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密心要10讲-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时间、空间都是平等的,三世都在法界里,行者也住在这十方与三世里,没有分别和始终。陈健民上师指出:“就十方空间的据点而言,这是法界左右扩大扩充,每一微尘细点或单位都是同性质、同精神、同理趣、同意乐、同智悲、同三昧的;就三世而言,如同流水,也同觉海、同来源、同归路、同航程、同载运、同悲心,滴滴皆湿,无分泾渭、三世、清浊、泛滥等,当前一并同时具足。此之谓法界本定之时间‘等住’。”这种境界已很高深,不经努力修持,颇难获致。一旦获致,必有奇迹出现。


口诀第八句:“如是等住,自生、自显、自然。”

进入以上等住境界,一切均是法界自性、自显、自然,这三个“自”字,是指法界自己,并非指行者自己。自生,指形状而言,自显指色相而言,自然指无色的心理状态而言。盖等住既久,法界自然而然显得更宽广、更圆满、更明显、更光辉、更纯乎其纯。此种自生、自显、自然之证量,实是大圆满法的证量,莲花生大士教授其佛母移喜磋嘉大圆满秘法时,数数提及的就是自生、自显、自然,请参阅拙撰《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一书。


口诀第九句:“如是自然,息住、脉停、心休。”

以上法界本定自然而然地活现以后,息住、脉停、心休三者是行者本人的境界,但也与法界息息相关。息住是在法界息住,先停外息(外呼吸);然后有胎息,即在脐部呼吸的内息;胎息停,也就是没出息呼吸了;始得中脉息,即法界息,脐部乃中脉之口,中脉通则与法界相合,此时必有光明出现。脉停者是因为息住,脉停非指中脉停,乃指脉搏停止,新陈代谢停止,业劫病脉皆不能生,而由中脉发出的智慧脉起用。陈健民上师就此谈他的修持体验说:“余业法界大定时,即有脉停之现象。停时,法界本身更清明、更宽大、更明显。如有特殊之量,如身在水晶宫中,此与自显相应。脉停时,此上、中、下之圆球,有如水晶宫之清凉、爽快、舒适、广大,实不可思议。此时自然不能见到自己身体。在此以前,有时身体亦会消失,但至迟到此时身体一定不见。因此身乃总脉,息代表时间,身代表空间,总脉至此亦停止。”心休者,由于脉停息止,故妄想之心完全消失。不仅如此,到此境界,以前对法界所感觉的累人和疲乏,亦已全无、全休。此心成了法界之心,亦即真如妙心,即清净法身,即无修瑜伽,即常寂光。此种证量,不仅是大圆满证量,亦是大手印四瑜伽证量,请参阅拙撰《藏密大手印探奥》、《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二书。所以说,修成法界大定,大圆满和大手印的证量,俱在其中。


口诀第十句:“如是心休,外内凝然一球。”

既证得息住、脉停、心休,法界便外内凝然,内是修生法界,外是本有法界,两者凝然圆融,如同一个水晶圆球一样。也可以说,内是行者修出的光明,即子光明;外是法界本身的光明,即母光明,子母光明相合,外内凝然一球。这种外内一球的感觉,乃是上下四方都是法界,都是无云晴空,虽无边际,但活脱、圆融清明、无碍,像圆球一样。


口诀第十一、十二句:“如是一球,充满法界去!如是法界,一念万年去!”

行者必须有凝然一球的修证基础,才能充满法界。此法界乃时空融合之法界,乃究竟法界,乃圆满法界,乃时空无尽无边的法界。有如是法界,始能一念万年。因为三世皆是相对的,今日为昨日之明日;今日也为明日之昨日,时间全无限度,古人将一念和万年皆作时间看,一念之间即有三千大世界,一念可以作为一起点万年去,故有“万年常青”之说。


陈健民上师指出:“一念万年之圆球,其无顶无底者,为无云晴空。其无始无终之圆球,则为大海。每一点,每一滴皆是单位,皆可为坐标,皆是法位。此外、内、密,密密之四层,内外融合。左右为空间,有如天空;上下为时间,则为大海。每一点,每一滴,无一无法界之处,无一有我之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有,但皆为法界之四相。故自生、自显亦法界之自生自显,非私我之法界。法界无私我。大与小皆是法界,是故大小可以互容,然皆地私我,因其性质皆空。然非无我之言说,如佛说我证如来,此乃佛之法身我,非其私我。每一点,每一滴皆相同,尽虚空,遍法界,皆是法界。”陈师此段论述,可作为法界大定口诀修法的结论。
无名小卒 2004…10…20 12:56
第三节 法界大定收摄法 

修持法界大定,必须懂得收回之法,即是收功。因为定中法界放得很广很大,如不经收功便猝然下座,势必损失能量,感到疾倦;又因本有法界发展至极致,若不知收回,便可能即此涅槃。行者也不可急收即下座,应收后稍休息然后下座。收时不仅收拾自己的观想,还应收摄法界的证量。

简单收法是从极远无边之边、无顶之顶、无底之底收回。放时是向很远、很高、很低各方面放大,如在镜上呵气,形成等呵等满的圆膜;故收时亦如镜上气膜的等缩渐消,等缩渐收,不必从左右上下渐渐分别收回。生起次第的回收,是普通逐一收回法;圆满次第的回收,则如鱼跃水面,全身顿然显出。回收要潇洒自如,然后放松四肢下座。

收摄的基本原则是先收回点。因此须先使法界化成为小点,与放大的观想相反,小点愈小愈好。一如我们知道的点点皆是法界,则点点即可如是收回,而且点点皆可得到。
无名小卒 2004…10…20 12:57
第十讲 如何修梦
第一节 修梦的重要性 

修梦是藏密六成就法中的第三法,称为梦观成就,或梦瑜伽、梦幻法等,《大乘要道密集》把它和“幻身定”并称为“幻梦定。”这是从“以幻修幻”而达到“以幻修真”的密乘重要修法之一。

印度最古老经典《奥义书》把梦归入人类四种意识状态之一,即:清醒、做梦、深睡、超觉。噶举派著名经典《甚深内义》则把梦归入四时,即:睡眠、做梦、清醒和贪(交媾之时)。睡梦在人生中占时之多几乎如醒时。密宗行者若只在白天修持,安于净境,但晚上梦境迷离颠倒,思想任意奔驰,妄念烦恼不断而不能自制,甚至梦泄元精,这岂不是一种病态?就像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白天过的是一种生活,夜晚又过另一种生活,又如何修持得好?因此,行者应该修梦,不只在白天修,也在睡梦中修,把白天晚上修持连成一体,打成一片,白天晚上都能够安于清净,也增加了修持的时间,使修持加速得到圆满成就。《香巴噶举宁古玛六法》引用《金刚偈》原文说:“任何想要克服概念思维的人,应该将自己献身于专修梦瑜伽,它自动地清净了迷乱冥暗。”

虽说人们把做梦的原因归之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在生活中还有尚未实现的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就在身体和意识休息时,从记忆仓库里呈现一些事物的影像来满足这些欲望,使清醒时无法满足的欲望能在梦中得到满足,但是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做梦实与饮食和自身气、脉、明点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饮食的性质及火候(煮法)影响梦境五大元素的出现;饮食好则梦明显,而易记忆,饮食不好,体力弱或年纪大,则梦虽多而不能记,甚至即醒即忘。至于气、脉、明点,不但能造成梦境,而且能造成深或浅的睡眠。当气自然地集中于心轮时,就会发生睡眠;如果气不集中于心轮,就不能入睡。当气不仅集中于心轮,而且是强力地集中,就会造成长而深的睡眠。当气离开心轮而集中在喉轮时,就会从深睡状态到较浅的有梦睡眠;气不仅集中喉轮,而且是强力地集中,就会生起长而清楚的梦境。当气离开喉轮到额头时,就会从梦境醒来。这些关于气、脉、明点与睡梦关系的理论,可见于提婆著的《摄行灯论》中,它说明了做梦并非仅仅由于下意识的作用而已。

修梦,就是行者通过心愿力、观想力和控制主要气脉等来求得有梦,然后清楚地认得梦境,使其牢固,不致散失,醒后亦能记住;再而转变梦境,把恶梦变为善梦,使梦境得到净化;从而认知梦境,甚至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幻而不真,皆是真如(本体、自性)所示现,不应执着;最后在梦中出现本尊,自身与本尊合一,无二无别,进入空性,和睡光明的定境。这种梦瑜伽或梦幻修法是非常奇妙的,可以使修持者修成“梦通”。所谓“未成佛者不免梦迷,证无我空性者则为梦通”是也。
无名小卒 2004…10…20 12:59
第二节 梦幻修法 

一、梦中识梦
  梦中识梦,即行者不但能于梦中清楚地认识梦境,而且认识自己正在做梦。要修成这一步,依靠愿力、正确的睡眠姿势和观修喉轮。

  行者必须在行上师相应法或上师瑜伽时,求得上师的加持,强烈地发出心愿,一定要梦中识梦。这种愿力非常重要,能够使行者的日间及夜间的意识相续而保持不断,把日间所经历的一切当成夜间的梦境。行者必须认识,梦为幻喻之一,世间一切事物,物是如幻如梦。所谓虚幻理趣二种,即是如幻,如梦。

  行者睡时须右侧卧,如狮子卧,屈足相叠,右手大拇指及无名指抵压喉部颤动脉管,而以左手手指置于鼻孔前,合口贮液。此种卧姿道家名“蛰龙法”,但两手放置不同。

观修喉轮之法有多种,现列举如下,行者选修一种即可:

(一)观想自身变成金刚佛母,喉轮中有红色□(阿)字,放射红色光明,照射宇宙上下十方,认知世间一切现象如镜中影,梦中境,幻而不真。

(二)观想自己成本尊身,中脉脐轮上而□(阿)字,顶轮有□(杭)字,从阿字放出一红明点,从杭子放出一白明点,这两个明点都是由光组成,发出亮光,它们到了心轮并环绕心轮,然后行者准备入睡,下决心一定要梦中知梦,再把此明点提到喉轮,入睡时观想明点在中脉喉轮内。

(三)观想中脉内喉轮中有一个小的红色四瓣莲花,莲花中央有红色□(嗡)字,非常明亮,如芥子大小,专心注意在嗡字上,坚决愿望能梦中知梦。

(四)观想自己成为本尊,在中脉中喉轮内有一月轮,行者的根本上师,现赫鲁噶相(双身像),身色暗红,拥抱明妃,在他的心轮中有一个月轮,上面立着蓝色□(吽)字,(吽)字,由光组成,大小如芥子.由吽字所放射出的光使现赫鲁噶相的上师变得非常明亮。然后光从上师那儿涌出;将行者本尊身照亮。专注于此景象并如前发愿梦中知梦。
  (五)观想将这器世界(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世界)及其有情众生融入行者自身,行者再融入位于喉轮的上师,上师再融入他心中的□(吽)字,然后□(吽)字再融其自身(从字的底部向上,然后融入其上的半月形),再融入锯齿形小火焰(即“那打”□)。然后再像彩虹消融在天空一样消失。如前一样,坚决愿望梦中识梦。


二、净化梦境
  行者在做到梦中识梦之后,就要做到净化梦境。梦有善梦和恶梦,净化梦境,就是净化世俗或心理上对梦境的歪曲,做到贡噶活佛在其所传《六法引导广论》中所说的“断恶梦之恐怖,勘善梦为假相。”《香巴噶举宁古玛六法》有净化梦境四种方法,使梦中身心净化而进入空性,甚为奇妙,行之亦较方便,兹介绍如下:

  第一种净化梦境的方法,叫做“藉身体来纯净心”。行者观想自己坐在大峭壁的尖端,自己就是赫鲁噶(双身像),抱着明妃,在峭壁之上的虚空中,距离峭壁高度为二,向下看着峭壁,如心中对这种凌空的高度起大恐惧,便想这是一个梦,不必害怕,然后观想作为赫鲁噶的自己向下落在峭壁上而成了空无一物。

  第二种净化梦境的方法叫“藉心来纯净身”。行者观想自己身上所有毛孔内,都有一蓝色□(吽)字,其字首在毛孔内,一半淹没一半突出。它们都放出蓝色的光,充满了行者的身体,并使身体既空且纯净。

  第三种方法叫“无我母净化法”。无我母是喜金刚的明妃。行者在自己面前虚空中观想无我空行母,呈蓝色,手执弯刀、颅器,行者念诵“嗡、阿、梭哈”咒语,使从她身上放出的蓝光经由行者的生殖器而进入行者的身体,然后无我母也从同一管道进入行者的身体,她融入光中,行者自身充满了蓝色的光,然后她再融入光中,就像彩虹消融在天空一样,所有一切都变成了永恒的空性。 

  第四种方法叫“用决心来净化梦境”。当行者认知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