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跃农门-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到底不算急,因为春耕马上开始了。
  尽管家里的田地有牛老爷子这个好把式在盯着,关文仍旧在家中待了十来天,每日跟着牛老爷子在属于自家的水田里边儿转悠。
  冬日的寒冷逐渐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气温回升很快,扬儿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子,耳朵上的冻疮也渐渐散了,整个人仿佛又窜高了一截,隐隐约约有点儿大男孩儿的样儿了。
  因为跟着傅先生读书,扬儿身上的书生味道也越发浓了起来,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地跟村里泥猴儿似的娃子不大一样。
  辉县算得上是个富裕的县镇,辉县三宝名扬天下,临近几个村经济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下河村是因为隔得稍微有些远了,地理位置又不大方便,所以比李家村和荷花村要贫穷些。
  益州气候适宜,水、热协调,是个适宜人居住的好地方,灾年也少。除了前年冬天大冻,有些人家的庄稼被冻死冻坏了一些以外,也没发生过别的天灾。
  但到底不是处处都是这样的情况,开了春后。便陆陆续续有消息传来,豫州、荆州一带今冬大寒,有些个村庄冻死了不少人,庄稼也冻死冻坏无数。最严重的一个村举村迁徙,人走得无影无踪,很多家破人亡的或自卖奴籍。或以乞讨为生,境况惨不忍睹。
  两州知州上表天听,年轻的帝王立即下令赈灾,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具体情况如何,还没听到谁能细说。
  交通不便到底阻碍着信息的传播。
  关文长叹一声,语气中尽是唏嘘:“也不是各地处处太平。”
  李欣点点头,眉间亦染了点儿忧色。却又很快笑道:“好在在位者是个用心治国的好皇帝,最怕的就是出了事,在位者却不管,任由事态平息或恶化。”灾年之时,人命如草芥。当今皇帝能够快速地发出赈灾消息,倒也是个心系万民的好皇帝。
  关文却仍旧是蹙了眉,说:“就是不知道最后到灾民手里的赈灾银两能有多少。”
  这个年代算是个中兴年代,在位的帝皇年轻,喜欢揽新锐朝臣在自己的阵营,想分解、瓦解那些迂腐的、树大根深的老臣子的势力。他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老顽固们总是以祖宗宗法劝解,使得改革上行不下效,虽不至于举步维艰。但帝王能用之人委实太少。
  朝堂之事关文和李欣虽然不明白,但听百姓们奔走相告,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上层官吏倒也罢了,中层官吏贪污的便多了,一人挖一点儿,最后落到灾民手里的能有拨下来的赈灾银两的十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这倒也不是百姓们以讹传讹。而是在几年前朝堂曾经出过一次这样的贪污舞弊案。那件案子牵连甚广,最后查案查得朝野咸知,皇帝当时登位不久,以此案的审理,“新官上任三把火”,干脆利落地将案子主犯统统下狱,显露其果断的心智。后来抄了犯案者的家,却又只判犯案者家眷流放,罪不及无辜,让天下百姓争相称颂,说新皇乃是个有仁心仁术,却又不纵容贪官污吏的好皇帝。
  但后来却是又出了一件堤坝溃败,朝廷拨银两重新修筑堤坝,却因为银两没有到位,整个工程偷工减料,致使第二年堤坝再次坍塌的事情。
  所以自此之后,但凡有朝廷拨银两下来的事情,总会有百姓猜测,这次会不会有贪官污吏来克扣了银钱呢?要是有,皇帝会不会查呢?
  不过这些毕竟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担忧的问题,老百姓们大多都是明哲保身之人,最多是对灾民的遭遇唏嘘两声,便也继续关起了门过日子。
  春耕日后,气温回升更快,春花开遍,山中的野花好像是一夕之间便全开了。
  冯德发很是高兴,蜜蜂再也不缺花蜜采了,他这段日子一直笑意盈盈的。
  随后刘氏跟李欣带了消息来,说李铁和吕家姑娘的亲事儿定下来了。
  刘氏笑眯眯地低声跟里说:“你大伯娘花了大价钱,我瞅着她是肉疼得紧。”
  李欣咧嘴一笑。
  刘氏憋屈了那么些年,如今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她可以很自豪地说一句:“管你李老大还是李老三,谁家的娃都没我家的娃有出息!”
  李厚仲如今的家底是多少李欣没问过,但她知道娘家家里的钱是捏在自己娘手里边儿的。大哥二弟赚的钱是他们自己揣着,家里的富裕惹得村里的人个个都羡慕。说酸话的当然也有,第一个就是李厚伯。
  李欣这个大伯有些个小心眼儿,当年李岳氏还活着的时候,为了这老太太的一副棺材,都要跟自己弟弟算计来算计去的,更别提分家的时候他作为大哥,一点儿都没想过要照顾弟弟,跟李厚叔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独独让李厚仲一个人那般憋屈,过了这些年的辛苦日子。
  如今见当初怎么看都不如自己的二弟身家厚了起来,那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有些泛酸了。
  什么“二弟你如此飞黄腾达了,也不说照顾照顾哥哥我呀”,什么“二弟你家底厚,可别让你婆娘全给掌了去,要留些在自己兜里你才有底气不是”,什么“啥时候二弟能孝顺孝顺哥哥我呀”诸如此类。
  李厚仲没往家里说,他不是个蠢人,自然也听得出来自己大哥话里那种酸味。但是他也知道要是说给自己婆娘听,保不准又是一顿河东狮吼。所以他也左耳进右耳出,优哉游哉地过他的安稳日子,没事儿晒晒太太,逗逗小闺女和小孙女儿,再跟自己大孙子呛两句,美得不行。
  而刘氏呢,老来得女,前一段时期的羞赧之后,这会儿可是骄傲起来了。她这岁数还能生娃呢!村里那些个女人嘴上说酸话,心里谁不羡慕?况且李歌脸长开了些后,眉目如画,粉嫩粉嫩的,瞧着就是个美人胚子,谁不羡慕她又生了个漂亮闺女?
  更别说她儿子闺女都是有出息的,如今刘氏除了给做做饭喂喂鸡,都不用下地去做活了,日子悠闲得很,气色好了不少,人也显得年轻了几岁的模样,更是让人羡慕。
  于是相比之下,刘氏可就比她两个妯娌命好多了。
  金氏不在村里,朱氏平日里虽然也是个平和的,但这会儿脸上也有些难看了。
  人都是比出来的,朱氏在刘氏面前完全没了优越性。
  好在这次李铁的婚事儿定了下来,朱氏算是松了口气,只是出了不少银钱,还是让她有些愁闷。
  刘氏嘴上劝着,心里当然是乐开了花。
  以往只有她为银子愁的,如今也轮到你为银子愁了呗?
  曾媒婆吃一堑长一智,办事儿到底还是办得妥妥帖帖,朱氏说要给好处,却也没给什么,封了个小红包给曾媒婆,曾媒婆暗地里说朱氏:“小气吧啦的,她侄女儿帮她做事儿给的钱都没那么少。”
  朱氏是没法子,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当初问杨家给的钱没剩多少了,等李银成亲的时候还要花钱,家里又没什么多余的进项
  刘氏对李欣说:“你大伯娘现在愁着呢,等她小儿子成了亲,他们家就该分家了,到时候更是一团乱麻。”
  李欣不解:“分家就分家呗,三弟成亲了以后不也是要分家的?”
  刘氏瞪眼:“你大伯家情况当然是要特殊得多。本来这分家,父母是要跟长子长媳住一起的,长子长媳奉养老人终老的,可你大堂哥没了,这事儿就落到了二堂哥身上。可是你大堂嫂和大江堂侄儿还在,这事儿又要怎么算?”
  李欣迟疑了一下,低声问刘氏:“娘,你说大堂嫂要是再嫁”
  在李欣的观念里,大堂嫂顾氏虽是死了男人,可她岁数还不到三十,难道以后就要守一辈子的活寡?朝廷鼓励寡妇再嫁,不提倡守节的。
  刘氏忙摆手说:“这个你可不能拿到外边儿说。”
  刘氏看了看堂屋外边儿,方才低声跟李欣嘀咕:“你大伯他们肯定是不想你大堂嫂再找人嫁的,好歹下边儿还有三个娃,你大堂嫂要是再嫁,这娃可怎么办?我瞅着你大堂嫂也是不乐意的,心里是想守着你大堂哥。”
  李欣有些感叹,却也只能道:“过几年大江长大了,娶了媳妇儿就能孝顺大堂嫂。”
  刘氏哼了声,说:“可是顾家人不会答应啊,你大堂嫂她娘家大哥是个疼她的,孝期过了,肯定会再给你大堂嫂找个知冷知热的,让她再嫁。你大堂嫂年岁也不大,她大哥肯定不乐意自己妹子就这么守一辈子。”
  若是娘家婆家因为这事儿意见不合闹起来,这也的确是个难题。李欣托了腮想。


☆、第六百零四章 手艺

  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很忙碌,但因为气温回暖,流行病开始增加,村中有些小病滋生,打喷嚏流鼻涕的人也多了起来。
  尽管如此,村中的汉子妇人们还是该下地的下地,生活的节奏丝毫不乱,荷花村中一片繁忙景象。
  赵家那边儿传来喜讯,红穗有了身孕。
  关文对李欣说:“我已经准备了礼给姑和姑父送去了,大表弟很高兴。”
  赵昌生也是二十二三的男人了,在这个时代,正常来说孩子也该有五六岁的,这个时候才有孩子,可想关氏是盼了有多久。
  李欣也关心地询问了下赵家的情况。
  关文说:“女人家的事情我也不好多问,不过看大表弟气色不错,心情也很好,应该也没什么大碍。阿秀也去了一趟帮着诊了脉的,也没说让喝安胎药,表弟妹的身体应该还是不错的。”
  李欣便点点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最好是不吃。
  想到阿秀也去看了红穗,李欣心里一动,装作不在意地问:“表弟妹跟阿秀相处地好吧?”
  “挺好的。”关文也就随口答道:“两人有说有笑的,你别忘了表弟妹过门之前,跟阿秀也是打过照面的。”
  是了,阿秀以前跟着文大夫出诊是去过沈府的,红穗是沈府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跟阿秀打过照面并不奇怪。
  李欣对红穗的印象挺好,这个女子内敛不张扬,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沉稳的劲儿。虽然情绪不外露让人有些摸不透,但总好过那种花花肠子多的。再说她们没有利益冲突,彼此又是亲戚,关系处好了对谁都有益处。
  就是不知道以红穗的聪明,能不能察觉得到赵家对阿秀的那种“特殊”。
  关文坐在了李欣身边,对李欣说:“说到阿秀,倒是有个事情跟你商量一下。”关文看向李欣:“咱们要不要把阿秀给接回来住两天?”
  李欣讶异了一下:“为什么?安和堂最近没事儿做了?”不会呀。最近是流行病高发期,应该很多人得病才对。
  “不是,安和堂什么时候闲下来过?”关文摇摇头:“只是想着她跟冯家兄弟的亲事儿还要等上一些日子,让她回来跟冯家兄弟说说话。”
  关文不是一个古板的哥哥。阿秀这个妹子拖到这个年纪还不嫁人,着实让他心里沉重。他一直都觉得自己耽误了自己这个妹子的。
  李欣沉思了一下倒也同意了。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结婚后恋爱。如今阿秀和冯德发虽然是订了亲的,但彼此之间也不算是多熟悉的人,婚前多交流交流累积感情也好。让他们能感受一下先恋爱后结婚这种水到渠成式的感情。
  关文笑道:“让她回来也陪陪你。”
  因为春耕,关武和杏儿不仅要忙活他们水里的田,还要细心照顾着养猪场里的猪。唯恐那些开始长膘的猪得了病成了病猪。因为太忙,小康和小耿儿都被李欣接了过去照顾。小康倒也罢了,他反正是一直跟扬儿黏在一起,倒也不需要李欣费多少神。小耿儿却是开始咿咿呀呀说话的年纪,随时都要有人哄着,倒是把小碧给累得够呛。
  过得两天,阿秀当真回来了。
  她提了些补身子的药材,笑着说让李欣给杀了只鸡炖个药膳鸡。以前李欣坐过药膳鸡。阿秀觉得虽然味道有些难闻,但那功效必定是好的。
  李欣笑着接了过来,让阿秀坐。小碧去收拾,阿秀便接了小耿儿在怀抱着哄他,一边跟李欣说话。
  李欣揶揄她:“知道你大哥叫你回来做什么的吧?”
  阿秀倒是越发沉稳了,面不改色地回道:“不是回来陪大嫂的吗?瞧我大哥多疼大嫂你。”
  李欣失笑摇头,手指尖被小耿儿给紧紧抓住。
  李欣逗着小耿儿玩儿,一边对阿秀道:“回来就好好歇两天,医馆那边儿想必也是极累人,养足了精神再去。”
  阿秀点头笑道:“倒也没有多累,都已经习惯了。像我这样忙忙碌碌的,要是真的闲下来。怕是浑身都不舒服。”
  李欣笑了下,迟疑了下问道:“阿秀,等以后你跟冯兄弟成了亲,还想去医馆继续忙吗?”
  阿秀没有想便颔首,说:“想的。我在医馆里学了两年多了,要是让我就这么丢了我学的这些本事我肯定不甘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