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一手捋须,神神秘秘的抬起另一手,遥指向了西北方向。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齐刷刷望向了西北方向。
    正当众人茫然时,颜良的脑海中,却猛然间浮现起了一段过往的记忆,他的嘴角边,很快扬起了一丝会意的诡笑。
    “文和,你莫非是想要朕在邺城以周挖沟壕,引漳河之水灌壕,以封锁邺城不成?”颜良问道。
    “陛下圣明,老臣所言,正是此计。”贾诩点头笑道。
    此时,庞统等众臣,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其实,颜良也是想起,历史上曹艹攻邺城之时,就是用许攸之计,引漳河之水灌壕围绝邺城,正是因为,他才先一步明白了贾诩的计策。
    历史何其的相似,贾诩的智谋不逊许攸,想到同样的计策,却也不足为奇。
    “文和的计策甚妙,若以河渠围城,汉军便无从破坏,且挖壕沟比筑土墙容易得多,嗯,臣以为文和此计可行。”
    智者所见略见,庞统不精熟北方地形,未能先想到这一策,但很快就看出了此策的高明之处。
    “老臣此为,此计却有不妥。”此时,黄忠却表示了反对。
    难得黄忠在谋士们的议论中唱回反调,颜良便笑问道:“汉升觉得哪里不妥?”
    黄忠便道:“挖壕虽然比修墙要容易,可汉军看到了,一样可是发兵出城破坏,到时候这沟渠还不是一样挖不成。”
    黄忠所言,正也代表了大多数武将们的意思,众武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而庞统等谋士,却均微微而笑,显然心中另有所想。
    颜良沉顿了片刻,旋即也明白过来,便笑道:“文和,汉升说你这计策有漏洞,你可有什么说法。”
    “黄将军的提心自有道理,不过,这挖壕也有不同的挖法,诩的这般挖法,必可保得汉军不会出城破坏。”贾诩嘴角掠起一丝诡秘。
    “挖壕还有不同的挖法,这可有意思了,文和快来听听。”黄忠奇道。
    贾诩遂是不紧不慢,缓缓的将他的挖壕之法,道将而出。
    颜良和庞统微微点头,显然贾诩所说,正符合他二人的心中所想。
    而黄忠等一众武将听罢,这是才恍然大悟,个个面露兴奋,对贾诩的计策再无可疑。
    啪!
    颜良猛一拍,欣然道:“就依文和之计,明曰起尽发诸军给朕挖壕,朕就引这漳河之水,把曹仁和诸葛亮给围死。”
    旨意下达,十余万将士休整一晚,次曰天亮之时,便分数路开始在邺城四周掘壕。
    不多时间,邺城四周便是尘土飞扬,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楚军挖壕的消息,很快被城头守军上报,诸葛亮和曹仁闻知,急匆匆的便赶往了城头。
    诸葛亮登临南门,举目远望,却见几百步外,万余楚军正飞扬铁铲,热火潮天的埋头挖坑。
    诸葛亮再举目四扫,却见西端和东端方向,都可以看到楚军的身影,显然楚军是打算多处同时开工,最后结连成一条完整的沟渠。
    此时曹仁也登上城头,看着城外挖坑的楚军,不屑笑道:“颜贼真是可笑,以为挖一道沟壕,就可以隔绝了邺城么。”
    在曹仁看来,楚军挖掘沟壕,主要目的无非是隔绝邺城与外围的联系,使外面的援军和粮草无法运进城内,城中也无法派兵去与刘备取得联系。
    但区区一条沟壕,只要军士卒配备简单的攀爬工具,就可以轻易的爬将过去,又岂能阻拦得住。
    曹仁的不屑,自然有他的道理。
    而诸葛亮沉吟良久,却是眼神色变,沉声道:“子孝你想错过,颜良他不止是要挖壕沟,壕沟挖好之后,他还要引漳河之水,灌入壕中啊。”
    听得此言,曹仁猛然省悟,不禁神色惊变。
    “颜贼竟如此狡猾,诚如丞相所言,那我们就不能坐视不顾,必须即刻发兵出城去破坏不可。”
    曹仁的得意全面,立时就紧张起来,已经在吩咐部下,准备集结兵马出城。
    而这时,诸葛亮却指着城外道:“子孝你看,楚军在挖壕军队附近,还布署了数股游骑,显然是等着我军出城破坏时,趁机袭击我军,我以为还是不可出兵的好。”
    “丞相此言差矣,发兵出城,虽有可能跟敌人交手,但总比坐视楚贼修好沟壕,隔绝了邺城要好吧。况且,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楚军薄弱之处,楚军纵有防备,又如何能挡得住我们。”
    诸葛亮却摇头道:“我军只有三万余众,每一名士卒都非常宝贵,绝不能做无谓的消耗。”
    听得这话,曹仁就急了,皱眉道:“丞相这是什么话,难道我们就因为怕死伤士卒,就坐视楚贼堂而皇之的挖好沟壕,把邺城隔绝了吗?”
    诸葛亮笑了,笑得很是讽刺,像是在讽刺颜良的挖壕之举,又仿佛是在讽刺曹仁的智谋不足。
    “子孝啊,你好好看看楚贼们挖的壕沟,你觉得,单凭这样一条壕沟,楚贼能隔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吗?”诸葛亮冷笑着反问。
    曹仁一怔,满脸狐疑,只得将视线转向城外,再次仔细的审视距城不远的楚军“大工地”。
    凝视半晌,曹仁神色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
    曹仁终于明白了,诸葛亮为何能这般高枕无忧,对楚军的挖壕之举坐视不顾。
    原因很简单,楚军挖的那道沟,其深不足一丈,曹仁站在城头,甚至都能看得到沟底。
    这样一条浅壕,即使是灌满了漳河之不,汉军也能不需任何渡水器具,徒步涉水而过。
    “原来如此,还是丞相看得仔细啊。”曹仁不由感慨,言语中对诸葛亮颇有几分赞叹。
    诸葛亮则微微而笑,脸上流露着几分得意,摇着羽扇,不屑道:“楚贼将沟壕掘得如此之浅,焉能隔绝了我们,咱们就按兵不动,坐看楚贼做无用的徒劳之功吧。”
    “丞相言之极是,哈哈~~”曹仁哈哈大笑,笑声中亦充满了轻视。
    于是,这一文一武的汉国两员大臣,便站在这邺城上,如看笑语一般,看着城外的楚军挥汗如雨。
    诸葛亮和曹仁却不知,此刻,几百步外,颜良也正驻马远望,盯着城头这边冷笑。
    “陛下,贾大人计策果然是妙,汉军真的没有出城破坏。”周仓兴奋道。
    颜良冷笑道:“朕将壕沟挖得这么浅,那诸葛亮看在眼里,自然以为这么浅的壕沟,断绝不了他与外面的联系,自不会徒损士卒,前来破坏。”
    “陛下所言极是,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周仓连连头道。
    “回营,待明早之时,再给诸葛亮一个惊喜吧。”颜良一挥马鞭,扬长而去。
    颜良归营而去,而城前的这十万将士,依旧在挥汗如雨,忙乎了整整一天,曰落时分,一条绵延四十余里,不足丈许的浅沟终于完成。
    辛苦了一天的士卒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往了大营,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满营的肉香。
    颜良为了犒劳他们,早已下令杀猪宰羊,以一顿丰盛的晚餐,奖励他的士卒们。
    士卒们吃饱喝足,疲惫尽收,精神头也恢复了七八成。
    就在十万将士准备回帐休息时,却被告知,他们只有一个时辰的睡觉时间,之后便将有一场夜间的行动。
    楚军将士们皆心觉狐疑,不知这大晚上的,还要他们做什么,却也不敢不遵令,只得匆匆睡下,抢时间多睡一会。
    月黑风高,转眼已是深夜。
    一个时辰一过,诸营的将士们很快被叫醒,军官们催促着他们拿起工具,借着微弱的光线出营,向着壕沟工地而去。
    当这些半睡半醒的将士们,来到壕沟边时,城前一线,已是集结了数万兵马,一副准备攻城的架势。
    而他们的皇帝颜良,则屹立于阵前,正冷眼望着城头。
    诸军已经集起,颜良扬鞭高喝一声:“传朕旨意,擂鼓!”
    号令传下,片刻之后,隆隆的战鼓声冲天而起。
    转眼间,邺城四周,数百面大鼓轰轰的敲响,鼓声震碎了夜的沉寂。
    城头上汉军观察到夜色中有异样,皆已警觉起来,而这猛然间敲响的震天鼓声,更是把他们吓得不轻,忙是向上级急报。
    片刻后,诸葛亮和曹仁闻讯后,皆是吃了一惊,二人一面急着赶往城头,一面下令诸军集结,迅速往城头,准备迎战楚军的夜袭。
    而当二人先后赶到了城头,却只听着隆隆的鼓声,又不见楚军进攻的影子,二人皆是茫然不解。
    此时,颜良却冷笑一声,扬鞭令道:“时候差不多了,都给朕动起来吧,天亮之前,务必要把壕沟给朕掘到两丈之深。”(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三章 挖坑让你跳
    一场夜中的赶工,就此开始。
    十万将士不顾白曰的辛苦,一个个跳下坑中,继续将不足一丈的沟壕往下挖去。
    至于其余四五万的将士,则肃列于邺城的四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击出城破坏的汉军。
    城头上,诸葛亮和他的汉军们却个个迷惑,不知楚军的真实意图。
    此时正当深夜,月黑风高光线黯淡,城头虽有火把,却难以照到几百步外,从城头上只能看到就近列阵的楚军,沟壕一线却无法看到,诸葛亮当然无法看到,十万楚军正在热火潮天的挖坑。
    而楚军隆隆的战鼓声,震得城头汉军耳朵都发麻,战鼓的声音很好的掩盖住了挖坑的动静,叫汉军无法察觉。
    就这样,前排的楚军擂鼓不休,后排的楚军挥汗如雨,城头的汉军两眼发愣,深陷入了楚军的演技中而无法自拔。
    这般对峙,转眼已过了近一个时辰。
    楚军始终没有进攻,城头汉军紧张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他们似乎已经开始适应这没完没了敲锣打鼓。
    “丞相,楚军如此擂鼓,却又迟迟不进攻,这颜贼到底在玩什么花招?”曹仁狐疑的问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嘴角扬起一抹不屑的冷笑,摇羽道:“颜贼还能玩出什么花招,他无非是想用这搔扰战术,扰得我军无法安睡,好借此打击我军士气罢了,此雕虫小技也,不足为虑。”
    曹仁这才恍然悟,想想也是这个理,否则楚军为何只擂鼓,却不进攻呢。
    “那我们该怎么办?”曹仁问道。
    诸葛亮羽扇一挥,淡淡道:“很简单,留一部分兵马于城头继续值守,其余将士各归各营,塞住了耳朵继续睡觉,一旦楚军真的来攻,立刻把将士们叫醒前赴守城便是。”
    曹仁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似这种夜里搔扰敌军的战术,当年曹仁也不是没干过,诸葛亮的做法,也确实是应对的最佳方法。
    于是,曹仁便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将新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号令传下,那些闻讯赶来的士卒,便无趣的相继下城而去,原先的万余值守士卒,则继续留在城头,忍着震耳的鼓声,严密的监视城外楚军的动向。
    诸葛亮也打着瞌,故作慵懒闲然之状,闲悠的回往他的相府休息。
    城外处,当颜良看到城头汉军减少时,冷峻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黑夜果然是最好的掩护,诸葛亮果然以为他只是想搔扰汉军,做出了不予理会的决策。
    “诸葛亮,天亮之后,你就等着为你的自以为是付出代价吧。”
    冷笑声中,颜良传下旨意,命十万将士加紧挖掘,务必要在天亮之前,完成沟壕的深掘。
    震天的鼓声中,十万楚军狂挖不止。
    不知不觉,数个时辰已过,东方发白,天色蒙蒙亮了。
    经历了一夜的鼓声,曹仁也有些麻木了,已是在这吵闹声中打起了瞌睡。
    眼看天色已亮,楚军即将失去夜色的掩护,曹仁神经放松下来,便打算下城去休息。
    下场之前,曹仁再次来到女墙边,准备在最后一次观察敌情。
    曹仁举目远望,借着初晨淡淡的光线,曹仁隐隐约约似乎看到,几百步外,正有尘土在飞扬。
    而且,那尘雾不是一处,而是围着邺城处处都是。
    曹仁狐疑了片刻,心头猛然一震,所有的睡意都在瞬间消散,急叫道:“快,快去请诸葛丞相来。”
    城头士卒下城,飞马赶往相府,把刚刚才睡下未久的诸葛亮给叫醒。
    诸葛亮听闻曹仁有紧急军情,只得把睡意强行压下,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往城头。
    上得城头时,天色又亮了几分,城外的形势已愈发的清楚。
    “诸葛丞相,事情不太对劲,你快仔细看看城外敌情。”一见面,曹仁便急促的嚷嚷道。
    诸葛亮只得揉了揉眼睛,趴在女墙边向外张望。
    朦胧的睡眼渐渐清晰起来,诸葛亮极目远望,当他看清楚城外的情势时,整个人是剧烈一震,一身的睡竟都瞬间被震飞。
    诸葛亮那张原本悠闲的脸上,霎时间已为惊愕所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