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前,齐王妃韦氏给那个短命的齐王殿下生了个遗腹子。昨日上午,萧皇后也生了个儿子。大家都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听了宇文成龙这番没头没尾、意图不明的话后,众人不禁一愣,旋即各自做低头沉思状。

半晌,还是小青年徐世绩有些沉不住气。率先试探着开口道,“主公莫非是在犹豫,该立谁为帝之事?”

“嗯!依徐爱卿之意,此事该如何处置?”

“哦,这个嘛,嗯,那个,属下以为,齐王妃毕竟只是王妃,以身份而论。自然不如皇后娘娘正统。”

“岑爱卿,依你之见呢?”

“回主公的话,老臣觉得,徐大人之言有道理!”

随后,魏征、宇文智及、房、杜等人也陆续表态,大抵都对徐世绩之言表示赞同。

这几位说得就略微直白了一些,言道反正这俩娃全都还没满月呢,立谁当傀儡都差不多。倒是萧皇后那面,毕竟更明证言顺一些。更适合用来忽悠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云云。

又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众人便已经合伙炮制出了一份立萧皇后之子为傀儡皇帝详细计划。

对此,宇文成龙倒是没明确表态,而是岔开话题,开始询问其众人的军政事宜。

先是首席参谋徐世绩汇报了一下军情。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进剿,北方各州清剿世家叛乱之事已经彻底结束,目前各州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而洛阳方面,伍云召继攻占洛口仓后,再次突袭,攻占了距离洛阳城只有十五里的金墉城。并四下出击,清剿大郑的溃兵。

原来,前番王世充所部大军放羊后,其中有十余万人沦为溃兵。大概是觉得跟着王世充混没啥前途了,这些军士们最后也都没有回洛阳,而是散落在司隶各处,当起了流民。

由于这些溃兵人数太多。如果置之不理的话,搞不好会出大麻烦。所以,这段时间来,伍云召一直都一面整编俘虏。一面做着清理溃兵的琐屑工作。

好在这个时候,尉迟恭所部的八万人马也已经赶回河南,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是幽州降兵,可两厢混编之下,总算把那些大郑的俘虏兵稀释了开来。

此外,伊阙关上的秦琼,也带领两万多人马赶到了洛阳城下和伍云召汇合。

三方大军汇合,再加上陆续抓来的俘虏兵,目前,洛阳城下已经汇集了总计二十余万的隋军,只待整编完毕,便可挥军进攻,拿下洛阳也是指日可待了!

政法杂事方面,则是由魏征大总管的副手,岑文本二总管汇报的。

随着江南大学堂又一批学员的毕业,原本已经有些捉襟见肘的军政人才再次得到充实。再加上辽东、琉球、林邑等地的支援配合,目前,益州、夷州、兖州、冀州、幽州等地的基层官吏都已经大抵部署到位,各项政事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只是各地义学建设还没这么快完成,而且,由于扩张太迅速,教职人员也不大充足。

“短缺的那部分基层官吏和教员,可以用实习的名义,暂时从江南大学堂未毕业的学生里抽调一部分。实习期么,就暂定半年好了!半年后再换另一批人去实习。主政一方,这些学生娃或力有不逮,可给那些老官吏打个下手啥的,应该没啥问题把?”

“至于各地义学的短缺的教员嘛,也可以这般处理,不过方式可以更灵活一些。可以把范围扩大至更低一些的年级,时间上也可以灵活一些,不一定非要半年。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尔等和徐老头、沈老头他们商量着办即可。”

闻言,魏征、岑文本等人顿时脸现喜色,高呼主公英明。

嘴角微翘着挥手止住了众人拍马匹的罪恶行径,宇文成龙这才继续道,“这一年的时间里,咱们的势力范围就从江南两州扩张到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扩张的速度确实有点儿快了。”

“所以呢,下一步,本将军的意思是,攻占洛阳后,便暂时缓一缓,休兵一年。一方面呢,可以把收编的那些俘虏兵汰弱留强,彻底消化掉;另一方面,就是要彻底巩固已占领地区。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顿流民、恢复生产,建立健全各地政法体系和民兵体系。这些,都要靠众位多多费心。还望大家莫要辜负了本将军的期望。”

“主公英明!臣等必将鞠躬尽瘁,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貌似议事完毕,宇文成龙便爪子一挥,宣布散会了。

可众人刚刚走到门口,宇文成龙却再次开口,把魏征、宇文智及两个留了下来。

没等这二人询问,宇文成龙便率先开口道,“本将军有意让齐王殿下的遗腹子继承大隋基业,不知二位以为可否?”

“啊?”二人闻言尽皆一愣。

怔怔地盯着宇文成龙半晌,二人发现自家这位主公的神色似乎很不像是在开玩笑,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然后开始低头沉思了起来。

“难道,大侄子(主公)他,和那齐王妃有奸情?以大侄子(主公)他的一贯作风,唔,倒是很有可能!”

“只不过,大侄子(主公)他,貌似,没有作案的时间丫?要知道,这一年多来,大侄子(主公)他,可是基本都在外面打仗来着丫!”

“还是说,仅仅是大侄子(主公)他回江都的这几天,就和那齐王妃勾搭到一起了?也不大可能吧?那齐王妃刚刚生产完不到一个月,貌似,还不能搞那事儿呢吧?那,又是为什么捏?”

目光交流了半晌,宇文智及和魏征两个始终没能得出一个靠谱点儿的结论来,不由得更加疑惑了起来。

就在这时,宇文成龙终于开口给二人解惑道,“其实,皇后娘娘所生之子,应该姓宇文,而不是姓杨!”

“啊?”闻言,宇文智及和魏征两个彻底傻在了当场。

那厢,宇文成龙却自顾自地继续到,“本将军不希望将来我宇文家有兄弟倪墙之事发生,所以呢,想让齐王子之登基继位,不知二位可有以教我?”w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国号大元

“不如,主公直接登基称帝好了!反正自杨广陛下去世后,大隋的名号便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而今,那皇泰主杨侗也已经被害,大隋算是正式断了传承。 //主公如今已经占据大半江山,此刻登基称帝,名至实归,也给手下众将一个盼头。如此,比起立个大隋的傀儡,将来再行篡位,也省却了许多麻烦!”

听闻了宇文成龙和萧皇后的奸情后,魏征大总管虽然震惊,却也很快恢复了镇定。

然后,略微这么一琢磨,魏征便炮制出了这么一个方案来。

旁边的宇文智及闻言,也迅速警醒,跟着出言附和道,“魏府丞之言有理!以咱们宇文家之势,如今也确实不需要再借助大隋的什么名头了!倒不如索性直接立国吧!”

“唔,这个嘛,也好!不过嘛,也不急于这一时,等攻占洛阳之后,咱们在从容计较。”

“主公可是要定都洛阳?那余杭方面如何处置?可要将余杭的富户还有学堂之类的尽数迁往洛阳?”

“这倒不必!余杭毕竟是本将军起家之地,即便不适合做都城,也要维持其繁华。这样,江南大学堂仍旧留在余杭,那些富户什么的也不必迁移,只需维持原样即可。”

“说起江南大学堂来,本将军倒是想起一事,以现如今咱们的地盘、人口来看,若继续推行全民义务教育的话,一所江南大学堂似乎有些不够了。这样回头你和徐老头、沈老头他们商量一下。争取尽快再建几所大学。等咱们占据洛阳后,洛阳的龙门书院可复开。至于其它的大学嘛,以本将军之意,尽量在全国各地分散开。蜀中、岭南和涿郡这几个地方将来都要建所大学,如此,也便于当地发展!至于具体的操作,你们可以商量着办,拟好了详细的章程后呈报到本将军这里即可。”

“主公英明!”闻言,魏征脸现喜色,很是由衷地给宇文成龙送上马屁道。

“主公圣明!”那厢。宇文智及也跟着送上一顶大大的高帽,旋即又道,“敢问主公,那江都这面又如何安排?这里可还有不少大隋旧臣呐?这帮家伙,对主公你可是没有一点儿忠心呐,偏偏一个个还都身份不低,而且貌似还都有些本事,实在不好随便处置丫!”

“这些人嘛,嗯。有了!”

“这样,实权的职位是不可能给这帮人了。如此,就给他们找点儿杂事儿做吧!”

“我听说,裴矩那死老头在地理方面很有造诣,可以派他去主持测绘全国地图、编撰全国地理志之类的。还有那何稠老头,好像原来是太府卿吧,那让他也主持修订一部农工器械制造之类的全书好了。其它的那大小老头啥的,也都照此安排,有专业特长的就让他们去主持编撰专业书籍,什么农业、医学、政务、法律之类的。都要编,不愁他们没事儿干。至于那些没有啥特长的呢,可以安排去编撰隋史、修订诸子经义之类的。”

“主公圣明!这种能够著书立说、留名青史之类的事情,想来那些大隋遗老们必定不会拒绝!而且,这帮老头们都有事儿做了,也就不会给咱们添乱了!

“嗯,正是此理。不过。有一点要主意,这著书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呢,一定要做得专业、精准,万万马虎不得!尤其是那医学类的书籍,务必要反复核实、校准,做到万无一失!那些老头们精力可能不大足,可以多安排些江南大学堂的师生给他们帮忙。具体如何安排,大家可以慢慢商量着办。”

谋划好了诸般事宜,宇文成龙便暂时在江都城宅了下来。

没过几日,伍云召传来消息,已经攻克洛阳城,生擒了王世充。

随后,隋军趁势出击,北向占领黄河渡口的孟津关,南向占领了由宛县通往关中的武关,向西抢占了洛阳与关中之间的第一大门户函谷关。

至此,洛阳八关已经完全落入隋军的掌控之中!只待伺机夺下函谷关以西的潼关,便可西进关中了。

不过,隋军却没有急着继续进兵,而是就此在洛阳驻扎了下来。

一则是因为接连打打胜仗,收编俘虏,以致隋军的队伍扩张太快,目前俘虏兵的人数已经远超过原本的隋军人数,故而必须停下来整编一番,汰弱留强,以减轻后勤负担,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宇文成龙准备迁都建国,登基称帝了!

目前,宇文成龙已经占据了古九州之中除雍、凉、并三州外的所有地盘,此外还坐拥琉球、林邑、爪哇、辽东、扶桑等诸多飞地,其治下领土总面积比起大隋全盛时期还大,总人口也达两千余万,建国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而隋炀帝杨广死后,这半年多里,李渊、李轨、刘武周之流相继称帝,尽皆自诩正统。

短时间内,宇文成龙还可以打着大隋的旗号,冒充忠臣收买人心。可如今大隋最后一个皇帝皇泰主杨侗的死了两个多月了,宇文成龙再不立国,只怕下面的人心,就要散了。

开国登基,千头万绪,不过这些事情自有手下一干臣子忙前忙后的打理。况且,宇文成龙手下的两大总管魏征、岑文本都有着宰相之才,又有房玄龄、杜如晦、宇文智及、高俭、长孙无忌等一众能臣干吏为羽翼,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登基一应所需便筹备停当。

当隋大业十四年终于结束,也即隋炀帝杨广和皇泰主杨侗去世的第二年,春节,宇文成龙正式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元”,取“大哉乾元”、“元亨利贞”之意。

史称这一年为“公元元年”!

宇文成龙登基称帝,第一件事儿自然便是祭祀天地祖宗,然后大封群臣、大赦天下。

不出意外,群臣之中,最早跟随宇文成龙打天下的众人自然得以重用。

宇文家的宇文成都、宇文成祥、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宇文定及、宇文福及等人尽皆封王。至于宇文成龙的老爹宇文化及,则被高高地捧起,光荣地当上了太上皇。

另外,麦铁杖、伍云召、李靖、张须陀、秦琼、尉迟恭、沈光等一众老将,尽皆被封为元帅。不过,这些个元帅头顶上,还有宇文成龙这么一个兼职的大元帅镇压着。

至于其它史怀义、韩世谔、单雄信、尚师徒之流则按功劳依次被封为各路将军。

而原宇文府大总管魏征被封为内阁总理,官居一品,总合管理除军事外的所有杂务,下辖副总理岑文本、萧瑀、宇文智及等三位从一品的副总理。房玄龄、杜如晦、徐德言等则分别出任从一品的民部、刑部、礼部尚书等,分管民政、司法、教育三大重头部门。

倒是有一位原本的大隋降臣,出乎预料地被委以重任,那就是原大隋太府卿何稠,居然光荣地当上了工部尚书!不过嘛,相对而言,似乎那个出任工部侍郎的李春,似乎实际权力更大一些,也更得宇文成龙的信任!

其它众文武,也都各有升赏。

最后,便是宇文成龙的家事问题。

做为宇文成龙名义上的正牌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