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医香-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比——当年的北疆一战。那时候,所以遣了百里肇去,只是因为他希望他能如他当年一样,去北疆看看、走走,了解一下北狄的情况。当时北疆虽是情势告急,但他心中却很清楚,告急只是一时,依着往日的情况,只要援兵一到,北狄便会撤走,毕竟他们已占了不小的便宜,甚至可以说,已达成了他们所想要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拿各部族勇士的性命,去继续拼杀,而致加大伤亡,反而削弱了部族本身的实力。游牧民族的特性,与他们打了二十余年交道的延德帝,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他这一趟去,却彻底改变了大周与北狄之间的情势。以往,总是北狄前来侵扰,而大周被动防御,这种情况,百五十年来,从未改变。然而百里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遣了一支精兵,绕背奔袭草原,这本是一个危险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居然成功了。

    草原的消息传入北狄军中,狄人顿时人心浮动,各部落坚拒再战,却在撤退之时遭遇埋伏,只一仗便损失了十余万精壮儿郎,从此势力大为衰减。而百里肇也因之确立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大周军方,几乎只在一夜之间,便被他全数折服,那些骄兵悍将,对着他时,无一不是服服帖帖。而与他一道长大的蒋琓三人,也都在这次大战中崭露头角。

    当时,他也曾欣喜如狂,甚至不曾考虑的便厚厚封赏了蒋琓等人。数年之后,一些风言风语开始渐次传入他的耳中,他也逐渐对百里肇生出了疑忌之心。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当日的举动,已等若是将北疆的半壁江山尽数交到了百里肇的手中。

    在这个世上,最不易坐得稳当的尊贵位置,那是非太子之位莫属。无能则兄弟窥视,其位不稳;能力太过,行事雷厉风行,却又容易招来疑忌,闹得父子失和。

    延德帝也是在太子之位上苦熬出来的,自然不会不知个中滋味。然而事情一旦换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他却仍难免当局者迷。流言愈传愈烈,他心中的猜忌便也愈发的重。

    他甚至因此特为唤了百里肇来,有意无意的提点了他几句,想让他自己开口,调了蒋琓等人回京。然而百里肇对此,却仿佛全无所觉,蒋琓等人,更是迟迟不见动静。

    他不是不想动蒋琓等人,只是这几人如今正是如日中天的势头,若妄自随心,却不免引得众将士寒心,所以即便他贵为大周君主,却也不敢随意动他们。

    于是父子间的猜忌,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愈发的加重。延德帝不相信百里肇全无察觉,然而他却只是一径的沉默。这种沉默,渐渐让他无法忍受。而就在此时,北疆那面,却又传来了一些看似确凿的证据,证明百里肇已有取他而代之之心。

    这些事儿,令他的心情愈发的烦躁难安。一日在凤仪宫多饮了几杯后,忍不住便与萧后多说了几句。而后发生的一切,他虽明知其中有萧后的影子,却也无法怪责于她。

    然而由此,他对萧后也不由的生出了忌惮之心,觉得这个与自己同床共枕了近乎二十年的女子,比他想的更要有手段、也狠辣的多。百里肇并没有死,这一点,倒是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萧后若真敢下手杀了百里肇,他又怎能容得下她。

    然而纵是如此,他也依然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待她。他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于她,后宫之中,环肥燕瘦,应有尽有,他倒也不愁寂寞。然而几年下来,他的那些新宠们,居然没有一个能够再为皇室开枝散叶。如此种种,让他不得不再添心事。

    怔怔的目视百里肇,半日,延德帝不觉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临终(三)

    父子二人相对无言。百里肇素来不惯如此,默默了片刻后,终于开口道:“这几日,父皇的身子可曾好些?”说着这话的时候,他看向延德帝的眸子终不免露出几分关切。

    觉察出他眸中的关心,延德帝心下也不由一暖。许是刚服了药的缘故,这阵子,他却觉气息顺畅了许多。点一点头后,他慢慢的道:“今儿唤你来,是为一件事!”口中说着,他便吃力的挪动了一下身体,且抬手指了一指床头枕边搁着的一只长条形的檀香木匣子。

    一边侍立的小太监会意,忙自上前,从他枕边将那匣子捧了,转身递与百里肇。

    默不作声的接过那匣子,因延德帝并未令他开匣启看,他自也不会迫不及待的将之打开,只捧了那匣子抬眼去看延德帝,眸中颇有征询之意。

    低喘了几声,延德帝这才徐徐开口道:“这阵子你做的很好”因已打定了主意,故而自打重病不能理事之后,他便索性将朝中诸事尽委百里肇,且加永郡王百里律为亲王,与宁亲王百里肃等人从旁辅助,共理朝政,至此,皇位之争几乎已无悬念。

    百里肇闻声,也只微微欠身:“儿臣惶恐,谢父皇嘉许!”神色不骄不躁,更无自矜之意。

    见他如此,延德帝本已准备好要说的话,反再说不出口。无力的朝百里肇挥一挥手,他道:“你自己开了匣子看一看吧!”

    不必去看那匣子,百里肇其实也知这匣内装着的是什么。事实上,如今这宫中,还能瞒得过他双眼的事情,实在已是寥寥。说到底,这世上。大多数人都还是识进退、知局势的。

    只是他虽明知匣内是什么,延德帝当面,他却仍然依言打开。匣内,摆放着的,果真是一卷明黄的圣旨。慢慢展开手中卷轴,百里肇看到,这是一份传位于自己的诏书。

    这个位置,对早年的他而言,是一种必须为之努力的目标;对当年志得意满的他而言,又成了唾手可得之物;然而老天偏就不肯让他如此顺顺当当的走下去。时至今日。回思往事,唯一令他觉得庆幸的就是,因着这事。才让他得以有幸遇上了远黛。然而此时,默视手中的这份诏书,他忽然发现,自己心中竟无一丝喜悦之意,有的。只是淡淡的怅然与无趣。

    呆立片刻后,他终究翻身跪倒,依例叩头谢恩。

    他的表情落在延德帝的眼中,倒让延德帝心下不觉诧异。但他也未深想,略一沉吟之后,却向百里肇道:“肇儿。你七弟钟情南越明瑜公主一事,你该是知道的吧?”闻的百里肇应是,他便吩咐道:“你七弟与你素来亲近。这桩婚事,朕便交予你,你可速与南越使团人等磋商此事。朕希望,只在这一二日,便能听到好消息!”

    百里肇闻声。少不得行礼应道:“父皇只管放心,此事一俟儿臣出宫。便即刻去办!”

    延德帝对他,虽多有猜忌之心,但却并不认为他会在此事上作难,当下点了头,毕竟又沉默了一会,这才摆手,打发了身边伏侍的那名太监出去。嘴唇翕动数次后,才终于开口道:“肇儿你你与你七弟素日亲近咳你母后”

    他心中对萧后及百里聿关怀太甚,有心想嘱咐百里肇几句,然又因这些年父子关系太过生疏,嫌隙太重,下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必他说,百里肇也知他的意思:“父皇的意思,儿臣都明白!七弟,是儿臣的亲兄弟,皇后,也曾抚育儿臣多年,父皇只管放心便是了!”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忽然便有些想笑,原来到了这个时候,自己的父皇依然放心不下自己,原来鸿沟一旦产生,想要弥合竟这么难。

    延德帝闻声,先自松了口气,然见百里肇语声冰冷,神色漠然,心中没来由的却又觉有些窘迫,慢慢叹了口气,他似解释,又似为自己找台阶一般的道:“父皇如今,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若是”他想说,若是你如今伤势未愈,继位之人是你七弟的话,这些话,父皇也会嘱咐于他,只是话未出口,已觉不妥,终究断在了这里。

    他心中很清楚,以百里肇如今掌握着的明里暗里的势力,即便是百里聿继位,也只能徐徐图之,两下里若当真冲突起来,吃亏的必是百里聿,弄一个不好,改朝换代亦非不能。而他之所在思考再三之后,决定将皇位传于百里肇,岂非也正考虑到了这一点。

    微闭一下双眸,百里肇忽然笑了笑,道:“不管父皇信是不信,儿臣有一句话,都是要对父皇说的!”目注延德帝,他正色敛容,一字一字的道:“若是今日父皇这道旨意,是将皇位传于七弟,儿臣必不相争!”言毕更不多言,低头重又将圣旨卷好,放入匣内,迈步上前,仍将那匣子放在了延德帝的枕边:“请皇上容儿臣告退!”

    话到最后,他才刚改口唤了不多日的“父皇”二字,却又换成了皇上,神色却更显生疏。

    延德帝为他那一番话所惊,只能怔怔然的看着他,半晌,只能胡乱的挥了挥手。及至百里肇的身影消失在寝殿之内,他才垂眸看向枕边的那只檀木匣,却是良久没有开言。

    良久,延德帝方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知道,不论百里肇方才之言,是否出于真心,他都是不会更改这道旨意的。只因他若是真心,那自己长久以来疑他忌他,委实是愧对了他;而他所言若是包藏祸心,自己改了旨意,岂非是害了幼子。

    目注那只檀木匣,延德帝满是疲惫的摇了摇头,笑容苦涩而带自嘲之意:自己这又是何苦呢,明知次子无论能力抑或心术,都最宜为帝,却还诸多猜忌,弄到今日这等地步。

    悔恨之情。陡然自心底冲上头脑,逆气上袭之下,血气也自跟着狂涌而上,一时只觉喉间又腥又甜,竟自压制不住,张口处,生生喷出一口血来,这一口血喷出,脑子也自一阵迷糊,身子随往后一仰。直撅撅的倒在了床上,不省人事。

    百里肇一路出了寝殿,径往宫外行去。延德帝之心。他不想问,也无力管。这个时候,在他心中,只有一个莫名的冲动,很想见远黛。想看她淡淡而笑,想看她安然的神情。也许远黛自己也并不知道,在她的身上,有一份出奇的沉静宁雅,能让人心思澄明平和。

    一念及此,百里肇的脚步不觉稍稍一缓。抬眼朝向郢都所在的方向看去,心中无由的便又一股急迫感。她在郢都,一切。应该都还好吧!他暗暗想着,忽然便有一种冲动,想要丢下眼下的这一切,不管不顾的赶往郢都。但很快的,他便又自嘲一笑。

    她的事。还是由她自己去解决吧。这是她的意思,他所能做的。只是成全于她。不过若昭平帝石传钰误以为他是可欺之辈,而妄图留下她的话,他定会让他因此追悔莫及。

    如此想着,百里肇的眸中已不由的闪现出冷而锐利的寒光,那冰寒,更胜三九之风。

    不再稍加停留,百里肇大步向前,不多片刻,已自穿出了宫门。宫门外头,徐青正驾着马车候着他,见他出来,忙自跳下车辕,迎了上来。欠身上了马车,百里肇淡淡吩咐道:“去驿馆!”南越使团一行人等,如今正住在平京的外事驿馆内。

    徐青也不多问,答应一声后,便自抬手扬鞭,驾着马车直奔驿馆而去。

    大周平京的这座外事驿馆,位于北定门左近,占地颇广,几乎便可称得上是一座小型行宫。为表现国力计,驿馆之内,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花木假山均是极尽精巧之能事。

    马车在驿馆门口停下,百里肇才一下车,早有驿馆的管事迎了上前。徐青见状,忙上前拦了,而后吩咐道:“睿亲王奉皇上之命前来于南越使臣磋商要事!速速禀告!”

    原来才刚在车上时,百里肇已约略的将此行所为何事同他说了。

    那管事听得是百里肇前来,哪敢怠慢,行过礼后,便忙回头,呼喝着驿馆吏员,命入内传话。自己却忙忙上前,亲自引着百里肇步入驿馆,便在前厅坐下,等着石传珏等人。

    百里肇才在前厅坐下不多一刻,那边石传珏与邱恒已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两下里各自见了礼,又略略寒暄几句,待到坐得定了,石传珏方始笑道:“睿亲王今儿怎么得空来了?”虽是言笑晏晏,语气之中,却仍不免带了几分嘲讽之意。

    事实上,自打远黛离开平京去往郢都之后,他曾数度登门求见百里肇,却都被告以百里肇不在府中,如此数次,石传珏便也知道,百里肇这是根本不想见自己。

    稍稍一扬唇角,算是笑了笑,百里肇平淡道:“好教定亲王知晓,本王今次前来,乃是奉了上谕,前来商定明瑜公主与舍弟安亲王百里肇的婚事!”

    听得这话,却由不得石传珏不剑眉微拧。他在平京已淹留了数月之久,有关他的婚事一事,也早商议停当,便是大周的景元公主,他也颇见了几面,虽说不到倾心,却也并无恶感。至于石青妍之事,他虽约略知道石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