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神医-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第一份报纸汴京新闻报在赵磊和叶清臣的关注下短短几天就正式出现并开始行,这份四版报纸共招了三百多个落榜士子主笔撰写,这第一份报纸的内容是赵磊和叶清臣从三百多个士子两千多份。选出的,不但涉及到朝廷政事,而且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乡间趣事无所不包,面对的可以说是大宋各个阶层的百姓,今天第一天销售,就卖出去了十几万份。

“这一份报纸就卖五个大钱,未免太便宜了吧?”田岚看着赵磊手中的报纸,感叹着这种报纸的廉价。

“便宜!姐姐没有听官人说吗!汴京新闻报是日刊,每天都有,一天五个大钱,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个大钱,将近两钱银子了。”白馨兰听到田岚的话,笑吟吟的解释说道。

“是啊!这个东西一定很赚钱,今天我上街,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报纸呢!听说今天一天就卖了几十万份呢!”萧若若也在那里唧唧喳喳的说道。

“报纸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办这个报纸,需要养太多的人,同时报纸的成本费用也不低,一份报纸扣除成本,最多赚一个大钱,一个月也就三十个大钱,也就三分多银子,三个月才一钱银子,不过如果销量好就另当别论。这第一期报纸只印刷了一百万张,除了给汴京留下二十万,其他都分大宋各地州县了,如果销量情况好,会增加印刷数量,如果能够销售过千万份。才算真正地赚钱!”赵磊对身边的女人仔细解释说道。

“这还不算赚钱,一份报纸一个月三十个大钱,一百万份就是将近四万两白银,如果能够卖到一千万份,那一个月就能赚四十万,虽然比起新军后勤衙门一个月两百万少很多,但至少给三司衙门赚了很多了,叶清臣还真是老狐狸,抢钱比谁都快!”白馨兰听到赵磊的话,马上惊讶的说道。

“好了。你以为一千万份这么好卖啊!我估计报纸的销量最多两百万份,大宋没有那么多读书人,一份报纸够很多人看了。”赵磊打断几个女人惊讶的议论说道。

“两百万份,每个月也有八万两,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已经安排了很多落榜地士子,白白拣来的银子,叶清臣估计已经在偷笑了。”田岚非常不满的说道,赵府几个女人都知道赵磊为了报纸的事情操了很多心,结果什么好处都没有。怎么能不生气呢!

……

一切事情的展如同赵磊的猜测,当第一份汴京新闻报行,并在上面声明民间办报的条件以及报纸衙门的权力之后。各种小报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仅仅汴京就有无数小报,什么汴京早报、汴京晚报、开封报、京城报等等几十种报纸,而大宋各地入江南新闻报、河北新闻报、蜀中新闻报更是数不胜数,汴京几千落榜士子不但全部被办报商人瓜分,就是那些士子身份的人也遭到追捧,报纸的火热带动了印刷业和造纸业,汴京一时洛阳纸贵,朝廷更从中收取大量税金还有办报收入。

“老爷。府外一位眉山士子田维求见!”就在赵磊好不容易偷地浮生半日闲,和几位夫人谈天说地在书房闲聊的时候,候山突然在门外禀报说道。

“田维!妾身的本家亲友,不过很远的亲戚,上次还来过,估计官人没有印象了吧!那个四十多岁,特别瘦那个!”田岚听到候山的话,马上对赵磊说道。

他来干什么!赵磊疑惑地带着田岚在前堂大厅见到了这个身体特别瘦弱的田家远亲。

“田维见过大人!”四十多岁,看上去一脸忠厚的田家远亲田维,对赵磊恭敬一诺说道。

“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套!来人,上茶!”赵磊挥挥手让田维坐下后对伺候的丫鬟说道。

田维不是王素和吕公绰那种世家子弟,出身贫寒,又没有柳永那种惊艳之才,本身又忠厚老实,世面见得又少,所以看着赵磊这个二品大员,唯唯诺诺放不开手脚,看到赵磊这么客气,更是手足失措。

“不知田大哥怎么有空来赵府了啊?”做为田维的亲戚,虽然是远亲,但却不能大小不分,田岚看到田维地失措,很亲切的口称大哥对田维说道。

“这个?”听到田岚这个熟识之人的话,田维紧张地心情放松了很多,看着赵磊欲言又止的说道。

“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直接说?”赵磊毫不客气的对眼前这个年龄大他一倍的中年士子说道。

“是这样的,赵大人,在下本来也是在汴京混生活的落魄士子,是大人提议兴办报纸,才被汴京新闻报看重,现在担任汴京新闻报的主笔人,不过汴京新闻报现在有落魄士子将近五百人,每天都有最少五百文章出自这些落魄士子,但四版的汴京新闻报只能刊登不到百篇文章,其他或者刊登在下期,或者当成垃圾扔掉了,正好现在很多报纸都变成八版报纸,所以我们希望汴京新闻报也改成八版,这样一来能够使用更多士子们更多的文章,更好地教化万民!”田维一说起话来,紧张全然不见,脱口而出,侃侃而谈的对赵磊仔细解释来这里的目的。

听到田维的话,赵磊微微一愣,随意疑惑的问道:“汴京新闻报增刊的事情,你们应该找报纸衙门啊!为什么来本官这里?”

听到赵磊的问题,田维苦笑说道:“赵大人,我们不是没有找过报纸衙门,但是报纸衙门的官员根本不允许,找几遍他们都推脱没有这个权力,说这个报纸是大人您和三司使叶大人一起办的,他们也不好贸然更改,所以在下受汴京新闻报士子所托,前来求助赵大人了。”

赵磊低头沉思一会,坦然对田维说道:“本官考虑一下,过几天给你答复好了。”

田维看到赵磊端起而不喝的茶杯,心想今天的任务已经达成,随即告辞离开了赵府。

“官人!你会答应田维的请求吗?”看到田维离开,田岚马上对赵磊娇声问道。

“无所谓,汴京新闻报是四版还是八版,根本没有区别,和叶清臣那个老狐狸沟通一下也不错,毕竟他现在是三司正使,计省(三司的别称)宰相,位列执宰之位,和孟王、吕夷简、王曾、张士逊、晏殊、宋绶还有蔡齐一样,同列八大执宰重臣,最重要他是官家赵祯的心腹,朝廷最忠实的拥皇派,和他走得近一些,不怕官家忌讳!”赵磊沉吟一番,对田岚解释说道。

“万万不可!”赵磊的话刚刚落地,一个让赵磊感觉熟悉的声音突然从偏厅传来。

赵磊惊讶的转头一看,果然现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偏厅走了过来。

“明允兄!你什么时候来到汴京了,也不通知一声!”赵磊看到从偏厅走来的苏洵,惊喜的迎上去朗声说道。

“昨天来的,家里人现在都住在亲友那里,我刚刚来找你,赵府官家候山说你正在会客,我就在偏厅听了起来!”苏洵和赵磊也算老朋友了,到了赵府毫不客气,坐在刚在田维的座位上,端起田维没有动过的茶水,一饮而尽后对赵磊说道。

“明允兄既然已经听到,为何阻止我去见叶大人啊?”赵磊马上疑惑的将刚才苏洵阻止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三石兄现在是一叶障目啊!你有没有想过,汴京新闻报一旦四版变八版,对你会有什么影响?”苏洵苦口婆心的对赵磊叹息说道。

“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吧!不过是汴京新闻报而已,它归报纸衙门管理,就算有什么不妥,也不会找到我身上啊!”赵磊一头雾水的对苏洵问道。

“三石兄糊涂啊!我刚来汴京都知道由于报纸的出现,汴京纸价上涨一半,汴京新闻报一旦从四版变成八版,成本会提高一倍还多,但汴京新闻报本来就比其他报纸贵上一些,如果提高一倍价格,买汴京新闻报的人肯定会大批减少,这样一来,汴京新闻报就会入不敷出,很快就不能养活那么多的落榜士子,这个报纸是三石兄提出的,办报纸的目的也是三石兄提出的,一旦汴京新闻报不能养活落榜士子,三石兄难免会担上一份责任啊!所以我才阻止三石兄找叶清臣,这个事情肯定是有人要对付三石兄!”苏洵仔细的将事情的因果对赵磊解释说道。

“原来如此,不过明允兄以为这点小事能够对付的了我吗?”赵磊恍然大悟之后,马上傲然对苏洵说道。

“千里之堤,毁于蚁**啊!三石兄能够在官场平步青云,靠的就是官家的信任,如果三石兄做错几件事情,就会失去官家信任,那时的三石兄还有这个信心凭小事不能对付你吗!”看着傲然的赵磊,苏洵马上打击性的劝说道。

“我从来不会做错事,也不怕做错事,如果我连这个自信都没有,何必来汴京趟官场这混水呢!”赵磊依然自信的傲然说道。

着执迷不悟的赵磊,苏洵既惋惜又敬佩,不在劝说,反而问起赵磊如何应对这件事情。

 第五章 僚人乱,苏洵成幕僚

赵府前堂大厅,前来赵府拜访的苏洵,看着执迷不悟的赵磊,询问他如何处理田维的请求还有汴京新闻报的事情。

“官人,汴京新闻报现在好好的,没有必要为了那些得寸进尺的士子,将汴京新闻报改成八版吧!”田岚很不赞成赵磊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毕竟这件事情办了也没有好处,所以柔声劝说赵磊不要去找叶清臣。

听到田岚的劝说,赵磊转头看看苏洵问道:“明允兄怎么看?”

“坐视!”苏洵简单明了的回答说道。

“哦!不过我却和你们有着不同的想法,汴京新闻报如果改版,就能安顿更多的落榜士子,养活更多的工人,同时也能在报纸上表更多的见解,毕竟汴京新闻报是朝廷的喉舌,代表着朝廷的利益,如果改版,会增大朝廷的影响,如此好事,何乐不为呢!”赵磊一脸自信淡然的对田岚和苏洵说道。

“钱财和成本的问题怎么解决?”苏洵不明白为什么赵磊有这份自信,疑惑的对他问道。

怎么解决!当然是广告了,早在赵磊准备办报纸的时候,就已经打算推出广告,不过因为汴京新闻报被三司抢走,没有分到好处的赵磊当然不愿意拿出广告这个赚钱的提议,不过现在居然有人将报纸当成攻击赵磊的工具,所以赵磊马上想到一个釜底抽薪地计划。先让汴京新闻报四版变八版亏本,然后赵磊再提出广告救场,最好能将报纸衙门并入新军后勤衙门。

打着这种算盘的赵磊,当然不会将事情全盘托出给苏洵,所以微笑不答苏洵的问题,反而对他问道:“明允兄既然昨天已经到汴京了。想必对汴京的事情非常了解了,不知明允兄以为,汴京新闻报改版的事情,背后是谁在推动呢?”

“还能有谁,三石兄在汴京的敌人就两个人,一个是吕夷简,一个是将门,而将门根本不可能影响到那些纵然落魄依然高傲地士子,只有吕夷简,有能力在背后推动这一切!”对于赵磊问的这个幼稚问题。苏洵十分恼火的回答说道,在他看来,赵磊的这个问题根本是侮辱他的智商。

着苏洵有些恼火,赵磊哈哈一笑说道:“只是随便问问,明允兄何必气恼呢!对了。三石还没有问明允兄为什么前来汴京呢?”

“是啊!先生在眉山住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提出前来汴京呢?”田岚也在一旁疑惑的问道,看来她也不知道苏洵为何突然来到汴京。

听到赵磊关切的询问,苏洵叹息一声,郁闷说道:“两个月前。我在凌云山的庄园突遭天雷大火,整个庄园焚烧一空,幸亏当时我带着内人和犬子出外探亲没有回来。所以没有什么损伤,不过凌云山是不能住了,我准备从新开辟家园,去询问大佛寺智深长老地意见,他却告诉我大利东方,繁华之处再凌云!”

“东方繁华之处,除了汴京,还能有那里,没有想到明允兄竟然信奉佛教!”听到苏洵前来汴京的荒唐理由。赵磊摇摇头,笑着对他说道。

“我不但信佛,而且信道,它能让我心情更加平静的钻研学问!”听到赵磊有些讥讽的话语,苏洵却一脸淡然的说道。

着苏洵地神色,赵磊十分奇怪北宋的教育问题,北宋的士子不但精通诗文,而且个个都研究过佛道典籍,大街上的士子随便拉出来一个,就能和佛道两教的大师深入交流宗教地问题,不止如此,北宋的士子基本上个个精通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等杂学也略有涉猎,简单的说来,北宋士子地知识面,比千年后的大学生不知道广阔多少,这种情况总让赵磊感觉后世人的智商在慢慢的减低。

“明允兄既然准备定居汴京,不知有何打算啊?”赵磊端起茶杯,润润干渴的嗓子之后,对苏洵仔细问道。

苏洵看着眼光闪烁的赵磊,转念一想马上想到赵磊的目的,随即含笑说道:“还能怎么打算,既然来到汴京,当然是购置房产粮田,准备长居了。”

“汴京可不是眉山,房价之高乎想象,一套两开四合的小院子,至少要三千两银子,差不多是眉山地十倍,而汴京附近的粮田早被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