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大矿主-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原来油井出油是这样的场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
这些村民,一个个高兴异常,仿佛在看一场精彩大戏一样,过足了眼瘾。有一个年轻的村民,甚至拿出手机,高兴的拍摄起来。
谭世宽在高兴之余,笑骂道:“你们乐一个屁,快接上油管,省得浪费老子的石油。”
工人们哈哈大笑起来,数名工人,开始连接油管,在油井口有接头,油管也有对应的接头,两者之间很方便的能接到一起。
这根油管接上去之后,喷出来的石油不再喷上半空,而是通过这根油管,输送到远方的储油区。
这是3号油区的第一口产油的油井!
既然今天的日子不错,另外几口已经建成的油井不如也打穿算了。心中有这个打算之后,谭世宽就指挥大家打穿了第2口,第3口油井。
3号油区已经建成的油井一共有5口,在一天之内,全部被打穿,全部顺利的喷出石油,清一色的自喷井。
几天之后。
2号油区的第一口油井也顺利出油,然后是第2口油井,现在,3号井也已经顺利喷出石油。
大量的石油,通过油管输送到远处,在储油区汇集,加压之后,通过那条输油管道输送到青阳港。
2号油区的3号井旁边,现在有不少人,其中有几人明显是油田的技术人员。按照道理,油井开采出石油之后,用不着这么多人去照顾它,只要进行日产的维护保养,监测它每天的出油即可。
“哇,简直难以置信!”
几名技术人员,一惊一乍的,一个个欣喜异常,他们在这里不是一会儿的功夫,而是从前两天就经常来这里,到现在为止,基本能肯定了,3号井应该是整个富川油田最高产的油田。
两辆车子,快速的行驶过来,一下车,谭世宽就有一点迫不及待的问起来,“怎么样?”
其中一名技术人员一脸的高兴,马上道:“谭总,经过我们的反复监测,这3号井应该是我们整个油田目前最高产的油井,24小时的产量居然达到了恐怖的10万桶。”
什么!
10万桶!
听到这个喜人数据,谭世宽真有一点佩服雷自原了,这口井的钻点是雷自原亲自选定的,钻井深度260余米,三个井口,呈品字型,彼此之间相隔不远,每一个井筒的直径150毫米,大量的石油就是通过这三个井筒喷出来。
每天10万桶的产量,绝对是富川油田目前的第一高产油井,这样的产量,放在世界上,应该也足矣进入世界前五的高产油井。
消息传开,油田的工人们知道2号油区出了第一高产油井,在工作闲余,一些工人们甚至会跑过来看一看。
第一高产油井,太振奋人心了!
………
旭东矿业集团。
王旭东和梁洪波、许杰在一起闲聊,富川油田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不但2号和3号油区都已经顺利开采出石油,其中2号油区还出了第一高产油井。
梁洪波感慨的道:“东哥,富川油田的情况简直太喜人了,2号和3号油区都顺利开采出石油,那咱们的石油产量肯定会节节攀升。”
1号油区的产量稳定在日产120桶左右,现在随着2号和3号油区的开始投产,富川油田每天的产量已经从120桶,到130万桶,再150万桶,现在已经突破200万桶大关,还在继续增加。
许杰道:“我们手握5、6亿桶石油的订单,我以前还在担心,这压力会很大,现在看来,完全不存在了。”
油田产量稳步提升,最终将达到年产12亿桶石油以上,区区5、6亿桶,不用半年就能全部交付完成,完全不存在压力。
从目前的情况看,2号和3号油区已经顺利的开采出石油,一口口油井也在进行建设,估计慢则两、三个月,快则一、两个月,这两大油区的数十口油井将全部建设完毕,且将开采出石油。
大约四、五个月,最多不超过6个月,整个富川油田的建设就会全部完工,包括石油内的道路建设,油管铺设,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那个时候,富川油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高产的油田之一,也是花园式的绿色油田。
三人在办公室之中,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富川油田的情况,足足聊了几乎将近一个小时,这是非常罕见。
可见三人的心情都不错,兴致也很浓,不然,不可能聊这么久。看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下班了,梁洪波道:“东哥,富川油田发展得这么好,我们三兄弟出去喝两杯,好好庆祝一下。”
王旭东起身,看一看时间,笑着道:“今晚不行,我已经有约了,东海钢铁集团的常总找我。”
既然有约,那就下次。
梁洪波和许杰几乎同时想道,常建良找东哥什么事情,应该不是订购铁矿石,东海集团今年的铁矿石足够了,他们已经订购了五、六千万吨铁矿石。
想不明白常建良为什么要找东哥,那就不去想,也许是朋友之间的聚一聚吧。两人也起身,梁洪波道:“许杰,我知道有一个地方不错,将弟妹带上,咱们去试一试那里的口味。”
许杰欣然答应,“行啊,正愁没有地方去呢。”
王旭东出了旭东矿业集团,在国际金融大厦门口上车,林虎已经驾车在那里等候,这一次,王旭东谁都没有带,连郑小彤都没有。
他有预感,常建良找自己,肯定是不是简单的事情。
………
第三更送上!
今天的更新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7月份第一天,向大家求一张月票支持!!!


第七百九十九章 能帮肯定帮

最近,常建良遇到了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
事情还需要从几个月之前说起。随着旭东矿业集团的崛起,国内很多钢企都用上了旭东矿业集团的优质铁矿石。
铁矿石质量好,钢材质量就好。
在国内钢铁行业正是这种现象,有了旭东矿业集团优质的铁矿石,各大钢企的钢材质量起码提升了半截,此外,冶炼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增强,在国际钢铁市场上,华夏钢企的活动身影更加频繁。
如果说以前华夏是一个钢铁大国,算不上钢铁强国的话,那现在的华夏,绝对既是一个钢铁强国,也是一个钢铁超级大国。
每年十几亿吨铁矿石的消费量,十亿吨左右的钢铁产量,让很多大国都望尘莫及。
用了旭东矿业集团的优质铁矿石,尝到甜头之后的国内各大钢企,纷纷扩大产能,今年的钢铁产量估计会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且全是优质的钢材。
这样一来,大量的钢材就出口到了东亚,南亚各国,甚至出口到美洲,非洲和西欧。
东亚的泡菜国和扶桑国,钢铁消费能力也比较强,这两个国家现在成了华夏钢企的重要出口国。
这要放在以前,那是不敢想象的,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具有极其强大的钢铁冶炼能力,钢铁冶炼水平很高。
但现在不一样,他们没有旭东矿业集团的优质铁矿石,国内钢企则大量使用旭东矿业集团的这种优质铁矿石,此消彼长,国内的钢材质量比他们的只好不差,且价格还便宜。
这样一来,华夏出口的钢材在这两个国家大受欢迎,每月出口至这两个国家的钢材也一直在增加,这样一来,问题来了。
他们本国有庞大的钢铁体系,也有大型的钢企,如泡菜国的朴项制钢集团,是他们国内数一数二的特大型钢企,每年生产大量的钢材。
在华夏大量优质钢材的冲击下,朴项制钢集团的日子不好过,明显的开工不足,冶炼出来的钢材也明显滞销。
不止这一家,泡菜国其他钢企也基本是这种情况,扶桑国内的钢企也是这种情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落后就要被淘汰,这本来正常。但这两个国家的钢企们坐不住了。
由这些钢企牵头,一些政客参与其中,甚至有他们国家的身影,暗流涌动,针对华夏钢企的阴谋正在酝酿。
作为华夏钢铁协会的第一副会长,常建良是最先洞察和知晓他们的阴谋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思考良久之后,常建良找上了王旭东。
为什么找王旭东,而不是找国家方面的高层,常建良自然有他的想法,因为这是铁矿石和钢铁行业相关的事情,如果旭东矿业集团搞不定,再由国家出面不迟。
希望不要到那个程度,常建良在想,旭东矿业集团今非昔比,有可能旭东矿业集团真有解决这件事情的能力。
王旭东当然不知道常建良找自己是什么事情,由林虎驾车,如约来到了常建良所说的地点,这是一家及其高档的私家菜馆。
没有一定的身份,这家私家菜馆的老板是不招待的,一般的客人也进不了这家菜馆的门,这家菜馆每天只开有限的几桌,如今天晚上就只有两桌客人。
林虎暂时留在车上,王旭东下车之后,在菜馆门口,常建良的秘书已经在那里等王旭东,看到王旭东,马上几步上前,“王董事长,常总他们已经在包厢了,我带您过去。”
他用的是“常总他们”,看来除了常建良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人。王旭东点一点头,在秘书的带领下,七拐八拐,进了一个环境非常清幽的大包厢。
推门进去,王旭东就笑了,真的不止常建良一个人,而是有好几人,王旭东都认识,国内十大钢企的老总们,在坐的就有好几位。
大家看到王旭东,纷纷起身,常建良更是热情的道:“来,旭东坐这里。”
在常建良的身边,为王旭东空着一个位置,这属于主位之一,王旭东一边和大家客气的寒暄,一边坐到了这个位置上。
旭东矿业集团的总裁,华夏首富,以王旭东现在的身份,完全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王旭东自然不客气。
王旭东的目光从大家的脸上扫过,一个个都是老熟人,如京城钢铁集团总经理齐升志,兴华钢铁集团董事长孙长俊,大唐钢铁集团董事长王玉江等人。
看到齐升志,王旭东道:“老齐,恭喜你,从副总理升任京城钢铁集团总经理。”
齐升志微微带着感激,“旭东,谢谢。”
他自己知道,能从副总升任总经理,担任京城钢铁集团的二把手,主要是京城钢铁集团大量使用旭东矿业集团的铁矿石之后,效益好,发展不错,齐升志作为大功臣,自然要前进一步。
人全部到齐,作为东道主,常建良招手道:“开始上菜,将我的那瓶好酒也开了。”
酒一拿上来,王旭东就眼睛一亮,这一瓶茅台,不,应该说是一坛茅台,用那种小坛子装着的,大约有两、三斤酒,这是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型酒瓶。
这样的茅台,可有历史和年头了,是民国之前酿造的,只有那个时候才是这样的包装,这样酒也比什么20年或30年陈酿好多了,存世量稀少,没有想道,常建良带来了这样的好酒。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这种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型酒瓶,有装1斤,两斤和三斤的型号。
民国初年才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之后,才改用现在大家常见的白色陶瓷瓶。
莫非这是民国之前的茅台酒。
这样的酒,王旭东只喝过一次,那次是陈三联父子请客,那一次喝的也是这样的茅台,那种味道,现在回味起来,让王旭东一下子来了兴致。
大家都是识货的人,有人就道:“老常,看不出来,你居然有这样的珍藏,这样的东西可非常稀少哦。”
常建良毫不为意的道:“一瓶酒而已,打开,给我们每人的杯子都满上。”
包厢之中,有专门的服务员员,两名美女,穿着旗袍,非常的养眼,其中一名美女打开一瓶茅台,给大家一一倒酒。
这酒一倒出来,那醇正的酱香弥漫,让大家的酒虫一下子上来了,王旭东道:“常总,这酒不一般啊,今天我们都有口福了。”
私人场合,没有外人的时候,王旭东称呼常建良为“常叔叔”,以他和郑家的关系,又曾经帮过自己,王旭东将他当成长辈。像这种场合,王旭东则称呼对方为“常总”。
常建良高兴一笑道:“我这也是运气好,不然,可弄不到这样的美酒,来大家先尝一尝这酒的味道了。”
菜还没有上齐,但面对如此美酒,大家早就等这句话了,纷纷举杯,轻轻的碰杯,小小的喝一口,细细的品位。
王旭东也是一样,喝了一小口,顿时,酒香充满整个口腔,感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
“好酒!”
“这是我喝过的最好的酒!”
大家纷纷叫好。王旭东也道,“难怪茅台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的说法,像这样有年头了的茅台酒,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家品了一口美酒之后,各种菜肴也陆续端上来,王旭东看到一道菜,有一点惊奇的道:“这莫非是鲥鱼!”
这是一道清蒸鲥鱼,这可是美味,现在鲥鱼越来越稀少,即使是在世纪皇家酒店也不会天天有鲥鱼,而是要看运气,有时候有,有时候则没有,因为食材难得啊。
常建良含笑道:“这确实是鲥鱼,还是野生的鲥鱼,我特地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