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共率兵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大同)的李勣大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

    颉利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勣会合,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今唐俭在突厥,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之。李靖令李勣统大军继后,亲率精骑万名,各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靖军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

    初八,李靖派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颉利乘千里马先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唐俭亦脱险而归。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勣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颉利逃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获送往长安。

    点评: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长途奔袭战。唐太宗选择战机得当,李靖以骁骑奇袭与李勣包抄堵截密切配合,全歼颉利可汗部,灭掉东突厥汗国。此后,唐北部边境数十年无大战事。
中国战争 唐灭辅公祏之战

    唐武德六年(623年)至次年,在唐统一战争中,唐军于江东地区击灭反唐的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公祏军的作战。

    武德二年九月,活动于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高祖李渊以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封楚王。三年六月,李渊为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等割据势力(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以特殊优宠进一步拉拢在江南举足轻重的杜伏威,下诏授其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让他主宰东南半壁军事;以辅公柘为行台左仆射,封舒国公。

    五年七月,李世民击败刘黑闼起义军后(参见洺水之战),乘胜进攻反唐的兖州总管徐圆朗,声震淮、泗,令杜伏威入朝。杜伏威从命,以辅公柘留守丹阳(今南京市),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不满,诈称得杜伏威书信,于八月杀王雄诞,夺其兵权,起兵反唐,自称宋帝。修缮兵械,筹运军粮,以道人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并与反唐的前洪州总管张善安联兵,任他为西南道大行台。

    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诏命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为行军元帅,率舟师开赴江州(治浔阳,今江西九江);岭南道大使李靖为副帅,以交(治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广(治南海,今广州市)、泉(治原丰,今福州市)、桂(治始安,今广西桂林市)等州兵进屯宣州(治宣城,今属安徽);怀州总管黄君汉取道谯(今安徽亳县)、亳(治谯县,今安徽亳县)南下,齐州总管李世勣沿淮水、泅水南下,舒州总管张镇周向猷州(治今安徽泾县西)进军,唐军共7总管兵,水陆俱进,皆受李孝恭节制,由西、南、北三面分路进攻辅公祏军。

    九月十五日,辅公祏遣其部将徐绍宗攻海州(治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陈政通攻寿阳(今安徽寿县)。十九日,唐王朝发布《讨辅公祏诏》。辅公祏命部将冯惠亮、陈当世率舟师3万(一说10万)屯博望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前军推至枞阳(今属安徽);陈正通、徐绍宗率步骑3万(一说10万)进屯青林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与冯惠亮部成犄角之势;并在梁山(今安徽和县南)连铁锁以断长江水路,西岸筑堡垒,东岸修却月城,延袤10余里,以拒唐军。

    十一月,唐军开始进攻。十二日,张镇周在猷州黄沙城(今安徽泾县东南)击破辅公祏部将陈当世。十二月初二,安抚使李大亮诱擒张善安,其众溃散,使辅公祏失去策应。七年正月十一日,李孝恭率军攻占枞阳。二月,辅公祏发兵数万攻猷州,唐猷州刺史左难当率兵固守。李孝恭军攻拔鹊头镇(今安徽铜陵东北)。十二日,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击退围攻猷州的辅公祏军,攻占枚洄(在今安徽泾县境)等四镇。三月十六日,李孝恭在芜湖击败辅公祏军,攻占梁山等三镇。二十一日,唐徐州总管攻克扬子城(今江苏扬州西南),广陵城主龙龛投降。李世勣将步兵万人渡淮河,拔寿阳,攻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进逼辅公祏军水陆防线。冯惠亮等坚壁不战,李孝恭出奇兵断其粮道。冯惠亮等军乏食,乃于夜间发兵进袭李孝恭大营。李孝恭按兵不动,双方形成僵持局面,冯惠亮军退归。

    李孝恭召众将商议,众将皆认为冯惠亮等拥握强兵,又据水陆险要,不易攻克,不如直指丹阳,袭其巢穴。李孝恭欲从众议,李靖却认为若攻丹阳旬月不下,将会腹背受敌,不如出其不意,攻其城栅,一举破之。李孝恭遂用其策,遣老弱羸兵先进攻冯惠亮军营垒,自率精兵严阵以待。冯惠亮中计,击败唐弱兵后挥师追击数里,唐军主力出战,大败之,冯惠亮单船逃走。唐军乘胜追击陈正通军,冯惠亮、陈正通所部溃败,被杀及淹死者万余人,陈正通率10余骑逃回丹阳,辅公祏的水陆防线崩溃。李靖率轻骑奔袭丹阳,辅公祏拥兵数万不战弃城东走,欲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与左游仙会合。李世勣引军尾追不舍,辅公祏逃到句容(今属江苏),从者仅500余人。夜宿常州时,其部将吴骚等人谋擒其降唐,辅公祏察觉后,率数十名心腹逃至武康(今浙江德清西),被民间武装捕送至丹阳处死。唐军搜捕辅公祏余部,全部处决,江东地区平定,唐王朝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点评:此役,唐军截断守军博望山粮道,突破城栅强垒,以轻骑奔袭丹阳,穷追猛打,取得全胜。

中国战争 唐灭高昌之战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的作战。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十三年,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十四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男女7000余人。侯君集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直趋高昌城。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留兵镇守。

    点评: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中国战争 唐灭高丽之战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唐军攻灭高丽的作战。

    乾封元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生。男生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又命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丽。

    九月,庞同善大败高丽军,与泉男生会合。高宗诏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庞同善亦为副大总管并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勣节度,诸路合击高丽。征调河北诸州县的全部租赋以供辽东军用。
    二年九月十四日,李勣兵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派兵袭击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营地,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将其击败。高侃率军进至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交战不利,高丽军乘胜追击,薛仁贵引兵从侧面袭击高丽军,大败之,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在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郭待封率水军从别道趋平壤。郝处俊在高丽城下击败高丽军。

    总章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勣等攻占扶余城(今辽宁四平),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泉男建遣兵5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即今辽宁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勣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振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

    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唐分其境为9都督府、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2万镇守其地。

    点评:唐经过长期对高丽的骚扰作战,使其国力日趋下;又攻灭百济,使高丽失去盟军;随后抓住高丽内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夺占其战略要地,终于将高丽击灭。

中国战争 唐灭刘黑闼之战

    唐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至次年正月,在唐统一战争中,唐太子李建成率军击灭刘黑闼军的作战。

    五年六月,刘黑闼再次起兵,至十月已尽复故地(参见下博之战),齐王李元吉畏其兵强不敢东进,朝野震动,朝臣多主张秦王李世民领军平乱。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马魏征担心李世民击败刘黑闼后声望更高,遂劝李建成请求亲征,自取功名,并趁机结交山东地区豪杰,以保皇位继承权。十一月,高祖李渊诏令李建成将兵讨刘黑闼,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各州均受其指挥,有权便宜从事。十一月二十二日,李元吉派兵在魏州(治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击败刘黑闼弟刘十善军。刘黑闼挥军南进,自相州(治安阳,今河南安阳)以北州县皆归附,唯魏州总管田留安拒守。刘黑闼久攻魏州不下,便南取元城(今山东莘县西南),再回军攻魏州未果。十二月十一日,刘黑闼军陷恒州(治正定,今属河北),杀唐恒州刺史王公政。十六日,幽州大总管李艺收复廉(治今河北藁城)、定(治安喜,今河北定州)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