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在伊拉克打一场低烈度的战争,30架su…30m是绰绰有余。

    问题是,伊朗缺乏一种至关重要的飞机,俄罗斯也无法提供。

    什么飞机?

    预警机!

    要知道,俄罗斯只有几架在苏联时期研制的,老掉牙的a…50预警机,而且这些预警机还能不能飞行都是个问题。

    显然,俄罗斯就算有心,也没办法为伊朗提供预警机。

    相反,沙特有十多架e…3c,而且状态都还不错。

    让su…30m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去跟由e…3c指挥的ef2000空战?

    显然,几乎没有胜算。

    正是如此,绝大部分时候,su…30m都是在伊朗领空活动,用火控雷达照射在伊拉克上空的阿盟战斗机,有机会就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发起偷袭,没有机会就只能看着,而在遭到攻击之后就立即转向脱离战斗。

    至于阿盟的战斗机,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只会攻击进入伊拉克领空的伊朗战斗机。

    结果就是,双方经常在空中遭遇,用火控雷达相互照射,却很少出现用导弹互射,甚至进行格斗的场面。

    这种局面,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

    在此期间,伊朗空军损失了数十架战斗机,不过几乎全是su…25之类的,执行前线轰炸任务的攻击机。

    在僵持了一个月之后,伊朗终于选择了妥协。

    其实,这也是最后期限。

    在沙特等阿盟国家撤走地面部队之后,华夏当局就明确表态,最多给伊朗一个月的时间来结束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大限已到,伊朗理智的接受了华夏的撤军停火提议。


第521章 停战



    与阿盟国家一样,在撤军的时候,伊朗留下了大批重型装备。

    其实,在这一个月内,伊朗并没有帮助卡里姆政权夺回多少失地,而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武装卡里姆政权。

    拖了一个月,到华夏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伊朗才宣布撤军,不过只是希望能够保住卡里姆政权。

    那么,伊拉克内战就此结束了吗?

    显然,还早得很。

    虽然在伊朗正式宣布从伊拉克撤军之后,华夏就主动出面斡旋,提出交战双方立即进行停火与停战谈判,甚至提出,在实现了停战之后,愿意帮助伊拉克进行重建,但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让伊拉克内战的交战双方并没有立即坐到谈判桌上来,而是接连爆发了数场大规模战斗。

    什么问题?

    合法性!

    要知道,即便到这个时候,华夏等绝大部分国家也只承认拉扎克政权,并没有承认控制了巴格达的卡里姆政权。

    既然如此,哪来的谈判呢?

    从法理上讲,卡里姆政权是非法的,并不具备执政的资格,也就无权跟拉扎克谈论执政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拉扎克并不承认卡里姆政权,不愿意跟卡里姆政权谈判。

    当时,拉扎克明确表示,要谈的不是停战,而是如何给卡里姆顶罪,因此卡里姆要考虑的只是留下来接受审判,还是流亡海外。

    这下,直接没得谈了。

    谈不了,那就继续打。

    结果,在伊朗开始撤军之后,拉扎克亲自下达命令,让纳尼杰尔指挥的政府军向巴格达发动进攻。

    当然,也只是命令。

    纳尼杰尔执行了拉扎克的命令,不过没有尽力,或者说只是做做样子。

    说白了,怎么向巴格达进军?

    在巴格达南面,还有好几座由叛军控制的城市,而在夺取这些城市之前,连巴格达的大门都摸不到。

    要想攻占希拉与卡尔巴拉,显然不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在库特那边,双方依然处于对峙状态。

    可见,只是靠伊拉克政府军的那点战斗力,没有大半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把战线推进到巴格达。

    拉扎克不听指挥,首先着急的就是穆罕默德。

    说白了,这么一打,之前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

    难不成,再次派地面部队参战?

    这次,穆罕默德王储没有让王栋过去,而是把萨利赫派了过去,还让一个在王室里有点名声的堂弟随行去了巴士拉,明确告诉拉扎克,要再这么胡闹下去,沙特将不再为巴士拉提供军事援助。

    受到穆罕默德王储的警告,拉扎克才老实了下来。

    在下令发动进攻后的第三天,拉扎克又下了一道命令,让纳尼杰尔停止进攻,并且返回巴士拉。

    所幸,王栋当时就在纳西里耶。

    在纳尼杰尔装备动身返回巴士拉的时候,王栋把他拦了下来,让他以前线局势不稳为由留在纳西里耶。

    至于为什么,王栋没有明说。

    当然,为了应付拉扎克,王栋以参谋长的身份代替纳尼杰尔回巴士拉述职。

    说白了,拉扎克已经把纳尼杰尔当成了威胁,试图除掉纳尼杰尔。

    可惜,回来的是王栋。

    更可惜的是,拉扎克显然低估了王栋与纳尼杰尔的关系,更低估了王栋处理乱局的强硬手腕。

    在回到巴士拉之后,王栋就下令,让铁虎接管了临时总理府的安全工作。

    别忘了,在此之前,王栋已经掌控了临时总理府,还安排了自己的人员,只是没有限制拉扎克的日常活动。

    王栋现在所做的,也只是把拉扎克软禁起来。

    不管怎么说,拉扎克依然是伊拉克的合法领导人,而且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纳尼杰尔不过是一名前线将领。

    如果在这个时候让纳尼杰尔取代拉扎克,他与卡里姆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就是停战谈判。

    当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停火。

    经过数日的交涉,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临时协议,即在进行停战谈判期间,均不得越过已有的战线。

    又过了半个月,双方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进行了第一次会面。

    为什么是开罗?

    不是华夏不愿意为谈判提供场地,而是卡里姆当局坚持认为,谈判应该在一个阿拉伯国家进行。

    当然,肯定不能是出兵支持拉扎克的国家。

    这么一来,也就只有埃及最为合适了。

    第一次会晤,确定的只是谈判方式,准确说是卡里姆政权以什么样的身份跟拉扎克政权进行谈判。

    关键,依然是卡里姆政权的合法性。

    在经过数次磋商之后,双方各自做出了妥协,即暂时不讨论卡里姆政权的合法性,而交换条件是,巴格达的控制权必须纳入谈判的议题之内,即巴格达是伊拉克的首都,也是唯一的政治中心。

    简单的说,如果谈得成,那么卡里姆政权就得交出巴格达,而不能继续独霸巴格达。

    此后,双方签署了第一份正式谈判协议。

    到这个时候,伊拉克内战才算结束。

    准确的说,只是拉扎克政权与卡里姆政权的内战宣告结束。

    为什么?

    这场谈判,并没有邀请库尔德人,因此在谈判之后建立的合法政府,也未必会有库尔德人的位置。

    可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要知道,库尔德人也是伊拉克的主要群体。

    能够把库尔德人排除在外吗?

    不管怎么样,至少内战结束了。

    随着停战谈判正式开始,华夏也按照之前的承诺,解除了对沙特等所有阿盟国家的军事禁运。

    当然,也包括伊朗。

    只不过,真正能够拿出真金白银,去华夏采购军火的,也就只有沙特等阿盟国家。

    为什么?

    俄罗斯给伊朗的援助可不是免费的。

    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而不是搞军备建设,至少暂时没有必要把太多的资源用在军事上。

    当然,沙特也在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

    穆罕默德原本打算请王栋出马,只是在跟云龙接触之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派了一个堂弟去华夏。

    不只是因为王栋不方便,还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


第522章 沧海桑田



    沙特北部,穆罕默德王储港。

    说是一座港口,其实就是一段海岸线,只不过用栅栏围了起来,表明这是沙特王室的领地。

    其实,理论上,整个国家都属于沙特王室。

    此外,这座港口还有一部分在科威特境内,那边的土地也是由科威特王室提供,今后将连成一片。

    这里,就是穆罕默德王储向王栋承诺的军事工业城的外港。

    当然,现在已经是军事工业城的一部分了。

    更主要的是,科威特王室也以提供土地与资金的方式,成为了军事工业城的股东,准确说是投资方。

    其实,土地根本就不值钱。

    至于这下面埋了多少的石油,王栋也没有多少兴趣。

    他在乎的,其实是沙特与科威特王室的支持,以及在此建立的造船基地,还有今后数十年内的巨额订单。

    当然,更重要的是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栋不得不承认,伊拉克内战让很多原本不敢想象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安固”公司伤亡了数百名行动人员,其中不少是最早一批跟随王栋的巴基斯坦特种兵,还有一些来自华夏的特种兵,但是同样没有人能否认,他们的牺牲与付出带来了极为巨大的回报。

    从这里出发,往内陆方向几十千米,就是正在大搞基础建设的军事工业城。

    道路已经修通,不过按照沙特当局的规划,将在五年之内再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以及一条通往港口的铁路。

    虽然才几个月,但是变化之大,连王栋都不敢相信。

    关键,依然是资金。

    在伊拉克内战期间,d&f沙特公司承担了很多坦克战车的维修工作,不但培养起了一批技术人才,还获得了足够多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d&f公司提供的服务,正是沙特等国继续的能力。

    为什么?

    那么多在战斗中损坏的坦克战车,如果没有d&f公司的协助,就无法修复,至少无法如此迅速的修复。

    结果就是,沙特王室首先追加了在军事工业城的投资。

    到伊拉克内战结束的时候,瓦利德王子控制的沙特王室资金已经在此投入了100多亿美元的资金,而且重点搞基础建设。

    按照穆罕默德王储的意思,等到大部分基础设施完成,也就是在初具规模之后,将命名为“萨勒曼国王军工城”,也就是将其提高到国家建设的高度,与三座在几十年前建成的军事城并肩。

    不出所料,沙特的第一座坦克厂就将在此落成。

    等到临时机场扩建成军用机场,沙特还将在此投资建立一座军用飞机维修厂,今后甚至会建立军用飞机制造厂。

    只不过,向航空领域进军的阻力更大。

    为什么?

    沙特的作战飞机,特别是战斗机,全都来自欧美国家,而且在进口的时候,就包含了售后服务。

    此外,欧美国家的军火企业也不会允许d&f公司插手其产品的维护工作。

    就拿ef2000来说,欧洲战斗机工业集团已经多次照会沙特当局,要求沙特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至于美国,干脆就派了一个由几十名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盯着出售给沙特的f…15sa战斗机,确保在任何时候,d&f公司的人员都无法接触到这些战斗机,甚至为战斗机上的关键设备打上了封印。

    当然,d&f公司也不是没有办法进军航空领域。

    这就是,由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给伊拉克政府军的等作战飞机,基本的维护保养工作全都交给了d&f公司,而且巴基斯坦派来了技术人员提供协助,还准备与d&f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此外,沙特也一直在设法成为华夏战斗机的客户。

    在伊拉克内战结束之前,沙特的军购代表团就去了华夏,而且正式提出了从华夏采购作战飞机的意愿,还提交了一份足够让华夏军火企业惊掉下巴的意向订单,只是相关的谈判工作还在进行。

    很简单,沙特想买的都是华夏最好的作战飞机。

    当时,沙特最想获得的就是j…20战斗机。

    用穆罕默德王储的话来说,只要华夏愿意出售这种除f…22a之外,全球唯一已经实现了量产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价格就不是问题,不管多贵,沙特都会买几十架回去充当制空主力。

    可惜,价格确实不是问题,因为华夏不肯卖才是问题。

    在出售j…20的立场上,华夏早就表明了立场,即只要美国没有把f…22a放到出口军火目录里面,华夏就不会出口j…20。

    为什么?

    这种性能极为强大的第四代重型制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