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看。”刘瑞堂凑到近前,取下一张弓拉了拉。这张弓保存得比较完整,绞筋弦被他拉满又绷开,弹出了不少灰尘,王士珍厌恶的挥挥手:“你搞什么名堂?”

    “还蛮趁手嘛。”刘瑞堂嘻嘻笑道:“好!回头找小苏要来,我那把弓早该换了。”

    “这弓我是见过的。”马云寿坐在圆凳上回头,边饮酒边道:“这些都是老古董了,不过是仓储中多的陈旧兵器,拿来换一换墙上的装饰罢了。”

    这些墙上装饰的兵器,古早前都来自当地能工巧匠的手笔。眀、乾两朝的帝王将相,在威服四方后,都曾动过武力压服长白山民的念头。可‘精’锐的军队进入山中,队尾一走进烟雾笼罩,群鸟回飞的峡口,就再也没有出来。茫茫长白山的密林深处,不知道藏着多少族群。他们茹‘毛’饮血,食古不化,坚守着自己部族的传统,从不与内地人来往,其中不乏残暴嗜血的野蛮部族。到了大乾朝,哪怕是装备着从洋人处买来的‘精’锐军械,久经阵仗的士兵们走入大山时,都没有谁想到过,等待他们的会是一场没顶之灾。

    自从两支军队消失在长白山中后,后来的帝王中少有人再动过征伐的念头。不是压不服,是剿不尽。山中缺衣短粮,虎狼肆虐,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军队不可能长期驻守,一旦撤离,又是大批暴民重归巢‘穴’,而且照例要下山‘骚’扰各地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大大的划不来。后来有文臣进谏,改剿为抚,分而治之。这才渐渐平息了长白山中的匪患。苏月家的部族,就是朝廷着力安抚后投过来的。

    山民们狩猎耕种时,时常挖出一些当年军队的兵器。自从苏月在道台公子的资助下开了这家“太白居”酒馆,便常取些来用做装饰,听说洋人的富家贵胄便是如此。这些东西,除了刀剑弓矛,还有各类土枪洋枪,可谓五‘花’八‘门’。

    “若对收集来的兵器加以‘精’心修饬,恐怕能武装起一支队伍吧。”徐国栋道。

    “收啥集啊,这山里都百多年没有动静了。咱们不去剿,山民们吃饱了没事干搞什么队伍啊。真要出了山,就指不定是谁给谁挖坟了。”刘瑞堂收起长弓,回桌抓住一只‘鸡’‘腿’大啃起来。

    “那也未必。”王士珍负手走到窗边,望着月空出神:“若世道真的太平,咱们还‘操’练什么?斗‘鸡’的斗‘鸡’,走狗的走狗,军中那些个士卒,在太平世道里谁是省油的灯?”

    徐国栋停杯细听,末了摇头道:“聘卿,你未必将局势想得太坏了吧。”

    “他还真没说错。”刘瑞堂呲开嘴,牙齿上还残留着些‘鸡’‘肉’:“就在今天‘操’练的时候,守城士卒抓到了一个山民。”

    “什么?”王士珍与徐国栋齐声问道。

    长白山中的山民自古早时起,便分部族居住。他们信仰的山神乃是三眼两头、熊身狮相的斗‘乱’之神。古老的传说中,山神日食牛羊千匹。吃饱了之后。两颗长着三只巨眼的脑袋就互相打架。呼出的热气化成了熔岩,浇灌在长白山中。许多年过去了,熔岩凝固成火红‘色’的玛瑙,漫山遍野的铺在林木之下。

    山民们饮多了沥过熔岩的山泉,脾气也火一样暴躁。多少次部族纷争,从来没有屈服的历史,战败者将被捆绑在山神的神像前集体处死。因了这个缘故,中原历朝对待山民都极尽怀柔之能事。就是怕这些野火一样的汉子一旦被点燃,烧坏了中原千里的膏沃之土。

    山民们从不轻易走出大山,一旦出来就被沿途各城小心接待,这规矩都墨守了上百年。其间偶有山民与内地人起了冲突,断案官员一般怕若麻烦,也会多少的偏袒些山里人,如今却有个山民被当兵的给抓了。徐国栋沉‘吟’片刻,轻轻握住了刘瑞堂的手腕:“守军抓人,是什么理由?”

    “那个家伙怕是疯咯。从山里舞舞扎扎的跑出来,穿着条丁字‘裤’直奔田里扰民去了。见着男人就打。见着‘女’人就‘摸’,嘻嘻哈哈没个完。恰好几个巡逻的兵士路过看到。上去制止。结果他神神道道的从屁股后面‘摸’出一把刀,兵士们还没看清,他已经一刀扎到别人的肚子里去了。”

    “出了人命没有?”徐国栋紧一步问。

    “好象没有吧。”刘瑞堂伸出另一只涂满‘鸡’油的手抓了抓脑袋,“当场就被锁拿了。受伤的兵士也立即送去了医所,到那还直哼哼呢。”

    “哟,还知道得‘挺’仔细。”马云寿笑道:“人家哼哼都让你给听去了。”

    “哪里哪里。”刘瑞堂那只油滑的大手抓向马云寿肩头,被他躲过了:“我是听厨子们讲的。城卫所的千总接收犯人时,被那疯狗咬了几口。今日在这里喝酒时,很发了通牢‘骚’。”

    “虽说伤了人,只要不死,这冲突还是不挑起的为好。毕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徐国栋长眉一扬:“知道是哪一营的军士拿的人吗?”

    “步军左营。”刘瑞堂说这话时没有调笑。

    “韩世川?黄昏收军过四方桥的时候,他居然没‘露’一点口风。”徐国栋的眉心撇出了一道剑纹,随即敛去。

    “步军左营都是山里人,与山民们若不是有仇,便是沾亲。跟你唠什么嗑?”刘瑞堂吃饱了拍拍肚子,打个长长的酒嗝。

    “就是韩世川,才显得奇怪。山民抓山民,这中间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扯得清楚……云寿,我们走。”徐国栋话刚落地,马云寿已经持刀站了起来。

    “去哪里啊?”刘瑞堂望着两个人的背影问。

    “城卫所。”徐国栋的话传来时,庭院外兰兰的声音惊道:“大人这就走吗?”没有人回答她,只听到得得的蹄声泼雨一样远去。

    “你娘。跟个猴子似的,真沉不住气。”刘瑞堂掏了掏牙缝:“老王,你刚要问我个啥?”

    王士珍一直立在墙边,听了他的话猛抬起头:“没有什么。”

    “你娘!”刘瑞堂吼了一句,坏笑道:“以为俺老刘是草包啊,是在担心苏月吧?所以我就讲,什么叫关心则‘乱’。苏月他老爹是山里的黑风寨寨主,那是啥?那是长白山里数得出的土匪头子。再者说,马公子能这样放苏月走?他的亲信跟班起码去了一半护卫。担心她,还是担心担心自己吧。”

    “你有完没完?”王士珍猛的一掌拍在墙上,人不说话眼睛里的光却沉了下去。

    “好好好,”刘瑞堂摆手道:“俺老刘心地善良,不跟你这人置气。我回营练刀去了,你爱咋整咋整吧。”

    也不知道刘瑞堂怎么走的,兰兰又是何时进来,只听到她浅浅的声音飘过来:“王大人,这是何必呢?”

    王士珍的愤怒早已消去,一层不易察觉的哀愁笼在眼中,他望着兰兰,惨然一笑:“都是做下人的,你和我,又有什么分别?”

    “所以我陪你喝酒啊。”兰兰笑起来,脸的左边有个犁‘花’般的酒窝,让王士珍觉得她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她从背后伸出手,握着青‘花’瓷的酒壶:“这个可是珍藏哦,平时不舍得喝的。”

    “改日吧,改日陪你痛饮一回。”王士珍低下头,将眼睛落到看不见的‘阴’影中:“现在,我想找个地方静静,好好的……想一想。”

    就在这会儿,刘瑞堂却回来了。

    “怎么回事?”王士珍注意到刘瑞堂神‘色’凝重,立刻问道。

    “老王,你说的那个……要你的林逸青林爵爷,过来了,现在正在叶大人的营里,和叶大人喝酒呢。”刘瑞堂叹了口气,打量着王士珍,苦笑着说道,“也不知道他看上你老王哪里好了,竟然怕叶大人不放人,亲自过来要人了。”

    听了刘瑞堂的话,王士珍反倒冷静了下来。

    “这位林爵爷来山海关,只怕未必是为我一个小小的掌旗头目而来。”王士珍摇了摇头,说道,“他有皇上御赐的银令牌,到地方上来,定是有重要的事儿要办……”

    王士珍忽然想到了苏月的急急回山,不由得心中一凛。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朝炮兵

    所谓关心则‘乱’,以王士珍之聪明,此时的联想也过于丰富了,其实林逸青来山海关,绝非是要和山民们为难。

    此时的林逸青,正在叶志超的大帐中,和叶志超开怀痛饮,畅所‘欲’言。

    “林爵爷,我这边早知道你要来,正琢磨着如何迎接你呢,你却偷偷的提前便上了岸,也不知你这几天都去哪里转了,该不会把我叶某人的底儿都看光了吧?”叶志超干了一大杯酒之后,一语双关的笑着对林逸青说道。

    “叶大人言重了,呵呵,兄弟我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一看,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贵军的装备和军容。”林逸青举杯冲叶志超晃了晃,也是一饮而尽,“叶大人所部果然‘精’锐,可见叶大人练兵打仗,是相当有一套的,兄弟很是佩服,只是贵军的装备……呵呵,我是个直肠子,说话不会绕弯,还请叶大人见谅。”

    “林爵爷不必客气,你这么说,是没拿我当外人,呵呵,正合我意。”叶志超大笑起来,“我对林爵爷一向敬服,林爵爷在日本,打得罗刹‘毛’子大败亏输,我叶某人不过是剿过长‘毛’‘乱’匪和绺子,哪里能和林爵爷相比。不瞒林爵爷,我练的这支兵,朝廷那里也是有名声的,只是个中虚实,我自己个儿知道,你说我这支兵的装备差,那其实是一点儿也不错的,说的不客气些,这里的山民,装备只怕也比我这里好,呵呵。不过也没办法。谁叫咱们是勇营呢?不象八部、青旅。那是由朝廷出钱供养着。要是给我哪怕八部青旅一半的钱,我这些手下,便是另外一番样子了,不过当然不能和林爵爷当年手中的萨摩‘精’兵相比,我听说你那支兵,一水儿的洋枪,真是羡慕得要死,哈哈。哈哈!”

    听到叶志超毫不讳言自己部队的装备差劲,林逸青对这个在他原来的历史时空中给写进了教科书的“败军之将”、“草包将军”,不由得有了新的观感。

    其实在他未穿越之前,他已经知道,加在叶志超身上的好多罪名,其实是不能成立的(详见《沉没的甲午》,陈悦著)。

    而眼下他了解的山海关防务的情况,也让他对这个老大帝国的军队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

    乾国陆军的装备,远比他想象的要差劲。

    以林逸青看到的山海关镇关陆营为例。其编制为:中营设游击1人(游击署在南‘门’内街市西)、守备1人(守备署在钟楼南路东)、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7人。守兵394人,马125匹;分管城内西南、西北2坊、城外西、北2处关口和4处保甲,辖城以西、以南5座烟墩;装备兵器为:箭844支,刀724把,藤牌27具,鸟枪、马枪、洋枪244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以及西洋行营炮共计43‘门’。

    右营设都司1人(都司署在城东‘门’)、守备1人(守备署临都司署)、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5人,守兵368人,马122匹;分管城内东南、东北2坊、城外东、南2处关口和4处保甲,辖城以东3座烟墩;装备兵器为:箭749支,藤牌27具,腰刀、牌刀、砍刀478把,鸟枪、马枪、洋枪235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32‘门’,没有洋炮。

    这是驻山海关的铭军勇营的部分编制和装备数据。防护港口集镇的陆军也分中营与右营两部分。中营有骑兵117人,步兵394人,总计511名士兵。这些士兵拥有各种鸟枪、洋枪244支,火炮43‘门’,总计有火器287件。右营有骑兵115人,步兵368人,总计483名士兵,他们装备了各种火枪235支,火炮32‘门’。

    按照这些数据,乾军拥有的火器比例均超过百分之五十。据林逸青从一些书中的了解,乾军“部兵自全隆五十七年始,每部兵千,弓箭三之,鸟枪七之。嗣选青旅兵三千,鸟枪、刀矛各半。至是新设额兵三千,每千人五成鸟枪,三成弓矢,二成刀矛。”,也就是说,作为乾军的正规军,八部兵和青旅兵的火枪的装备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八部兵和青旅兵火器装备的比例大致相同,这个比例应该是乾**队的定制。

    虽然叶志超所部装备了数量不少的火器,但大多陈旧,新式的洋枪洋炮较少,虽然李绍泉努力的为这支部队增加新式装备,但以林逸青现在看到的结果,还是远远不够的。

    比起他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