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红包-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个时候的脱脱还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竟然派了1万人的军队来攻打滁州城!

话说这脱脱所率领的100万军队虽然没有打下高邮城,但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战绩的,主要表现为他将张士诚的军队牢牢钳制在高邮,至于兴化什么的都早早的被攻破了!

方强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战略部署,元兵攻下之后他都没有派兵出击。直到脱脱将目标定在滁州之后,方强才决定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进攻滁州的军队还没到横涧山就被方强包了饺子,四个师的兵力围攻一万人相当的容易,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将他们全部俘虏。

方强不喜欢杀人,都是华夏子孙,杀来杀去的没意思,于是他只是砍了几个元兵将领的脑袋,然后就将这些军队全部收编。

“目标定州出发!”

解决了这1万人的军队后,方强马不停啼的进攻定洲,此时正是定州兵力空虚的时候,所以方强十分轻松的就攻下了城池。

“101师进攻采石,102师进攻和州,103师104师进攻!”

方强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全面作战的命令,四支军队就像利剑一样径直冲向目标!

脱脱为了进攻高邮抽调了太多的兵力,所以以上三个目标全都兵力空虚,方强甚至连第一炮兵旅都没有动用就拿下了城池。

他本想一鼓作气拿下高邮的,仔细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必须警惕另外一个敌人陈友谅!

此时的方强兵锋正盛,而且又有炮兵在手,想要拿下小小的高邮城绝对能够办到。

不过拿下来却未必能守得住,因为陈友谅同样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方强的手上只有5万人,这些人能守住三洲之地就已经是极限了,再要扩张领土的话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方强决定停止进攻,就牢牢的守住现在的基业,休养生息。当时机成熟之后打下金陵,在然后就是争霸天下啦!

“来呀,传我命令,第一炮兵旅进驻!101师102师地待命!103师守采石,104师守和州,第一骑兵旅坐镇定州!”

随着方强的命令下达,整个领地就采取了防守的态势,101师和102师一共2万人,再加上第一炮兵旅,驻守完全没有问题!这个地方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要地,因为从这里出并攻取江浙一带相当方便。否责就得顺江而下,但长江以南是陈友谅的地盘儿,方强还没有拿下金陵,也没有自己的水师,所以短期之内不能同他抗衡。

脱脱头一次听说方强这号人物,但这个名字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他,这股势力实在是太强悍了,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吞并了和州,定州,采石,……

脱脱有一种感觉,一旦上方强成长起来,早晚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脱脱甚至生出了一种挥兵剿灭他的冲动。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是不可行的,因为眼前的高邮城就要攻破了,这时候退兵非常不明智!

脱脱的估计完全没有错误,张士诚的部队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但这场战争中根本就没有赢家,双方已然是两败俱伤,不过脱脱恰恰是多一口气的那个!

历史有时候是非常戏剧性的,因为它会在某一个重要的时刻发生转折。

张士诚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收到了脱脱退兵的消息!

脱脱怎么就退兵了呢?他只要再进攻一次高邮城绝对就守不住了!

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就放弃了呢?张士诚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第三百五十七章造船计划

张士诚不明白的事情方强明白,脱脱之所以退兵并非是心甘情愿,原因很简单,元朝的内部出了问题,有人对皇帝进谗言,说脱脱有拥兵自立的打算!

这还得了?脱脱手握百万大军,一旦生有二心,如何是好?

元顺帝是一个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更没有什么主见,所以他非常担心脱脱拥兵自立,于是毫不犹豫的就把脱脱调了回来!

尽管高邮城破就在眼前!

在元顺帝心里,高邮算个屁啊!别说已经被脱脱围困日久,就算它兵强马壮也没有自己的江山重要!

脱脱是个彻彻底底的忠臣啊!而且还是非常愚忠的那种,元顺帝叫他回去他就真的回去了,虽然犹豫,虽然愤慨,虽然回去就是凶多吉少,但他还是义无反顾!

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忠臣!

可惜啊!这样的忠臣最终也没有好下场,元顺帝的一杯毒酒送他上路了!

脱脱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会不会觉得不甘心?多少会有一点儿吧,但肯定不会太重!因为在他选择回来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死亡!

只有他死了,元顺帝身边的小人才会真正的放心。因为他们是注定对立的两个阵营,脱脱或许对元顺帝绝对忠诚,但杀起他身边的奸臣来却是不遗余力的……

至正十四年冬11月,方强收到了脱脱“病故”的消息,他在帅账里默哀了好久,甚至为这位一代名将烧了些纸钱,方强并不是多怀念这个人,仅仅是一种英雄相惜吧!

脱脱,字大用,蒙古蔑儿乞部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贵族家庭里。

伯父是元朝大臣伯颜,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中书右丞相,独秉国政达八年之久父亲是马札儿台,仁宗以来即居要职,伯颜罢相后即任中书右丞相。脱脱本人也当过丞相,还派人治理过黄河,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所以民间都称他为贤相!

但这样一个人却死了,所以方强觉得自己有必要凭吊一下。

其实方强应该高兴的,因为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脱脱的死对于元朝的义军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对手又少了一个,大元朝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也就那么几个,当真是死一个少一个。

张士诚知道这件事情后痛饮了三天三夜,本来已经身心俱疲的他竟然毅然决然的站了起来,整军备战,厉兵秣马,妄图向南攻下江浙地区。

方强并没有理会张士诚,他只是派两个师一个旅的兵力牢牢的守住了,而后就安心治理自己的领地。

事实上,他短期之内还不想和张士诚开战,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方强近期的目标是打下金陵。张士诚,就算是闹腾的再大他也乐见其成。

金陵可是个好地方啊,六朝古都,矿产丰富,交通发达,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方强最需要的人口!

整整80万啊!比定州,滁州,和州加起来还要多。

方强算过一笔账,一旦攻下金陵他治下的子民就会超过150万,到那时,他建造工业强国的计划就可以彻底展开。

想要攻下金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那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方强想要将它攻下来必须得用船,陆路根本就行不通,隔着长江呢!

水师是方强的一大短板,因为他手上根本就没有船!不过没有关系,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从无到有。没有船加紧建造就是了,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其实明朝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高峰。主要是因为元朝经办以运粮为主的海运,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先进造船工艺和技术,大量建造了各类船只,其数量与质量远远超过前代。

元朝初期,仅水师战舰就已有17900艘。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下令造战船5000艘,操练水军七万人。再过三年,又下令增练水师六万人,再造战船3000艘,仅这两次就造了战船8000艘。

而且元军往往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几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

至正十三年,元军为了在济州河运粮,一次建造粮船达3000艘。元朝还在江海水陆要地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造船能力之强。

方强是有理由骄傲的,因为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南洋、印度洋一带航行的几乎都是我国的四桅远洋海船。大明朝在航海船舶方面绝对居于世界首位!

大明战舰的性能远远优越于阿拉伯船。那时就已经能够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

九桅宝船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更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

方强一点点儿回忆着自己查到的资料,在骄傲的同时还有一点淡淡的失落,因为如此先进的造船技术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诺大的匠作营里根本就没有人会造船!

“来人啊,去把老杜给我叫过来!”

老杜是将做营的营长,造船这件事必须和他商量一下。

“大帅,您找我?”

片刻功夫,老杜就出现在帅账。

“确实是有点事,老杜啊,本帅决定进攻金陵,所以必然要用到水师,你知道这附近有造船的工匠吗?”

老杜思索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说:“大帅,我虽然是一个下苦人,但也知道兵贵神速,您要攻打金陵造船就太慢了,我看您不如去缴获一些,这样也方便得多!”

“哦?”

听到这话,方强两眼放光,“老杜啊,都是自己人,有好主意就别藏着掖着了,快快讲来,如果有用的话,本大帅重重有赏!”

“大帅,长江一带遍布水系,不过这水上可不怎么太平……”


第三百五十八章寻找俞通海

老杜说完方强就明白了,原来长江一代上长期活跃着几股水匪,最大的一股竟然有上千条船之多。这股水匪的首领姓俞,叫俞通海。

老杜的意思很明显,只要能收服这个俞通海就能获得上千条船,如此一来拿下金陵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叮咚!

方强刚想到这里,脑海里就传来一声提示音,任务又出现了,而且一出现就是两个,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都有。

主线任务很简单,打下金陵,奖励是5的朱元璋光环。支线任务就有些特殊了,要求方强收服俞通海,奖励到是非常丰厚,足足有1万兑换点!

任务既然来的这么巧,那可是不做白不做了,于是方强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这两个任务。

“老杜啊,这个俞通海平时都在什么地方啊?”

方强开始打听俞通海的下落,这个人是水匪出身,那他一定精通水战,稍微培养一下说不定可堪大用。

“大帅啊……”老杜苦着脸说道:“那俞通海是水匪啊,肯定是居无定所的,所以……”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老杜说的没错啊,俞通海是劫匪,肯定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否则早就被军队剿灭了。

方强接下来又勉励了老杜一番,嘱咐他加紧制作火药等攻城器械,然后就打发他下去了。

老杜虽然不知道俞通海在哪儿,但方强却未必找不到。原因很简单,这家伙既然是水匪那就得打劫点什么吧,否则的话他吃什么呢?

手下几千条船虽然威风,但要养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郭英,准备马匹,本帅要去采石一趟!”

“是,大帅!”

采石已经被方强攻下,那里现在算是他的地盘儿!所以要去的话十分方便。

采石算不得重镇,只有10万人口,不过这里紧挨着长江,所以水路运输非常发达!

“末将耿再成,参见大帅!”

方强刚到采石之外,耿再成就出门迎接。他也是一员老部下了,是最初跟随方强的那24人之一。

方强对他非常的重用,这不,刚刚打下采石就让他带领一个师的兵力前来驻守。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方强亲自将耿再成扶起,拉着他的手亲切寒暄。

“再成啊,采石的情况如何?对面的敌人有没有不安分啊?”

“启禀大帅,金陵方向并没有任何敌人来犯,就是前几日的时候东边涌进来不少流民,采石城又太小了,所以……”

“流民?”

方强一下子来了兴致,当下对耿再成吩咐道:“这件事情要重视,那些流民必须妥善安置,愿意种地的就给他们土地,不愿意种地的就给他们安排活干!”

“大帅……”

耿再成的一张脸变成了苦瓜色,“我的好大帅呀,要种地的话好办,采石城外有的是空地,可是我这里哪有活给他们干啊!现在许多采石城的原住民都找不到工作呢。”

“笨蛋!”方强敲了敲他的脑袋,然后说:“你刚才不是说城池太小吗?推了重新建!就用那些流民当劳动力!大米饭可劲造,我就不信他们不卖力!”

“啊?”

方强的话令耿再成大吃一惊,采石虽然小了一点儿。但却依然坚固,就这样推了重建是不是太可惜了些!

“你啊什么啊?跟我混目光要放长远一些,采石这个地方虽然比不上金陵,但也是水陆交通要道的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再拿下前边儿的金陵,两座城市就可以互为犄角,到时候就可以用八牛弩封锁长江水道了!”

方强接着说:“想要封锁长江水道光凭采石这一座小城是不够的,所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