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性的开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淆,故不作意译,而采音译的方式,把它直译成“般若”。(至于“般若”正确的念法,我以为并不重要,念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只要知道“般若”代表的是那种智慧就行了。)

    第二,从学佛人上达的条件来说。

    “般若”是上达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佛人只有在获得或成就了这种智慧之后,才能体现“真上达”。什么又是真上达呢?如“次元”诸篇中所述,“真上达”是指学佛人真正达到了超越四次元的境界。

    在这个世上,颇有一些人虽没有得到“般若”,但禀赋特异,或者定功深厚,在习定打坐之时能沉潜于自己的意识界中,或幻生上师,或与某种异类接触,见神见佛,听道闻法,叹为稀有。究其所得之理,却又与世俗一般知见毫无区别,甚至有时还更低劣。处于这种状况,或者他们以为自己已经上达,其实,并非“真上达”。

    第三,从“般若”与世人的一般智慧(所谓世间智)比较来谈。

    在做比较之前,应先谈一下世人的一般智慧。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可将人类的智慧分为两大类,即思考(包括想象)类和直觉类。

    “思考”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现在来谈“直觉”。相信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直觉经验。例如,我们曾经对某事直觉其不对劲,但反复思之,却又未能发现有何不妥之处,直到问题发生才又恍悟直觉是对的。这种不用资料、超越思考、即情即景就能觉知事态的能力,就叫“直觉”。

    其实,就我个人的了解,“直觉力”为人类另一种更高级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智力。那个高级智力,包括了文学、音乐等才情,科学的灵感,甚至所谓“第六感”'1'以及德性善美的价值判断力在内。不过,由于它在“知”的方面有跨越思考程序的表现,大多数人乃称它为“直觉”。这种称呼,使人产生了因名而定义的概念,这概念反过来又限制了它的内涵,使人误以为这智力只有直觉功能而已。(现在既已说明,以后将不称直觉,而改称这种包含了真、善、美及创造力的智力为“美善智”,另一种思考智力则称“思考智”。)

    人类虽然同时具备了前述的两种智力,但两者的使用率和受重视的程度却大不相同。由于思考智力能给人们一种可以掌握的具体感,故而在应用方面占尽优势,尤其处于今日的资讯(信息)科技时代,谁的头脑愈清晰、愈有知识、愈重视实用,就愈有挥洒的空间。在这种趋势下,美善智的种种表现,也遭到了被尽量加以数化和量化的命运。而其不能数化和量化的部分(正是最宝贵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就被认为无实用价值,不是加以忽略,就是被无情地抛弃了。

    但有趣的是,这个在世间占劣势,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的美善智,正好与“般若”相近,很像“般若”的原坯。学佛上达,思考性的智力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如“正见”等。但在上达的过程中,能把自己善化、升华,终而成为超越性的“般若”者,正是美善智。一旦实现了超越,四次元时空界的种种思考性的知见都带不走,将一概不留地全都丢在下界了。

第四部分 5。“般若”与“世间智”

    谈过了一般的世间智,接下来谈“般若”与“世间智”的比较。

    我们先来谈谈“般若”与“美善智”的不同。(由于般若和美善智的“质性”重于“量性”,做比较时甚难直接描述,只能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不得已处尚请见谅。)

    般若和美善智有两个主要的不同之处:一是“质”的不同,二是作用的“主动、被动”不同。

    从“质”上说,“般若”有如精炼的纯金,美善智则若未冶的矿石;般若有如怒放的花朵,美善智则若未绽的蓓蕾;般若有如弥漫的热气,美善智则若不动的寒水。又,同是般若也有各种不同的深广度。“美善智”如与“深般若”相比,前者有若凝聚的物质,后者则如无所不在的能量。

    从作用的“主被动”来说,般若是主动的照射,美善智则是被动的感知。关于此点,我想引用一段《心经》的文字来说明。

    《心经》一开始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2'皆空”。这句话中“照见”二字很有意思。“照见”和“看见”不同。看见是光线射到眼里而起的视觉反应。眼球转动虽是主动的,但看见却是被动的,因为光线不来,就看不见了。在观自在菩萨的那个甚深境界里,早已超越了眼识界,所以,虽“见”却不能用“看”来形容。他之所以了解五蕴皆空,乃他的般若力主动照透五蕴的结果。《心经》译者唐玄奘,显然是位既有甚深境界又有文字造诣的大师,他没把“照”翻译成“看”,很了不起。

    我们下面再谈“般若”与“思考智”的差异。

    “般若”和“思考智”的差异,比“般若”和“美善智”的差异大得多。如果说“般若”是立体智慧,那么“思考智”还当不了平面智慧,只能算是线性智慧。我们思考的程序,可被看成是时空界中一个点的移动轨迹。从一个问题点开始,逐步地、合逻辑地向前推进,而终止于答案。这种模式有点像一连串的知识串珠,像“点”的动态发展。而“般若”则无需推理,直接地及物而全体照透,“结果”正如禅家悟者所说“当下即是”。

    举个例子来说吧。例如要了解水中的游鱼,思考智就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最后依据综合观察得出一个答案。“般若”则不若是,“般若”以直接照透的方式,使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鱼。结果,不但鱼儿的里里外外都很明白,而且也知道鱼儿的生机动态,乃至“鱼情”呢!这里顺便提出一个有趣的记载,来比较一下“得般若”者和“未得般若”者在境界上的差异:有一天,庄子与惠施(思辩皆强的人)同游于濠水的桥上。下观水中游鱼,庄子突然说道:“这些鱼儿真快乐呀!”惠施听了立刻接口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知鱼儿快乐?”想来惠施对自己的问话感到满意,因为它十分合“理”。想不到庄子却回答说:“你又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是的,智力不同类,境界有高下嘛!

    前面已谈过了般若的种种,现在来谈一下般若的“深广度”。般若从浅到深,从狭到广,有很多层次(未必有明显的分界)。初得般若者,犹之乎一个奔向无际大海的人,方才达到海边,打湿双足而已。禅宗最讲究“悟”(得般若为悟)的法门。一般人以为“悟”就是“想通了”,实乃大错特错,因为这是以思考的概念去理解“悟”,而了解禅悟的人,又误以为一悟就了事的也非少数。其实,初悟在禅道上只是一个上达的开始,相当于入了上达之门;而不悟者,始终是个门外汉。禅门中初悟后还有若干次小悟。小悟圆后又还有若干次中、大悟。中、大悟圆后才能彻悟。对彻悟了的人,我们称之为“大觉者”或“佛陀”。而整个上达的行程,从初悟到彻悟,不是我们一生、十生,乃至数百生所能完成。至于有些禅门悟者,一开悟就显得相当有深广度,那是因为今生之悟并非初悟的缘故。

第四部分 6。进化前言

    彻悟的最大特征,就是破了“次元之四”中所说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识变境界,也就是所谓“转识成智”或“破识成智”。换言之,也就是破了佛法中十二缘起法里“无明缘行”的“无明”。“无明”无法解释,整个识变境界或识变次元界可说都是无明界。而无明的存在,唯有大醒觉后,才能发现。

    据说,彻悟之后,我们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会转成“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会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我识)会转成“平等性智”,而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识)会转成“大圆镜智”。不过,这些都太超过目前我们所能理解的层次,只因题目是浅谈“般若”,不能不提一下而已。

    注释

    '1'第六感是现代心理学的名词,它是指一种超时空的感知。它可以感知未来或异地的事。这种智力是多次元中“识力”渗透到时空界的结果。照理人人都有这种智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则完全因人而异。

    '2'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佛法以为从某角度来看,生命(尤其是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这五种蕴结集而成的复合体。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学佛可以看成是一项“自我进化”的工程。我很想有机会说明一下,现在应是说明的时候了。

    自我进化是取义于生物进化或物种进化。生物或物种在三十几亿年前从单细胞的形状演进到多细胞,从多细胞的形状演进到有脊椎,从有脊椎的形状演进到灵长类,最后(现阶段)在灵长类中出现了人类。这种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低等知觉到高等智慧的变化就叫进化。

    我坚信这种进化尚未停止,人类还大有进化的余地。但从前的进化需时动辄以万年计,这对现代人类而言,不论是千生、百生、十生,乃至一生,都嫌太过漫长。因为人类现在有了智慧,有了反省能力和开创新局的本领,可以站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状态。不但如此,在理论上人类应该而且也可以把“现有的生理基础”加以改善,并进而超越现有的生理基础,主动地实现人为进化,这种人为的进化就是我所说的自我进化。

    照以上的定义,人类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基因工程;另一就是学佛。前者几乎是纯理性的发挥,后者则是以人性全体为基础的开拓法门。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绝不否定前者的贡献,但却主张后者。

    为了更进一步阐明我的主张,我想先把生物进化的一些特性,分三个短篇来说明,而后才正式谈到自我进化的种种。这三个短篇,即:一、生物进化的起因及其主动性;二、引发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追求平衡的力量;三、诞生基因的力量——识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