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萨尔眨了眨眼睛,不大相信的看着王栋。

    王栋没有乱说,他之前只是盯着政府军与叛军的战斗,目光收到限制,也就没有往其他方向考虑。


第435章 各自为阵



    侦查卫星拍摄的照片证明了费萨尔的推测,也让拉扎克,以及那些自顾自的将领认清了当前局势。

    照片由费萨尔提供,也由费萨尔说明情况。

    在巴格达北面出现了数支叛军的主力部队,从拍摄到的坦克、战车、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的数量判断,至少有两个装甲旅与三个机械化步兵旅,还有四个以上的步兵旅,总兵力超过了四万。

    这些部队,全都在向北行进,前往库尔德人自治区!

    算上原本部署在北部地区的作战部队,叛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了六万,足够发动一场大型进攻战役。

    要想一举消灭库尔德人武装,肯定办不到。

    当初,只是攻打摩苏尔,伊拉克国防军就先后投入了六万兵力。

    此外,越往北,地形越复杂,进攻遇到的麻烦就越多,靠区区六万兵力,根本不可能控制北部的所有重镇。

    更加重要的是,库尔德人武装本来就是一支游击队性质的军事力量,以步兵为主,极为擅长山地作战,因此就算打不过叛军,也可以退入山区跟叛军打游击战,充分利用内线作战优势。

    只是,六万多兵力,肯定能重创库尔德人武装。

    如果发动突然袭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能迅速攻占摩苏尔与基尔库克,然后转攻为守。

    到时,库尔德人武装恐怕就只能到山区打游击。

    因为叛军刚刚在塞马沃遭受挫败,而且政府军已经发起反击,所以库尔德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叛军的注意力在南面,不会在这个时候挥师北上,也就会放松警惕,从而遭到叛军的突然打击。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大。

    那些离开巴格达的主力部队都在夜间行军,而且避开了主要城镇,白天的休息地点都在荒漠腹地。

    为何要这么做?

    当然是为了隐蔽!

    此外,库尔德人武装并没有调整兵力部署,主力集中在基尔库克与摩苏尔,战备状态也不是很高。

    别的不说,库尔德人武装没有向南面派遣侦查部队。

    这些迹象无一例外的表明,叛军在稳住了南部战线之后,打算用一次突袭,迅速解决北面的威胁。

    对政府军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留在南面守卫纳杰夫与迪瓦里也等重镇的全是普通军队,而且以步兵为主,兵力也不算充足。

    比如在纳杰夫,名义上有三个旅,不过只是三个步兵旅,而且都是新编旅。

    乐观估计,纳杰夫的守军总共也就一万人出头。

    迪瓦里也的情况差不多,只有两个步兵旅,总兵力不到一万。

    即便在巴格达,也最多只有三个旅的兵力,其中最多只有一个主力旅,总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五千。

    如果现在发起进攻,说不定能够一口气打到巴格达。

    要是能赶在叛军主力杀回来之前出动足够多的部队,也许还能打下巴格达!

    这下,那些将领也来了兴趣。

    不说别的,只要能趁此机会打几场歼灭战,取得值得称道的胜利,就能获得巩固地位的战功。

    哪怕内战没有就此结束,也能极大的提高在拉扎克政权的话语权。

    此外,这些将领手里也有足够的兵力,而且那些在内战爆发后组建的部队,基本上都已完成训练。

    七名主要将领,每个人手下至少有两个旅,总共有二十个旅。

    扣除留在巴士拉的卫戍部队,至少能安排十六个旅参与反击行动。

    确定了全面反击的总方针后,就是安排具体的作战任务。

    按这些将领的提议,将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动反击,即西路向纳杰夫推进,中路进军迪瓦里也与东路的阿马拉。

    西路与东路是佯攻,中路才是主攻方向。

    问题是,如何分配?

    很明显,这些将领都想率先杀回巴格达,成为“巴格达的解放者”,由此坐上头号战将的宝座。

    佯攻?

    那可没有多少油水。

    一番扯皮之后,基调定了下来。

    七名将领,实力最强大的三个,准确说是掌握兵力最多的三个负责主攻方向,另外四个负责佯攻方向。

    也就是说,在主攻方向上投入了十二个旅的兵力!

    如此多的兵力,肯定无法全部展开,因此对进攻计划做了调整,主要就是增加一个次要目的。

    按照部署,在攻占了迪瓦里也之后,主力部队继续向希拉推进,然后攻打巴格达。

    与此同时,派至少三个旅进军库特,争取赶在主力部队攻打巴格达之前占领库特,封锁边境地区。

    西路佯攻,就是在底格里斯河右岸推进,攻占纳杰夫之后,继续向卡尔巴拉进军。

    如果在该方向上率先取得突破,也就是率先占领卡尔巴拉,就要强度底格里斯河,协助中路大军攻打希拉。

    到时,将有至少十三个旅向巴格达进军。

    最不受重视的就是东路佯攻。

    关键就是,东路怎么打都去不了巴格达,与解放巴格达扯不上关系,反而有可能遇到大麻烦。

    很简单,东路佯攻其实是扫荡边境地区。

    在占领阿马拉之后,东路佯攻部队将沿着边境线推进,控制通往伊朗的公路,封锁整条边境。

    很明显,如果伊朗决心出兵参战,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这边的政府军。

    为此,费萨尔提出,阿盟地面部队将驻守巴士拉,为东路佯攻部队提供支援,必要的时候会参与东路作战行动。

    有阿盟联军做后盾,被派到东边打佯攻的两名将领才勉强答应下来。

    安排下去之后,拉扎克让这些将领回去调集部队,并且限定在三天之内,必须带着部队到达进攻出发地点。

    当然,还得做好进攻的准备工作。

    王栋也没耽搁,当天晚上就动身返回纳西里耶。

    临走前,王栋明确告诉费萨尔,一定要保留几支主力部队,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至于为什么,就算王栋不说,费萨尔也知道。

    七名将领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打起来肯定是各自为阵,简直就是乌合之众,谁敢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436章 不成器



    三天下来,王栋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迎接从巴士拉开来的部队,然后送其踏上前往塞马沃的旅途。

    为了唾手可得的胜利,这些将领表现得非常积极。

    还好,这些部队只是从纳西里耶路过。

    第三天傍晚,王栋在郊外送走了最后一个步兵旅。

    看着远去的部队,王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他知道,在前方等待这些政府军官兵的不是胜利。

    是一场灾难!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王栋绝对不会找云龙要来那些卫星侦查照片,更不会带着费萨尔去找拉扎克。

    当时,王栋只是想引起拉扎克重视,尽快向塞马沃增兵。

    大举进攻?

    王栋想都没有想过!

    不是说时机没成熟,而是现在的政府军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还不具备发动全面进攻的条件。

    只是军队内部纷争,就能让政府军在强敌面前变成一盘散沙。

    问题不是出在拉扎克身上,而是那七个拥兵自重的将领。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拉扎克当初为什么要重用伊扎尔,在遭到抨击之后由无情的抛弃了伊扎尔。

    拉扎克只是一名文职官员,在军事上严重依赖他人。

    显然,这也是卡里姆统帅的叛军所向披靡,碾压政府军的关键所在。

    在战乱中,掌握实权的不是文职官员,是军事将领!

    卡里姆本来就是伊拉克国防军的统帅,而且是战功卓著的将领,在军队里的关系,让他能如臂使指般的统帅麾下的作战部队,而在他手下的官兵无不效命,也就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

    其实,在纳西里耶保卫战中,王栋就认清了这一点。

    当时,如果没有24架jf…17及时提供的近距离空中支援,王栋他们肯定会在纳西里耶全部战死。

    在城区巷战中,叛军表现出来的斗志,特别是承受伤亡的能力,着实让王栋震惊。

    要知道,几年前在摩苏尔,伊拉克国防军曾经被极端组织打得落花流水,很多部队甚至成建制溃逃。

    只是几年时间,变化如此巨大,是为什么?

    显然,肯定跟统帅有关。

    别忘了,指挥伊拉克国防军打下摩苏尔,攻占泰勒阿菲尔,剿灭极端组织的军事统帅就是卡里姆!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在拉扎克手下,缺少的就是一个像卡里姆这样的军事统帅。

    因为拉扎克是文官,为了保住权力,所以他也不可能重用有才华的将领,更别说任命一个能够取代自己的军事统帅。

    纳尼杰尔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

    论能力,纳尼杰尔远远比不上卡里姆,而且他获得的战功跟王栋有很大关系,他本人的贡献并不是很大。

    结果呢?

    因为守住了纳西里耶,成为了“纳西里耶的捍卫者”,纳尼杰尔获得了一批政府军官兵的爱戴,就受到拉扎克的猜忌,因此丢掉了乌纱帽,连那些追随他的官兵都收到牵连,差点被送去当炮灰。

    像拉扎克这种人能成气候?

    要是没有穆罕默德王储的支持,拉扎克早就完蛋了!

    至于那七个一直躲在后方,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将领,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也没有一个能成大器。

    以能力来说,他们根本比不上纳尼杰尔。

    不管怎么说,在经历了纳西里耶保卫战之后,纳尼杰尔有了清楚的认识,也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

    “哎!”

    听到叹息声,王栋朝站在旁边的纳尼杰尔看了过去。

    “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十多年来,统治者换了好几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结束战乱?只是因为民族与教派的纷争?现在,我觉得,问题根本不在这上面,而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赛义德总理没有被刺杀,也许伊拉克很快就能回复和平与稳定。”

    “没有如果。”

    “是啊,没有如果。”王栋叹了口气,又说道,“伊拉克太重要,太敏感了,即便像赛义德那样的伟大领袖,也抵抗不了外来强敌。他用自己的死说明了一个关键问题,战乱的根源并不在伊拉克境内。”

    纳尼杰尔的眉头跳了几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当然,那些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王栋勉强笑了笑,说道,“要不了多久,纳西里耶又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哪怕我们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够做好准备。”

    “至少,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

    王栋点了点头,朝日落的方向看了一眼,才转身朝军车走去。

    “你在担心?”

    “将军,不要告诉我,你相信那几个自大狂能够打到巴格达。”

    “当然不信,只是以投入的兵力,就算遇到了麻烦也不至于迅速败下阵来,至少能守住塞马沃。”

    “如果叛军主力没有北上呢?”

    纳尼杰尔猛的一惊,一把抓住了王栋的胳膊,让王栋停下了脚步。

    “我只是希望拉扎克能够重视塞马沃那边的战斗,增派一点兵力,确保能够在叛军发起反击的时候守住塞马沃。哪想到,他认为这是收复巴格达的机会,而且那几个将领表现得如此积极。”

    “这只是你的猜测?”

    王栋长出口气,说道:“侦查卫星确实发现了大批叛军从巴格达北上,还是拥有众多主战装备的主力部队。只是,我们无法由此断定一定是叛军的主力,因为除了叛军,对面还有伊朗。”

    “这……”

    “别忘了,伊朗一直把库尔德人当成威胁,更乐意打击库尔德人,而卡里姆未必会急于对付库尔德人。”

    “如果叛军主力没有北上,那现在……不,不行,得马上联系拉扎克,让他……”

    “有用吗?”

    “可是……”

    “如果拉扎克能够控制那几个将领,就不会是眼前的局面。就算我们说服了拉扎克,让他下令把部队撤回来,那几个将军也会心存疑虑,甚至怀疑拉扎克的动机,到时候恐怕会倒戈一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