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上谷乌丸众虽有数万族人,但他们的控弦之士,却只有四五千人,而且并未经过系统的整军训练,还属于一支呼啸而聚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实在偏弱。

    因此,上谷乌丸众虽然最早攻伐抗击公孙瓒,却没能对公孙瓒军有效的造成多大损伤,反而被公孙瓒部下将领单经击败数次,损失折损过千人,望风而逃常常。

    虽然上谷乌丸众被单经击败,然其首领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却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晓自军无法正面相抗公孙瓒军,便转入游击之中,伺机攻伐袭扰公孙瓒军。

    如此举动,虽不能大损公孙瓒军,却也让公孙瓒军疲乏叫苦。

    此时,敢明面上与公孙瓒作对的,除了蓟城阎柔为首的刘虞残部之外,也就只剩下这上谷乌丸的鲜于兄弟俩了。

    因此,阎柔立即修书一封传递到鲜于辅军中,请求鲜于辅能够领军来蓟城,协作防守城池。

    然而鲜于辅得到阎柔信件后,却有些犹豫不决,他手下骑士虽然马术精湛,然而却不习阵战,更不懂守城之要,若是进入蓟城协防,不但恐怕难有作为,反而会自陷其军于蓟城之中。

    对于公孙瓒的大军,鲜于辅虽然令部下游击袭扰不止,然而却也真正认识到了公孙瓒军的实力强大,因此他才不敢真的去蓟城死守,那样若是蓟城被破,他连逃跑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在鲜于辅的心中,他认为蓟城根本防不住公孙瓒军,公孙瓒军不月便可攻破残兵破城所守的蓟城,那时候城中的一切抵抗之力,必遭公孙瓒大军的雷霆粉碎。

    当然,鲜于辅不可能直言回信阎柔,言称自己恐惧公孙瓒攻破蓟城后性命难存,故而不愿入蓟城协防,却只好回信称大军折损严重,恐难有力守城。

    不过鲜于辅与阎柔关系熟络,又曾经共同在刘虞麾下,共受刘虞恩惠信任,因此鲜于辅也不可能放弃阎柔的求援信不管。

    亲自引领部下骑士在蓟城外围游击公孙瓒军,借此为蓟城防守减少一些压力,虽然所尽之责微渺,却也竭尽全力,尽了二人间的情义了。

    ……

    没有鲜于辅引军入蓟城协防,蓟城内只有阎柔的三千余残兵,加上强征的城内精壮平民,也只有万人不到,且战斗力和士气还都十分低下。

    阎柔无奈,只好令守城军民加固城防,将城中房屋尽数推倒,凑来石块、重木等,作为守城之用。

    阎柔的守城准备,不可谓不充足,只可惜蓟城虽然已经是幽州数一数二的大城,然而辎重却是稀少,连守城火油都凑不出一桶。

    没等蓟城喘息一日。

    公孙瓒立即下令全军攻城,顿时无数士卒呼啸冲向蓟城,对付蓟城这不过两丈的城墙,只需随便伐造一些云梯就足够了。

    阎柔立即亲上城头,指挥士卒防御公孙瓒军的进攻,绝不能让公孙瓒军轻易登上城头,夺取城头,夺取蓟城。

    蓟城虽小。

    城墙虽低。

    军械虽旧。

    守城士卒虽然不多。

    守城军民虽然战斗力低弱。

    然而蓟城上下,从主将阎柔到战卒甲,从平民乙到曹掾魏攸,蓟城内的每一个人都众志成城,都同仇敌忾。

    刘虞在蓟城经营多年,令蓟城发展迅猛,城中军民商贾皆感其恩惠,此时公孙瓒领军攻来,全城的所有人都感到发自内心的愤怒与激动,每一个人都恨不得手刃公孙瓒,以此来为刘虞报仇。

    除了为刘虞报仇,这个精神上的抗击意志之外,蓟城军民最大的反抗意志,还是对公孙瓒手下军士的残暴的恐惧之心。

    公孙瓒虽悍猛有威望,然而却也压不住其帐下军卒的匪气。

    这也难怪,边塞之军本就残暴,其中幽州军、西凉军、并州军三军最甚。

    西凉军的残暴狠戾,从董卓一军就可看出,进军洛阳,威压朝廷,劫掠司雍,据关险而与关东叫板,可见其悍勇暴戾如此。

    并州军一开始也差不多,从吕布这等敢谋杀上官丁原就可看出,并州军也是一帮桀骜不驯的家伙,若非丁靖后续接连胜利,以此压住并州军威势,否则这若狂的并州军岂会服从他这十几岁的小儿。

    幽州军更不例外,他们都是常年和异族作战的悍卒,每日刀口舔血如家常便饭,早就将各自生死看淡,但逢生死大战之后,只求及时行乐的畅快释放。

    蓟城富庶幽州之冠,比昔日北平还要繁华。

    虽还不如冀州、中原的一些中型城市,却也是幽州数一数二的好地方。

    因此,当公孙瓒军击破蓟城城防,杀入城内后,必是一番持续数日的残暴场景,抢劫、强奸、屠杀、纵火,……,必是难以避免。

    这一点不用谁解释,蓟城内的民众也都明白,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对于这帮刀口舔血的边军,有机会攻破大城,岂有君子不动之礼?蓟城大破之时,必是人人眼红,血杀狠掠不停。

    为了保证自己与亲人的性命与财产,蓟城中的所有人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唯有众志协作,保证城防不失,如此才能活命留财。

    正是这种每个人都拼死反抗的意志,让这小小的蓟城,在面对公孙瓒大军悍勇攻城之势下,竟是保持住了高强的防御态势。

    人人敢战!

    人人不退!

    人人忘死!

    然而即便蓟城意志坚定,但是却跨不过本质上的不足,蓟城的实力差距公孙瓒军实在太远了,公孙瓒只用两日时间,就让蓟城尝到了反抗他的下场。

    (本章完)


第148章 公孙瓒VS阎柔



    只两日时间,蓟城的正规守军就折损了过千人,受伤者更是无数,而强征的、自愿登墙作战的城内平民,更是死伤无数。

    而公孙瓒一方,仅仅折损了千余人而已,作为攻城方的损失竟然尚小于守城方甚多。

    如此态势,世间罕见,一切原因只怪公孙瓒军太精勇,而蓟城内的军民却太羸弱。

    作为公孙瓒手底下的老兵,几乎都是大小生死战三场以上的幸存者,每个人都悍勇无比,并且还十分精明。

    那些不会观察战局,不会趋吉避凶的士卒,根本难在边关军中幸存。

    再沸腾的热血。

    再不屈的斗志。

    再团结的力量。

    在绝对的力量差距下,在致命的刀箭下,一切抵抗意志,都会被碾成齑粉。

    蓟城内,仅仅两日,城内军民团结不屈的意志,就被瓦解出无数裂缝。

    看着麾下情绪低落的将士,两股战战的民众,阎柔的心里亦是在颤抖,只是两日的攻防,他的身上就中创近十处,其中甚至有一次,公孙瓒军的飞箭,距离他的眼眶只差一厘。

    若非他用手盾及时格挡,此时他不说已经身死城头,至少也是失去一只眼睛。

    虽然阎柔的心中亦是后怕恐惧,但是却没有屈服投降的心,依旧全天位于城头一线指挥,陪同军士们一起守城不退。

    此时,阎柔立于城头,高举长矛,赫然大吼道:“弟兄们!你们也看到了,公孙狗贼的军士是如此悍勇,接下来我们中的任何一人或许会身死,这小小蓟城或许会城破,但在最后结局到来之前,若放弃抵抗,那是一个男人的耻辱。”

    “幽州的好男儿,不怕死、不惧战,他公孙狗贼的军队不畏死战,我蓟城的军士就是怯战惧死的孬种么?”阎柔继续大吼道,嗓子甚至因为剧烈的撕扯而声哑,然而其声音却依旧清晰可听,“公孙狗贼想拿下蓟城,就必须先踏过老子的尸体,否则!我要告诉他,给老子吃食去!”

    看着阎柔红眼发狂的样子,士卒们非但不觉得他疯了,反而将心中低落的士气也渐渐提升。

    此时,蓟城上下,虽然谈不上胜兵求战,却也是激发了最后的反抗斗志。

    主将悍勇不退,士卒岂能后退?

    ……

    又一次,蓟城抗住了公孙瓒的又一轮进攻。

    望着无数次岌岌可危的蓟城防守,又无数次绝地求生的蓟城防守,公孙瓒的眼睛亦是眯成了一条线,脸上虽依旧坚毅沉稳,然其心中却是涟漪泛泛。

    公孙瓒想不到蓟城竟然如此顽强,才三千出头的守军,面对自己麾下数万强兵悍将,竟然会坚持到这一刻。

    攻城期间,公孙瓒已经令士卒射出过百封劝降信入城,以此劝降蓟城守将。

    不过阎柔并未因此就降,依旧严防不退,这一点并未出公孙瓒所料,他听过蓟城的主将,乃刘虞麾下大将阎柔,此人忠义有信,名传幽燕。

    阎柔不降,为刘虞尽忠至死,这是公孙瓒十分佩服的,虽然公孙瓒对刘虞的假仁假义十分不齿,但是对刘虞麾下的幽燕猛士却是极为欣赏。

    最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不止是阎柔等一干刘虞残将,就连城中的残兵亦还是悍不畏死,终力死守不退。

    公孙瓒之所以让人射出过百封求救信入蓟城,一来是有劝降城中守军之意,二来则是为了打击守军士气。

    在公孙瓒的预料中,就算阎柔死战不降,这么多的劝降信射入城内,城中守军必会知晓,心中必定生出二意,战消心怯,死防力度必减。

    这手动摇敌军军心之计,在公孙瓒的想法中,应该会有奇效。

    但是让公孙瓒没想到,蓟城上的守军态势依旧俨然不屈,死战力度非但不减,反而更盛。

    公孙瓒知道,如此结局,必是敌军主将阎柔在搞鬼。

    正如公孙瓒所料,阎柔见公孙瓒军射入投降信后,第一时间不是让人回收信件、隐藏消息,而是直接向全体将士公然宣告,言公孙瓒残暴无信,他的投降信乃诈计,不是真的,而是来动摇军心的小伎俩。

    果然,阎柔这坦荡诉说之举,立即引起了士卒的共鸣,士卒皆不信公孙瓒会招降饶过蓟城,尽皆砥力守城,毫无二意之心。

    公孙瓒见自己的策略没有效果,心中也震怒无比,立即放下所有收敛,除护卫帅阵的白马义从外,公孙瓒命大军全部压上,就连不擅长攻城的乌延乌丸军也被命令参与攻城。

    公孙瓒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放下一切防备,将全军投入攻城之中,以一鼓作气的攻势,彻底摧垮蓟城防御。

    虽然这样的人海齐攻之势,会徒增一些伤亡,但是公孙瓒已经顾忌不了这么多了,就算多死一些人,他也必须在今日拿下蓟城。

    ……

    此时,蓟城外数里的一处山丘之上,三名骑士正位于此,瞭望着蓟城的攻防战势。

    山丘的三人不是别人,正是上谷乌丸众的三位首领,大首领鲜于辅,二首领鲜于银,三首领尾敦。

    望着公孙瓒几乎全军出击,倾军攻向蓟城,三人的脸色尽皆齐变,鲜于银看向鲜于辅,赫然叹息道:“大哥,公孙瓒这一次齐攻,怕是蓟城拦不住了,蓟城就要完蛋了……”

    鲜于辅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弟鲜于银,他这个弟弟虽然为人鲁莽好武,但是却对战局也能稍微看清。

    鲜于辅郑重的点了点头,心中亦是戚然,这蓟城乃昔日刘虞治所,作为刘虞开放上谷市场的直接受益人,他鲜于辅也数次来到蓟城数次。

    在鲜于辅的记忆里,他是眼睁睁的看着蓟城从一座中等城池,慢慢转变成幽州第一大城的,对于蓟城的变化,鲜于辅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想着这样一个城池,就要被公孙瓒攻下屠戮掠夺之后,哪怕是鲜于辅这个异族人,心中亦是略感惋惜。

    “是啊!刘公的心血,就要毁于一旦了,听闻昔日董卓焚烧劫掠洛阳,火光一月不熄,也不知道这蓟城的大火,又能焚烧几日?”鲜于辅低闷言道。

    听到鲜于辅的疑问,鲜于银却是有了兴趣,笑道:“大哥,洛阳乃大汉都城,这小小蓟城岂能和洛阳相比,我猜最多烧三天,不,最多两天!”

    见自己弟弟鲜于银没心没肺的笑言,鲜于辅心中也顿时透亮,心中的郁闷也一扫而空。虽然他也觉得蓟城毁了十分可惜,但这蓟城说到底是那汉族人的城池,烧了就烧了罢,关他乌丸何事。

    就在鲜于辅转变了心态,不再为蓟城即将的下场而惋惜苦闷之时,一旁的尾敦却是突然问道:“大首领,蓟城就要被攻破,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不去帮忙解救下么?”

    (本章完)


第149章 尾敦



    听到三首领尾敦的话语,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一齐看向他,面露诧异之色,鲜于银直接了当的喝道:“尾敦,你脑子不好使么?公孙瓒的军士那么多,足足数万,我们现在就三千多人,怎么去救?”

    尾敦虽然为上谷乌丸众的三首领,然而对于尾敦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