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ri本人和英国人的强烈抗议,老袁有的是办法对付。

时隔三十多年,徐建寅又再次到了德国,这一次和前次一样,还是为中国订购两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巡洋舰。

也许是沙恩霍斯特级装甲舰带来的蝴蝶效应,这一时空德国海军要比另一个时空中更为强大,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达到了17600吨,而且装备了8门11英寸主炮,基本上与英国人的无敌级相当,成为了德国海军第一艘战列巡洋舰。

中国海军订购的两艘战巡和德国海军在建的德弗林格级是同一型号,与另一个时空稍有不同的是此级军舰排水量稍稍大了一些,达到了28200吨,而且装备了8门340毫米主炮,其xing能与ri本人从英国购买的金刚级相当。

1913年秋ri的阳光照在汉堡的海湾,这无疑是一年当中最为惬意的季节。

由于提尔皮茨的退缩,如火如荼的英德海军竞赛稍稍平静下来,这位德国海军的掌门人决定不过份地刺激英国人,从而大幅削减了德国主力舰的建造计划。这也使得德国海军在欧战爆发后并没有足够的主力舰来应对英国人的主力舰队,在欧战初期德国海军一直呆在港内禄禄无为,实际上是由这位德国海军总司令一手造成的。

作为老牌的德国造船厂,伏尔铿造船厂一直与中国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北洋水师时代的“镇远”和“定远”两舰,在到现在作为民国海军主力的“海容”、“海筹”和“海琛”号都是出自于这家造船厂,而且林铄手上的沪东、可门和海门三大造船厂都有大量来自于这家船厂的德国工程师和技师。

提尔皮茨的短视使德国海军的发展速度骤然放慢,但也使得伏尔铿造船厂能够腾出富余的船台承接两艘来自东方的大型军舰订单。

在搬迁到汉堡之后,新的伏尔铿造船厂规模比原来位于斯德丁的老厂要大上一倍,与前几年繁忙的时期相比,伏尔铿造船厂如今在建的只有一艘主力舰,就是正在码头上进行舾装的大选帝候号战列舰。

德国人为此甚至承担了120名中国中国学员在德国学习造船技术的所有费用。

虽然林铄心里明白这两艘战巡也许永远也到不了中国,但对于选派留学生学习造船技术却十分热心,毕竟大型战舰的建造技术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学到手的。

海军部派出了以造舰中将魏瀚和轮机少将陈兆锵为首的监造团队,不过真正的监造工作还得靠游锡城、常朝干等这一批在1907年由上海商船学校所派出的留学生们去完成。

建造代号为重巡洋舰j和重巡洋舰k号的两艘战巡于1913年11月6ri开始铺设第一根龙骨,中国海军总司令李鼎新专程赴德国去参加了两艘的开工仪式,包括海因里希亲王、中国驻德国公使颜惠庆、德国海军计划处主任迪特里希中将、中国海军造舰中将魏瀚等都应邀参加了开工仪式,场面倒是很热闹,颇有中国特sè。

“如果装备有340毫米主炮的大型战舰在战场上还能够抵近施放鱼雷的话,这艘军舰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迪特里希在仪式结束后,顺便去船厂的设计部门去找施特莱彻,这位伏尔铿造船厂的总工程师如今在海军设计计划处也挂着职,军衔成了中校。船厂的设计室内,陈长龄正经着脸与陈兆锵争论着什么,一旁的施特莱彻倒是很赞赏陈长龄的观点。

“哦,大家在争论些什么?”看到一位德国海军中将进来,几个中国人自觉地停止了争论,迪特里希笑着对施特莱彻说道。

“是这样,中国人想取消舰艏和舰艉的鱼雷发shè管,认为其即破坏了舰体的结构强度又因为水下线形而影响着军舰的航速,我认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施特莱彻说道,德国战列巡洋舰设计时一艘都会在艏艉各安装两具水下鱼雷发shè管,但是现在各国鱼雷的最大shè程只有不到4000码,而大型军舰主炮的shè程早就超过了10000码,对于大型军舰来说,安装鱼雷发shè管实在是件多余而且无用的东西。

“嗯!”迪特里希想了一会儿,这才慢慢说道,“很有道理,海军设计部门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您知道海军司令部里装满了头脑僵化又固执己见的老家伙,也许中国人的见解能让他们清醒。我这就回柏林,也许三艘德弗林格级现在修改图纸还来得急。”

“这个想法是谁提出来的?”迪特里希转身看向那些来自中国的设计师们。

“是我,将军!”一位年青人站了起来,不过他却穿着伏尔铿船厂的制服。

“他叫游锡城,是我的助手,原来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不过他已经在伏你铿工作了五年。”施特莱彻介绍说。

“你很优秀,也许您愿意到德国海军设计部门帮一段忙!”迪特里希拍着游锡城的肩膀说道。

游锡城和常朝干两人就这样进入到德国海军的舰船设计部门,两人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17年7月中德断交之时,并亲身参与了欧战期间德国各级主力舰的设计和建造,这为他俩成为今后共和中国海军发展的主要奠基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此同时,约有一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也在德国学习着舰船制造,这些人才都成为今后共和国造船事业起步时的中坚力量。

4月的弗伦斯堡峡湾风景如画,海岸的山崖上被chunri的枫叶染成了一片绿sè,期间夹杂着五彩缤纷的野花。黄昏时分,搭载着67名学员的“斑头鹟号”风帆训练舰结束了为期20天的海上训练,返航到了弗伦斯堡峡湾入口处的阿尔斯岛。

萨福锵和五个队友一起吃力地转动绞盘,不断地调整着后桅风帆的角度,“斑头鹟号”终于绕过阿尔斯岛,缓缓地驶入到弗伦斯堡峡湾中。

虽然已经进入到内燃机时代,“斑头鹟号”上也配有动力装置,但西方的海军学校的传统一直延着,所有海军学校的学员毕业前,必须在风帆训练舰上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风帆战舰能够让海军学员们体会到一些在蒸汽战舰上不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从最基础的爬桅杆开始,到最后参加全程的cāo纵训练,加上远洋航行,体验以人力和海洋搏斗的感觉,不仅可以使实习学员实践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风帆cāo纵训练能够锻炼和培养官兵的勇气、胆量和信心。风帆训练的过程是组织、指挥与协调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团队jing神的过程,从而让这些学员们自进入海军的那一刻起就明白海军是一个依靠团队协作的军种,在这里,个人英雄主义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叶心琦拉着缆绳,将身体靠在桅杆上,大口地喘着粗气,:“嗨,苦难的ri子就要结束,过了今天,我们就可以上军舰上实习了!”他对着萨福锵大声喊道。

萨福锵对着他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作为1911年大清国最后一批派遣赴欧留学的二十四名海军学员之一,期间国内经历武昌起义,清室退位,国体变换,其后又是民党策动的反袁战争,国内的局势无时无刻不让这些海外的学子们牵肠挂肚。

辛亥以后,这些留学生们得到林铄的资助,这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按说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候,可是国内的海军状况,让这些年青人看不到什么希望。那些学习造船的同学还好,最少回国后能在造船厂找到职位,可是他们这十二个学习驾驶的军官生就十分迷惘,不知回国后国内海军那些老旧的舰船上还有没有地方。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萨福锵等人远远地看到了海军学校的专用码头。

弗伦斯堡位于德国最北边,紧靠着丹麦边境,不知道是出于对曾经大败普鲁士海军的丹麦海军的敬意还是特地要向丹麦人示威的心理,德国人竟然把德国海军最主要的海军学校设在这里。

莫尔威克海军学院的校长弗兰克·冯·施特伦岑少将亲自到码头上迎接归来的海军学员们,“祝贺你,孩子,欢迎加入帝国海军,从今天起,你就成为帝国海军一名正式的军官了!”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向每一名海军学员送上他的祝福。

 十五、欧战爆发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ok,一切还如原来!

1914年6月28ri,奥地利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剌杀,一个月后,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沙皇宣布总动员令,其后俄国、德、法、英、意等欧洲列强全部卷入战争,其后,奥斯曼帝国也掺合了进去。 /

欧战全面爆发,工业时代后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群殴开始。

消息传来,林铄和华尔街上卑鄙的银行家们一样象打了鸡血般兴奋,战争,永远是投机发财的最好时机。

有时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无耻。

美国股市停盘,林铄这才发现自己因疏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十几年来自己用手头上的富余资金通过大来洋行设在上海的证券代理行购买的数千万美元的美国股票被冻结,手上这些如今市值三亿多美元的证券被禁止流通。

处在兴奋中的林铄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正是用钱的时候啊!

外务部总长陆徵祥宣布说中国将恪守中立。

林铄悄悄跑去青岛,ri本人看样子很快就会加入进来,现在正是抢夺德国人在亚洲和太平洋殖民地的大好时机。

“看样子青岛是呆不住,也许我和我的商船队能为你的舰队做点什么,比如提供情报和补给物资。”

“为什么?”

“我喜欢德国,而且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希望德国陆军能将俄国佬打得溃不成军!”林铄心里想的却是如何给英国人和法国人多造成点损失。至于德国战败,这在俾斯麦时期就早已注定,这个自以为是的笨蛋选择与奥地利人结盟,使得德国人无法避免地的战时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尴尬处境之中。

实际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想法也许正确,德国应当将这个惹事生非的兄弟吞并,从而获得地中海的出海口,而腐朽没落的哈布斯堡皇室连马扎尔人的国王都不配做。

依如后来希特勒所做的那样,他差点成功,只是后来他突然发了狂掉头去进攻俄国――那时叫做苏联,结果又回到了俾斯麦当初设下的死结。

德国的战败不可避免,林铄也没想cāo那份心。

密谋的结果绝对有利于德国舰队,林铄似乎什么也没得到,而且冒了破坏中立的风险。

真正的结果从来都不简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聪明才智之士,这年头各地绅商子弟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你开纱厂挣钱,过不了多久,身边准会冒出一大堆的纺纱机、织布机,开面粉厂挣钱,一九一五年仅上海一地新开面粉榨油工厂就多达二十一家。

清末至北洋统治初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慢,民国各地绅商和官员对于发展实业也有着足够的热情,根据不太完全的统计,从民国初年到1919年,在工商部登记的工矿企业从不到700家骤增至1900多家,不到八年的时间增长了近两倍,其经济发展速度堪比后世的改革开放初期。

若不是其后混乱的军阀内战,也许国内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完成初步的工业化过程。

欧战的爆发也影响着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新建的工厂和原来的老工厂扩大缺少足够的机械设备,装备制造业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到战后又不得不和涌入的洋货一起竞争。

在清末,国内就已经出现一些机械设备、电机电器制造的工坊,不过规模都很小,而且缺少银行信贷的支持。

林铄现在手里并不缺钱,决定将手下的中国兴业银行分离出一家投资银行,筛选出一些国内有技术、有前途但缺乏资金的小企业进行投资,支持其扩充发展。

随着山西保晋钢铁厂的开工,其时中国已经有了四家已经开工的钢铁企业,汉阳、芜湖、宣化和太原保晋,这四家企业都在林铄的资本控制之下,由于欧战的影响,这些钢铁厂大多财源滚滚。

汉阳铁厂由于辛亥年间战争的破坏,在一九一五年钢铁产量只有三万五千余吨,但利润也有近六百万元,直隶的宣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约为五万吨,太原的保晋钢铁厂由于刚开工这年产钢铁一万五千余吨。产量最大的就是芜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将近十六万吨,利润超过两千五百余万元,仅仅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江西督军李纯看着眼红,专门跑到福州来找林铄:“我说兄弟,虽然你做了咱的领导,也不能亏待老哥不是。好歹大家都是北洋一脉,当初我不是一枪没放,就把整个太原城都让给了你,现在怎么也得照顾一下。”

“怎么啦?”

“我听说冯华甫去年从你那拿走了六十万大洋。”

“那是人家从芜湖铁厂股份和做生意分的红利,应得的。”林铄淡淡说道。

“你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