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收藏系统-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其放回原位后,王宋再次查看起了房中的老家具,可知掏老宅子最大的惊喜就在这里了。
    其他的东西可能会有,但非常的少,只有老家具才容易出现一点,而王宋也想将自己的房子给弄得古朴一点,自然少不了这些东西。
    看了一整圈后,王宋也只发现了两件值得入手的老家具,一张海黄梨的凳子,和一个紫檀木的的衣柜。
    看到这里后,王宋不得不感叹,这龚育家祖上,还真是大户人家,而且这欣赏水平也非常的高,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出这么多的精品家具。
    再次检查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值得入手的东西后,王宋便准备去下一个房间看看,家具等看完了再搬也不迟。
    “咚”,正当他想走出门口的时候,脚下却有个什么东西绊了他一下,不过王宋身形都没逛一下,而那个东西却被踹出了好远。
    “咦”,低头看了一下后。王宋眼中闪过了一道亮光,赶紧走上前去将其捡了起来。
    “乖乖。可千万别撞破了”,将其拿在手中后。王宋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发现其并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后,这心中才算是松了口大气。
    “三河刘的蝈蝈葫芦,好东西啊”,王宋有些欣喜的将其身上的灰尘给抹净,放到手中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葫芦虫具是一种用以置纳冬虫蝈蝈、油葫芦、蛐蛐等鸣虫,能够揣在怀中把玩的物件,至于葫芦虫具中的上选之品,那必须要提到“三河刘”。
    据民间传说:咸丰年间。有一年三河县阴雨绵绵,秋收不成,葫芦也成为残品,刘家为糊口求生,只能带着较好的葫芦来到京城同仁堂,准备借些钱好过年吃饭。
    同仁堂东家将鸣虫放入刘家拿来的葫芦里,鸣虫一叫,声音愈显宽厚、宏亮。从此民间迅速传出“三河刘”的葫芦荫皮搭叶、瓷皮糖胎、发音宽厚的美誉。
    “三河刘”种的葫芦大都在火沙地上种植,皮厚薄合适。深受玩虫者的喜爱。从咸丰年间至今,名气一直很旺,现今所见的许多珍贵藏品都是三河刘制作的。
    “范制的,这造型。真心不错”,这是王宋上手后,对手中蝈蝈葫芦的第一感觉。
    所谓的范制。其实就是在葫芦还未成型的时候,便用一些模具将其束缚起来。待其长成后取下,葫芦的体型自然就会跟模具一样。
    而范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分为木范,瓦范,纸范,石膏范,也就是常说的木模,瓦模,纸模,石膏模。
    其中纸模还有最为讲究,还分为两种类型,细纸模,和草纸模,甚至有些人还用的是布模。
    最早官模葫芦使用的是木范,用四块梨木拼制,中心挖空,内阴刻所需图案题材,优点是此模可多年使用,缺点是每模只能范一个葫芦,产量很低,此为木模。
    后来发展出现用五块或七块梨木旋制成模,在模外面雕刻花纹,此为阳模,然后在模具上覆泥,待泥稍干将木模中心抽出,使木模之分瓣木条依次拿出,再将泥范入窑烧制成瓦模,此模具的优点是可将一件阳木模翻制成多个瓦模,增加了范制葫芦的模具降低了成本,缺点是,有些泥范在入窑烧制时有变形。
    木模翻制瓦模的技术无疑提高了范制葫芦的产量,而王宋手中的这个蝈蝈葫芦便是用的这种手段,因为这是三河刘的惯用。
    
    看到这里,王宋就不禁有些感慨,一个合格的蝈蝈葫芦从出生开始,就要好生的照料着。
    从最基本的种植架藤施肥,到更深层次的上模范制,如果中途有任何一个地方出错,那很有可能就会影响葫芦的品质。
    如果品质出了问题,那么这个葫芦也就是废了,只能将自己一年辛苦劳作换来的成果丢掉,委实太过可惜。
    观察完其的范制模型后,王宋便将眼光放到了其身上的图案上,仔细的鉴赏起来。
    一件极品的蝈蝈葫芦,不光要看其形状大小,还要看其葫芦身上的图案,如果是名家出手的话,那肯定会身价百倍。
    可惜的是,王宋手中的这个葫芦图案,并不是什么名家出手,但其身上的这幅火画,也是非常有意境了。
    所谓的火画,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将一个铁条烧红,在诸如蝈蝈葫芦,木板甚至是纸上作画。
    火画的施艺范围很广,诸如案头的文房用具、竹筷等等,当然,有火画,也有铁模烫印的,如杭州的天竺筷。
    从小摆设,到门,窗,立柜,木橱的板,扇上,都可烫画,一些以木板代纸,烙铁代笔的单幅或条屏,更可悬挂后作壁上观,与传统纸绢画无异。
    而王宋手中的葫芦,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葫芦身上画的赫然是一副山水画,远山近水,小船流水人家,尽显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并且此葫芦在晚清时候就被裁切成器的,镶以象牙做的牙口,飘盖也是象牙为框,安有玳瑁蒙心。
    高牙蒙心上镂空雕刻有荷花、鹭丝鸟,刻工精细,打磨精致,动物形态栩栩如生。
    看得出来,这个葫芦在以前被经常使用,色泽暗红,器形也非常的完好,抚摸的时候,亦光滑如肤。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是被丢在这地上无人问津,还好今天被王宋发现,才重见天日。
    将其放在了怀中后,王宋终于走出了第二间厢房,向着最后一间屋子里走去,心中同时也期待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只是还没走到最后一间厢房的时候,王宋便被前方一根晾衣杆上的鸟笼给吸引,不禁停下了脚步。
    
    看到这个鸟笼后,王宋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如果他猜的没错,自己手中的扇子,蝈蝈葫芦,以及眼前的这个鸟笼,很有可能是龚家祖上,一位清朝的纨绔少爷所留下来全套装备。
    在那个时候,达官贵人的子弟们,都非常的流行遛鸟,斗蛐蛐之类的娱乐活动。
    你要是没有一两个好的器具,那别人还不知道怎么看你,只以为你是家道中落了,才会如此。
    所以在那个时候,就算是家里再穷,也要挖空心思的凑一点钱出来,给自己的儿子搞上一套好的装备。
    毕竟在那个时候,面子大于一切,也多亏了他们的面子思想,不然鬼市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现了。
    看到眼前的这个鸟笼,王宋就不禁想起了他的历史,其实自唐以来,玩鸟已成气候,而制作鸟笼的技术,则是等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达到极盛。
    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其艺术品位和价值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皇家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文士、官员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
    鸟笼虽小,五脏俱全,鸟笼的顶部称笼顶,笼顶配笼钩,笼钩的品种很多,有金钩,银钩,铜钩,象牙钩,牛角钩,玉钩等等。
    而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笼钩是玉至的,整体的造型为方形,笼架为象牙制作,整体看上去非常的上档次。
    除了鸟笼以外,鸟笼中的配食缸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配食缸的品种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红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蓝缸、犀牛角缸等。
    而眼前鸟笼中的配食缸却是用的紫檀木缸,让其在突然出了一抹别往的韵味。
    拒王宋所知,在市场上,鸟笼也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而评价高档鸟笼的话,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年代越早价值越高,比如,曾有一只1。5米高,配有银质笼钩,镶嵌苍龙雕花的清代巨型鸟笼,其价格已在万元以上。
    材料越考究价格越高,如用红木加竹配红铜雕花提手制成的鸟笼,目前的市场价在一千元以上。
    而云南金竹的质地细腻,抹过香油的陈年老鸟笼呈枣红色,纯朴自然,收藏价值也极高。
    做工越精细价格越高,由于制作鸟笼的竹子脆硬,且纵向雕刻难度非常大,工艺大师在鸟笼上雕刻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浮雕,雕刻越精美,价格越高。
    就目前来看,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在市场上,没有个近七位数,还真不好拿下来。
    但是相比前面自己从外公家找到的那个鸟笼,价格无疑是要低上不少,主要是那个鸟笼的做工以及材料都十分难寻,也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将鸟笼先放在原位后,王宋继续向最后一个房间中走去,期望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兴奋的东西。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元青花
    两人愉快的达成了这笔交易,而王宋与林老两人也没有换到对方的地盘去看,因为他们都知道,凭两人的眼力,绝对不可能还会剩下什么好东西。
    “田虎,我的账算好了吗”,休息了一会后,王宋对身旁的田虎询问着,自己买了那么多东西,价格应该不少。
    “算好了老板,总共一亿两千一百多万,龚先生说去掉零头,那就一亿两千万了”,田虎不知从哪找到了一个老算盘,啪啪啪的将每个东西的价格算给了王宋听。
    “这算盘不错啊,也算是个老物件了,哪来的?”,王宋看了一下眼前这个算盘,虽然雕工什么的一般,但材料用的是乌木,也算是不错了。
    田虎笑了笑,对王宋道,“这是刚才我从院中找到的,准备拿回店铺里面用。”
    “原来如此”,王宋点了点头,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中,没有一把好算盘,还真会被人嘲笑,而这个算盘虽然不算是拔尖,但也算是中等档次了。
    说着,田虎转头看了看林老,道,“林老你的东西我也给你算过了,去掉零头,你给九百万就行,我想龚先生应该不会在乎那几万块钱的零头吧?”
    “不会不会,一点小钱而已,我怎么会在乎”,龚育连忙摆手,一亿都有了,还少那几万块吗?
    既然已经算出了价格,那王宋与林老也不会拖沓,要来龚育的卡号后,便直接打电话让银行转账了。
    当消息提示音响起之后。龚育的眼中也是露出了一丝喜色,拍着胸脯对众人道。“今儿个这顿中午饭我请了,海鲜鲍鱼。红的白的,你们指贵的点。”
    “别急,我这里还有个大买卖了,不知道龚先生有没有心思听听”,王宋停住了身形,一脸笑意的对龚育道。
    龚育愣了愣,道,“什么大买卖啊,东西你们不都掏光了吗?难道还有什么东西?”
    听王宋这么一说。林老也突然想到,“小王你说的不会是木料吧,不过我可没见到有什么好的东西,难道你看的那边有?”
    王宋缓缓的摇了摇头,道,“自然不是木料,就算是有的,我也不想要,我要的可是这整间老宅。”
    “额”。经他这么一说,众人更加疑惑了,特别是龚育,“这房子都快要拆了。你要来干嘛?”
    “这点我自有办法让他不拆,我就问问龚先生你愿不愿意卖,我朋友正想买一栋老宅子。见龚先生这里不错,我就先帮他问问”。王宋笑着解释道。
    “这个没问题,只要王先生能将他保下来。总比拆迁掉了,要好的多”,龚育如是的回答道。
    王宋点了点头,道,“那好,我马上让我朋友过来,等看了房子,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
    说完后,王宋便掏出电话小胖打了过去,结果一接通,小胖便不耐烦道,“宋王什么事啊,这会正忙着喃,没事我就挂了。”
    “挂,你马上挂,如果你挂了,那这处老宅子我就自己买下,别怪兄弟我没提醒你”,王宋不好气的道。
    “嘿嘿,我怎么敢挂宋王的电话,借我十个胆也不敢啊”,一听到老宅子三个字,小胖眼中便闪过了一道亮光,语气也软了下来。
    一直住在王宋家,他早就不好意思了,所以才会让王宋帮自己物色一处老宅子,然后将自己爸妈也接上来,过清闲日子。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限你半小时内过来,地址在”,数落了一番小胖后,王宋将地址告诉了他,便挂断电话,与三人闲聊了起来。
    
    不一会,小胖那已经减肥成功,也因为突破到黄级中阶的健壮身形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宋王,我来了,你说的就这栋宅子吗?”,小胖眼中带着一丝兴奋,只是初看,他就已经喜欢上了这栋宅子。
    最近他可是和伊古娜打的火热,但王宋知道,他们两肯定也是没有突破那一层次,也只是搂搂抱抱而已。
    所以小胖才想自己买栋房子,然后在这自己的爱巢中,结束自己还是初男的身份。
    王宋点头,然后指了指身旁的龚育道,“就是这处宅子了,这位就是主人,叫龚育,认识一下吧。”
    “你好”,“你好”
    两人握了握手,也算是认识了,然后王宋继续道,“你先逛逛吧,如果满意的话,再继续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