他常年锻炼,精力旺盛,这般苦读对唐奕来说只能算是休假。但是萧巧哥却不同,天天陪他这么熬着,又闷在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
临近中午,宋楷来了。
“旬考成绩出来了。”
“嗯。”
见唐奕头都不抬眼不离书,“你是乙等下。”
这回唐奕顿了一下,眉头微微一皱。
“不错了,上旬不是才丙等上吗?”
唐奕摇头,“还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