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神医-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很惨,西夏不愧恶狼之名,所过之处,一片狼藉、鸡犬不留,被西夏攻破的那些城寨里面的物资,被西夏劫掠一空,损失最惨重的还是金明寨,金明寨作为驻扎十万兵马的大寨,粮草军械更是众多,虽然寨破之前烧了一批,但大部分都被西夏人抢走,这次西夏南侵,永兴军路损失了将近一百八十万两银子的物资,不过这些东西除了被西夏军队消耗的一部分,剩下的都被大人抢了回来!”范仲淹先是感慨的摇摇头。然后看着赵磊笑着说道。

范仲淹说得不错,西夏抢夺地大部分军械物资,除了留在延安府野利遇乞军中的一部分,剩下的不管仁多保仁在卫家寨的物资还是元昊在好水川留下的物资,都被赵磊缴获,这些缴获中大部分都是西夏从宋境四处搜刮而来的战利品。

虽然赵磊很多缴获和范仲淹上报的损失重复,但是这些物资毕竟经过西夏军的手,缴获和损失就算是同一样东西,赵磊也不会还给范仲淹,那些缴获可都是功劳。是赵磊手下十几万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再没有朝廷下旨嘉奖以及下令还给延安府之前,赵磊就是一个子都不会还给范仲淹的。

范仲淹看到赵磊含笑不语,知道别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援助,只能等待朝廷地命令了,于是转移话题问道:“军中详细战报也出来了?听说朝廷要大人献俘还有将仁多保仁他们的尸体带回汴京?”

“不错!好水川和渭州两次大捷让官家和朝廷十分欣慰,嘉奖令已经下来了,各种赏赐还在路上,朝廷要本官派人将仁多保仁等西夏二十多位大将的尸体还有那七千多俘虏送到汴京,朝廷同时同意本官的计划。已经派使者联合西夏西北的回鹖和唃厮啰再次攻夏,同时派出五万援军。估计一个月后就会到达延安府了。”赵磊将汴京的旨意对范仲淹仔细解释一遍说道。

“好水川和渭州两次大捷的确激奋人心,但这份详细战报如果泄漏出去,估计就没有那么多人欣喜了。”韩绮一脸苦涩的拿出一份详细的战报交给范仲淹后沉痛说道。

范仲淹疑惑的接过韩绮地战报,看了之后,脸上的笑容顿时失去,也变得沉痛起来。

这次宋夏交锋,虽然名义上是大宋取得暂时地胜利,但是胜利的基础却是建立在宋军沉重的损失上。

赵磊没有来到延安府的时候,西夏已经将宋军打的节节败退,损失兵马不下五万。而赵磊节度永兴军路所有兵马之后,卫家寨之战虽然仁多保仁被迫弃寨而逃,但他手下两万兵马的全军覆没,却给赵磊带去了同样数目的伤亡。

渭州之战的战果更是令人心惊。事情好像杨文广困守庆州一样,渭州攻防战宋军同样将渭州城中所有青壮都拉上城头,这一战元昊损失惨重。但战后渭州却和庆州一样家家戴孝,韩绮和郭承祐的五万兵马更是伤亡两万,渭州守军加城中青壮伤亡数字更达到三万之多,渭州攻防战的胜利,可以说是宋军用将士尸体堆出来地。

而好水川之战,赵磊伏兵未出之前,韩绮的主力虽然没有太大损失,但负责阻击西夏骑兵的小股部队损失惨重,高遵平以及另外两支部队几乎被打残,战后收拢败兵,方知他们损失竟然高达八千之巨,不过赵磊伏兵出现之后,西夏军全面溃败,只有拼死突围的西夏骑兵给宋军带来四千人地伤亡,其他再没有太大数目的伤亡情况,不过小规模的伤亡却数不胜数。

任福劫掠西夏众多部族付出地伤亡,范仲淹和野利遇乞对持在延安府所付出的伤亡,种种损失加在一起,竟然达到惊人的十三万之多。

想想西夏南侵元昊虽然损失十万大军,但是却也给大宋造成十三万的伤亡,这种比敌人伤亡更惨重的胜利,只不过是政治目的的胜利,在军事上,大宋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不过范仲淹沉痛过来,转念一想也有些欣慰,因为大宋这十三万损失之中,有将近一半来自庆州和渭州城中百姓的损失,而大宋来自汴京和边军中的精锐,损失并不算很大,而西夏元昊这次南侵损失的十万人马,都是西平府和兴庆府的精锐,如果加上这些因素的对比,这场胜利还是让人欣慰的。

“不过胜利过后的麻烦终于来了?”等范仲淹消化了战报带来的沉痛,赵磊终于提起范仲淹请他们前来的

“是啊!麻烦终于来了,朝廷现在再次出现钱荒,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撑前线的战争了。”范仲淹听到赵磊的话,也感叹一声对房间中众人说道。

“钱荒!朝廷没钱了?怎么可能!叶清臣手中可是有好几亿真金白银,怎么可能没有钱呢?”听到范仲淹的话。郭承祐马上惊愕着问道。

钱荒这件事情在座地只有赵磊、范仲淹和韩绮这三个文官出身的将领知道,而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惊愕是免不了的。

“就如郭将军说得,叶清臣的三司衙门当然有钱,而且还有不少,但是那些都是真金,白银都已经很少,铜钱更是稀少到需要剩着用的地步!”范仲淹苦笑两声回答说道。

范仲淹说得这么明白,所有人都懂了,原来朝廷现在闹银铜荒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荒。

不过银铜荒比钱荒来说麻烦丝毫不逊色,要知道大宋的货币一直以铜钱为主,金银都是大规模交易的辅助货币,真正用到的很少,都是有钱人手中把持的东西,而大宋地有钱人,只有百分之一,所以铜钱才是支撑大宋经济的主要支柱,而铜荒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爆过一次,那次官家和朝廷以盐茶为借口用雷霆手段扫灭了那些盐茶蛀虫。从而顺利度过了危机,后来赵磊建立新军后勤衙门。更找到几个大矿山,极大的缓解了朝廷钱荒的危机,不过越富足的国家,越容易爆这种钱荒,钱荒的危机一直伴随着大宋,从来不曾消失,而这次宋夏之战,投入太多朝廷的人力物力,而远在河北的黄河故道的修复也到了收尾的工期,用钱更是如流水一般。这些年户部地富足让朝廷也大方挥霍起来,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使得盐茶清扫和吕宋之捷带来的收益短短时间被挥霍很多,现在朝廷只剩下一堆价值很高地黄金。白银和铜钱都入不敷出,再次开始闹钱荒了。



“也就是说,这次朝廷说得赏赐可能要空了?”夏随关切而焦急的问道。

几位将军很重视朝廷即将到来的赏赐。要知道手下士卒拼命杀敌为了什么,不就是升官财吗!当然官都是那些将军升了,但财如果也没有,士兵哗变的结果很有可能出现,这些将军怎么可能不急呢!

“西北大捷,朝廷的赏赐怎么可能变空呢!现在朝廷的赏赐估计已经走到京兆府了,很快就能来到延安府,不过赏赐的方法可能有所改变!”范仲淹微微一笑安慰房中这些军中大佬说道。

“改变?”身材有些瘦弱,但一脸精明干练的张孜疑惑的对范仲淹问道。

知道内情的韩绮这时替范仲淹解众人之惑说道:“很简单!朝廷开出两种赏赐方法,这次送过来地奖赏,有两万两黄金,还有很多丝绸布匹,延安府官仓的粮食也会运出来一大批用来犒赏将士,不过两万两黄金还有布匹粮食只能选一种!”

韩绮的话让不知内情的三人齐齐一愣,然后同时苦笑起来。

黄金和布匹粮食,都是大宋有交换价值地货币种类之一,不过这些东西都有各自的缺点,黄金太名贵,价值太高,除非大买卖,谁也不会动用这种贵金属货币,更不可能拿来奖赏延安府驻扎的大军,要知道黄金最低单位就是一钱了,但一钱黄金就等于一两白银,用这种贵重金属奖赏十几万大军,如何分配就成为最大地问题。

而布匹粮食虽然也是货币的一种,但大宋从开国普及占城稻以来,就再没有缺粮的困扰,物多而价廉就使得粮食价格极为低贱,一石米在最贱之时曾卖出三百文的低价,最高时也不过六百文的价格,平时也就五百文上下波动,而如今生钱荒,银钱购买力肯定会上升,到时粮食价格就更加低廉,布匹的情况同样如此,如果光粮食布匹不银钱,肯定也会有士卒不满,这两样选那一样都不能满足将士的需要啊!

到郭承祐、张孜、夏随三人为难的神色,赵磊微微一笑说出他早已想好的办法。

“几位将军不必为难!其实这种事情很好解决,朝廷出现钱荒,民间又不会缺少,黄金、粮食、布匹虽然不能满足军中需求,但是能够满足民间需求啊!永兴军路八州之地那么多富豪百姓,谁家中没有点白银钱陌啊!拿黄金换白银,拿白银换钱陌,不过两万两黄金,凭永兴军路数百万百姓的能力,消化它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需要耗费些时间而已,根本无需苦恼!”赵磊端起手边的茶杯,笑眯眯的看着房中众人说道。

“大人这个办法不错!下官马上派人去办!”范仲淹没有想到赵磊这么快就解决赏赐的问题,马上佩服的点头说道。

“永兴军路是好办,但是朝廷面对的问题,可不好办啊!朝廷可是拥有几千万两黄金,整个大宋民间都不可能将这些黄金消化,如今遭遇钱荒,他们可要头痛了。”虽然身在延安府,但是韩绮还是十分注意汴京的动向,解决完北方大军赏赐的问题,他开始关心朝廷举动沉声说道。

大漠出差回来了,不过倒霉的大漠居然得了坐背疮,据说是长期坐着所致,最可怕的是想快点好需要开刀引流,虽然是小手术,但也是手术啊!真是倒霉啊!大漠现在感觉霉神附体,出差期间疮还犯了,祸不单行啊!)

 第十三章 言铸钱,赵磊欲抑佛

的府衙之中,韩绮脸色平静但心中却是波涛汹涌,大几年出现两次钱荒,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繁华顶峰沦落的前兆,如果不能解决这次钱荒问题,恐怕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都会受到影响,正因为这次钱荒问题很严重,才会引起韩绮的高度重视,如果他能够解决这次钱荒问题,在朝廷和民间的威望定然能再上一层楼,纵然达不到赵磊那个高度,但一定能够和范仲淹比肩,以后封侯拜相定然不在话下。 

不过解决目前朝廷百官都袖手无策的钱荒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虽然现在朝廷在各地现不少银铜矿山,但是这些矿山产出效率的低下根本达不到朝廷消耗要求,更让人觉得为难的是这些矿山已经占用了很多人力资源,如果朝廷想加大对矿山开采的投入,势必波及其他产业,目前朝廷最重要的黄河故道工程已经到了尾期,而就着尾期也至少要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年多时间里,朝廷根本无法对银铜开采加大投资,这样一来,解决这一年多时间的钱荒,就成为现在朝廷关注的焦点了。

韩绮虽然有办法让朝廷度过这一年多的钱荒期,但是他也明白他的办法对于大宋来说,是饮鸠止渴的一种方法,虽然现在可能解决朝廷的钱荒,但以后必定给朝廷带来更大的麻烦,不过虽然如此,在朝廷百官纷纷不甘吭声的情况下,他很愿意将这个办法上呈官家,让官家去考虑是不是用他的办法度过难关,不过在这之前,他想听听赵磊的意见。看赵磊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朝廷地钱荒问题。

“赵大人!下官想出一个办法解决朝廷目前的钱荒困境,不过想法不够成熟,还望赵大人多多指点啊!”韩绮趁着赵磊和范仲淹等人谈论中途休息的时候,突然张嘴对赵磊笑着说道。

“哦!韩大人有何想法啊?”赵磊听到韩绮突如其来的话,微微一愣好奇的问道。

着范仲淹以及其他几位禁军将领好奇的眼光,韩绮清清嗓子仔细说道:“朝廷此次又出现钱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西夏南侵致使北方边防军费开始骤然增加而入不敷出,不过战争既然没有结束,朝廷势必近一步加重钱荒的困境,紧靠朝廷户部那些黄金。虽然可解一时之需,但不能长久;而永兴军路向来盛产铁矿,而且都是质量上乘的铁矿,下官以为,朝廷可以下旨让延安府铸造铁钱,以应付边军一时之需,等到战争结束,再慢慢废除这种铁钱!”

“万万不可!本官反对韩大人的想法,铸铁钱,说来容易。朝廷禁金银铜却不禁铁矿,大宋各地各种私人铁矿到处都是。一旦铁钱实行,势必引起大量私铸铁钱地现象,一旦这种铁钱在永兴军路普及,各地铁钱就会蜂拥而入,一年多的时间,足够那些私钱掏空半个户部,到时废除铁钱,受苦的还不是那些得到铁钱的百姓,韩大人此言,心中可有北方百姓的存在!”韩绮的话刚刚说完。范仲淹一听马上怒了,大声反驳说道。

范仲淹和韩绮本来就不对路,两人在政治倾向上分歧很大,无论是对西夏的攻守论还是对朝廷内部的政务。两人的看法从来就没有能够合拍的,所以当韩绮听到范仲淹反驳他意见地时候,马上开始引经据典辩驳起来。和范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