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问题,印军炮兵有这么厉害吗?”

    “你是说……”

    “如果是一个炮兵排,四门榴弹炮同时开火,一分钟之内就能完成炮击,而炮弹的撒布范围还不到二十米。”

    “制导炮弹?”

    王栋点了点头,说道:“印军的炮兵阵地应该在河谷远端,十多公里之外,使用常规炮弹的话,撒布范围超过五十米。”

    穆沙拉夫眉头紧锁,他之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前些年,印度从俄罗斯采购了一批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而且提供给了部署在克什米尔的炮兵部队。”

    穆沙拉夫微微点了点头,不过没有多说什么。

    在卡吉尔山口炮战之后,印度军方发现,他们手里的重炮实在是太差了,在巴军炮兵面前占不到便宜。

    随后,印度发出招标书,打算采购一种先进榴弹炮替代已经落后的77。

    只是,搞了十年来,至今没有下文。

    不是说没有比77更好的牵引榴弹炮,而是价格谈不拢,也就是太贵,让印度军方无法接受。

    与此同时,印度陆军也在炮弹上下功夫。

    最初,印度陆军相中美国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只是在询价之后就理智的选择了放弃。

    很简单,一万多美元的采购价格,连美军都消受不了,更别说印度陆军。

    要知道,一枚普通的155毫米高爆弹才几百美元。

    几番周折之后,印度陆军选中了俄罗斯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还是能用77发射的155毫米型。

    只不过,采购量不是很多。

    虽然“红土地”比“铜斑蛇”便宜得多,但是以俄罗斯军火商的传统,夸张忽悠的成分很大,售后保障极不靠谱。

    按照外界推测,印度陆军采购的“红土地”不会超过一千枚。

    “如果是激光制导炮弹,印军的侦察兵是怎么爬上来的?”

    谢初越这么一说,王栋与穆沙拉夫都皱起了眉头。

    显然,这是一个问题。

    要想让激光制导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必须用激光器照射目标,通常情况下由侦察兵执行此类任务。

    理论上,配备了激光照射器的侦察机也能执行照射任务。

    只不过,侦察机全都属于印度空军,而且印度空军没有为侦察机采购具备激光指示能力的侦察吊舱。

    陆军的无人机?

    印度陆军没有大型无人机,而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度上,小型无人机无法升空。

    更重要的是,哨所的海拔高度超过河谷一千多米。

    也就是说,负责指引的侦察兵得爬上来,才能用激光指示器照射营房,而在哨所下面肯定办不到。

    印军侦察兵是怎么爬上来的?

    还有,如果印军侦察兵能够爬上来,还需要进行炮击吗?

    对付睡梦中的十名边防官兵,十颗子弹就足够了。

    如果是特种兵,连子弹都能省下来。

    “末敏弹,或者制导炮弹。”

    在王栋与穆沙拉夫沉思的时候,谢初越说出了他的猜测。

    “印军有这样的炮弹?”王栋朝谢初越看了过去。

    谢初越瘪了瘪嘴,表示没有听说过。

    “如果是,问题就严重了。”穆沙拉夫说了一句。

    王栋长出口气,又微微点了点头。

    能够生产末敏弹与制导炮弹的国家有很多,包括华夏,不过愿意秘密提供给印军使用的,那就只有美国。

    其实,美军非常重视制导炮弹。

    因为“铜斑蛇”太贵,加上使用不是很方便,所以这些年来,美军一直在大力发展便于使用的精确弹药。

    制导炮弹就是主要选择。

    虽然的制导精度比不上激光,误差很难缩小到十米以内,而激光能达到一米,但是比普通炮弹好得多,而且对大口径炮弹来说,十米左右的误差完全可以接受,对打击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其实就是便宜。

    只是,美军主要依靠空中打击,还有数量众多的无人攻击机,不太重视炮兵,也就没有大规模采购制导炮弹。

    难道是生产制导炮弹的美火商?

    确实有这种可能,毕竟在美军需求不是很旺盛的情况下,开辟海外市场才是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

    反眼全球,除了在也门大动干戈的海湾土豪,只有印度会采购制导炮弹。

    特别是在巴基斯坦陆军谋求从华夏获得精确制导炮弹的情况下。

    那么,为了获得印度陆军的订单,美火商很有可能秘密提供一批炮弹,让印度进行测试。

    显然,最好是参与实战。

    当初,印军在卡吉尔山口炮战中吃了大亏,因此拿美火商提供的炮弹来此对付巴基斯坦边防部队,算得上合情合理。

    只是,印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动手?

    还有,为什么要首先打掉巴基斯坦边防部队的哨所?

    在王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侯赛因少校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还在挥舞手臂,示意王栋他们关注下面的山谷。


第244章 骑虎难下



    山谷里面,一支车队正在向北行驶。

    从车灯的数量来看,有上百部车辆,而且行进速度不是很快,可以断定基本全都是军用卡车。

    肯定不是坦克、步兵战车之内的主战装备。

    很简单,克什米尔是高原,以山地为主,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没有坦克与步兵战车的用武之地。

    在这里,主角是炮兵与步兵,而且以轻便的牵引火炮为主。

    受道路交通等因素限制,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没有在该地区部署自行榴弹炮,连大口径牵引火炮都不是很多。

    “注意那些车辆的间隔距离。”

    听到雷东的话,王栋又举起了望远镜。

    “肯定有牵引火炮,而且数量还不少,应该是一个炮兵营,多出来的车辆,肯定用来运送弹药。”

    “这得有多少炮弹?”侯赛因嘀咕了一句。

    印军山地部队的炮兵营,一般装备二十门牵引火炮,配套车辆大约五十部,而车队里有上百部军车。

    “山谷北面,有没有印军的炮兵阵地?”

    “有,不过都是临时阵地。”

    “看来,明天要热闹了。”王栋放下望远镜说道,“得马上报告这个发现,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穆沙拉夫没多说,朝侯赛因点了点头。

    其实,就算没有王栋的提醒,侯赛因都会立即向陆军司令部报告,让部署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当然,侯赛因带来的中队里有一名通信兵。

    随后,侯赛因给中队官兵安排了任务,分成了四个小队,在天亮之后去另外四处失联的哨所。

    那四座哨所,也在这条山脉上,同样面向山谷。

    其实,王栋已经想到,印军为什么要首先打掉这五座哨所了。

    只有打掉这五座哨所,印军才能在不被巴军发现的情况下把炮兵送进山谷,并且在预设阵地上埋伏下来。

    为此,印军才在夜间进行机动部署。

    因为巴军已经知道哨所遭到炮击,派出了特种部队,所以印军不会拖下去,肯定会在明天清晨开火。

    如果巴军没有做好准备,部署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的炮兵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关键就是,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之内,只有少数几条河谷能够部署炮兵,就像巴军知道印军会把炮兵部署在哪里一样,印军也早就掌握了巴军的炮兵部署情况,至少知道巴军在哪里设置了炮兵阵地。

    虽然巴军炮兵分散部署,但是没有进入战斗状态就不会进行机动规避。

    只是,担心也没用。

    侯赛因少校已经报告了发现,而得到的答复是就地待命,巴基斯坦陆军司令部没有安排新的任务。

    王栋睡了几个小时,半夜醒来的时候,发现穆沙拉夫坐在悬崖边上。

    “睡不着?”

    穆沙拉夫被吓了一跳,看到王栋之后,才点了点头。

    “我来守夜吧,你去睡一会。”

    “不用。”穆沙拉夫掏出香烟,先给王栋点上了一根。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担心也没用。”王栋叹了口气,又说道,“其实,只要印度当局没有失去理智,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跟巴基斯坦闹翻,因为印度没有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的能力。”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王栋微微一愣,不大明白的看着穆沙拉夫。

    “之前,印度去招惹华夏,摆明了是受美国唆使,或者说是为了获得美国的好感,好让美国当局批准出口f…战斗机生产线,乃至出售f…a战斗机。像你说的,只要印度当局有那么一点理智,就应该知道招惹华夏的后果。虽然华夏表现得很冷静,始终没对印度的挑衅采取行动,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华夏下定决心,局势就不再由印度控制,到时候印度丢掉的恐怕就不止是面子了。”

    “还没到时候。”

    “那可说不准,而且何时才算‘时机成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王栋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穆沙拉夫的意思。

    “只是现在,印度当局是骑虎难下。”

    “怎么说?”

    “如果印度现在退缩,也就是不再给华夏添堵,会有什么结果?”穆沙拉夫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要知道,南亚国家都在关注事态进展,而且此事的结果必然会改变这些国家的立场。我们就不用多说了,不管结果如何,巴基斯坦都会坚持亲华路线,在各个领域跟华夏紧密合作。印度东面的孟加拉国也差不多,会继续跟华夏合作。只不过,斯里兰卡与尼泊尔就不同了。如果印度突然软了下来,我敢打赌,数年之内,斯里兰卡与尼泊尔就会全面倒向华夏。”

    “到时候,印度就没有盟友了。”

    “还被全面包围。”

    “既然如此,印度为何还要玩火**?”

    “有得选吗?”穆沙拉夫抽了口烟,才说道,“俄罗斯越来越不靠谱,英法等欧洲国家力不从心,除非印度当局接受华夏的邀请,加入由华夏发起的丝路经济合作组织,并且下决心解决跟华夏的矛盾,不然只能投靠美国。当然,美国也希望利用印度牵制华夏,才会一拍即合。”

    “这么说,印度当局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收场。”

    “没错,这就是关键所在。”

    穆沙拉夫这么一说,王栋明白了过来。

    挑起事端之后,印度当局肯定要避免跟华夏闹将,也就需要想办法结束事端,而且不能表现出软弱的一面。

    显然,办法只有一个。

    这就是,制造一个新的热点。

    如果把印度招惹华夏比喻成一个窟窿,弥补办法不是补上这个窟窿,而是挖一个更大的窟窿。

    毫无疑问,以克什米尔为核心的印巴冲突就是这个更大的窟窿。

    在印巴爆发冲突之后,谁会关心印度与华夏的事端?

    关键还有,只要克什米尔的火药桶点燃,印度当局能以应付巴基斯坦的威胁为由,结束对华夏的挑衅。

    显然,其他国家不会因此认为印度在华夏面前表现软弱,反而会认为印度极为强硬。

    到时候,印度不但保全了颜面,还获得美国的好感,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成为最大的赢家。

    只是,有这么容易吗?


第245章 突然开火



    闪光突然出现,照亮了北面的夜空。

    大约一分钟后,滚雷一般的炮声才传了过来。

    凌晨一点五十五分。

    看了眼手腕上的军用表,王栋抬起头来才注意到,穆沙拉夫已经站起身来,而且满脸的惊骇。

    山脉另外一侧的巴军官兵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了吗?

    从穆沙拉夫的表情来看,肯定很不乐观。

    虽然侯赛因少校已经报告了情况,但是以巴基斯坦陆军的指挥能力,层层传达的命令或许还没有送到前线部队手上。

    此外,侯赛因在报告中提到,印军将在清晨开火。

    现在,离天亮还有四个小时。

    不出所料的话,前线部队还没收到命令,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进入战斗状态,更别说进行紧急疏散。

    身后十米开外,侯赛因少校正在用电台喊话。

    语音频道的通信距离不会超过一百千米,在山区能有四十千米就很不错了,侯赛因肯定在跟贝托基地通话。

    只是,还来得及吗?

    山谷北面,印军还在开火。

    “肯定不止一个营,从炮口闪光频率看,有大约一百门火炮,至少四个营,而且全都是大口径榴弹炮。”

    说话的是雷东,他已经走到王栋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