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声大师-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一段全新的,评审团的腕儿们已经麻木了。
张宝库老怀大慰,后面的东西已经不用听了,这年轻人真的了不得了。
吴建强的注意力一直都没有在何向东身上,他一直在回头看热情似火的观众,眉头紧锁,松不开来。
不是说传统相声已经没人听了吗?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错了吗?可我怎么会错?
“嗨……您这不怎么样。”
“我家还有第四件宝贝。”
“第五件宝贝……”
何向东在台上挥洒自如,大卖力气,贯口和包袱笑料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观众既为贯口的观赏性鼓掌叫好,又为包袱的笑料捧腹。
现场气氛无比活跃,观众史无前例的兴奋。
后台的下一组登台的演员就在上场门那里候着,眼瞧着此景,这两人差点没哭出来,何向东都已经演成这样了,他们怎么还敢上场啊?
作孽啊。
这对相声演员里面其中一人就是赵峰华,他现在就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都快站不稳了。
卖五器在观众发了疯的叫好声中结束,张宝库老爷子亲自站起来给他们俩鼓掌,老爷子心中暗叹:“从今往后,世间再无卖五器。”


第0443章 宿敌
何向东演完了出去的时候碰到了霍明德,两人还稍微聊了两句,霍明德面容憔悴,也没有多少心情和何向东聊天,至少稍微寒暄两句就互相道别了。
交浅又怎么会言深呢。
何向东和薛果本来的打算就是演好了出去找丁锦洋他们一起在旁边找个小馆子吃饭的。
但是没想到两人一出去就被丁锦洋他们给扥住了,这两人死活不肯先去吃饭,还非得让何向东等上午场结束之后带他们先进去看看里面的环境和设施。
何向东提议先吃饭人家都不肯,丁锦洋说不让他先进去探探情况,他饭都吃不踏实。
何向东是欲哭无泪啊,等你进去探查一番出来还有地儿吃饭嘛,这么多演员观众人吃马嚼的,旁边的馆子不都得爆满啊。
但是何向东也拗不过他,就只能是含着眼泪答应了。
上午场竞赛演出结束,观众们成片往外走,何向东对丁锦洋道:“我可告诉你啊,咱们现在进去了等会儿就找不到地儿吃饭了。”
丁锦洋无所谓道:“您放心,我不饿。”
何向东怒道:“我饿。”
丁锦洋满脸堆笑:“先饿一会儿,等会儿吃东西更香。”
“呸。”何向东崩溃。
四个人等观众都出来之后才往里面走,刚走没几步就碰见评审团的大腕儿们了,他们也出来吃饭了。
这些人都是有名有号的人物,何向东见到他们都要叫一声老师,那些大腕儿也没有多说什么,见到这几个晚辈也就是点头笑笑而已,但是目光在何向东的身上停留的时间却略微长了一点。
短短不到五十米的一条走廊,何向东他们都已经碰到六波腕儿了,装孙子都快装的吃不消了,何向东现在更加欲哭无泪,想掐死丁锦洋的心思都有了。
丁锦洋反倒是不以为意,叫老师别提叫的有多兴奋了。
再往前几步,吴建强有些失魂落魄地走了出来,这副模样和他往日的样子大不一样。
何向东看着他,眉头微微一皱,上次初试的时候就是这人极力反对自己进复试的,微微一顿,稍稍一思索,何向东还是主动打声招呼:“吴老师好。”
何向东爱憎分明,他很清楚吴建强只是对事不对人,他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单纯不喜欢传统相声罢了,现在有这种观念的人又不在少数。
自己非常推崇传统相声,自然会认为是对方做错了。可是在对方眼中,他何尝又不是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那一个呢,他自己新相声才是拯救相声的唯一法子呢。
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相声,只是道路不同罢了,倒是也不必太过计较。
“吴老师好。”
“吴老师好。”
……
其他几人也纷纷打着招呼。
吴建强这才从魂不守舍中醒来,略带茫然地看了几人一眼,然后目光停留在何向东身上,渐渐恢复清明:“传统相声……真的……还有人听吗?”
吴建强艰难问出了这句话,眼睛紧紧盯着何向东,声音有些沙哑。刚刚之前观众的反响太强烈,强烈到让他都震惊了,多少年没见到观众对一段相声如此强烈地热爱了。
新相声尚且做不到如此,更何况这还是一段早就过时的传统相声。
薛果耸了耸肩膀,看向了何向东。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人也看了过来,他们都是何向东的好朋友知道这货对传统相声爱的疯狂,是属于非说传统相声不可的那种人。
薛果就随意很多了,他是一个很随性随和的人,传统相声新相声都可以来,只不过因为他和何向东搭配默契关系很好,所以才一直说传统相声罢了。
何向东淡淡看着吴建强,露出笑意,淡然道:“这个问题你需要问的是观众,不是我,观众有说过他们不喜欢听传统相声了吗?”
吴建强当时就愣住了。
何向东低着头自嘲一笑,再抬头看着吴建强,语气中更带了几分郑重的味道:“永远不会有过时的艺术,只有过时的艺人。”
说罢这句,何向东绕开吴建强就往里面走去。
薛果等人深深看了吴建强一眼之后,也就跟着何向东往里面走了,只留下吴建强一个人愣在当场茫然无措。
……
经过一整天的初试之后,所有的相声节目都演完了,评委们的打分也都结束了,复试是全程录像保存的,也会作为以后演出的参考。
复试的关注度显然比初试更重一些,电视台的记者也都过来采访了,何向东晚上回去也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里面看到例行报道,报纸上也有提及。
何向东说的卖五器的贯口也在电视上放了几十秒钟时间,毕竟是短报,给这么点时间已经算是不错了。
当然这种报道对演员的名气增加是很有限的,现在曲艺艺人想要走红,春晚当然是最好的途径,除了春晚就是曲苑杂坛了,这个节目的收视率也是挺高的。
演员想要走红必须要靠长期的曝光率,现在电脑和网络都还没有普及开来,网速都是还是龟爬的年代,现在唯一增加曝光率的就只有电视,而且要靠长期占据一个好平台才行。
可是现在的何向东还不具备被好平台青睐的资本。
新卖五器没有在外界观众中掀起热议的浪潮,但却是震撼了相声界,这段相声是录播的,相声界内部人士都看到了。
尽管有不少相声界人士对传统相声有偏见,但是却无人敢否定这段相声,何向东的卖五器已经完全超越原版了,也得到了行业内不少大腕儿老前辈的称赞。
但是更多人却在打听这几段新贯口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他们可不信一个毛头小子能写出这等水平的贯口。
可是打听来打听去,他们都找不到这个所谓的作者,这事儿也就变成了相声界的一个谜团。
倒也不是没人解释过,侯三爷就公开说过这个新相声就是何向东自己弄得,只可惜没人相信。
他们或是不敢相信或是不愿意去相信。
何向东也没心思去解释这些东西,都是人性罢了,解释起来只会让自己心凉。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接下来的评书比试,他的宿敌在等着他。


第0444章 辛苦
“混沌初分实在难晓,谁知道地多厚天有多么样儿的高,日月穿梭催人老,又争名把利捞,难免死生路一条,八个字造就命也该着。”
何向东每天清晨都习惯早起练功,师父有这个习惯,做徒弟的自然是要跟从了。
陈军今年已经过了变声期了,声音恢复了正常。何向东也开始正式训练他的嗓子了,相声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艺术,嘴里一定要干净。
陈军条件还不错,嘴里头没有毛病,先前的练功也都挺刻苦的,运气发声都已经学会了,现在何向东教起来就省力多了。
嗓子是这样的,一靠天生,有人生下来就是一副宝嗓,唱什么都很有味道。二是靠练,嗓子是越练越亮的,也是越练越有味道的。
陈军的嗓子的天生条件显然没有何向东那么好,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勤能补拙的,梨园行那些角儿绝大部分都是靠着后天训练才有所成,而那些天生宝嗓年幼出名的长大之后往往没什么出息,这倒也是一件怪事。
何向东现在就收了这么一个徒弟,可以说陈军就是他何向东的开山门大弟子,他对这个徒弟还是非常上心的,教起来也是非常认真的。
领着陈军唱了公道老爷劝善歌,唱了十不闲里的一些曲牌之后。何向东又让陈军唱了一段快板。
快板陈军去年就开始练了,现在已经打得有模有样了:“咵哩哩咵哩哩咵,咵哩哩咵哩哩咵,小小的宝盒四四方方,能工巧匠将它造就……”
唱的是《诸葛亮押宝》,高派快板的典型代表作,快板三大流派王高李,陈军去年练循环练气法练得很好,现在气力十足,而且调门也高,最适合练习高派快板。
相声的基本功是需要一项一项过关的,相声演员是非常擅长模仿其他种类艺术的,有像不像三分样之说,但是这只是一般的相声演员,像何向东这种天赋异禀的妖孽,学习其他种类艺术甚至比人家原版的还要出色,你跟谁说理去?
陈军的天分不错,何向东对他的期望还是挺高的,也愿意多教他一点东西,但是这事儿急不来。学艺得靠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才能有所成就,基本功更是要一项项扎实过关,容不得半点虚浮。
何向东能有今天这份能耐跟他幼年苦练基本功有脱不开的关系,还得要再加上这十几年来的日日苦练。学艺一道是没有止境的,哪怕是现在何向东也只敢说自己只是略有所得罢了。
“小军啊,咱们手艺人学艺讲究不疯魔不成活,学手艺是你自己的事情,这容不得半点懈怠或者偷懒,师父是不可能天天盯着你的。你日后若想有出息,现在就必须要努力了。若要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好了,师父先走了,你继续在这里练习,吃完午饭之后自己去小园子里面帮忙。”
“好,师父我记住了。”陈军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认真。
何向东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陈军的脑袋瓜子道:“我走了。”
说罢,何向东转身便走了。
陈军稍微目送了自己师父一会儿,然后转身对着公园里面的小树林继续开始练习快板,此时朝阳才稍稍露出了一条边缝,而陈军已经在这里练习了一个多小时了。
……
师徒俩都是天刚亮就出来练早课的,为了避免打扰到其他人休息,他们都是在没人的公园里面练功。
按照往常何向东本来还要多练几个小时,但是今天是牡丹奖评书的比试,所以他提前走了。
他先是在街边找了一个早餐馆,要了一个小米粥,一笼素包子。早饭过后,何向东挤着早高峰的地铁和公交赶过去比赛,今天是评书比试,何向东是评书门人,是有正经师承的。
现在张阔如这一枝儿也就剩下何向东这一根独苗了,张阔如自然是一代评书宗师了,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徒弟就一定很优秀啊。
所以这一次何向东过去并不仅仅单纯只是为了比试,更大的意义他要替张家一枝儿扬名,张家哪怕就剩下一个传人,那他们这一枝儿也不弱旁人。
金口银舌仍有传人,张氏评书仍然是评书界最璀璨的那一颗明珠,何向东此行就是向评书界所有人宣布,张家传人出世了。
何向东此行的使命是非常重的,可惜张阔如却根本懒得翻鸟他,他现在还在闷头睡大觉呢,王弥苇老爷子也没有起。
两位老爷子对这件事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想扬名自己出门坐公交车去,别来打扰我们睡觉,天冷,谁他妈愿意出被窝。
何向东擦干眼泪,像一个孤独的战士那样继续上路。
……
他到剧场还是挺早的,这边也围过来不少比试的选手,都在三三两两聊着闲天,何向东没有上前搭腔,就自己一个人在旁边干站着。
倒是也有主动上来打招呼的:“这位大哥,你也是来参加评书比试的?”
何向东微微颔首道:“没错。”
那人又问道:“小弟我叫戚森伟,师承沈元华学演评书技艺,不知这位大哥怎么称呼啊?”
何向东看着他轻声吐字道:“在下何向东,师承评书一门张阔如。”
那人微微扬了一下眉头,嘴里咕哝着:“阔字,没听说过张阔如啊?难道只是名字里面带着阔?”
何向东淡淡瞥了他一眼,面色微沉,张阔如已经离开艺坛太久了,他又没有传人来帮他维持他们这一枝儿的声誉,时间一长,这些后生晚辈已经不知道评书界曾经还有那么一位曾经响彻一时的评书宗师了。
那人以为何向东只是小门小户出身,也没了多少攀谈结识的心思了,稍微聊了两句便离开了。
何向东也不以为意,他的目光一直在四处搜寻着,他想找出那个熟悉的身影。
果然,何向东目光一凝,他终究还是来了。
那中年人也瞧见了何向东,展露了笑颜,踱步来到了何向东身边,抱拳道:“辛苦。”
何向东同样抱拳,微微一笑,说道:“辛苦。”
江湖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