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晴天霹雳,五雷轰顶。
    曹操只觉头晕目眩,双脚发软,刚刚从榻上站起来,一屁股又跌坐了下来。
    “丞相——”刘晔惊叫一声,吓得赶紧扑了上去相扶。
    曹操大口大口的连吸了几口气,好容易才缓过神来,强撑着一口气血没有喷将出来。
    “你说颜贼,他是怎么袭取弘农城的?”脸色惨白的曹操,喘着气问道。
    刘晔只得重复道:“颜贼乃是派了支轻军,由卢氏城翻越枯纵山小道,从西门攻入了弘农。乐文谦将军之子被杀了个出其不意,已为贼将黄忠所斩。”
    此时此刻,曹操终于才明白过来。
    先前的他,一度还嘲笑颜良打算从黄河攻击陕县的计划,此刻他才恍然明白,那只不过是颜良的疑兵之计而已。
    人家颜良,竟然敢派的穿越茫茫枯纵山,以此不可思议的手段,再一次狠狠的羞辱了他。
    “颜良,颜良,本相怎么又被他耍了,可恨啊——”
    曹操是又惊又愤,脸色一会白来一会青,气得已是有些要发疯的迹象。
    “丞相身体要紧,千万莫要气伤了身体啊。”刘晔焦虑的劝道。
    曹操连吸了几口气,手抚着自己的胸口,极力的压制着汹涌的气血,终于是勉勉强强的平静了下来。
    “真没想到,颜贼狡猾胆大到如此地步,这种险计也敢用。”曹操有些无奈的叹道。
    刘晔跟着一叹:“颜贼连海上攻取辽东都敢,能使出这般险计,也怕是自然了,只是我等愚鲁,未能为丞相识破颜贼奸计。”
    刘晔把责任,扛在了他们这些谋士身上。
    “尔等也不必自责,弘农失陷,本相难辞其疚。”曹操摇头一叹,缓缓的站起身来,摆手叹道:“速速下令,全军即刻起程出关,前去夺还弘农吧。”
    无奈的曹操,当天晚上便率领着三万的曹军,星夜兼程的东出潼关,杀奔至了弘农城下。
    曹操所要做的,当然是重夺弘农城,打通与陕县的联系。
    此时,距离黄忠偷袭弘农城得手,已经过去了有四天。
    四天的时间里,足够黄忠完成固守的布署。
    弘农城坚,黄忠以五千兵马,抵抗曹操三万大军的强攻,其实并不处劣势。
    对于黄忠来说,他的最大软肋在于粮草。
    弘农虽为郡治所在,但因陕县才战争的最前线,故是大批的粮草,早先全部都屯聚在了陕县,弘农郡的粮草,多还靠从关中的运输补给。
    为了防止断粮的困境,黄忠入城后的第二天,便“洗劫”了郡城中的大户人家,将他们存粮征为军用。
    与此同时,黄忠又将城中居民,统统都赶出了郡城,以免城池被围这后,这些缺粮的平民,反而会成为不安的隐患。
    经过一番手段,黄忠好歹为他的五千兵马,征集到了近十天的粮草,只要稍微省点的话,至少也能撑十天。
    黄忠相信,他的楚王必不会让他被围太久,坚守十天,足矣。
    正如颜良事先所料,曹操的大军旋即杀至,将弘农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三万大军不分昼夜的狂攻不止。
    抱着一线希望,试图亡羊补牢的曹操,很快就痛苦的发现,黄忠这个老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狂攻五天,弘农城巍然不动,黄忠用事实证明,他不但善攻,而且善守。
    弘农久攻不下,而陕县方面却传来消息,陕县中已是人心瓦解,士卒中竟开始出现越城逃亡的迹象。
    照如此形势发展下去,只怕还不等颜良主动攻城,陕县就将不战自溃。
    陕县的局势,弘农的久攻不下,曹操在这双重的折磨中,痛苦的忍受着。
    日是黄昏,又是攻城失利,收兵回营的曹操,一屁股坐了下来,当年的自信已不再,满脸皆是灰心与沉重。
    左右文武皆默不作声,到得这般地步,他们也不知该如何收拾这困局。
    “奉孝,我该怎么办?”曹操望向着郭嘉,抱以求助的目光,此刻,他也只能指望郭嘉了。
    郭嘉一直沉默着,眉头紧凝,苦苦的思索。
    曹操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屏气凝神,满怀希冀的望着郭嘉,期望这位绝顶的谋士,能给自己带来一线希望。
    陕县若失,三万大军损失怠尽,曹操本就处弱的实力,更将大损,到那个时候,他哪里还有自信挡得住颜良十余万大军的进攻。
    半晌后,郭嘉终于抬起了头,叹息道:“事到如此,看来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
    陕县以东,楚军大营。
    王帐中,颜良正兴致勃勃的审视着地图。
    他的目光已经不是局限于弘农一隅,而是西窥关中,北望并州。
    陕城人心大乱,越城来降者,不计其数。
    弘农黄忠坚守得当,曹操略攻不利,士气也已受挫。
    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的倾斜向了颜良,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明日对陕县发动最强有力的一击,彻底的消灭曹操的三万精锐。
    陕县一陷,曹操势必将退守潼关,那时,整个弘农郡便将为颜良所据。
    据有弘农后,颜良便可北渡黄河,攻取河东,截断并州与关中的联系,断了曹操一臂。
    再然后,就是汉中、南阳、弘农以及河东,四路大军齐攻关中,颜良不相信,以曹操现在的实力,还能挡得下他数十万大军的全线进攻。
    当然,诸般战略的前提条件,则是颜良明天顺利的歼灭乐进所部。
    根据细作的情报,陕县早已人心瓦解,如乐进这般宿将的声望,业已开始控制不住局势。
    照如此情况,明日一战,谁还能挡得住楚军的洪流。
    “大王,陕城有新情况。”庞统匆匆而入。
    “说。”颜良盯着地图,头也不回。
    庞统拱手道:“适才西营一线来报,陕城西门忽然大开,乐进将城中百姓尽皆驱赶而出,子勤他们一盘问,那些百姓皆言乐进为了节省粮草,才把他们驱赶出城。”
    颜良猛一回头,眼眸中浮现出几分疑色。
    驱赶百姓以节省粮食,这倒也说得过去,说明乐进想要坚守下去。
    但根据事先的情况,陕县中报屯的粮草,足够一城的军民吃半年有余,现才被围一月,有必要急着把百姓赶出城,只为节省粮食吗?
    而且,眼下城中本就军心惶惶,这个时候在动干戈的赶百姓出城,势必又会造成骚动,这对原就不稳的军心,岂非更是雪上加霜。
    种种不利,以乐进的能力,他难道看不出其中的弊端吗?
    颜良的心中,疑色更重,再看庞统时,庞统却微微而笑,似乎他也看出了什么端倪。
    “军师,你也觉得乐进此举有疑吗?”颜良道。
    庞统干咳一声,缓缓笑道:“臣倒是以为,乐进此举,表面上是叫嚣着坚守,实际上很可能是借此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好为他下一步的弃城出逃做准备。”
    庞统所说,正与颜良心中所想暗合。
    颜良便冷笑一声:“看来曹操是没有信心拿下弘农,打算保乐进手中的兵马了,那军师以为,乐进打算从何方向出逃?”
    庞统目光转向地图,捋须细思了一番。
    片刻后,庞统说道:“乐进欲逃往关中,自然走西门最近,且他将百姓驱赶出来,极有可能是想以百姓为肉盾,以掩护他大军从后突围。”
    诚如庞统所说,曹操这么做,倒也符合他心狠手辣的本性。
    当年他攻徐州,不是屠得徐州血流成河么,当年他兖州缺粮,不也用人肉脯当过军粮么。
    如今他要保乐进的三万兵马,以百姓开路,倒也正常。
    只是,曹操的计策,真的这么简单吗?
    颜良没有一口赞同庞统的判断,而是转身看向地图,剑眉微微一凝,心中暗暗琢磨。
    陕城南面,乃是茫茫大山,乐进若从南门出逃,就要逃去大山里当野人,除非乐进神经错乱,否则他绝不可能向南而逃。
    至于东面就更不用说,东面乃是他楚军主营,从东门出逃还不如直接抹脖子。
    从西面出逃,表面上看起来是最佳的选选,而且乐进以百姓为肉盾,也将他的意图暴露无疑。
    可深为了解曹操的颜良,却不相他会令乐进这么做。
    最后,颜良的目光,移往了北岸。
    陕县以北数里,便为陕津渡口,从此渡口北渡黄河,便是徐晃驻守的大阳城。
    当此近夏时节,雨水不断,黄河水势滔滔,渡河的风险比往昔倍增,即使是颜良的车船舰队,为了避免倾覆的风险,也没敢进抵陕津水域。
    便是因此,颜良并没有对北城一线,布署重兵。
    可如今,形势已然变化,乐进即是想出逃,那么,他有没有可能选择从陕津冒险渡河呢。
    “会的,一定会,曹操此人也是个赌徒,他一定会这么做的。”颜良未有多思,拍着地图断定说道。
    庞统神一怔,不解的看向颜良。
    颜良也不解释,当即道:“乐进驱赶百姓出西门只是幌子,他是想趁机从北门出逃,由陕津渡黄河逃往北岸河东。速传本王之命,令甘兴霸和朱休穆,即刻率三万兵马增援北营,务必要给本王堵住出逃之敌。”
    听得颜良一番话,庞统也猛然惊悟,恍然大悟的他,当即就打算去传令。
    便在这时,周仓急入,沉声道:“启禀大王,北营急报,那乐进突率三万大军出城,我北营兵力不济,没能挡住敌军突围,眼下乐进已向陕津逃去。”
    果然如此,这眼前的急报,正是证实了颜良的推测。
    没想到,乐进的动作还真是快。
    颜良杀机顿生,将青龙刀往手中一抄,厉声道:“速去备马,本王要亲往陕津追击敌贼。”
    说话间,颜良已大步出帐,翻身跃上赤兔马,向着北面飞奔而去。
    诸营立刻动员起来,数以万计的将士匆匆出营,追随着颜良,四面八方向着北面陕津涌去
    十五里外,陕津。
    乐进驻马渡头,远望着滚滚黄河,再回头看看已成轮廓的陕城,满脸的黯然。
    失了陕县,失了弘农城,死了爱子,如今又灰溜溜的弃城而逃,乐文谦的声名,已如这滔滔的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矣。
    “颜良狗贼,杀子之仇,我乐进早晚要报还,你等着吧。”乐进恨得咬牙切齿。
    渡头上拥挤的那些曹军士卒,却没空去恨颜良。
    这些惶恐的士卒,巴巴的远望着对岸,焦虑不安的期盼着,盼着对岸能有船来救他们。
    就在昨天,曹操派人潜入陕城,乐进下达了弃守陕城,保存有生力量的命令。
    曹操在命令中声称,他已命北岸的徐晃,在这今日约定之时,派船来接他们的败军北渡,乐进需要做的,就是率领着大军,及时的赶到陕津渡头。
    “船来啦,对岸有船来啦。”人群中,有眼尖的人在叫道。
    拥挤的士卒很快就爆发出了欢呼声,众曹军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乐进举目远望,果然见对岸处,隐隐约约有大批的船影,向着渡头方向颠簸而来。
    但当那所谓的“船影”,艰难的渡过大浪滔滔的河面时,乐进才惊讶的看清,驶来的根本不是什么船,而是一排排的竹筏。
    乐进这才想起,黄河不比长江,此间水流太过湍急,船只极容易被浪颠覆,唯有竹排才能勉强渡载。
    可是,那四围空无遮拦的竹排,人又如何在上面保持平稳,一个浪头过来,岂非就要被甩入黄河之中去?
    渡头上,原本满怀希望着的众曹军,很快就失望惊愕起来。
    不多时,一只只的竹排,终于驶抵了陕津渡头,只是,渡头上的曹军,一时却无人敢上排。
    就连乐进自己,也显得有些犹豫。
    便在这犹豫的功夫,南面方向,忽然尘雾大作,隆隆的铁蹄声天崩地裂而来。
    乐进回头一看,惊见数之不尽的楚军步骑,正如沙暴一般,袭卷而至。
    “糟了,没想到那颜贼反应如此之快,竟然这般快就发追兵来!”乐进大惊失色。
    渡头上,曹军也惊惶成了一片。
    生死关头,他们已有再犹豫的机会。
    乐进狠狠一咬牙,分开众军,第一个跳上了竹排,厉声叫道:“贼军就在后面,不想死的就给老子上竹排!”
    这么一喝,顿时把犹豫的曹军给喝醒了。
    上竹排冒险渡河,尚有一丝生机,倘若给楚军追至,那便是死路一跳。
    想通了此节,曹军士卒便再无犹豫,立刻你推我搡,争先恐后的向岸滩上的竹排冲去。
    这般一来,岸滩上顿时乱成一片。
    以竹排的数量,本来是够三万曹军尽数渡河,但他们彼此一拥挤,失去了秩序之下,反而相互堵塞,无法顺利的登上竹排。
    先行上排的乐进,也顾不得许多,赶紧下令人满的竹排即刻离岸,向北岸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