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皇商-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材料齐全,倒是不难。可是,其中的有一味材料须得从沉香中提炼而出。沉香本就名贵,那材料更是取十沉香方得二三,故而这定静灵香难就难在这里。”扎木吉说着缓缓地坐下。
“这个也倒是不难,我为虫草先生提供沉香,您要多少我给你多少,您帮我尽量多地制作定静灵香,不知可否?”王诩觉得只要能派上用场,尤其是战争后,能救助很多将士,那么就值得。
扎木吉用肿大得快看不见的眼睛盯着王诩半响,“王官人,你真是个奇怪的人。”
“虫草先生为何这样说?”
“你做的是事,老朽看不明白,或是说看不懂。”扎木吉收回眼神,转而投向了躺在床上的回纥商人,语调却是淡淡的不带丝毫的情感。
王诩并没有接话,因为他心中谋划勾勒的是一幅太过壮阔的山河图,不足与外人道。
“你要王官人能弄到沉香,老朽会尽力帮你的。”扎木吉说着,又顿了顿,“若是王官人想要用此味药材麻痹伤患用以救人,老朽还能减除些耗费,多少能省些。”
王诩见扎木吉明白了自己的意图,立刻起身,恭恭敬敬地鞠躬道,“多谢先生。”
扎木吉淡淡地点点头,岔开了话题,“王官人说找到心药,不知在哪?”
“匡尚”王诩被定静灵香吸引,险些忘了此行的主要目的,立刻让匡尚将箱子搬了进来。
“这就是这个?”扎木吉指着箱子问道。
“邵牧也不十分确定,但是想来应该就是这个东西。”王诩说着,就命匡尚将箱子打开。
箱子打开的那一刹那,鲜红如血,美艳妖娆,撩人夺目的红火珊瑚顿时神采奕奕地出现了在四人面前。
瑰丽的红珊瑚进入了回纥商人的视线,原本躺在床上犹如活死人一般的回纥商人,顿时焕发了精神,微翕着干裂的嘴唇,艰难地伸出干枯的手,似乎想要去触摸红珊瑚,嘴里一直喃喃道,“宝珊瑚…宝珊瑚…”
“就是此物了,若是王官人舍得,那么此人就有救了。”扎木吉将回纥商人的精神变化看在眼里。
“那这个东西就留在了先生处了,有劳先生了。”王诩再次给扎木吉鞠了一躬,见其转身朝向了回纥商人,知道他要进行治疗了,于是带着匡尚就离开了医馆。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课

由于目前鲁克峰在秦州经营着,所以渭州的大大小小的事宜都交给了匡尚,一边是书院,一边是医馆。匡尚跟了马华许久,也在秦州联络过各方,所以做起这些事来也不是很吃力,不过进度还是有些滞后。
书院里目前还处在招募学生和教书山长的阶段,所以没有多少人。
王诩早早来到书院,一直在书院里等到晌午,才有几个将领陆陆续续地到来。
哎,也怪自己,没有把这事落实好,说清楚具体时间,不过既然现在来了,就算是一个好的开头。王诩如是安慰着自己,然后将到来的将领一并组织着来到了一个大的教室里。
除了郭景修和慕化、郭成等人,便俱是一些个十将、虞侯,稀稀落落就有差不多十个人,被拂了脸面的折可适自然是找了个借口没了,不过让王诩感到意外的是,其子马军副兵马使折彦质倒是来了。
王诩着让将教室弄成自家小院前厅的样子,免得西军将领有抵触或是矮人一等的感觉。
十来个人就如同平日里闲谈一般,坐在了一起。
王诩着人上好了茶,就率先开口,“多谢诸位今日能如约而至,邵牧感激不尽。”寒暄自然引来了一阵回敬的客套。
“诸位都是为我大宋出生入死,拼杀疆场的功臣,容邵牧以茶代酒,先敬诸位一杯。”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众将领很是吃王诩的这一套,原本紧绷的气氛逐渐地缓和了下来。
“邵牧年少,未经历过战场上的腥风血雨,亦不知将士们的饥渴苦辛。所以,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在座诸位,你们手下的兵丁为何投军。”
在座的诸将多多少少是读过一些书。能够识字认字的人。不似很多士兵目不识丁。王诩知道在座的诸将从戎,自然是有一部分报国守土的赤心,但恐怕更多的是为了立功升官。而兵丁们的想法,王诩也是一清二楚,所谓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当了兵就能有饭吃。虽然得出生入死,亦须得和犯人一样脸上刺字。但是,总归比饿死要强。这样的兵,战斗力和精神士气可想而知,能打仗,但是不能打硬仗。
王诩笑着扫视着一众诸将。他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问题摊开摆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正视他们手底下的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是为了混口饭吃,这西北战乱,土地又大多不宜耕种,生活艰辛,自然就选择了投军。”
王诩没想到率先说话的竟是和自己一般大的折彦质,看来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王诩心头一亮。暗忖倒是可以从这个愣头青身上下手。而且其年纪不大,资历尚浅。即便话语中有所得罪,也能很好抚平。
“折指挥果然是一员干将,对自己手下的兵很是了解嘛。”王诩夸赞了折彦质一句,折彦质脸上瞬时荡漾出自豪的神色。
“那再请问折指挥,若是有一天,西北百姓大都吃得饱穿得暖了,他们还会去当兵吗?”王诩依旧是选择了折彦质发问。
“这个…应该不会了吧…吃得饱穿得暖,谁还来受战场的罪,保不准命都得丢掉。”折彦质说着,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咱们折家军倒不光是为了吃粮,也是为了守护咱们世代居住的这片土地。”
好一个折家军,要的就是这份情怀!王诩心中暗叹,不过这时候,还不是夸赞的时候,还需的继续“进攻”,“折家军人数在西军中所占人数多不多?”
“不多。”说到人数,折彦质倒是后有些底气不足。
“那就再算上种家军,二者相加,想来人数应该占不到西军的十之一二吧。”王诩笑着问道。
折彦质点点头,算表示同意。
“那么,除掉折家军和种家军,西军十之**,要是能穿暖吃饱,想必就不会再参军当兵了。”王诩说着,视线扫遍在场将领,“西军除去十之**,莫说收复西夏,荡平贼寇。恐怕…在座的诸位都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后果如何应该比我这个耍笔杆子的要清楚得多吧。”
王诩的话犹如一阵狂风,吹乱了这些将领的心湖,他们认为朝廷发粮,兵丁才有粮吃,为了保证自己有粮吃,就得上战场,就得保护西北,就得拼命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来没有怀疑过,或是去想过要是兵丁不当兵也能吃饱该怎么办。
还是郭景修率先反应了过来,“邵牧,你说的这些话恐怕都是假设,西北艰难已经不是一日一时的事了。”
王诩很是感激郭景修此时能提出这个疑问,他正好接下去说,“伯永兄说得没错,西北艰难不是一日一时的事了,但是不可能是永载永世。”
“诸位!”王诩再一次将视线投向各个将领,“想必我王诩在秦州所做的一切,你们都该有所耳闻。即便你们没有见过听过,那么我已经在渭州做的事,能带来什么样的收获和效果,即将展现在各位眼前。”
王诩话音一落,便有些人脉广阔,耳目通达的将领窃窃私语起来,很显然他们是有所耳闻的。
“玻璃大棚和新型农具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并且节省出一大部分耕种田地的壮丁。纺织院的出现,通过水利水车纺织,能够大大提高纺织效率,毛织品的价格能够便宜得让每一户百姓都能穿得上。同时,我有耳闻,江南丰饶之地已经推行开了玻璃大棚和新型农具,苏州很多地方甚至能出两季水稻。”王诩脸上绽放着自豪的笑容,“我更加知道,已经有江南巨贾承接下了朝廷的和买,其人握有通达的船纲和驮队,江南存储满仓的粮食,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北。”
“诸位!”王诩起身,负手昂头,“不久的将来。西北的百姓就能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甚至会比以前好上很多。这不是假设,而是现实。”
王诩的语气坚定沉稳,不容置疑,不仅因为这是要为后话做好铺垫,更是因为这一切缔造者就是他王诩本人。
虽然,其中还有很多艰困没有解开,比如说毛织品的积压和钱财的来源问题。但是眼下要做的重塑西军精神信仰比之这些更为重要。
这番话犹如庖丁解牛,剔筋去肉,留下一堆惨烈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摆在这些将士们的眼前。
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脸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可是…王签判,若是你所说的有天变成现实,那么朝廷募兵的待遇就会提高,定然会让士兵要过得比百姓好,这样也能招募到士兵。”郭成想了想,似乎找到了一个驳斥王诩的说法,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郭指挥所言极是。”王诩首先肯定了郭成的话,“但是其一。既然百姓能吃饱穿暖。何必为了吃得更好而冒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地去当兵。其二。就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么朝廷的开支定然陡增,招募一个兵丁哪怕多给五文钱,那么十个兵丁呢?一百个呢?如今大宋光是禁军就是六十六万人,这又是多少。众所周知,自王荆公之变法后,朝廷虽国库充盈,但是能经得住几番的折腾。”
王诩说着,故作一番担忧的神色,“曾枢密曾亲口在邵牧面前提及过此事,神色亦是忧虑不已。”
王诩搬出了千里之外无从对证的曾布说事,更添了几分说服力。
这话让在场众将接无可接,王诩说的句句属实,根本无从辩驳。
“想必邵牧应该有办法吧?”郭景修忽然醒味儿过来,今天来是这儿是王诩请他们来的,当然王诩不会让这话题走进死胡同。
“伯永兄抬举,邵牧确实有一个办法。”王诩准备将已经备好的东西抛出来。
“还望王签判详言。”慕化接口道,他倒是想听听这个状元出身的签判,有何高见。
“精神和信仰。”其实,为国家的军队重塑精神和信仰,本该至上而下,由皇帝颁布诏令,这样的效果最是明显,但是王诩已经等不及了,或者准确点说,是北宋已经不能再等了。思想的传播和深化,需要一定的时间,非是说出来,就能被人认可接受,然后就能起到作用的。
“精神和信仰?”在座诸将几乎是异口同声。
“对,正是精神和信仰。诚如折指挥所言,为何折家军愿意为国尽忠,保卫边疆,而可以不求回报。因为他们守卫的不仅是大宋朝的基业,更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有了这种东西,即便是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也能死战!即便是在荒漠无助的情况下,也能死战!即便是在铁蹄碾压下,也能死战!”
“这,就是信仰!”王诩说完,用诚挚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在座诸将。
说着,王诩将自己总结完善后的儒魂七律道了出来。
“义”是将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将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将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将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将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将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将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以上儒魂七律,便是每一个将士都该拥有和坚持的精神信仰。做到如此,我们大宋才能拥有更多的折家军、种家军,甚至是更多的超越二者守护赵宋江山的赵家军!”
传播思想和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无论再艰难困苦,王诩都决定坚持下去。就像当年红军在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依旧坚持着宣扬**,最终培养了一大批拥护**的精兵强将,个个能征善战,并且到最后收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王诩要的也是这样的结果,万事开头难,只要走出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就会逐渐地好起来,所有的军人都将拥有信仰,拥有无可匹敌的战斗意志和精神,最终不仅能荡平西夏,更能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亚洲,傲视世界的梦想,对此,王诩一直坚信着。

第一百九十七章 推广成果

十几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有武将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过让王诩倍感欣慰的是,郭景修和折彦质两人,两人若非是有什么军情任务,一旦歇下来,就会来“捧场”。
不过这一天,一切都不同了,因为章楶来了,还带着泾原路主将王文振和副将张诚。
王诩精神振奋,慷慨激昂地将完了这堂课之后,被章楶单独地留了下来。待众将都离开之后,章楶才笑着开口道,“果然是状元出身,不仅能作词填赋,自创学派,还能弄出这一套来,不简单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