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义气水浒-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方面,朱贵亲自带戴宗、乐和率领情报司精细之人开挖地道,时迁、白胜因为手脚不干净、好赌都没有带。

不过挖地道的进展明显比众人预期慢,运火药进城和买城墙附近的宅院都容易,但挖地道的声音不仅要避免被官兵听到,还要避免被左邻右舍听到,所以只能选在嘈杂的白日进行。

到的晚间,夜深人静时便必须停工。

而且东京城墙里面保留的空地更宽,从他们购买的院子挖到城墙下面足有十余丈。

得知朱贵等人的进度后,史进便又派林冲、呼延灼、武松先后领兵打了濮州、单州、徐州,让小霸王周通、打虎将李忠、混世魔王樊瑞做了兵马都监。

到三月底,孙立、栾廷玉顺利打下莱州、登州,杨志、鲁达也打了沂州。

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独火星孔亮分别作了莱州、登州、沂州兵马都监。

孙立、栾廷玉、杨志、鲁达都返回济州听令。

一个来月,梁山便占了济州、泰安州、东平府、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沂州、濮州、单州、徐州十四座州府。

为了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梁山的强盛和宋朝的腐朽,济州也印制邸报公布梁山占领的州府。

山东百姓看到梁山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攻势,更加坚信仁王会一统天下,无数的壮丁涌到各州府设立的招兵处要入伍。

不过梁山招兵的条件却很高,家中要有其他兄弟赡养父母、妻儿,而且年龄要在十八到四十之间,还得身体强壮才能入伍。

情报司也把济州印制的邸报传到其他州府,直让各地百姓都翘首以盼,等着仁王带兵到来,给他们分土地。

山东的糜烂也让那皇帝无心游玩,每日在金銮殿上大骂群臣无能、禁军腐朽,除了童贯便再无可用之人,除了西军便再无可用之兵。

朝中众臣也不敢接口,虽然很多人都看不起童贯这个阉人,觉得童贯在西边和江南可以建功都是靠着西军善战,如果让他们指挥西军,他们可以比童贯做的更好。但是现在西军已经无法抽调,所以朝中众臣都只能做缩头乌龟。

朝中清流趁机上书言军中弊政,皇帝也恼怒国中没有可用之兵,削了高俅官职,不过并没拿高俅问罪。

皇帝也没调童贯北上,因为童贯在江南连战连胜,方腊从杭州、富阳、新城、桐庐一路败退回睦州。

在睦州城下,西军挖地道用火药炸塌城墙,攻占了睦州。

方腊带着残余摩尼教教众退到清溪县。

而童贯分的另一路兵马已经攻克歙州,对方腊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童贯给皇帝的奏折中也十分乐观,保证半月之内就可以剿灭方腊。

其实童贯自己心中也没底,只是他害怕皇帝让他北上打梁山贼寇,到时剿灭方腊功亏一篑,而西军也无力再攻打梁山。

西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摩尼教教众十分顽抗,打到睦州后,摩尼教教众为了保护圣地,更是死战不退,西军伤亡很大。再跋涉千里北上之后,根本不可能再和梁山作战,所以童贯想一鼓作气先灭了方腊再说。

所有人对东京城防都很有信心,因为东京城池是为了防备辽国而建,即使辽国倾国而来,短时间也无法攻下东京,更不用说梁山了。

 第一百六十章 东京内外

四月初三,梁山史进突然领兵五万过广济军直趋东京,上百艘战船也沿着五丈河向东京而来。

兴仁府出兵狙击,却被梁山兵马轻松击溃。

梁山并没趁势攻打兴仁府,而是直扑东京。

朝中众臣原本以为梁山会先打了广济军和兴仁府,然后才可能进犯东京,没想到梁山兵马居然直扑东京而来。

皇帝吓得就要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不过朝中众臣一致认为梁山兵马无法攻克东京,只需召集京城附近兵马来守城便能让梁山兵马无法越雷池一步。

新任太尉何灌出身西军,和高俅去西军镀金不同,何灌是在西军一步步累功升上来的,深悉兵事。

皇帝任用何灌便是希望他整顿禁军,让国中有可用之兵。

何灌领了皇帝圣旨,便先从京城禁军开始整顿。

山东、河东、淮西不时便有城池失守的公文,皇帝也是每日垂询。

在皇帝的催促下,何灌不得不使用雷霆手段,整肃东京禁军。

短时间内虽然无法让东京禁军成为精兵,但各营兵马却都开始按时点卯,认真操练,不再和过去一样,大半禁军都在城中做其他营生。

不过东京所有军民都知道何灌当不了多久太尉了,十万禁军中牵扯的皇亲国戚、朝中文武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现在梁山、田虎、王庆闹得凶,即使有皇帝支持。恐怕何灌也做不了几日太尉。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局势稍稳,就是何灌丢官的时候。

何灌也知道这一点,不过皇帝急的跳脚。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得罪东京权贵,否则眼前这一关就过不了。

何灌在西军用武多年,对攻城战了解更多,觉得梁山贼寇连东京城头也上不来,力谏皇帝等到梁山贼寇攻城几日,师老兵疲时,再召集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的禁军来勤王。里应外合破梁山贼寇。

朝中文武也觉得现在召集来其他三京禁军容易被梁山贼寇各个击破,而且说不得梁山贼寇只是调虎离山,想去攻打南京应天府。全取山东。

在满朝文武的这种自信下,皇帝也放下心来,只是把东京附近禁军都收拢到城中。

史进领兵到的城外,在新曹门外五里扎下营寨。

次日。梁山兵马在城外大造攻城器械。同时分兵两万绕过东京,攻打了东京西北十里外的牟驼岗,获取战马两万多匹,粮草无数。

牟驼岗是宋朝牧马之地,宋朝不多的战马几乎全部牧养在这里。

倒不是东京官员忘了这些战马,而是东京城中容纳了一百多万军民,早已拥挤不堪。加上高俅做太尉的时候,大肆侵占军营。东京附近禁军入城后的宿营都出现了困难,哪有地方安置这些战马。

驱赶战马去其他州府。又怕引起梁山注意,派兵追击,而且两万匹战马浩浩荡荡,损毁了百姓田产的话,即使保住了这些战马,也会被文臣群起攻击。

何灌索性忙得“忘了”牟驼岗,希望梁山贼寇不会去攻打牟驼岗。或者即使丢了牟驼岗,只要他能守住东京,一样功大于过。

他实在不愿意招惹那些文臣。

这也是宋朝武将的无奈,宋朝仰文抑武,文臣的口诛笔伐要比武将的刀枪厉害许多。

牟驼岗的情况也没瞒过梁山情报司,所以史进才在第二日便派兵打了牟驼岗。

夺得了两万多匹战马,即使无法攻下东京,史进这一遭也不算白走了。

皇帝得知丢了牟驼岗的事情,训斥了何灌一番,不过大战在即,他还要靠何灌守城,末了还得再劝勉一番。

这一日,一封公文也辗转从北边传进城中,兴仁府被梁山兵马攻占,除去南京应天府、淮阳军,山东全部沦陷。

原来史进带人直扑东京的时候,山东总兵杨志也随后带兵攻击广济军、兴仁府。

不过一日,便打下了广济军,兴仁府兵马顽抗了两日也被杨志攻下。

史进兵马在城外打造了两日攻城器械,第三日大早,便向着东北水门而来。

何灌看梁山兵马要攻打东北水门,连忙把防守重心从新曹门转移到东北水门,同时请皇帝上城巡视,提振士气。

皇帝有些担心流矢,不愿去城头,但何灌奏说东京城高河深,弓箭很难射到城头,圣上上城巡视一下,士气必然高涨。

王黼、蔡攸等人知道皇帝好大喜功的性子,也撺掇皇帝上城巡视一下,回头史官就可以写天子英明神武,亲自上城击退进犯京师的贼寇。

皇帝赵佶一直想着青史留名,功盖列祖,所以才一直让童贯在西边用武,开疆扩土,现在已经搞得天下大乱,却还觉得这些贼寇只是疥藓之疾,只要扫灭了这些贼寇,仍然可以扫灭西夏,夺回燕云十六州,成为千古一帝。

于是,赵佶带着一众文武在金枪班、银枪班护卫下,浩浩荡荡的从皇宫往城头而来。

两日前,东京便关闭了城门,防止梁山兵马突袭。

城内物价顿时飞涨,不仅是需要城外供给的菜蔬、肉类,就是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米都打着滚的涨价。

朝廷不得不开仓放粮,平息物价,但是却基本都被城中权贵接走,米价还是一会一个价的往上涨。

原来城中权贵知道摩尼教起义,江南各州府农事基本都废了,而大宋粮食又有很大部分都靠苏杭地区供给,苏杭熟,天下饱,苏杭近乎绝收,今年的粮价只会涨不会跌。

城中权贵也没人相信梁山贼寇能打下东京,所以他们把这次贼寇袭城看做一次大发横财的机会,联手抬高市面上的粮价,逼迫皇帝开仓放粮,他们大量接下官仓中的粮食,囤积到秋后再出售。

田虎、王庆造反后,粮价就开始涨。

去年方腊在江南揭竿而起后,粮价更是如脱缰野马,大涨起来。

如果不是梁山一直在做起兵的准备,收购了许多粮草,史进也会为粮价头疼。

在粮价早已翻翻的情况下,米价又打着滚的涨,城中自然是民怨沸腾,尤其朝廷放了数十万石粮食,但却很少有百姓买到,谁还不知道是奸臣作祟了。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

在梁山细作混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以后,在道路两旁看皇帝出行的百姓便跟着喊起来。

很快就蔓延到全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 轰天巨响

赵佶原本是想显示他的英明神武,哪想到会迎来这样的夹道欢迎,如果不是道路两旁的御林军护卫,赵佶觉得那些愤怒的百姓一定会冲上来,暴打他喜欢的那几个臣子。

梁山拒绝招安,抛出诛杀九贼的条件后,“九贼”的说法就传遍天下。

过去赵佶觉得九贼的说法不靠谱,他的重臣中或许有几个乱国的人,但也不会所有人都是奸臣啊。

可看到道路两旁百姓怨恨的面孔,赵佶有些信了。

如果他宠信的这些人有一个忠臣,也绝不会让贼寇打到东京城下来。

蔡攸领兵剿灭王庆,高俅领兵剿灭梁山,都无果而终,回来却以各种理由搪塞他。

田虎、方腊造反更是都瞒了他,直到闹得大了,才奏上来。

王黼、蔡攸等奸臣都在赵佶坐的马车后面骑马跟着,也不知道赵佶想什么,只是恼怒这些百姓以下犯上。

如果不是皇帝就在前面,他们早下令驱散这些该死的草民了。

宋朝君臣各怀心思在百姓“夹道欢送”下来到外城。

负责守城一应事宜的何灌也带着人在城墙下迎接。

王黼、蔡攸几个奸臣也先行下马,抢上来伺候皇帝。

赵佶下了马车,看了一眼几个谄媚的重臣,沉着脸道:“一日内米价还居高不下的话,你们也不用执政了,全部上城墙杀贼。”

说完,就往城墙上走去。

少宰王黼连忙叫苦道:“城中百姓害怕梁山贼寇一直围着城池不退。朝廷只要放粮就会被他们抢购去。不击退梁山贼寇,臣等也无能为力啊。”

赵佶冷哼一声,道:“只有击退梁山贼寇。粮价才能降,那你们更应该上城杀贼了,左右你们在城中也无用。”

蔡攸看王黼还要说话,连忙拉住王黼,看了眼大步向前的皇帝,低声道:“官家发怒了,朝廷已经低价放了五十万石粮食。那些粮商难道要朝廷把所有官粮都低价卖给他们才罢休吗?”

王黼也害怕失了圣宠。看了看众奸臣,道:“是该敲打敲打那些粮商了。”

蔡京年迈,已经很少上朝。朝中政事已有大半是王黼处理。

众奸臣看王黼发话,也知道侵吞官粮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赵佶在金枪班、银枪班护卫下上了城头,看到外面黑压压的梁山贼寇和五丈河上绵延数里的战船,有点心惊的对何灌道:“守城的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何灌十分有信心的道:“臣已部署好。贼寇便是再来十万。他们也无法攻上城墙来。”

赵佶看何灌这样有信心,也放心了许多,勉励了几句,站在城墙上往外看着。

梁山兵马停在两里多之外,从十余丈高的城墙上看去,就好像蚂蚁一样。

正看间,城外梁山兵马突然放起号炮来。

“轰”

“轰”

“轰”

听到炮声,王黼马上道:“贼寇要攻城了。官家身系天下,还请官家摆驾回宫吧。”

赵佶看贼寇还在两里多外。也不想让人说望风而逃,一脸镇定的转过身往前面走去,道:“从前面甬道下城吧。”

众臣也不觉得梁山贼寇一下就能飞过来,何况下面还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便也跟着赵佶不紧不慢的往前走去。

走了没多远,便觉地动山摇,在巨响声中,土石飞溅。

“轰”

“轰”

赵佶一行人瞬间便被震翻在地上,近在咫尺的巨响更是让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