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皇商-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诩想了想好像中国古代最早的火枪就是突火枪,应该是在南宋理宗朝发明的,不过其射程威力各个方面都不甚太好。于是他决定大胆地试试清末时候的火枪,遂将其原型纸上画了下来,不过一会,王诩拿起纸张,递给裴健道:“画得粗鄙,不知入不入得了裴山长的法眼?”
裴健接过纸一看,嘴唇蠕动,想要说话,却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王诩一边回忆着电视和书本上见过的明清时代的外国枪械,一边说道:“用铸铁作枪筒,将其作得长些,这样才能保证铅弹能命中目标。用坚实一些的木材作枪托,才能经得住用。”
“先向内填充黑火药,然后再将铅弹装进去。这根铁杆,是用来把铅弹和黑火药压实的。这里,装上打火石,用的时候,用另一块打火石摩擦它,铅弹就能飞出去了。”
顿了顿,王诩又道:“若要实在是作短些不用长铁杆也行,但是只能用一次,而且,铅弹飞不远,还会在近处散开。”
“嗯…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了,具体的制作当然还是得靠裴山长。”王诩盯着裴健说道。
裴健拿着纸张的手不住地颤抖,半响,才打开发白的嘴唇道:“王公子,非是裴某要有意隐瞒什么。只是……此时裴某难以向他人述说。容公子给我一点时间,待做完了这些东西,裴某定然会向公子坦白一切。”他没想到,王诩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他要做的东西,而且还轻轻松松地就解答了困扰他许久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照着王诩的话,若能做成,其效果应该百倍于自己图纸上的东西。
看着裴健坚定的眼神,王诩也不再咄咄逼人,只是问道:“和工学院买这些东西的波斯商人住在何处?”
裴健毫无隐瞒地告诉了王诩其人的住处,王诩心中一惊,竟有这么巧合的事,要工学院研制火枪的波斯人竟是和买给冉儿玻璃珠子的人是同一个,还有那个所谓的高丽怀王,王诩不由得从中嗅到了某种阴谋的气味。
继而又说道:“那邵牧就恭候裴山长的消息了。不过,有两个要求还望裴山长能满足邵牧。”
“王公子请讲。”
“我要作为工学院的代表和哪个波斯商人谈这个生意。”
裴健点点头,表示答应,毕竟目前看来,王诩对他所谓的火枪了解要远在裴健自己之上,对波斯商人解释起来也要更容易和得心应手一些,“不知公子还有什么要求?”
“希望你们在做出成品的时候,能第一个让我看看。”
“裴某一定尽力而为。”

第六十九章 玻璃的来历

出了工学院,在回家的马车上,王诩想到了一个主意,他立刻吩咐马车夫驾车去了《东南要闻》的报社,反正他都在和苏槿儿假模假式地谈卖报社,即便大摇大摆地去,也没有什么不妥,相反可能还会让黄礼信以为他们的买卖到了最后关头,所以他王诩才需亲自出马。
听到王诩来了,苏槿儿匆匆地迎到了门口。
王诩顾不上礼节,进了前厅,直接开口道:“邵牧有一事要苏姑娘帮忙。”
“是为了玻璃珠子吗?”苏槿儿反问道。
王诩一愣,随即道:“呵,这不也是苏姑娘有意为之的吗?”在苏槿儿问出口之时,王诩忽然明白过来,她买玻璃珠子不单是为了讨好冉儿,而且也是为了引得自己的注意,想必这种东西虽然她没有见过,但她定然猜出了其中可能蕴含的价值。
真是心思玲珑的女人,王诩心头赞扬。
苏槿儿娇笑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累。要帮忙没问题,你之前让我管理报社,送了我一支凤钗,算是酬劳了。那这次呢?”
说着,苏槿儿向着王诩摊开一只白皙无暇的手,下额一伸,像是小孩子要糖吃一般地看着王诩。
王诩没想到苏槿儿这时候会来这一手,不过转念一想,虽说马华将苏槿儿引荐给他,但不同于共过患难的孟纯杨冶,一同隐匿过通缉犯的石勇丁强和为报王老爷救命和知遇之恩的夏家父子,甚至比及拿钱做事的苗阖和丁花,苏槿儿似乎除了用以暗示的金钗之外,什么也没得到。
“苏姑娘,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只要邵牧能给,定然不会辞难。”
苏槿儿看着屋顶,一副思考的摸样托着下巴道:“这件东西你要给一点都不难,你真的愿意?”
说完,苏槿儿满目期待地看着王诩,因为坐着的缘故,苏槿儿伸出了脖子,衣襟不禁敞开了大口子,露出颈脖的一大片雪白,若再往里一点,就能看到两颗丰润圆满的果实。
王诩偷瞟了一眼,赶紧避开目光,干咳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决不食言。”
哼,看就看了,还躲什么躲,都不敢多看一眼,胆小鬼。苏槿儿心里抱怨着,嘴上却道:“只要你记住今天的话就行了。要什么,本姑娘现在还没想好。回头想好了再告诉你。”
王诩摇头笑笑,眼前的女子他实在琢磨不透,时而风情万种,时而楚楚可怜,时而又有小女孩般的性子。
“说吧,王公子,要小女子做什么?”苏槿儿收回身子,俏俏地看着他。
“把番街上挨着那个波斯商人的宅子买下来。”王诩认真地说道。
“哦?!”苏槿儿抱着双手在胸前,故意将两团丰润托得更显眼,拉长了声调说道:“原来公子是想让小女子去行那鸡鸣狗盗的事。”
王诩脸上一红,他确实是做如此想的,被苏槿儿当面点破,有些挂不住了。
“哎哟,都入冬了气候了,怎么家里还这么热,热得人家脸都红了。”苏槿儿不无揶揄地说道,端起茶杯正要饮茶,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好了小女子答应王公子便是。”收敛了笑容,苏槿儿认真地说道。
虽然知道苏槿儿冰雪聪明,但是王诩知晓这个监视的计划很是危险,如果是他可以脱身,便不会拜托苏槿儿。是以,王诩没理会苏槿儿的调笑,一脸肃然道:“苏姑娘,此事甚是危险,知晓他和哪些人来往便好,切勿要逞强。还有,我会让丁强和你一起去。”
“这是关心我么?”苏槿儿忽然眼神精亮认真地问道。
王诩以为苏槿儿还在说笑,依旧肃然地说道:“当然是。我让丁强保护你周全,一旦知晓了他和哪些人来往,你们就回来告诉我。”
“嗯”苏槿儿蓦地低下头,甜出蜜似地应了一声。
诸多事情扰心的王诩并没有发觉苏槿儿的神色,他担心着裴健的身份,担心着高丽人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担心着一旦私铸火器被朝廷发现了该如何是好,还担心着自己辛苦经营的书院会不会被牵连其中,还有一帮无辜的山长和学生们。
虽然火器的制造是安排在王诩的计划之中的,但那也是被安排在他进入仕途之后,还好目前针对黄礼的计划已经实施得差不多了。
“邵牧告辞了,不打扰苏姑娘休息了。”王诩拱手作别,忧心忡忡地离开了苏槿儿的家。
苏槿儿想挽留的话还没说出口,王诩就已经消失在门后,是故有些恼地跺了跺脚,看着分开的衣襟,考虑着下次是不是开得再大一点。
出了大门,王诩吩咐马车夫又去了报社,在报社里,他给马华写了封简短的信,内容便是询问他有关于裴健的消息。王诩知道,走到目前这一步很不容易,要是他自己一出事,那么和他有瓜葛,牵连进来的人就会很多,而到时候会落井下石的人也一定不少。所以,他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麻烦朱主编,将这封信转交马先生。”
朱桂拿着信就出了报社,没过多久,便又带着马华的回信回来了。
让王诩倍感失望的是,马华对裴健的了解也不多,而信中有用的信息也只有一条,就是听说裴健曾经在京城中任过职,不过官衔不大,看到这里,王诩又回想起了裴健提及苏颂时的眼神。
有时候,王诩很想和裴健彻底撇清关系,让马华在其他地方安置裴健,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行如此之举,定然会让其他跟着他的人心寒。而且,裴健的才华也是对王诩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的。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在苏槿儿和丁强悄然地搬入波斯商人隔壁之后,王诩便以工学院代表的身份再一次来到波斯商人的门前,而这次,拿着裴健的亲笔信,他被热情地迎了进去。
波斯商人为王诩泡上了一壶好茶,扬着短细的眉毛问道:“不知那些东西进展得如何了?”
“很顺利,裴山长这些日子忙于制作那些东西,所以让邵牧来转告…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贾比,直呼名字就是了,我们波斯人没有表字的。”贾比摸着小胡子笑着道。
“不知道做出来的东西合不合要求啊,他们要求很高啊。”贾比面带忧虑地出言问道。
王诩心里一凛,暗忖道,原来那些高丽人才是买家。
“请放心,不但照着他们的要求做了,还是进行了改良。”王诩说着,便模模糊糊地将改进的火枪说了一遍。
刚一说完,王诩冷不丁地忽然问道:“他们买这些东西有何用?”
贾比油滑地一笑,丝毫不上王诩的套,含糊道:“裴山长没给你说吗?这个我也不大清楚。”
原来裴健和高丽人也有关系,难怪刚才贾比会毫无顾忌地将第三方说了出来,但是既然裴健认识高丽人,为何还要拉着贾比入伙?弄不清楚的王诩见此事无门,遂也不作多问,而是转移到另一话题道:“前几天,我家娘子从贾先生处买了一颗玻璃珠,不知贾先生还记得否?”
“记得,当然记得。那还是你家娘子非要买的,不然贾某是断然不会卖的。”装进口袋的钱,贾比可是绝不愿意再拿出来的。
见贾比如此神情,王诩笑道:“贾先生勿急,邵牧不是来退货的。我想听听关于玻璃珠的故事。”
贾比神色大松道:“这个好说。”顿了顿,继而捻着胡须缓缓地说道:“在很久以前,一艘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天然苏打,航行在大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沙砾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砂粒发生了奇妙的反应产生出的东西,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天然苏打……”
贾比转着手中的玻璃珠子一笑道:“有些像你们宋人做馒头用的东西。”
“面碱…”

第七十章 监视

从贾比处出来,王诩刻意看了一眼旁边宅子紧闭的大门,然后上了马车朝着工学院而去。他猜想,琉璃这种东西早就出现了,裴健见过这个他口中的琉璃珠,现在又知道了制作玻璃的基本原理,让工学院研究出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裴健指挥着一帮学生在科研院忙来忙去,见王诩来到,赶紧迎上来说道:“王公子是……”
“哦,我知道制作琉璃珠的原理了,特意来告诉裴山长……”王诩一扫偌大的科研院里,所有的学生都在忙碌,实在有些不忍再开口,让他同时再研制出制作玻璃的工艺。
“火器的制作不在一时半会,若王公子急着要琉璃珠,裴某可以调些学生出来,先做出琉璃珠再说。”
“嗯…这样,我让夏桑过来,你给他派几个学生和他一起做琉璃,火器的进度尽量不要落下。”王诩想了想做出了安排。
见裴健点头,王诩便告诉了裴健,基本原理便是用类似于面碱的碱和砂子混合加热得到,但是要得到光滑透明的玻璃,而不是琉璃,还需要工学院的人和夏桑,裴健再一起研究。
之后,王诩找到了夏桑,而已经做完收购丝绸生意的他,也对此事甚是感兴趣,便将纺织棉织品的事统统交给了苗阖和丁花。于是,王诩、夏桑、裴健和一帮学生们,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北宋的第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
由于有制作琉璃的工艺为基础,加上明白了原理,几天后,晶莹透亮的玻璃在工学院诞生,在夏桑的提议和指导下,工学院又开始将玻璃制作成各种精美的器皿,加入了瓷器制作的一些工艺,让简单的玻璃器变得美轮美奂。
“邵牧,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美妙的东西。”夏桑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雕花的玻璃瓶,有些失神地呓语道。
王诩自然是见过,但却不忍破坏夏桑的感受,也只是笑着点点头。
自从玻璃被制作出来后,裴健又跟着投入进了火器的研发,据说这些日子进展迅速,很快样品就出现。
“邵牧,你说这等华美精致的器物,要是出现在店铺里,那该是怎样的轰动?”夏桑放下玻璃瓶,有些激动地说道。
夏桑的一席话倒是点醒了王诩,王诩斟酌地说道:“既然琉璃能被做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