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丁靖自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宗教领袖这个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因为这个时代的愚昧,对于一些宗教的产生的发展,绝对是不能扼制得了的。

    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在政策上限制宗教,丁靖却是在政策上,给了宗教许多合理的发展空间。

    当然,丁靖允许宗教发展的前提,却是不准宗教妨碍到政权统治。

    宗教不得妨碍政权,这是丁靖明确书入法律中的条款。

    所以,在丁靖统治的地域之上,也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宗教,甚至丁靖的夫人张宁,也将黄巾道又重建发展了起来。

    再加上黄巾道的底蕴,本来就十分雄厚,其各种执掌人员,也有着富足的布道经验,以至于整个河北之地,黄巾道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宗教,而丁靖的夫人张宁,更是黄巾道中名副其实的教宗。

    张宁身为黄巾道的教宗,这从某种方面上来讲,也表明丁靖是黄巾道的领袖人物。

    丁靖心中也知道,对于宗教问题的处置上,他明显是有些玩火的迹象。

    因此,丁靖如今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时,也已经开始执行收缩政策了,就是为了防止宗教变得愈加庞大,以至于妨碍了社会的发展、政权的运作。

    为此,丁靖专门令人编制了《宗教法》,并且模仿明朝对宗教的管理制度,设置了一个名为“道禄司”的官署,专门管辖、监察、指导各大宗教山门。

    良久之后,丁靖才向众人问计道:“诸位,我觉得这汉中张鲁,绝对不可硬攻取之,而是应该以他法来攻略,就比如这五斗米道的事宜上。”

    “主公有何示意?”众人立即看着丁靖询问道。

    丁靖点了点头,言道:“诸位,如果我要和张鲁做个交易,允许他在雍凉河北等地传播五斗米道,但是作为相对的条件,他必须将汉中、巴郡之地奉献于我,你们觉得这个交易如何?”

    “主公,不可!不可!”众人立即反对道,“如果让五斗米道扩散壮大,恐对主公统治不利啊!”

    “除非,必须让张鲁遵从《宗教法》,并且在道禄司登记注册。”众人继续言道。

    在丁靖的《宗教法》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内容有: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构建武装,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唯恐政策法律、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伤害人命、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逃避赋税缴纳、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管理民政、不准宗教信仰者为官执政、宗教间的矛盾应服从官府作出的判决,否则都将以邪教论处。

    因此,一旦张鲁服从了《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管理约束,那么张鲁的五斗米道就算是日益壮大,也不会动摇到丁靖的统治根基。

    如此,众人也才能彻底放心。

    只是,《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管理和约束,对如今的五斗米教和张鲁而言,绝对是一件限制权柄和自由的镣铐。

    如果张鲁是一个正常人,那么他就不可能轻易接受这个交易。

    而且,张鲁能够割据一方,显然也不是一个甘领束缚的人。

    “想要张鲁遵从《宗教法》的约束、接受道禄司的管理,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丁靖叹息地言道。

    一时间,所有人也不禁蹙眉叹然了起来,皆感到张鲁的问题,的确有些难以处理。

    忽然,谋士李儒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却是闪出一道亮光,言道:“主公,那张鲁不是自称为‘天师君’么?我们何不再设置‘天师’这么个虚衔名头,正式加封于张鲁身上,如此张鲁说不定会同意你的交易呢!”

    李儒话音一落,钟繇等人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文优所言却是有些想当然了,这‘天师’的名头不过是个虚衔而已,他张鲁岂会因此而舍弃权柄和城地?”

    听着钟繇等人的怀疑之声,丁靖的内心却是受到了极大的点拨,言道:“其实,如果这‘天师’的名头,并不是一个虚衔的话,或许张鲁就会答应交易了呢!”

    “主公,莫非你要给‘天师’赋予实际权力么?”众人担忧地问道。

    丁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想法阐述道:“现在我们治下已经有许多宗教了,就算再多一个五斗米道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如此多的宗教存立于世,光靠《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约束和管理,仍旧有些绵薄无力、捉襟见肘。”

    “因此,我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能否让各宗教实现自我监管?”

    “所以,我准备又设立一个民间机构,名字就叫作‘天师府’,其职责就是监管所有的宗教,并且帮助各宗教化解彼此间的矛盾。”

    “至于这天师府的人员构成,主要有天师一名、真人十名,天师负责管理天师府,真人协助天师管理各项事务,而天师、真人的任职期限,定期为五年,可连任一次。”

    “待这天师府正式建立之后,我准备令张鲁作第一任天师,如此张鲁才有更大的可能来答应我的交易。”

    (本章完)


第746章 天师府



    丁靖为了和平取得汉中,居然打算创建一个“天师府”的机构,以此来招安纳降张鲁。

    可是,天师府虽然有节制所有教派的权力,但是却毕竟受到官府和法律的各种监管,这样的情况对张鲁而言,其权力和自由仍旧显得不够得心应手。

    因此,哪怕丁靖创建了天师府,并且让张鲁担任第一任天师,恐怕依旧不能令张鲁彻底心甘情愿啊!

    但是,丁靖创建天师府这一举措,就已经是在向张鲁做让步妥协了。

    毕竟,张鲁的五斗米道势力庞大,且张鲁个人的威望也极高,现在他丁靖让张鲁继续维持五斗米道,而且还允许五斗米道在各地传教布道,这已经是足够宽大的处理了。

    若是太过退让,恐怕会酿出大祸!

    所以,如果张鲁还是不答应的话,那他丁靖也只能撕破脸皮、抛弃和张鲁的友善关系,直接挺兵进取汉中,向张鲁发起最后的战争了。

    当即,丁靖再次招来刘晔,命刘晔继续充当使者,前去汉中说服张鲁归顺。

    ……

    ……

    一个月后,刘晔又一次以丁靖使者的身份,再次抵达了汉中郡的郡治南郑城。

    张鲁所占据的汉中之地,虽然并非大汉最富庶的城郡,也并非大汉最历史悠久的城郡,但是汉中之地对整个大汉天下而言,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

    自春秋战国开始,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就被先后称作“天府之国”,而将两处“天府之国”连接在一起的,正是汉中这个狭小缓冲地带。

    在汉末这个时代里,天下已经完成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第一次是秦王扫六合,而秦国的基业就是川陕平原;第二次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而刘邦的基业也是川陕平原;第三次是刘秀的中兴汉室。

    虽然刘秀中兴汉室的时候,他的基业是河北平原、南阳盆地,但是他统一过程中最艰难的战争,却都是在川、陕两地发生的。

    如果当时关中和巴蜀并非归属不同军阀,而是被一个势力所统治的话,那么川陕协同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刘秀说不定就无法统一天下、建立东汉了。

    总而言之,关中平原和巴蜀平原,如果想要发挥出一体协同的实力,那么作为两地的连接点的汉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当刘晔抵达汉中的南郑城之后,也不耽搁犹豫,直接前来拜见张鲁。

    张鲁和刘晔已经经过一面,彼此间的感观还算不错,因此又一次见到刘晔之后,张鲁也显得十分高兴,连忙问道:“子扬代使大将军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若是大将军但有差遣,我张鲁必定竭力相助!”张鲁笑着言道。

    原来,张鲁和丁靖本来就关系不错,再加上张鲁帮助丁靖攻灭吕布之后,二人间的关系往来更是友善亲密。

    因此,见到刘晔再次作为丁靖使者而来,张鲁才会表现的如此坦诚欢喜。

    看着张鲁如此亲善的态度,刘晔的内心却没有任何欢喜的波动,面色上也露出了肃然庄重的样子,向着张鲁拱手言道:“大将军听闻张汉中执掌五斗米道,又闻五斗米道推崇行善积德、克己复礼,故而大将军想邀请张汉中将五斗米道,推广传扬至关中和河北等地。”

    听到刘晔这般话语之后,张鲁却是哑然一惊,有些万般没有预料的模样。

    他张鲁执掌的五斗米道,虽然教众甚多、势力广大,但是却终究有些不入流。

    因此,张鲁虽然身为五斗米道的道祖,但是却从不敢在大雅之堂表现出来,更不敢奢求天下诸侯公开承认他这五斗米道祖的身份。

    毕竟,大汉有今天这般混乱的原由,不就正是昔日张角创建的黄巾道引起的么?

    然而,此刻听到丁靖居然要正式承认五斗米道,承认他张鲁作为五斗米道祖的身份,这怎能不令张鲁感到无比惊喜。

    “不过……”

    就在张鲁对此感到欣喜的时候,刘晔却又是语调一转,改口言道:“不过大将军也开出了一个要求!”

    “是何要求?!”张鲁迫不及待地问道。

    刘晔肃然一凛,言道:“五斗米道虽可以在关中、河北等地流传,但是必须服从官府和法律的节制,并且大将军还需要张将军献出汉中、巴郡等地,移步长安或晋阳安居。”

    “什么!”

    听到刘晔将丁靖的要求说明之后,包括张鲁本人在内,整个殿堂内的汉中文武,纷纷露出了惊骇愤怒的表情。

    尤其是张鲁麾下大将杨柏,更是对着刘晔破口大骂,言道:“我汉中此前才助丁靖攻灭吕布,如今吕布刚刚死去没多久,丁靖就要来图谋我汉中了么?如此卑鄙之举,岂不怕天怒人怨!”

    此时,张鲁手下谋士、大将杨柏的兄长杨松,也同样出列指着刘晔,不满地言道:“丁靖只想凭用一句话,就赚得汉中、巴郡大片城地么?此举可是在欺我汉中无人否?”

    面对杨松、杨柏兄弟俩的质问和谩骂,刘晔依旧表情冷毅严肃,只是对着张鲁言道:“张将军,从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到现今大将军坐拥半壁江山,此皆乃大势所趋也!”

    “张将军占据汉中,不过求个自保和富贵,如今这些我家主公都能提供,又为何还要螳臂当车、徒力挣扎?”

    “此外,我家主公还准备设置天师府,并请张将军担任第一任天师!”刘晔看着张鲁继续言道。

    听到刘晔继续说道,张鲁却是瞪了杨松、杨柏兄弟二人一眼,让他二人先不要焦躁慌张。

    随后,张鲁又态度冷淡的对着刘晔,问道:“这天师府又是何名堂?”

    刘晔立即解释道:“大将军说了,天下教派何止千万,这么多的教派存立于世,若不加以监管督促,便会有各种恶迹神棍混迹丛生,甚至酿出黄巾之乱的大祸。”

    “因此,大将军颁布了《宗教法》,并且设置了道禄司这个官署,以此来管理天下教派,防止邪教为恶。”

    “只是,仅靠法律和官署来管理,却依旧只是治表不治里而已。”

    (本章完)


第747章 天师府2



    “想要治理监管各大教派,就必须让熟悉教派的人员,来负责各项事宜,否则只会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很容易引起一些令人不满的影响。”

    “故而,大将军才欲要创建天师府,遴选熟悉传教布道的教派人士担任天师,总领天下所有的教派。”

    刘晔继续说道,“而多方考虑之后,大将军认为这第一任天师的人选,非张将军莫属!”

    听完刘晔的说明,张鲁脸上的严肃,也变成了惊骇。

    甚至,张鲁整个人都是瞠目张嘴,一副惊诧到极点的模样。

    天师府的天师,虽然不是朝廷的正职官位,但是却可以总领天下所有教派!

    如此,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天师府的天师,相当于绿林门派中的武林盟主。

    对于张鲁本身而言,他对从官为政、领军为将,都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

    之所以他张鲁会占据汉中而割据,其实并不是因为贪念兵威权势,而是为了自保身家性命。

    ……

    早年,张鲁是益州牧刘焉的手下,并且帮助刘焉掌管汉中军政。

    在得到刘焉的授意之后,张鲁更是截断斜谷道,杀害朝廷派往益州的使者,以此完成刘焉在益州的山高皇帝远之保障。

    可是,随着当刘焉年老去世,其子刘璋继任代立益州牧之后,却是要将张鲁铲除掉,以免他刘氏父子的勾当被朝廷知晓,故而刘璋才逼迫张鲁交出兵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