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支持印度外债规模的,更多的是外界对印度经济发展的预期向好。

    简单的说,就是投资者认为印度的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所以愿意为印度提供投资。

    这里面,自然包括购买印度当局发行的国债。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战争爆发,特别是印度军队在战场上的拙劣表现,投资者对印度失去了信心。

    首先完蛋的,就是印度的国债。

    在战争爆发当天,印度的信用等级就被降为垃圾级,几乎所有的国际投资机构都不建议购买印度国债。

    虽然印度当局把希望寄托在了高回报上,但是投资者依然不肯买账。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印度当局没有能够顺利拿到偿还到期债务的融资,也就没有能够按时偿还债务。

    仅仅10多天,印度的货币,也就是卢比就贬值了一半以上。

    要知道,这还是法定汇率。

    在黑市上,卢比的贬值幅度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几乎所有机构都在抛售卢比,连印度人都不例外。

    落到现实中,就是印度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方式获得资源。

    这里面,又集中体现在能源上。

    别忘了,阿盟集团的产油国已经开始对印度实施石油禁运,而且范围还在扩大,开始限制第三方替印度代购石油。

    虽然有一定的战略储备,但是要不了多久就要耗光。

    在此之前,印度当局还能够用卢比支付相关的款项,然后通过正常方式兑换,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显然,在战争期间,这就不可能了。

    虽然美国当局一直声称支持印度,也确实为印度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商可不这么看。

    在开战后不久,美国的几家页岩油开采企业就向印度提出,只接受现款交易,而且得使用美元,即印度在购买页岩油的时候,在油轮离港之前就得付款,而且必须是印度本来就很紧缺的美元。

    美国都是如此,俄罗斯就更加如此了。

    虽然俄罗斯总统一再表示对印度的处境感到同情,但是在石油贸易上,依然坚持印度支付现款。

    当然,俄罗斯没有那么苛刻,要的只是欧元与华元。

    印度有那么多的外汇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连石油贸易都是如此,军火贸易就更加如此了。

    可以说,当时除了美国与日本提供的有限的军事物资援助,印度几乎没办法从国外获得军火。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没钱。

    相对而言,能源的问题较为突出。

    在开战的第10天,考虑到战争还会持续很久,印度当局公布了第一份禁售令,开始限制国内的能源消费。

    在道禁售令,成为了引爆印度国内矛盾的导火索。

    为啥?

    在很多偏远地区,汽油、柴油与煤油是主要能源。

    要知道,印度的国家电并不发达,很多偏远地区靠油灯照明,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用柴油机发电。

    此外,印度各个大城市的居民也需要各种燃料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当然,受到限制的平民,肯定不是富翁与官员。

    其实,很多印度富翁有自己的油库,有的甚至能够自行走私石油。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夏收,还有马上就要到来的旱季,印度各地对能源的需求本来就比平常多。

    现在,限制石油消费,必然会对生产产生影响。

    这意味着,很多印度人会丧失一年的劳动成果。

    可见,印度的国内局势一点都不容乐观。

    可惜的是,印度当局并没有认清这一点,或者说是不肯承认,而且还在想方设法转移国内矛盾。

    怎么转移?

    当然是向外转移。

    按照印度当局的宣传,现在的困难处境,就是***的罪,因为众多阿盟产油国不再向印度出售石油。

    当然,也是巴基斯坦的罪。

    还有华夏。

    总而言之,印度遭遇的所有苦难,都是在这些国家所造成的,而印度当局一直在为人民谋福利。

    当然,印度也一直在抗争。

    印度当局不肯谈判,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么这场战争也就只能继续打下去了。


第612章 突围



    虽然印度当局死硬,但是在军事上,印军高层已经清醒了过来。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从某种意义来讲,印度已经战败了,至少在军事斗争中输给了巴基斯坦,而且翻盘的机会几乎为零。

    为什么是几乎为零?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非美日等国为印度提供全方位的援助,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至少是几个月,不然印度根本不可能在战场上反败为胜,丢掉印控克什米尔,甚至丢掉一部分国土都不可避免。

    美日等国会为印度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吗?

    还有,能够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吗?

    显然,这两个条件成立的可能性都极为渺茫。

    既然打不过,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结局,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才能少输一点。

    开战的第14天,印军总参谋部给拉合尔的作战部队下达了突围命令。

    其实,4天前,就应该下这道命令了。

    拖了4天,被围困的18万印军还有可能突围吗?

    要知道,为了围歼这股印军,巴军已经在拉合尔附近集结了大约25万兵力,其中至少有10个是主力装甲旅。

    更重要的是,巴军已经夺回了被印军占领的拉合尔古城。

    也就是说,这18万印军,几乎全都在拉合尔城外。

    在遭受了长达4天的高强度打击之后,印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重型装备,甚至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车辆。

    后来,根据巴军统计,只是在拉合尔郊外就有1000多辆被摧毁的印军坦克。

    为了重装备,怎么突围?

    要知道,巴军控制了拉合尔东面的所有道路,还封锁了新城与印度的边境,为了围歼这股印军,巴军甚至炸掉了几座桥梁,并且从开战的第12天开始,沿着印巴边境线开始构筑堑壕。

    当然,还拉上了铁丝网。

    如果有部队接应,也就是从东面冲击巴军的防线,被围印军还有一些希望突破巴军的包围圈。

    那么,有部队接应吗?

    虽然在下达突围命令的时候,印军总参谋部表示会派遣部队前去接应,还提到总理已经答应抽调新德里的卫戍部队,两个装甲旅在几天前就已经出发,但是在当时,印军的接应部队还在几百千米之外。

    其实,走了4天,那两个装备“阿琼2”的装甲旅仍然在新德里郊外。

    为啥?

    道路太


第613章 援助



    不可否认,为巴基斯坦打下胜利基础的是空军,还有装甲兵与山地部队。

    只是,巴军将士在战场上表现得极为英勇,在很大的程度是与其手里的武器,还有身上的装备有直接关系。

    从单兵准备来看,巴军绝对算得上是强大。

    其实,巴军的单兵装备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比如,巴军是全球第一个统一了步枪口径,而且以762毫米n枪弹为主的国家。

    严格说来还不是,因为美军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采用这种口径的枪弹了,而且做为制式枪弹使用了20多年。

    当然,这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762步枪的全面装备,把巴军步兵的战斗力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让巴军步兵班的火力达到了全球顶级行列。

    这里面,不止有枪的功劳,还有光学瞄准镜。

    事实上,如果不是光学瞄准镜的全面普及,762也很难成为步兵手里的武器。

    为啥?

    只是靠士兵的眼睛,不管枪弹的有效射程有多远,实际交战距离都很难超过400米,有的时候甚至不到300米。

    在阵地防御作战中,一般也就200米。

    很简单,人的眼睛也就看得了那么远。

    不可否认,一些神枪手的视力非常好,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士兵,根本就没有那么好的视力。

    光学瞄准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其实,当时由&p;p;p;公司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光学瞄准镜都很简单,大部分的放大倍率都是4倍,其中一些还只有2倍,只有少数配发给精确射手的达到了8倍,但是对前线的步兵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即便只是放大2倍的光学瞄准镜,也能够让士兵把交战距离扩大到600米。

    如果有放大4倍的光学瞄准镜,那么把交火距离延伸到800米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显然,对762来说,800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射程。

    也正是如此,在很多时候,巴军步兵都能够在很远的距离上压制印军步兵,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受到的威胁。

    要知道,印军步兵使用的步枪,有效射程几乎都在400米以内。

    如果交火距离达到600米,甚至800米,印军步兵几乎没办法进行还击。

    其实,这也是在拉合尔战役期间,巴军很少在城区内跟印军战斗,而是把兵力集中在郊外的关键所在。

    为啥?

    城市里的环境太过复杂,交火距离往往都不到200米,很难把762的射程优势发挥出来。

    在郊外,那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拉合尔本来就在平原上,郊外就是印度河平原。

    依托提前构筑好的防御工事,加上步枪在射程上的优势,巴军步兵能够打得印军步兵根本找不着北。

    除了步枪,巴军步兵还有一件印军步兵没有的装备。

    对步兵的士气,特别是斗志来说,这件装备比先进步枪还要重要。

    什么装备?

    防弹衣。

    战争爆发前,沙特等阿盟国家就通过处理过剩物资的方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几万件防弹衣。

    当时,这些防弹衣全都提供给了巴军的精锐部队。

    其实,沙特等阿盟国家当初采购这些防弹衣,是打算用来武装伊拉克政府军,结果还没有等到&p;p;p;公司交货,伊拉克内战就结束了,而沙特等阿盟国家也就没有理由继续为伊拉克政府军提供援助。

    随着印巴爆发战争的风险出现,沙特就把这些库存物资援助给了巴基斯坦。

    等到战争爆发,&p;p;p;公司还把库存的近十万件防弹衣全都运到了巴基斯坦,交付给了巴基斯坦陆军。

    哪来的这么多库存?

    要知道,在国际市场上,&p;p;p;公司最受欢迎的产品不是系列步枪,而是与华夏企业联合生产的防弹衣。

    关键就是,防弹衣已经逐渐成为步兵的标准配备。

    别说是正规军,即便是一些非政府武装力量,甚至是极端组织,都开始为自己的人员配备防弹衣。

    当然,主要还是防弹衣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

    为了争夺市场,&p;p;p;公司推出了好几种价格极为低廉的防弹衣,其中一些的售价已经降到了500美元以内。

    500美元能做什么?

    要知道,即便是相对廉价的41卡宾枪,售价也在2000美元左右,而系列步枪都接近1000美元。

    当然,稍微好一点的防弹衣仍然不会太便宜。

    比如,当时&p;p;p;公司主推的几种能够抵抗556毫米n弹,与43枪弹的b级防弹衣,市场售价都在1500到2000美元之间。

    只是,相对于西方企业的产品,依然是非常的便宜。

    更重要的是,防弹衣对步兵士气提供的帮助,绝对不是任何一种枪械能够取代的。

    简单的说,穿上了防弹衣的步兵,在战场上会表现得更加勇敢,毕竟防弹衣为步兵提供了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护手段。

    当然,对绝大部分国家的军队来说,防弹衣依然是奢侈品。

    这里面,自然包括印度。

    在战争爆发前,印度只为特种部队,以及极少数精锐部队提供了防弹衣,普通部队的官兵根本不可能拿到防弹衣。

    其实,在巴基斯坦也一样。

    只是,由&p;p;p;公司提前提供的10多万件防弹衣,改变了这种局面。

    这些防弹衣中,至少有一半被送到了拉合尔前线,而且就地分发给一线作战部队,为士兵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护。

    当时,因为防弹衣不够分配,还闹出了很多事情。

    后来,还是巴军总参谋部出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即防弹衣属于军队财产,而不是属于某个步兵。

    作战部队在完成任务,从战线上撤下来的时候,必须上交防弹衣,或者直接提供给轮换的部队。

    简单的说,只有在前线作战的部队才能使用防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