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智度论-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受罪福果报。一者一切法皆空无著是邪见。为是众生故。说有一切法。所谓有为无为法。复次不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深智众生说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无我则舍诸法。如说

 若了知无我  有如是人者
 闻有法不喜  无法亦不忧 

说我者。一切法所依止处。若说无我者。一切法无所依止。复次佛法二种说。若了了说则言一切诸法空。若方便说则言无我。是二种说法皆入般若波罗蜜相中。以是故佛经中说趣涅槃道皆同一向无有异道。复次有我有法。多为在家者说。有父母罪福大小业报。所以者何。在家人多不求涅槃故。着于后世果报。为出家人多说无我无法。所以者何。出家人多向涅槃故。求涅槃者不受一切法故。自然灭是涅槃。复次有人信等诸根未成就故。先求有所得然后能舍。为是人故佛说诸善法舍诸恶法。有人信等诸根成就故。于诸法不求有所得。但求远离生死道。为是人故佛说诸法空无所有。此二皆实。如无名指亦长亦短观中指则短观小指则长。长短皆实。有说无说亦如是。说有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说无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佛说是有我无我皆是实。问曰。若是二事皆实。佛何以故多赞叹空而毁訾有。答曰。空无所有。是十方诸佛一切贤圣法藏。如般若波罗蜜嘱累品中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十方诸佛法藏。般若波罗蜜。即是无所有空。佛或时说有法。为教化众生故。久后皆当入无所有法藏中。问曰。若尔者云何般若波罗蜜言若观五众空无所有非是道。答曰。是般若波罗蜜中说有无皆无。如长爪梵志经中说。三种邪见。一者一切有二者一切无三者半有半无。佛告长爪梵志。是一切有见。为欲染为嗔恚愚痴所缚。一切无见。为不染不嗔不痴故所不缚。半有半无。有者同上有缚。无者同上无缚。于三种见中。圣弟子作是念。若我受一切有见。则与二人共诤。所谓一切无者。半有半无者。若我受一切无见。亦与二人共诤。所谓一切有者。半有半无者诤。若我受半有半无者。亦与二人共诤。所谓一切无者。一切有者。斗诤故相谤。相谤故致恼见。是诤谤恼故。舍是无见余见亦不受。不受故即入道。若不着一切诸法空心不起诤。但除结使是名为实智。若取诸法空相。起诤不灭诸结使。依止是智慧。是为非实智。如佛所说为度众生故有所说。无不是实。但众生于中有着不着故有实不实。如是种种因缘故。佛身口意业无有过失。是故说佛身口意先知然后随智慧行。问曰。初说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今复说身口意业随智慧行。义有何差别。答曰。先三种无失不说因缘。今说因缘随智慧行故不失。若先不筹量而起身口意业则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业故无失。复次佛成就三种净业三种寂静业三不护业。有人疑言。佛何因缘成就如是业。以是故佛言。我一切身口意业先以智慧。然后随智慧行。佛以智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世。通达无碍者。此三种智慧于三世。通达无碍故。三业随智慧行。问曰。过去诸法。已灭已尽无所复有。未来世诸法。今不来不生未和合。现在乃至一念中无住时。云何能知三世通达无碍。答曰。佛说过去未来现在通达无碍。此言岂虚。复次若无过去未来。但有现在一念顷。佛亦不得成就无量功德。如十种智。是十力是时亦不得一心有十智。若尔者佛亦不得具足十力。以是因缘故。知有过去未来。问曰。若过去未来现在皆有者。何等是无。佛说四谛。苦谛观无常等相。无常名生灭败坏不可得。若过去法今实有。不名为无常败坏不可得。复次若过去未来现在皆有者便堕常。何以故。是法在未来世中定有转来现在。从现在转入过去。如人从一房入一房不名失人。答曰。若不失有何咎。问曰。若无无常无罪无福无生无死无缚无解。罪名杀等十不善道。若无无常无杀等罪。如分别邪见中说。刀在身七分中过无所恼害。福名不杀等十善道。无常名分别生死。若无无常亦无生死。亦无缚亦无解。如是等无量过咎。答曰。诸法三世各各有相。过去法有过去相。未来法有未来相。现在法有现在相。若过去未来有现在相者。应有是难。而今过去未来现在各自有相。复次若实无过去未来。亦无出家律仪。所以者何。若现在恶心中住。过去复无戒。是为非比丘。又贤圣人心在世俗中。是时应当是凡夫。无过去未来现在道故。如是亦无五逆等诸罪。所以者何。是五逆罪业。已过去及死时入地狱。是五逆罪未来无业故无报。现在身不为逆罪。若无过去则无逆罪。若无逆罪何有余罪。福亦如是。若无罪福是为邪见。与禽兽无异。复次我不说过去未来如现在相有。我说过去虽灭可生忆想能生心心数法。如昨日火灭今日可生忆想念。不可以忆想念故火便有。若见积薪知当然火。亦生心想念。明日火如过去火。不可以今心念火火便有。未来世事亦如是。现在心虽一念时不住相续生故。能知诸法内以现在意为因。外以诸法为缘。是因缘中生意识用。意识自在知过去未来现在法。但不自知现在心心数法余者悉知。问曰。般若波罗蜜如相品中。三世一相所谓无相。云何言佛智慧知三世通达无碍。答曰。诸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若说三世诸法通达无碍是分别说。若说三世一相无相。是说毕竟空。复次非一切智人。于三世中智慧有碍。乃至观世音文殊师利弥勒舍利弗等诸贤圣。于三世中智慧皆有碍。以是因缘故。说佛智慧于三世中通达无碍。不为空事故说。复次有人于三世中生邪见。谓过去法及众生有初无初。若有初则有新众生。诸法亦无因无缘而生。若无初亦无后。若无初无后中。亦无初名有中有后。无前后名有初有中。无后中名有初有后。若众生及诸法。无初亦无中无后。若无三世则都无所有。复次若无初。云何有一切智人。破如是等邪见故。说三世诸法一相所谓无相。不为破三世佛智慧。问曰。无相是为有边。答曰。若无相即是无边。不可说不可难法。云何言有边。若无相中取相。非是无相。是无相名为不可得空。是中无相亦不可得。空亦不可得。是故名不可得空。复次佛有二种道。一者福德道。有人闻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生恭敬信乐心。二者智慧道。有人闻说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便舍离诸法。于空中心不着。如月能润物日能熟物。二事因缘故万物成就。福德道智慧道亦如是。福德道能生诸功德。智慧道能于福德道中离诸邪见着。以是故佛虽说诸法毕竟空。亦说三世通达无碍而无咎。如是等略说佛十八不共法义。问曰。若尔者迦栴延尼子。何以言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为十八不共法。若前说十八不共法是真义者。迦栴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说。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释子则不作是说。释子说者是真不共法。佛法无量。是三十六法。于佛法中如大海一渧。法亦不少何以重数为十八。复次诸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亦能知是处不是处。分别三世业果报及诸禅定乃至漏尽智等。云何言不共法。问曰。声闻辟支佛菩萨。不能尽知遍知。但有通明无有力。独佛能尽遍知故言不共。如十力中说。答曰。佛说十力义。不言尽知遍知。直言知是处不是处。言尽知遍知者。是诸论议师说。问曰。汝先自言摩诃衍经中说。佛为菩萨故。自说尽知遍知。答曰。摩诃衍经中说。何益于汝。汝不信摩诃衍。不应以为证。汝自当说声闻法为证。复次十力佛虽尽知遍知。而声闻辟支佛有少分。十八不共法中。始终都无分。以是故名真不共法。问曰。十八不共法。二乘亦应有分。但佛身口念常无失。二乘身口念亦有无失。如是等皆应有分。答曰。不然。所以者何。常无失故名为不共。不以不失为不共。声闻辟支佛。于常无失中无分。复次诸阿罗汉说有力无有处。说有不共法。汝不信摩诃衍故。不受真十八不共法。而更重数十力等是事不可。如汝所信八十种好。而三藏中无。何以不更说。问曰。我等分别十八不共法不重数也。何等十八。一者知诸法实相故。名一切智。二者佛诸功德相难解故。功德无量。三者深心爱念众生故名大悲。四者得无比智故。智慧中自在。五者善解心相故。定中自在。六者得度众生方便故。变化自在。七者善知诸法因缘故。记别无量。八者说诸法实相故。记别不虚。九者分别筹量说故。言无失。十者得十力成就智慧无减。十一者一切有为法中。但观法聚无我故。常施舍行。十二者善知时不时。安立于三乘。常观众生故。十三者常一心故不失念。十四者无量阿僧祇劫深善心故。无烦恼习。十五者得真净智故。无有能如法出其失。十六者世世敬重所尊故。无能见顶。十七者修大慈悲心故。安庠下足足下柔软。众生遇者即时得乐。十八者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故。如入城时现神变力。答曰。如是十八不共法。非三藏中说。亦诸余经所不说。以有人求索是法故。诸声闻论议师辈。处处撰集赞佛功德。如言无失慧无减念不失。皆于摩诃衍十八不共法中。取已作论议。虽有无见顶足下柔软如是甚多。不应在十八不共法中。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佛身力如十万白香象力。及神通力等皆不说。以是故当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说智慧功德等。不说自然果报法。复次是十八不共法。阿毗昙分别。五众摄。身口无失身口随智慧行是色众摄。无异想是想众摄。无不定心是识众摄。余者行众摄。皆在四禅中。佛四禅中得道得涅槃故。有人言四色不共法。色界欲界中摄。余九地中摄。皆是善皆是无漏法。四色法二缘生因缘增上缘。余残四缘生四无缘十四有缘。四随心行不与心相应。十三与心相应。亦随心行一不与心相应。亦不随心行。如是等种种阿毗昙分别说。初如是分别入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中。尽皆一相所谓无相。入佛心皆一寂灭相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六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第四十二(卷二十七)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经】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密

【论】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罪。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所欲给与诸子是大慈。如是等种种差别。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复次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复次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伎乐。皆是大慈大悲力。复次大慈大悲大名。非佛所作众生名之。譬如师子大力。不自言力大。皆是众兽名之。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祐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譬如一人有二亲友。以罪事因缘故系之囹圄。一人供给所须一人代死。众人言能代死者。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