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罗马]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使它们复元振作容易得多:何况,无精打彩这种现象本身就含有一种神秘的魅力,所以,我们虽然起初憎恶死气沉沉,久而久之,我们却会对它恋恋不舍了。唉!十五年之久,在人的一生中不为短矣,我们中间有不少的人就在这十五年之中因事故和变化而折杀了:还有那些最有才能的人都死于皇帝的暴力之下;而少数至今犹健在者不仅比起他们的朋友们算是寿命较长,就是对他们自己而言,也该算是命数应尽而侥幸延年了,他们葬送了十五年的青春,在十五年之中,成年者已老,老年者已衰朽不堪,而他们却都不曾张过嘴唇。我打算纪载我们早先那种受奴役的状况,并证实我们目前的幸福,纵然我的辞令纯拙,亦无所悔。同时,这本书是写来替我的岳父阿古利可拉作辩护的:这种勉尽孝恩的借口即使不能使本书获得嘉誉,也庶几可以便它幸免于咎责吧!

  阿古利可拉传二

    4
克奈乌斯·尤利乌斯·阿古利可拉出生在古老而有名的罗马殖民城佛伦—尤里邑(FOrum Julii)'8'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曾任“皇室财务使”(Procurator
caesaris)之职,凡居这种官职的人都属于骑士阶层最高的一级。他的父亲尤利乌斯·格雷契努斯(Jlius Graecinus)位至元老院议员,以篇嗜修辞学和哲学知名于世,他正因为这种才能而遭到凯乌斯·凯撒(Calus
Caecesar)'9'的嫉妒。凯乌斯·凯撒命令他去弹劾马古斯·西拉努斯(MarcusSilanus)'10',他不肯从命,终于因此被害身死。阿古利可拉的母亲尤丽雅·普罗契拉(Julia
Procilla)是一个贤德罕见的妇人。阿古利可拉幼承慈母之教。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追求高尚优美的才艺中度过的。他之免于腐化堕落,不仅因为他的天性忠诚端直,而且也因为他自幼从来就住在马西利亚(Massilia)'11',并且开始是在那儿就学的,那个地方适当地杂揉着希腊的优雅和外省的淳朴。我记得他经常说到他早年之沉醉于哲学,要不是他母亲谨慎地对他炽热的精神予以遏止的话,他之浸溺于哲学的程度将会使他不适合作一个罗马人和元老院议员了。他当时的志气正不可一世,他不知顾忌而一味热衷地希望立登清要之路;但不久以后,理智和阅历就冲淡了他的热肠,他从学问中掌握了人生最难的一课,那就是中庸之道。

'8' 佛渝一尤里邑:在高卢南部,系凯撒所建。其位置约相当于今日法国马赛北面之弗勒羽(Freju)。

'9' 凯房所·凯撒:即有名的暴君俯利古拉(caligula)。

'10'
马古斯·西拉努斯:罗马政治家。公元19年任执政官。他的女儿嫁给皇帝凯后斯·凯撒。他曾任阿非利加总督,因屡次向凯后斯·凯撒进忠言而遭恨,最后被迫自杀。

'11' 马西利亚:罗马时代高卢南部的城市,即现代法国马赛之前身。
    5
他的初次军事见习是在不列颠开始的'12',在该处,他为随多尼乌·鲍里努斯(SetOnins Paulinus)所赏识'13'。随多尼乌·鲍里努斯是一位谨慎而稳健的将军,他后来选中了阿古利可拉,和他同营共住以试察他的才能。阿古利可拉既不像年青人那样把军务视同儿戏、漫无主意地胡行,也不无所事事地荒于游嬉。他并不因为身任将军而肆意享乐,或因为自己阅历浅薄而推卸责任。他立意要使自己了解这个行省,并使自己为兵士们所熟悉。他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向最勇敢的人看齐;他从不贪于自炫而轻尝妄举,但也不畏避任何事务:他成了一个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诚然,不列愿没有比这个时候更骚动危急的了:退伍的兵员'14'都遭到了屠杀,罗马的殖民城遭到了焚毁,各地驻军的联系被割断了'15';当时的作战还只是为了生命的安全,以后方才是为了胜利。虽说处俚这些军事布署和调兵遣将之权都另有人主持,虽说成功和恢复该省的最高光荣属于督帅,但是,所有那些情形都使这位下级军官增长了见识、阅历并引起了他的上进心,引起了他立功建誉的欲望。然而,在那样一个仇视雄才大略的时代里,这种欲望是不受欢迎的;在那个时代,美誉和恶名有着同样的危险。

'12' 阿古利可拉初到不列颠军中服务在公元五八年。

'13' 随多尼房·鲍利努斯于公元五九年被皇帝尼罗任命为不列颠总督。

'14' 罗马在边境上所建之殖民城,专用以屯驻退伍的兵员。

'15' 塔西佗此处所述,即指鲍蒂赤雅所领导之不列颠人起义而言,参看本傅第15、16两节。

    6
他离开不列颠以后,来到罗马,做了一任邑宰:在邑宰任上,他和一位名门的女儿多米契雅·德齐迪雅娜(Domitla Deciilialla)结了姻'16'。这场婚姻顿使他在仕进途上受到优遇和得到有利的支助,由于他们夫妇之间两情融洽,并且能互相自我牺牲,因此家庭生活异常谐睦。不过,一个贤淑的妇人应享有更多的荣誉,正如一个不贤的妇人应遭受更多的指责。阿古利可拉后来任亚细亚行省的税务使之职'17',他的总督是萨尔威乌·狄提雅努斯(SalviusTithnus)。这个行省是一个富足的地方和贪官酷吏渔利的渊数,而这位总督又打算用尽一切方法来进行掠夺,打算对一切都抱纵容态度、以此来贿买上下,彼此对非法罪行都缄默不言;然而,这个地方和这位上司都没有使阿古利可拉堕落腐化。他在那里生了一个女孩,这对他是一个安慰,因为他已经生了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不久又死去了。在此从后,他在任平民保民官以前的一年和居职的一年中都是在安静无为中度过的'18'。他对尼罗(Nero)的统治深有见地,在尼罗统治的时候,恬静默忍乃是聪明之道。他做了一任大法官'19',在大法官任上,同样也以不闻不问为治,也没有什么司法事务落到他身上来。至于仕途的竞逐和官场中的其他排场,他都以一种介乎冷静、理智和铺张浪费之间的态度对待之:一方面,他绝不至于挥霍放荡,另一方面,他也很注意光彩体面。后来,加尔巴(Galba)擢扰他去调查那些神庙贡物的耗费情况,他辛勤调查的结果,使全国的人都免除了亵渎神明的良心谴责,而证明了犯罪者只有尼罗一人。

'16' 阿古利可拉结婚在公元六一年。

'17' 任税务使在公元六三年。

'18' 任保民官在公元六六年。

'19' 任大法官在公元六七年。
    7
翌年,他的家庭和他宁静的心情遭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有一群到处流浪的鄂托(Otho)手下的水手们劫掠印梯米里乌姆(In…tlmim)(地在里古利亚〈(Lguria〉郡);他母亲所住的庄子就在此处,那些水手将庄子洗劫一空,抢走了她的大部分家产,并因此杀死了她。阿古利可拉在准备居丧尽礼的时候,突然听到魏斯巴兴(Vespasiam)起兵夺取帝位的消息,他立刻就投到魏斯巴兴的手下。魏斯巴兴初即帝位之时,朝政和京都都由穆契雅努斯(Mucia…
nus)主持;那时,多米先(Domitian)还很年青,他还只会仗着他父亲的权势去寻欢取乐。穆契雅努斯派遣阿古利可拉去征集军队;阿古利可拉表现得忠实可靠而且能力很强,不久以后,他就受命去统率第二十军团'20'。经历了很久的时间和很多的周折,这个军团才肯向阿古利可拉宣誓服从。据说他的前任统帅曾有叛变之举,这种事件,即使是执政官也会感到很棘手:而这个军团兵士之难于控驭,可能是由于前任统帅的纵容,也可能是由于兵士们骄悍成性。阿古利可拉是派来接替并处分前任统帅的:但由于他特别宽厚而机警,他使人相信他所遇到的这些人都是忠诚的,而事变之平定也并非出于他的强制。

'20'
当时第二十军团驻在不列颠,其统帅受不列颠总督指挥。阿古利可拉受命统帅第二十军团在公元六九年。
    8
这时候,魏提乌·波拉努斯(Vettius Bolanus)正统辖不列颠:他的统治过于柔和,对于这个容易骚动的行省来说是不相宜的。阿古利可拉自然也约束自己的才干和遏抑自己的热心,以免使自己锋芒太露。他现在已经习惯于服从,并且知道怎样才能随机应变而仍不失其正派作风了。不久以后,白提里乌·车累亚利斯(Petilius
Chrialis)调任不列颠总督'21',阿古利可拉的才具现在大有施展之余地了。起初,车累亚利斯分配给他的任务只是操劳和危险的事情。但不久以后,他便享受到战争中所得到的荣誉,并经常被派去帅领一部分军队以考验他;有时因他的成绩良好而增加他的兵力。但阿古利可拉从来不骄矜自夸以提高自己的名声。他把功绩归立于他所代行职务的负责的将军身上:就这样,由于谨慎的服从和谦虚,他才保持嘉誉而又不致遭忌。

'21'
白提里后·草累亚利斯最初曾在随多尼房·鲍利努斯手下服务。后来又曾在别的战场上立过功。公元70年,被瑰斯巴兴任命为不列颠总督。关于他征服不列甘特斯人的事迹,参看本傅第17节。

    9
当他从军团统帅职调回时,先帝魏斯巴兴把他录入贵族之列'22',并命他总督阿奎达尼亚行省(Aquitania)。这个职位,从它所行使的职权而言,从它能有升任执政官的希望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宠异。一般人认为。军事人才多缺乏机智,因为带兵是一件粗糙生硬的工作,从这种工作中训练不出担任公职时所需要的精密细致的能力。但阿古利可拉由于天性精敏,所从他现在虽然兼管军民而能应付裕如,处事也不失于公允。而且,他把办公事的时候和公余之暇划分得非常明显。当他居公的时候,他是谨慎、敏捷、威而不猛的;在公务既毕之后,他就放下办公事时的面孔:他丝毫没有粗暴、骄傲和苛求于人的性格。然而,难得的是:他能温厚而不损其威,能严肃而不伤其和。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如果还在这里细论他的端直和克己功夫,那就未免是一种轻蔑之言了。就是贤德君子,也不免喜欢沽名钓誉,而阿古利可拉却从来不愿以炫已之长或用机巧之术来博取名声。他避免在同僚之间排挤倾轧,避免和皇室财务使争权夺势:他认为在这类活动中得到胜利并不光荣,遭受失败也不是耻辱。他留治阿奎达尼亚行省将近三载,后来因为有立刻升任执政官的希望才被调回'23'。在他调回任执政官的时候,一般舆论都认为不列颠方面将来一定会由他出马'24':这并不是因为他本人暗中散布出这种空气,而是因为大家都以为他去不列颠最为合适的缘故。舆论并非总是错的,有时甚至能指出适当的人选。当他任执政官的时候,他将一位仪范可观的女儿许配给我,那时我还是一个青年。在他执政官卸任之陈,把女儿
正式嫁给我;随后他就被派到不列颠去,赴总督之任,并兼掌不列颠司祭之职'25'。

'22' 阿古利可拉于公元七三年获得贵族身份。

'23' 阿古利可拉任阿奎达尼亚总督在公元74至76年,任执政官在公元77年。

'24'
罗马执政官在卸任之后,习惯上出住大省的总督;所以当阿古利可拉将要就任执政官的时候,已经有人预先估计他在执政官卸任后会出任哪一省的总督了。

'25' 阿古利可拉出任不列颠总督在公元78年夏季。

  阿古利可拉传三

    10
关于不列颠的地理和居民的状况,已经有许多前人记述过了;我现在再来描叙一番,并非敢于自认在研究方面和才气方面可以和前人比美争胜,不过是因为不列颠直到现在才初次彻底被我们征服:所以,早先的作者们用健笔华辞所润饰的种种纪载仍多系揣想之辞,而我现在所叙述的却是信而有征的了。在罗马人所知道的岛屿中,不列颠是最大的一个岛,就其方位而言:东对日耳曼尼亚;西面西班牙;它的南面,高卢遥遥在望,而它的北面是一片汪洋大海,略无涯际,惟有惊涛拍岸而已。古代史学家中之李维(Li…vius)和近代史学家中之法比乌·茹斯替古斯(Fabius
Rusticus)'26'都算是描写事物最逼真的了,他们或把不列颠全岛的形状比做一面长盾,或比做一柄双刃战斧。该岛不包括喀利多尼亚(Caledo…nia)'27'在内的一部分地方的确是像这种形状,一般人就因此而误将全岛描述成这种形状了;殊不知在越过了那狭窄的地峡从后,又有一块广阔的地面突出来,然后再逐浙变狭,最后终于一端,构成一个楔形。直到最近,罗马的兵船才首次沿着这最遥远的海岸绕航一周,从而断定不列颠的确是一个岛屿:同时,他们还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奥喀德斯群岛(0rcades)'28'而征服之。在这次航行中,他们还看到了北溟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