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罗斯还好说,毕竟俄罗斯一直是主要石油输出国,而且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出口收入占到俄罗斯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就算说俄罗斯的经济完全由油价主宰,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美国呢?

    得益于页岩油产业,美国不但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还在十多年前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

    看得更广一些,美国才是最大受益国。

    很简单,页岩油产业跟油价息息相关。

    当国际油价在每桶45美元左右的时候,页岩油产业才有盈利。

    正是如此,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最终在45美元左右稳住。

    这些年来,控制国际油价的并不是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而是美国。

    办法也很简单,如果油价低于45美元每桶,美国就会关闭一些油田,缩小页岩油的开采规模,通过降低产出来拉升油价;反过来的话,则通过增加页岩油产量,迫使国际油价下降。

    因为既是全球头号石油消费国,还是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加上众多产油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所以美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远在其他国家之上,甚至超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

    之前几年,特别是在乌克兰内战爆发之后,为了打压俄罗斯,美国一直在压低油价。

    按照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估计,油价每降低十美元,俄罗斯每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就要减少60亿美元。

    要知道,这可是纯收入。

    如果把就业、税收、消费等算上,俄罗斯的实际损失至少还要增加一倍。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油价在低位维持了十多年,俄罗斯经济大幅度缩水,几年前就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俄罗斯的人口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gdp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五。

    当然,国际油价走高,美国依然能够从中获益。

    别的不说,只是页岩油产业就能为美国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美国联邦政府增加数百亿美元税收。

    因为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油价上涨所带来的负担,在美国国内就能消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严重。

    简单的说,油价上涨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由页岩油产业带来的内需市场恰好起到了对冲作用。

    因为国际油价上涨而遭受损失的,肯定是以华夏为首的石油进口国。

    去年,华夏进口石油超过七亿吨,占到全球石油总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进口石油的总支出高达2500亿美元!

    那还是年均油价低于每桶50美元。

    当油价上涨到120美元,进口7亿吨石油就要支出6000亿美元。

    增加的3500亿美元,就是纯损失。

    要知道,华夏去年的外汇纯收入大约2000亿美元,如果多花3500亿进口石油,全年外汇结算就要纯支出1500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华夏的经济增长率至少会下降四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伊拉克内战爆发后,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了对华夏经济增长率的预期。

    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世界银行预测华夏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百分之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稍微乐观一些,不过也只有百分之三点五。

    也就是说,两个最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都看衰华夏的经济。

    怎么回事?

    在过去几十年里,特别在本世纪,华夏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四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就算收到油价上涨的影响,也不可能一下跌到底吧。

    更何况,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际油价达到了每桶140美元的天价,华夏的经济依然是蒸蒸日上。

    事出有异,必有妖孽。

    想到这,王栋朝云龙看了过去。

    “想明白了?”云龙已经抽完一根香烟,不过没有摁灭烟头,而是接上了一根。“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后,美国一反常态的置身事外,我们就觉得不对劲。接下来两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猜测。”

    王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很明显,美国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不再紧盯俄罗斯,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华夏,准备拿华夏开刀。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这方面的征兆。

    可惜的是,美国当时是单枪匹马,现在才找对方向,因为期望国际油价触底反弹的还有俄罗斯。

    拿油价做文章,确实够狠!


第414章 醒悟



    这里面的玄机,就算云龙不说,王栋也能想到。

    在此之前,因为格鲁吉亚战争、巴尔干半岛危机、乌克兰内战与叙利亚内战,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打压俄罗斯,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让俄罗斯从一个世界性大国退变为地区性国家。

    俄罗斯确实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却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

    很简单,俄罗斯是全球唯一能够实现资源自足的国家,而且俄罗斯对外贸的依存度非常低。

    要知道,俄罗斯至今没有加入世贸组织。

    换句话说,西方所看重的主要经济指标,比如等等,在俄罗斯就只是一个英文缩写。

    国际油价走低,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肯定会降低,却不至于填不饱肚皮。

    此外,华夏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可低估。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华夏继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向俄罗斯出口商品,西方国家的制裁就没什么意义。

    正是如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俄罗斯才能一直奉行强硬的对外政策,用武力捍卫国家利益。

    结果就是,美国不但没有把俄罗斯压下去,还把机会留给了华夏。

    虽然受油价低迷影响,全球经济一直没有起色,华夏的出口贸易同样深受其害,但是在这几年里,华夏储备的石油已经由08年的不到60天提高到270天,而且华夏的石油消耗量还在此期间增加了近两倍。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华夏储备的石油增加了10倍!

    如此之快,正是得益于低油价。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华夏抵抗油价上涨风险的能力提高了10倍,而且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很简单,随着储备的石油增加,华夏可以在油价上涨时释放库存来增加供应。

    其实,在页岩油产业发展起来之前,美国也是用这种方式影响国际油价,从而跟石油输出国组织讨价还价。

    此外,较低的油价,还让华夏以较低的代价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这里面的关系看上去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低油价拉低了生产成本,让华夏企业能用更少的投入进军高端产业,并且把华夏的人力资源发挥到极限,最终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

    要知道,就是在这几年里,华夏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站在了全球的最前沿。

    如果没有低油价带来的低通胀,华夏企业不可能在如此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

    也就是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华夏不再只是单纯的工业生产国,而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的技术生产国。

    只要这种局面再维持十年,最多二十年,华夏将在各个领域超越美国。

    当这艘由十四亿人推动的庞大战舰全速航行起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也没有任何一艘船能够跟上。

    犯了十多年的傻,美国的精英阶层终于醒悟过来。

    虽然晚了点,但是总比继续犯傻好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就是伊拉克内战的幕后推手,至少是主要帮凶。

    借助伊拉克内战,推高油价,就是为了打压华夏。

    当然,不仅如此。

    俄罗斯是油价走高的主要获益国,哪怕下一任领导人不再跟美国为敌,也绝对不会廉价向华夏出口石油。

    其实,为了振兴经济,改善政府的形象,俄罗斯肯定会帮着推高油价。

    正是如此,在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后,俄罗斯才选择置身事外,并没有在联合国配合华夏推动和平谈判。

    当然,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肯定是美国的麻烦。

    别的不说,只是北约东扩,鼓动乌克兰闹事,俄罗斯就不会跟美国好脸色,抓住机会就会给美国制造麻烦。

    只是,俄罗斯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重振雄风。

    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来看,没有个八年十年,肯定无法回复元气,甚至需要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搞经济建设。

    其实,从军事的角度更容易看清楚这个问题。

    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一直在吃老本,主要武器装备都来自苏联时代,或者在苏联时代打下基础。

    三十年,正好是绝大部分武器装备的服役年限。

    陆军的t系列坦克,空军的苏式战斗机,海军的潜艇与战舰,几乎都到了服役年限,必须在几年之内更换。

    钱呢?

    如果经济没有起色,政府收入不够,预算严重不足,俄罗斯当局用什么为军队采购新式武器?

    赤字?

    老毛子再不懂经济,也不会不知道赤字开支的严重后果。

    可见,哪怕从国际油价上涨中获得了巨大好处,俄罗斯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重振雄风。

    显然,不管住在白宫里的总统,还是国会大厦里的联邦议员,乃至在幕后把控美国政治与经济命脉的那些寡头,没有一个会在乎十年后的事情,更何况十年后的俄罗斯,最多只是一个军事强国。

    先把华夏压下去,再回过头来对付俄罗斯,照样来得及。

    此外,推高油价,还能增强美国在西方世界里的领导权。

    首先,英国是典型的产油国,肯定能从油价上涨中获益。

    别忘了,英国拥有北海油田。

    其他产油国,比如挪威与加拿大,也是获益者。

    至于那些能源进口国,比如法国与德国,则会更加依赖同一个集团里的产油国,也就是美国与英国。

    此外,在油价上涨后,法国与德国必然会加强在替代能源领域的投入,以此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拿德国来说,因为接近一半的能源需要从俄罗斯进口,肯定会从安全角度考虑,开拓其他进口渠道。

    搞不好,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还会因为油价上涨出现裂痕。

    以俄罗斯那“趁你病要你命”的贪婪作风,肯定会借油价上涨敲德国竹杠,让德国脱几层皮。

    要与俄罗斯对抗,德国必然会更加依赖美国。

    没有了德国,欧盟还能走多远?

    欧盟由此一蹶不振,还有谁能取代美国在西方集团中的地位?

    可见,只要油价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十年,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就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到那时候,哪怕华夏挺了过来,面对的也是由美国统帅的西方国家集团。


第415章 细水长流



    道理是如此,可是得看站在什么角度。

    “四哥,不要告诉我,就凭我们几个,说得更直接一点,凭我跟穆罕默德王储的那点私人关系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你想多了。”

    王栋很是疑惑,不大明白的看着云龙。

    “伊拉克内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好几年,在几个月内结束的概率微乎其微,就算是,那也不重要。”

    “什么意思?”

    “全世界都盯着这场战乱,那战乱结束之后呢?”

    王栋眉头紧锁,认真思索着云龙提出的这个问题。

    “此外,你觉得穆罕默德王储希望伊拉克内战持续好几年?”云龙淡淡一笑,说道,“没错,沙特是产油国,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肯定能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好处。只是,伊朗也是石油输出国,并不比沙特少多少,同样能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好处,而且实际获益远远超过沙特。”

    “怎么可能?”

    “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

    王栋微微一愣,显得非常疑惑。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增长率就会降低,投入产出比,也就是投入汇报也同步降低。比如,在主要因素相当的情况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也许只有三个百分点,而华夏能达到六个百分点。虽然沙特的经济不算发达,但是在伊朗之上,因此伊朗能够从油价上涨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在达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沙特现在拥有的优势,恐怕就不值一提了。”

    王栋没有吭声,他需要一点时间来理解云龙说的这些。

    “同样的道理,如果油价一直在低位徘徊,伊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