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种德经          22经
   5究罗檀头经      23经
   6摩诃梨经       (缺)
   7 利经         (缺)
   8迦叶师子吼经    25经
   9布吒婆楼经      28经
   10须婆经        (缺)
   11坚固经         24经
   12露遮经         29经
   13三明经         26经
                                         五三经
                                         幻网经

   


  『长部』的「戒蕴品」,与『长阿含经』第三分,除了多出三经外,完全相同。以一品一0 'P723' 经的习例来说,说『长部』增入了三经(7),是极有可能的。说一切有部,虽没有明说,也有「戒蕴品」。而且这一部分,说一切有部,也没有编入『中阿含经』。更有值得注意的,在『长部』原文中,「戒蕴品」一三经,与(二九)『清净经』,(三0)『三十二相经』,「经」的原文为sutta;而其馀的一五经,「经」的原文为suttanta。同称为经,而文字小有差别,这应表示某种的不同。同称为Sutta的「戒蕴品」,说一切有部的「长阿含」,也有这一品;所以这可说是「长阿含」中最主要的部分。但说一切有部的「长阿含」,应有『五三经』与『幻网经』。这或者是增列二经,如『长部』的增入三经一样。 
图片

   [长部]           [长阿含经]    [说一切有部所传]
   (二、大品)      │ (第一分)    │(六十三品) │(中阿含)
   14大本经          │ 1经           │             │
   15大缘经          │13经('第三分')│            │九七
   16大般涅盘经      │ 2经           │ 大般涅盘经  │
   17大善见王经      │ (在2经内)   │ 大善见王经  │六八
   18 尼沙经        │ 4经           │             │
   19大典尊经        │ 3经           │             │
'P724'
                     │ (第二分)    │             │
   20大会经          │ 19经          │ 众会经      │
   21帝释所问经      │ 14经          │             │一三四
   22大念处经        │ (缺)        │             │九八
   23弊宿经          │ 7经           │             │七一
  (三、波梨品)     │               │             │
   24波梨经          │ 15经          │             │
   25优波婆逻师子吼经│ 8经           │             │一0四
   26转轮圣王师子吼经│ 6经           │             │七0
   27起世因本经      │ 5经           │             │一五四
   28自欢喜经        │ 18经          │ 自欢喜经    │
   29清净经          │ 17经          │ 清净经      │
   30三十二相经      │ (缺)        │             │五九
   31教授尸迦罗越经  │ 16经          │             │一五五
   32阿吒曩胝经      │ (缺)        │ 阿吒那剑经  │
'P725'
   33等诵经          │ 9经           │ 集异门经(8)  │
   34十上经          │ 10经          │ 增十经   │
                     │ 11增一经      │             │
                     │ 12三聚经      │             │

   


  『长部』第二、第三品,共二一经;『长阿含经』第一、第二分,共一九经;彼此共同的,凡一七经。如专就此而论,虽然分品不同,次第不合,而依然是很接近的。但以说一切有部而说,就大为不同了。这一部分中,有一0经,说一切有部是编入『中阿含经』的。依『长阿含经』,这都是第二分的经典;第一分四经,各部派都是属於「长阿含」的。所以如除去编入『中阿含经』的部分,『长部』的第二品六经,第三品六经;『长阿含经』为第一分四经,第二分八经(除『增一经』与『三聚经』,只有六经)。这明白的表示了∶「长阿含」除「戒蕴品」以外,分别说系约二0经,分为二品(二分);说一切有部约一0经,总名为「六十三品」,因为有一0经编入『中阿含经』了。 


   
注【79…001】依分别说系的『弥沙塞和醯五分律』卷三0,有『增一经』(大正二二·一九一上),与法藏部的『长阿含经』相同。 
注【79…00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0(大正二四·四一三上)。 'P726' 
注【79…003】『大善见王经』,说一切有部,编入「长阿含」,又编入「中阿含」。一经两编,铜 部也有,如『长部』的『大念处经』,又编入『中部』。 
注【79…004】如本书第八章第四节第三项说。 
注【79…005】『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七(大正二四·二九上)。 
注【79…00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0(大正二四·二0五以下)。 
注【79…007】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之成立史研究』(六二六)。 
注【79…008】说一切有部,有『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就是分别这部经的。「增十经」,也是『显扬圣教论』(大正三一·五00上)等所说。


   


 第三项 中长二部的集成及其特性

  原始圣典──「相应教」集成以後,在佛教的开展中,又不断传出佛说,与佛弟子的所说、所集;比起旧有的「相应教」,文句长的,日渐多起来。起初,是类集而编入「相应教」(三部分)的。等到文句长的教说多了,不再是「相应教」的体制所能容纳,这才再为综合的类集。对间杂、杂碎的「相应教」,类集而成为「中部」与「长部」。从「相应教」而到「中部」与「长部」,试从圣典自身所表见的,略为论列。 'P727' 


  关於圣典的部类,「相应教」是「修多罗」、「只夜」、「记说」──三分的集成(後起而附入的,也就称为「修多罗」等)。同时,称为「伽陀」的「波罗延」,『义品』;称为「优陀那」的『法句』,原形都成立了。这就是「九分教」中前五分成立的阶段。到「七百结集」前夕,流行的圣典,应有「如是语」或「本事」、「本生」、「方广」──广分别与广问答,「未曾有法」。这四分,当时应有实体的部类;後来大都编集在「中阿含」、「长阿含」(增壹阿含)中。「未曾有法」,如『中阿含经』现有「未曾有法品」(一0经)。『中部』相同的,有(一二三)『希有未曾有法经』,(一二四)『薄拘罗经』。编入『增支部』 (说一切有部,多数编在『中阿含经』)的,如「七集」(五0)「难陀母」;「八集」(一九)「波呵罗」,(二0)「布萨」,(二一、二二)「郁伽」,(二三、二四)「呵哆」,(七0)「地震」等。「方广」中,广问答的,如『中部』(四三)「毗陀罗大经』,(四四)『毗陀罗小经』,(九)『正见经』,(一0九)『满月大经』,(一一二)『六净经』;『长部』(二一)『帝释所问经』等。广分别的,如『中部』(二八)『象迹喻大经』,(一0二)『五三经』,(一三七)『六处分别经』;『长部』(一)『梵网经』,(一五)『大因缘经』等。『中部』的「分别品」,都属於广分别的广说。「本生」,如『长部』的(一七)『大善见王经』,(一九)『大典尊经』;『中部』(八一)『陶师经』,(八三)『大天!4抖林经』等。「如是语」与「本事」,原 'P728' 是「不显说人、谈所、说事」,被称为「无本起」的。或集教说而成「如是语」;没有完成的部类,流传到现在。或集传说的过去事,称为「本事」,这如『中部』的(一一六)『仙吞经』;『长部』 (二六)『转轮圣王师子吼经』;『增支部』「九集」(二0)「毗罗摩」等。「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的形成部类,提贡了丰富的资料,而促成圣典再集成的新阶段。 


  此外,有称为「波利耶夜」parya^yapariya^ya的部类。近代学者,在巴梨圣典中,发见了「波利耶夜」。前田惠学博士,作了最详密的论究。分「波利耶夜」为三类∶「单纯的」、「反覆的」、「列举的」,看作「九分十二分教以外的圣典」。起初,是散文,是教理纲要;逐渐发展为广分别、伽陀,成为「种种的方便说」(1)。这是重视形式的分类。 


  关於「波利耶夜」,应从两方面去了解∶一、是说明的方法;二、指说明的内容(义),或所说的教法(文与义)。对於某一问题,作分别的解说──理由的说明,分类的逐项的说明。这种分别解说,称为「波利耶夜」。如『相应部』「觉支相应」,说到依「波利耶夜」,五盖有十,七觉支有十四(2)。『杂阿含经』作∶「五盖者,种应有十;七觉者,种应有十四」(3)。「种」是「波利耶夜」的义译,是约义分类的意思。『中部』 (八七)『爱生经』,列举三「波利耶夜」,以说明「爱生则忧悲苦恼生」(4)。『长部』(一五)『大缘经』,对缘起支,逐项的说明「 'P729'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名为「波利耶夜」(5)。说一切有部就称这部经为「摩诃尼陀那波利耶夜」(6)。「波利耶夜」,可以译为「理由」,但这是分类的,逐条的理由。「波利耶夜」的本义,应该是「义类分别」。引申这一意义,所以称为「波利耶夜」的,或是对问题的分别同异∶ 如『长部』(九)『布吒婆楼经』,分辨想与智、想与我的同异(7)。『中部』 (一二七)『阿那律经』,分辨大心解脱与无量心解脱的同异(8)。(四三)『毗陀罗大经』,分辨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的同异(9)。或以不同的意义,说明同一事实,如『中部』(九)『正见经』,列举善不善、食、漏、谛、十二有支,以说明「正见」,共十六「波利耶夜」 (10)。『经集』的『二种随观经』,分十六节来说明(11)。对『波罗延』中「弥德勒所问」,众比丘各以不同的意义来解说,佛就称之为「波利耶夜」(12)。总之,从说明的方法说,「义类分别」,是「波利耶夜」的本义。 


  「波利耶夜」,本指那种说明的方法。渐渐的,对那种说明的内容(义),进而对那种说明的教法(通於文义),也就称之为「波利耶夜」。这如世俗文字,说明的称为「说」,讨论的称为「论」一样。作为所说的内容,或所说教法的「波利耶夜」,可分别为∶1。「波利耶夜」与所说内容相结合,成一名词∶如「根本波利耶夜」(13)、「考想波利耶夜」(14)、「削减波利耶夜」等 (15),「身毛竖立波利耶夜」(16)等。「波利耶夜」与所说法相合,成为法的名目(「波利耶夜」是 'P730' 通名)。这可以说到,原始结集的,一则一则的文句,当时并没有(别名·通名)名目,只泛称为佛(及弟子所说)的「法」。法与所说相结合,称为「蛇行法」、「相习近法」(17)等。佛法的发展,也就是「义类分别」的开展;称为「某某法」的,也就称为「某某波利耶夜」。「法」与「波利耶夜」,可以通用,如『经集』的『婆罗门法经』,在『中阿含经』中,名为『梵波罗延经』(18)。「婆罗门法」与「婆罗门波利耶夜」,意义完全一样。这是依文句而指所说内容的一类。2。「法」与「波梨耶夜」,结合而名为「法(达磨)波利耶夜」。这是指教法(文句)而说的,或译为「法语」、「法门」。3。前二类的结合,如「蛇行波利耶夜·法波利耶夜」(19),「然烧波利耶夜·法波利耶夜」(20)等。4。所说法另立专名,而与「法波利耶夜」相结合的,如「法镜法波利耶夜」(21)、「良马喻法波利耶夜」(22)、「拔忧箭法波利耶夜」(23)等。「法波利耶夜」的专名化,如分别说明「四证净」,称为「法镜」(「法波利耶夜」)。『梵网经』称这部「法波利耶夜」为「义网」、「法网」、「梵网」、「见网」、「无上战胜」(24)。『多界经』称这部「法波利耶夜」为「多界」、「四转」、「法镜」、「不死鼓」、「无上战胜」(25)。这後三类,都是「法」与「波利耶夜」合称的,指教法而说。古代称教法为「法波利耶夜」;以「法波利耶夜」为教法的通称(如後代的称为「经」一样),一直沿用下来,到阿育王As/oka的Calcutt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