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医香-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种一切,看似圣眷隆重,其实却隐患重重。而这隐患,甚至可能比她想的更甚。

    深深看她一眼,宁夫人徐徐道:“你能看出的,王爷自然也能!所以这几年来,他一直深居浅出,作出一副与世无争、甚至心灰意冷的模样来”

    眸光不期然的微微闪动,最终,远黛却只问了一句:“姑姑如何看待如今的局势?”

    对于这话,宁夫人虽早有准备,但话到口边,却还是细细斟酌一回,这才小心的道:“皇上方当盛年,至少这几年,王爷还无需担心什么。至若其他,我倒觉得,只要远黛能医好王爷的双腿,以王爷的圣眷与声望,这一切的困局当可迎刃而解!”

    宁夫人既说了这话,远黛立时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明白了。下一刻,她却已换了话题:“这次所以请姑姑来,主要还是为了宫中之事!还请姑姑有以教我!”

    宁夫人本想再问一问远黛关于百里肇双腿的事儿,但见远黛岔开话题,她倒也不好苦苦追问,只得点了点头,道:“宫中的事儿,说简单,倒也简单。咱们这位皇上,后宫虽从不缺少美人,但却算不得是个好色之人。所以这宫里,一直以来,都还算是太平!”

    说过了这一句后,宁夫人才开始仔细同远黛说起周宫中的事儿。

    延德帝早年为太子时候,娶妃董氏,也就是后来的百里肇之母董皇后。当时太子宫中,除却太子妃董氏外,尚有太子良媛二人,太子良娣三人。其中太子良娣李氏出皇长子宁亲王百里肃,延德帝登基后,李氏母以子贵,逐步升迁而至如今四妃之一的淑妃娘娘。

    李淑妃出身不高,当年原是太子宫中的一名宫女。因生的颇有几分姿色,性情又柔顺温婉,加之肚子争气,才能得以有今日的地位。她的这种性情,自然对她的儿子有所影响。

    宁亲王百里肃比百里肇只大了五个月,性沉静,好读书,对皇位全无兴趣。或者也正因如此的缘故,李淑妃与宁亲王在宫中的地位反而显得分外牢固。虽未见得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但也早早的加了亲王衔,在诸皇子里头,也算是有些宠爱的。

    皇三子百里庸则又不同。延德帝为三子以庸命名,乃因他自幼身体虚弱,取庸人常碌碌之意,原指望他能长命百岁,却不料他最终也还是没能熬过五岁。百里庸夭亡之后,其母陈德妃伤痛逾亘,一度水米不进。其后虽慢慢好转,但终究心灰意冷,从此幽居宫中诵经度日。

    这三位,都是延德帝为太子时的老人,情分比之旁人,自也格外不同些。

    汪贤妃入宫更在萧后之前,一度曾宠冠后宫,更连续生了四皇子与五皇子两位皇子。不过她的宠眷却并没保持太久,五皇子出生不久,延德帝又迎来了新的一批秀女。

    萧后正是那一批入宫女子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她很快也成了宫中最得宠的女子。

    入宫不到半年,她便被封为贵妃。她出身既高,人又生得绝色无双,最为难得的是,她得了董后的眼缘。而那时候,董后已然病重不起。说来也怪,萧贵妃虽说有专房之宠,但于子嗣二字上头,却最是艰难。入宫数年,一直无有动静。

    而董后在病重垂危之际,终于选择了她。她将自己的亲子·也是皇室嫡子百里肇交托给了当时还只是贵妃的萧后。而在董后过世之后,萧贵妃也终于如愿的登上了皇后宝座。

    也不知是否是百里肇给董后带来了好运,萧后终于身怀有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萧后最终产下了延德帝的第七子,也是最幼的一个儿子——安亲王百里聿。

    至于产下皇六子的柳贵妃,那也算是这周宫之中的一朵奇葩。这位贵妃与萧后同时入宫,却因萧后的缘故,一直不得觐见天颜,更遑论圣眷二字。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这一生,是再难有翻身之日了,然而她却在入宫的第三年上,忽然便入了延德帝的眼。

    一夜春风,珠胎暗结,这位贵妃娘娘也从此青云直上,甚至比萧后还早了一年便产下了皇六子,也就是如今的永郡王百里律。

 第五十九章 往事

    宁夫人的这一席话,提及之人其实并不太多,却在隐然之间{,将整个大周后宫的恩怨尽数点了一回。远黛听得微微蹙眉,心中虽还有不明之处,但于她而言,却也够了。

    没再多问下去,沉吟一刻,远黛转了话题问道:“对于初雨,姑姑知道多少?”对初雨,百里肇愈是语焉不详,远黛便愈觉得,初雨之事只怕是别有隐情,因此这会儿才问了出来。

    不意远黛会忽然问起初雨,一怔之后,宁夫人面上不由的便露出几分踌躇之色来。见她如此,远黛心中自是明镜也似,微微一笑之后,她道:“是我冒昧了!请姑姑勿要在意!”

    这话一出,倒让宁夫人愈发犹豫起来,深思的看了远黛一眼,宁夫人索性坦然说道:“论理,你问起这个也无不当之处,只是我却不知,你究竟想要知道什么,故而有些不好说!”

    轻轻扬眉,远黛道:“不瞒姑姑,我想知道的是初雨、岳尧这四人的事儿!”能得百里肇全心信任之人自非等闲,如今初雨已故,岳尧仍在,其余二人则干脆没了影踪,这里的有些事儿,想来应是别有隐情,却由不得远黛不起意追问一二。

    想了一想后,宁夫人终于点头道:“这些事儿,说起来,倒也不算什么机密之事,王爷虽不曾交待让我告诉你,但我若说了,王爷想来也不会在意,我便同你说说也无妨!”

    “多谢姑姑!”远黛含笑的应着。

    提及往事·宁夫人的神色之间却不免现出了几分淡淡的伤怀之意,很显然的,初雨等四人,与她的关系也不寻常:“说起他们几个,却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宁夫人慢慢的道。

    每一个大周皇子,在他五岁那年,都可以去内务府挑几名可心的太监、宫女贴身伏侍。通常而言,这些太监、宫女在往后的岁月中,都会成为皇子们的心腹。百里肇也不例外。

    百里肇五岁那年·董后虽已病重,却仍然在世。直到今日,宁夫人也还清楚的记得那一日。那一日,也正是春末夏初,太阳极好,温温暖暖的照在人的身上,让人打从心里觉得很舒服。久病在身的董后也因此动了游兴,于是她乘了车舆,与百里肇一道过去了内务府。

    内务府早已为百里肇挑好了容貌清秀、性情乖顺知趣的小太监与宫女。这一切,本来是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然而那一天,偏偏就出了问题。

    董后与百里肇才刚在内务府下了车舆,还不及走进去,斜刺里却忽然奔出一名女童来。她飞奔上前,磕头如捣蒜,疾声而呼,哀求董后救救她的兄长。这个少女,便是初雨。

    初雨比百里肇大一岁,那一年,已是六岁了。她是罪官之女·她的父亲原是北疆城知府,因贻误军机而获罪,全家上下·年过十四者被尽数斩首。未满十四者则被判没入宫廷服苦役。而这里头,便有她的亲生兄长初炜。而明日,便是宫中为新一批官奴安排的去势之日。

    对于去势这等事情,自幼生于官家的初雨其实也并不是很明白,但她却从一些宫人口中隐约得知,去势是一种极危险之事,几乎每次,都会有一些人死去。

    初雨觉得·她已失去了父母·再不能失去这世上唯一的兄长了。

    那一天,初雨说了很多·但董后对于这些事,无疑是早习以为常了·所以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应。就在初雨将要被一群内务府的太监拖下去时,百里肇却终于开口了。

    董后自然不会违拗儿子的意思。而况当时,董后也的确存了想为百里肇寻几个心腹之人的意思。太监,固然可以永远伴随在百里肇身边,做一个心腹,却永远成不了肱骨、臂助。

    董后终于开口,留下了初雨,又令百里肇自己过去内务府中,挑选几名尚未阉割的罪官之子。当时,她也并未说明,让百里肇挑选初雨的兄长,只是让他过去挑人。

    百里肇最终挑了三人:初雨之兄初炜、岳尧以及蒋。

    董后看过三人,便令内务府留下三人,暂不去势。而后又令百里肇挑选了数名宫女、太监,带回凤仪宫。其后,董后使人细细调查了四人的家世,确定四人皆身家清白,其父固然有罪,但也非是贪赃枉法之人。过了一阵,董后终于觅机求了延德帝,赦免了三人。

    初雨,也正是那次之后,才到了百里肇的身边。岳尧等人,则在宫中待了数月之后,便被董后送出了宫。这件事情过后没有多久,董后病势愈发沉重,终于在次年过世。

    说到这里,宁夫人倒不由的叹了口气,沉默片刻之后,她又道:“初雨···一直很感激王爷。她与王爷,可说是一起长大的,情分也比旁人不同。若是没有蒋,也许王爷早已纳了她为侧妃······”即使当着远黛的面,宁夫人说起这事来,面上却仍忍不住现出了痛惜之色。

    不期然的蛾眉微颦,远黛问到:“蒋,我从前倒是听过此人,他如今可是在北疆?”蒋此人,在如今的大周,可算得是声名赫赫,远黛对他有所耳闻,也属正常。

    宁夫人点头:“是!当日北疆战起时,岳尧三人都在北疆。北疆战罢,三人各因军功受封。岳尧因孤军深入敌营而名声最著,战后封赏因之也是最重。蒋与初炜虽不及他,却也相差不大。初雨去了之后,初炜悲愤欲绝,狄人退兵,他不顾蒋等人的阻拦,穷追狄人不舍,却在雁回关中伏。若非岳尧去的快,只怕初炜也要命丧北境。只是他虽侥幸没有丧命,却折了一只左臂·又因中伏而致我大周三千儿郎折损大半。王爷闻讯大怒,几乎便要将他处斩,又念在阵前斩将,颇为不宜,才暂且将他收押监中。狄人退去之后,诸将论功行赏,初炜则以功抵过,被王爷逐出军中,如今隐居江淮·再没了消息!”

    若有所思的点一点头,远黛道:“那蒋呢?”

    提起蒋,宁夫人不觉微微苦笑:“初雨之死,初炜固是难以接受,但最终也还是冷静下来。而蒋他也不知从处得来的消息,说初雨之死,是因她为王爷挡下了致命一剑{的缘故。蒋也因此与王爷离心离德,形同陌路,这些年来竟再没来拜见过王爷一次!”

    说到这里·宁夫人终究忍不住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却再没说下

    远黛沉吟着,也是许久没有言语。而这个时候,外头却终于传来了几下轻叩,随之而来的却是杜若的声音:“王妃,已过了午时了!”

    被她这么一提醒,远黛这才醒觉,一面匆匆起身,一面问道:“已是什么时时辰了?”

    外头杜若应声答道:“已是未时正了!”

    远黛闻声,忙道:“已是这个时辰了吗?快!快吩咐备饭!”一面说着·远黛已自转向宁夫人,才要开口说什么之时,宁夫人却已微笑的朝她摇了摇头。

    “不妨事的!其实我也还不饿!”宁夫人说着·却也忍不住的注目深深的看了一眼屋外:“你那个丫鬟,是叫杜若的吧?”很显然的,宁夫人也早注意到了杜若。

    抿唇一笑,远黛道:“姑姑是不是也觉得她与初雨生的有些相似?”

    宁夫人笑笑道:“当日我第一眼见了她时,倒真真是吓了一跳。

    不过再多看几眼,便也觉出二人的不同之处来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人的眉眼气质还真是有些相似的!”

    远黛所以向宁夫人问起初雨,为的其实并不是初雨·而是其他的三人。在她看来·死者已矣,便是在世时候再怎样的不能或缺·也终究是回不来了。而如今,宁夫人已将所有她想知道的事儿都告诉了她′她便也无意再对初雨此人深究下去。

    “姑姑请!”她含笑的朝宁夫人作了个手势,自己则先行一步,引了宁夫人一路往西屋去。

    送走了宁夫人,眼见着日头已然微微偏西,远黛便也放弃了午憩的打算。在澄怀居外头静静站了一刻后,她却又无由的想到了离此不远的荼靡院。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几名丫鬟,远黛想了一想,却对杜若道:“杜若,你且随我在这后院里头走走!”

    对于远黛这话,杜若倒也并不觉得意外,当下答应一声,紧走几步,跟上了远黛。二人一路缓缓而行,因远黛一直默不作声,杜若便也安静着没有说话。行不过百步,远黛便已隐约的闻到了荼靡花的香气,举目远远看去,依稀之间,却已瞧见前头偶尔飘零的荼蘼花瓣。

    足下一顿,远黛偏首看一眼杜若,笑道:“杜若,你可见过这种花没有?”

    听得这话,杜若却想了半日,这才犹豫的道:“这花,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